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姑姐有三個孩子,我只有一個孩子,春節她給我孩子100壓歲錢,我該怎麼回?

海南小林


說這個是說不清楚的,本來隨隨意就可以了,但懸殊大心裡還真會介意。我媽最大,我最大,家裡最窮,我舅舅1個兒子,後來再婚新舅媽還帶了個孩子過來,從小外公外婆都寵舅舅和小姨她們,但他們年輕時都在外面打工,我媽就擔起了大家長的義務。每年初一一家三口去舅舅家拜年,舅舅家買一份禮,給外婆外公一份禮,然後空手而歸。初二舅舅和一家六個人個人一份禮來我家拜年,我媽都會堅強外公外婆來吃飯,我媽還要封出四個紅包出去。我從小到大沒收到過舅舅的紅包一開始是舅舅打工在外面,拜年飯都是我媽燒的,我十五歲他回來的,他說我大了不需要給紅包了,直到後來我弟出生我舅才意思一下,一直到現在都是我媽給他們家四個一百的紅包,我舅回一個我弟一百的紅包。 這些年小一輩的都陸續結婚,我媽每個都包一樣的,大表弟是和我一塊長大的,最親當時我也給他一個八百塊的紅包,後來他弟結婚我在外面他弟使勁給我打電話,沒辦法我也發了個八百紅包……後來我結婚(結的晚了)時兩兄弟就只給了我一個紅包,在我們老家得規矩裡他們還應該回我媽給他們的那一份,不過我們沒多少計較,就當年輕人不懂。 後來他們生孩子,我外婆要去看,路遠叫我開車我送她去,外婆提醒我要給新寶寶紅包的,我說不用了吧,都平輩的,以後我也要生孩子送來送去也麻煩,現在都用支付寶我叫紅包都不知道哪裡買,外婆說這是規矩,路上我說了我結婚紅包的事,外婆回答你跟小孩計較什麼,他們可能不知道。後來就是,這個兩個表弟小孩滿月也給我打電話,回老家辦週歲也給我打好幾個電話,我現在都說沒假期不回去,也不給紅包。 現在每次拜年來我家都是這樣的:我舅舅舅媽,大兒子一家三口,二兒子一家三口,三兒子四女兒,外公外婆12個人,我算對了沒,一份禮,換中午晚上兩頓飯,和四個紅包回去。我們還是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弟弟,我在媽媽家過年的時候,我會和老公另外買一份禮去看看外公外婆。如果我們哪裡有做的不夠的我外婆就會提醒我們,我媽會聽,我不會再聽她外婆的了,她的意思就是他是舅舅,很多時候我媽心裡也很不舒服,可是沒辦法。關注我,我給你們看免費的視頻軟件


韓小哥


我也是一個小孩,老公有一個哥一個姐,他們都是兩個小孩。按照我們這邊的習俗,給小孩紅包最少都是200起步。我嫁過來他們已經都是一個小孩,每年我也是照樣給他們一個200塊的紅包。現在我有了小孩,他們都已經2胎,所以他們每家我要包2個200的紅包,他們回給我們是一個200的禮,我妯娌我姑他們也沒有說回400。如果按照這樣算,那每年都要虧400。但是,有些賬我覺得不是這樣算的,畢竟都是一家人,沒必要計較那麼多,有時我們也會互相給孩子買衣服鞋子。

有人說親兄弟明算賬,我覺得這是兩碼事。大過年的,就是圖個喜慶,包給孩子的一點心意,就不必那麼認真的算賬。我弟我妹都還沒結婚,他們發給我小孩都是發紅包到我手機上,都是800,那這樣我不是賺大了,道理一樣的,等到他們結婚了,我做姐的,肯定也會盡我最大能力去給他們點幫助,結婚了想買房這些。所以,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一家人,能力多少,就幫多少。

你問這樣的問題,說明你是在意這個錢的,所以說,你大姑姐給你孩子100,如果你能力可以,就一個小孩也給包100,3個小孩就300。如果你拿不出,就每人50都行,心意誰都不敢嫌棄是多或是少,有心意就好。她三個小孩,也是不敢想著利用這個來佔你便宜的。你就想著她三個小孩也不容易,能幫就幫。吃虧是福!





