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爭霸,魏、蜀、吳三國鼎立,所謂亂世出英雄,這個時代出現了許多雄才偉略的人物,為三國時期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三國演義》一書中對這些英雄事蹟做出了記載與歌頌,前期主要以三國之間的針鋒相對,戰爭頻起,後期隨著魏、蜀兩國的發展、則是注重於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鬥智鬥勇,二人的爭鬥可謂是最亮眼的看點。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諸葛亮和司馬懿用兵在一個檔次上,但司馬懿遜於諸葛亮。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自古兵家大體分四派: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而諸葛亮、司馬懿大體上都是兵權謀一派,戰略戰術全面,屬於正兵流。(《演義》中諸葛亮應歸到兵陰陽一派)

先說司馬懿,此人謀略深沉,善於抓住時機,能攻善守,用兵極為老道。新城之戰擒斬孟達,遠征遼東速戰速決,都把“兵貴神速”這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並且多次在東線打敗東吳,名將之謂實至名歸。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而諸葛亮本身定位其實是類比蕭何,鎮守中樞、運籌調度,而不是效仿韓信成為軍事統帥的。這一點隆中對說的很清楚:

命一上將(關羽)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得。

可人算不如天算,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為弟報仇葬送了季漢泰半精兵猛將。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晉書》中記載司馬懿評價諸葛亮用兵有這樣一句話:

“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長期對戰中,諸葛亮戰略能力無疑更勝一籌,然而諸葛亮於234年因病去世,司馬懿最終還是拖垮了諸葛亮,等來了勝利。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黃初7年,曹丕駕崩,司馬懿被指為輔政大臣,其後打敗諸葛瑾的入侵,升為驃騎將軍。魏明帝時期,司馬懿先是挫敗了孟達的叛亂,平定了遼東,多次成功的抗擊了諸葛亮的北伐,戰功赫赫。

然而終明帝一朝,司馬懿仍然沒有兵權,曹家還是死死地防著他,明帝曹睿也是個短命皇帝,36歲就死了,司馬懿又成了託孤大臣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變。從當年的正月初六,一直到正月初十。司馬懿僅僅用五天的時間,就把曹魏政權的真正的最高統治者——曹爽拉下馬了。

隨後便是長達幾個月的對曹魏政權的洗牌,曹爽被拉下馬,曹爽的黨羽自然也跑不了,總共有五千多人受到曹爽的牽連,因為有的沒的罪名都命喪黃泉。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司馬懿則通過此次事變成為了曹魏帝國真正的統治者,曹魏幾十年打下的江山大權旁落。不過僅僅兩年,司馬懿就去世了,長子司馬師掌權。魏蜀吳三國中,其實最強的曹魏在實際上是最先滅亡的,這正是歷史的戲劇性。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曹爽伏跪交兵權 終結高平陵之變

曹丕與司馬懿的友誼不深厚嗎?曹叡對司馬懿不夠厚待嗎?為何司馬懿還是奪了曹魏江山?其中關鍵,只在四字——德不配位。曹爽的種種蠢笨,而又極富野心的行為,不僅消磨了先人留下的情分,也滋生了司馬懿的野心。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倘若曹爽有曹真,那樣的才幹;曹芳有曹丕、曹叡,那樣的智慧;司馬懿又怎會,篡奪曹魏江山?

司馬家人才濟濟,智謀超群,而曹家人才沒落,無能亦無智。所以,有了司馬家,喧賓奪主的一幕。根基、情分、主客,皆因無智而沒。江山社稷,皆因宗族無人而毀。強弱之勢,皆因智變,可憐卻不可悲。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權力是一時的,智慧是永恆的。中國歷史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周朝之後,再無貴族,或者說人人都是貴族。

我們失去了,一群擁有貴族身份的人;卻產生了一片,可以傳承智慧的淨土。

人人皆可為君子,人人皆可雄如龍,而其中關鍵就是——智慧。書本上的、書本外的、帝王將相的、平民百姓的,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根基。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曾國藩曾經說過:“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他能以中人之資,而成一代“聖賢”,就在於日夜勤學苦讀。曾國藩的書桌上,常年擺著一本奇書——《智囊全集》。此書為明代馮夢龍所作,從先秦到明代,記錄著1238則名人智慧故事,取材於帝王將相、士子儒生,專門分析他們的錦囊妙計。

司馬懿用兵遠不如諸葛亮,熬死曹操3代全靠命長,憑啥笑到最後?

曾國藩日夜捧讀,紀曉嵐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許內部流傳,都是為了傳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問出處”的立身之本。

開卷有益,此卷更甚!幾頓飯的錢,不能讓您獲得家財萬貫,但卻讓您得到了足以家財萬貫的智慧。

最重要的是,家財不過身外之物,而智慧福濟子孫,綿延後代萬世!

汲取知識,讓自己成為如曾國藩般具有大智慧的人。伺機而動,不為外界干擾,靜待時機,一鳴驚人!

現在,您的機會來了。

請上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