嘴犟、不認輸的人是一種什麼心理?

ly聲聲慢


人的前半生總體趨勢,是向外探索擴張,然而如果探索受到阻礙,就會激起反抗心理。

犟嘴不認輸出現的前提,能用言語表達,但言語表達技巧比較單一,只是通過重複說話者的言語來進行反駁,首要的是表達反抗情緒。犟嘴現象,一般在3-5歲的兒童身上出現較多,該時期的兒童能夠使用語言但表達技巧性不強,通過犟嘴不認輸來表達大人對自己的管束。其實存在著很大的模仿成分,模仿大人的言語行為方式。越是權威型的父母,受到來自孩子的反抗越嚴重,為此壓制和反壓制中會反覆出現。

3-5歲學習規則規矩,樹立規則意識的關鍵期,如果只是灌輸規則強行讓孩子遵守,孩子勢必會反抗,但孩子並不認可規則,並沒有把規則內化,當自主探索的行為受到阻礙時犟嘴不認輸就表現出來了。對此,家長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紓解情緒,指導其行為,而不是強制性地讓其遵守。

某些人在成年後仍表現出類似的言語行為特點是幼兒時期行為的重複,算是一種退行行為,也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21點心理學


不認輸也要看那種不認輸啊?就拿本人來說,別人指出我的毛病,我自己心裡也知道別人說的對,我自己也知道錯了,但我就是不會當他面認輸,常言道,曹阿瞞,知錯改錯,不認錯。嘴犟的話大多數就跟槓精是一回事,你覺得槓精智商會有多高?


心理學與面相


沒什麼心裡,小時候打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