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河南農村,有的村民喜歡站主路兩邊聊天,為什麼?

用戶86388982682


我這裡是河北,這裡和你們河南一樣,好多人習慣站在路中間聊天,當然是在人們聚堆的地方,不是每段路都在路中間站著聊天的。有車過來按下喇叭就可以了,都會讓開的。



農民光頭三


我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個不起眼的村落,那裡有我無法釋懷的很多回憶,對於村民在路邊聊天也有所瞭解...雖然我很早隨父母來到了新疆,可 兒時的記憶仍然記憶猶新。

清晰的記得我的父親母親,還有奶奶他們經常站在路邊和鄰居聊天,而且能聊天南地北,甚至還能聊到海外,似乎沒有他們不知道的。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鄰居的搞笑問題,這輩子都無法忘懷,他說:很多地方的人出去打工都有莫有樣,只有咱河南人大包小包,而且動不動光著膀子,穿個拖鞋...走路啪啪啪作響...

還說:咱這邊吃個麵條叫法都不一樣,麵條就麵條唄非得叫(悶特),有個人問你家鐵鍬在哪?老太太會說:(後院累)弄得人家找半天找不見...你說說,廁所就廁所唄非得說後院累......

他們總是侃侃而談,而且笑聲不斷。我們小孩子也是認真聽著,也嘻嘻哈哈的笑著!

其實是因為快樂,什麼稀罕事一夜之間能傳個十里八鄉!這也是站街聊天的威力所在。

雞鴨狗叫,炊煙裊裊,街頭巷尾的嬉笑......給我的印象就是開心並快樂著,和諧家園的真實寫照,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快樂,所以才會有這種順其自然的街頭嬉鬧。




新疆阿正趣生活


我老家河北農村,也有這個現象啊,經常是兩個很熟悉的人碰巧遇到了,嘮嘮家常,但是不會呆太長時間,要是真有事就去家裡聊去了。

我們村不大,基本老媽每次出門看見人都會打招呼,遇到熟悉的就聊兩句,為什麼很多人說農村熱鬧,大概就是遇到個人都能說的上話,在城市即使住對門也可能互不理睬。



保定兔牙


反正我從小就記得,一到中午吃飯就出去了,然後到村街的路上,聊著天,吃著飯,怪帶勁。

現在長大了,也出去外面了,那種機會很少了,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有,真想念那個時候。一個村的鄉親有說有笑,這家的飯好吃了,大傢伙都可以吃點,而且還可以開個玩笑,真美!


瞞天過海隻手遮天


農村休息時間多,缺乏娛樂項目

河南農村雖然現在有很多人都出去,但是老、弱、婦、幼很多都是在家的,不用上班,資金有限,缺乏娛樂項目,所以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人們的娛樂、消磨時光的方式。俗話說“東家長,西家短”,過去農村地區消息的傳播都是靠人與人之間相互聊天獲得的,站在主路兩邊聊天很寬敞。

農村的鄰里關係很重要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農村地區鄰居之間的關係往往會處的很好,也是經常串門,那種氛圍是城裡人無法體會的。像現在城市小區裡面的鄰居關係就非常冷淡了,甚至於上下樓的都不認識,畢竟在城市生活圈子也是多方面的。

總之,這並不因為什麼,只要是從河南農村出來的,都會明白,沒事就出去玩聊天,非常愜意。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農村普遍現象,沒事了站在大街上聚一塊聊聊天,現在科技發達了,電視手機都有了,站大路聊天的人們不是太多了,農村的中青年都出外務工了,只有逢年過節回家幾天,聚在大街上公路兩側嘮嘮嗑。平時村裡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們又不會玩智能手機,沒事兒的時候就站大路聊天。記得我小時候,那時候都窮,一個村裡沒有幾家有電視的,人們沒有啥娛樂項目,沒事了就到街上聊天,吃飯的時候都端著饃筐、碗,蹲在大街上路兩邊,兩溜人搭在一塊吃飯,誰家做的好吃了、改樣了,你也嘗他也嘗,熱鬧又溫馨!


用戶3339334416551夢


其實這個問題不止河南農村,全國農村應該都是普遍都存在這種現象的。而在城市裡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城市裡設有主路,單行道,人行道,公園廣場,商場,等等等等,綜合環境可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而且城市裡節奏肯定是比農村快的,大部分人上班工作下班,甚至可以說沒有閒暇的時間在路邊攀談寒暄,他們會選擇一個專門特定的場合,例如咖啡廳,茶館等等,比如飯店可以做到邊吃邊聊,商場可以邊逛邊聊這些。然後我們再回到問題主題,首先站在主路兩邊聊天攀談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可以說是比較危險的一種行為。每個人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還是儘量杜絕在主路兩邊說話聊天。是什麼造成這個不好的習慣延續到現在了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首先社會在高速發展,時代在飛快進步,現在私家車,公共交通工具及其便利。以前的農村,主路大路可能都沒什麼現在的交通工具,根本沒有車的,於是人們就喜歡在路邊乘涼,聊天說話寒暄。這是久而久之流傳下來的習慣吧,也許在很久很久以前這種在路邊說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現在新農村建設越來越好,發展也是飛速前進的,不能再跟以前一樣了,思想行為習慣得慢慢的改掉不好的的那些,畢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比如在主路兩邊攀談說話,別等哪一天真的出了交通安全事故,後悔也來不及。生命是寶貴的,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現在武漢肺炎肆虐祖國大地,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呆在家裡,不要出去亂跑就是位祖國做貢獻,相信黨和政府的力量,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加油早日打贏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農村小阿宇


這種現象不止河南農村才有的,我們山東農村也是一樣的,現在外出打工的多了村裡的人相對少多了。在以前一到農閒時刻,大家都喜歡站在街上三五成群的閒聊,甚至端著碗邊吃邊聊,生怕錯過什麼精彩的話題。現在農村這種聊天的少多了,外出打工的不在家,在家的大家都沒事貓在家裡看電視,街上人越來越少了。大致分析一下原因

  1. 以前農村沒有太多可供選擇的娛樂活動,農閒了大家都沒事幹,站在街頭聊天是不多的可供選擇的集體項目。

  2. 在以前農村信息不發達,街頭聊天大家可以從其他人口中瞭解到各種小道消息,不管真假,大家七嘴八舌的聊得很開心。

  3. 在城市裡沒事了可以去逛街、逛超市,在農村趕集是固定的某幾天,其他時間我們只能逛街了,站在大家上吹牛皮唄。

  4. 在農村大街上聊天也是展示自己的重要場所,男人要來展示一下自己的魅力,女性要來展示一下自己的妝容,小孩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玩具。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這種聊天的人也逐漸變得少多了,除了過年的那幾天,平常只剩下一些老人們在街頭聊天了,年輕的人都忙著外出打工掙錢了。很多農村都成了留守村,荒涼了不少,以前那種滿大街的人的現象越來越少見了。


沒有顏值的顏值哥


知道癩蛤蟆為什麼想吃天鵝肉麼?哪有那麼多為什麼?舒適便利的條件適合農村村民聊天,只要不違法不違規,管天管地,還能管到人家聊天嘮嗑?

現在的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很多農民也走出了農村,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農村人依靠耕地為生。農忙時下地幹活,農閒時就聚集在一起聊天、喝茶、唱歌、跳舞什麼的,總之會給自己找一些樂子。其中最最最普遍的現象就是聚集在主路上聊天。

這並不是河南農村老家的特色,而是大多數農村的特色。我國的行政村編制一般就是幾十、上百戶人家,像二百戶以上的都算是大村子了。雖然大家聚在一起居住,但鄰居之間也是有些距離的,近則十幾米,遠則幾十米,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每個人都站在自家的門口,隔著這麼遠的距離怎麼聊天?

在農村呆過的都知道,每一個農村都會由那麼幾個據點,大家經常聚到某個地方或人家,喝茶、聊天、看電視等。像農村的小賣店、曬穀場、村口、村裡小廣場、村委會等等,這就是他們常聚的地方,這也算是一種習慣。當閒下來時,他們就會自發的聚集在那裡聊天,因為他們知道大家在有空的情況下都會在那。

所以,村民站在主路兩遍聊天的原因就是因為習慣,只是一種在特定的條件、環境下形成的習慣,談不上什麼喜不喜歡。換個環境、換個地點,天津低頭他們一樣可以聊的很開心。


新農志


農村人都知道,經常會有一群中年婦女吃完飯搬著馬紮,在一個固定的人家或者固定的樹蔭下聊天,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基本都是下午,到了下午5點多鐘,就起身回家做飯!甚至在路上偶然遇到也會停下腳步聊上一會,日復一日,你說她們天天在那裡有什麼好聊的呢?這些人同樣也是信息封閉的農村的信息員,只要有一個人知道,一天之內,整個村子的人都會知道!

聊聊孩子成績怎麼樣,孩子工作怎麼樣,別人家的家長裡短,別人家裡的好事和不幸的事;農村人的話題永遠說不完,也沒有什麼規則可言,他們自己沒有工作,平時就是在家裡種地女人帶帶就在家裡帶一下小孩,聊天也成了他們最大的生活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