細水流雲


說說我家老公姐妹,公婆在世的時候,公婆能幹體力活勞動,公婆都幫忙,公婆病了,幾個大小姑沒人看,生老病死我和老公管,大姑姐3個孩子,三個小姑都是倆個孩子,到了過年發壓歲錢每個孩子100元錢,大小姑給我的兒女只發10歲錢,我對錢看不重要,重要的是挑撥離間給我找事生氣,恨不得一個個吃了我,如今我不理她們,回到老家,去我家,我也當客人待,心想只當她們是個乞丐,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不說而已,現實不和別人說,有些人理解,有些人落井下石



美羊羊190662258


你應該按每個孩子100元給。你這樣的情況我早就遇到過了:我二個哥哥、一個姐姐都是有二個孩子,我卻一個孩子,至少有近十年他們給我孩子100元(後來增加到300、500元,直到最後是1000元),我給他們每個孩子100元的。兄弟姐妹之間不要太計較,你多給他們了,他們是知道的,在適當的時候他們會回報你的。


長青樹2230


我有兩個小姑子,老公的大姐有一個孩子,老公的二姐有兩個孩子,我家有一個孩子。老公和兩個姐姐關係特別好。在沒生孩子之前,我們都是給老大家的孩子包1000,給老二家的孩子每個人500。現在我們也有孩子了,就都約定好,都不給了。


在物價飛漲的時代,100塊錢的壓歲錢真的是有點少了,最少也是200,好事成雙嘛。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回你大姑姐每個小孩100塊。這樣面子上能過得去就好了。


退一萬步來說,一年也就一次。


陳老師談教育


我家孩子爸也有個哥哥。記得我沒生小孩前,07年到10年,我們給他哥家倆孩子一人100。後來10年我生了老大,然後我們就連著3年沒有回老家過年,因為冷。從孩子4歲我們回去過年,那會就14年了,給他家倆孩子每人200,他給我家也200。等16年我家老二出生,我帶著倆孩子和我父母一起過年,孩子爸爸自己回去。也是給他家倆孩子每人200。可是等清明節我家回去後他們沒有給我們還回來,從那開始,我們就不再給他倆孩子錢了。


王宇呀


至於在姊妹之間產生經濟支出的事我的觀點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比如我曾經的孩子高考時,被錄取進入瞭解放軍總後勤工程學院,讀書、吃穿不花一分錢,還每月有一定的工資收入,在我們帶著孩子回老家與親人們團聚慶祝時,一切費用都是我們自己花,各家親戚送的禮金我們都沒有收,因為孩子讀大學本生就不花錢,但是至後我們的娘婆兩家任何一個孩子考上大學,我家都少不了送上千元作鼓勵,我的娘婆兩家算的上是大家族了,我孃家6姊妹總計10個孩子,婆家總計有11個孩子,曾經我兒子才10歲時,我帶回家鄉去耍,不懂事的兒子就在我的面前理論過這樣問題,他收到的紅包與我們給出的紅包虧了許多,小孩子的心裡有感不平衡,我便提及一個問題讓兒子去權衡:我們家是希望得到親戚們支助才能生活好,還是自家有能力去支助更多親戚才好呢?兒子只片刻思量便回答到,那當然是我們自家有能力去支助好了。我也馬上笑著回答兒子:所以根據家景就沒有必要去計較這些才對,也至那以後起,孩子在任何時候,也沒有去計較過對親戚家的負出。所以我的觀點是:在對姊妹們孩子的花費上,別去打腫臉充胖子,也用不著去攀比。就跟據自己家的經濟情況處理好就行。


悠然2461037


我有兩個大姑姐,她們都一個孩子,我有兩個!每年給兩孩子一人3百,我回她們孩子每人5百!但我回孃家從來都只有出沒有進[笑哭]三個孩子一人1百給我嫂嫂2百,老媽因為每月都給了1千,所以過年也只給1千還有幾箱水果,牛奶,蘋果醋之類的[呲牙]



O睡生夢死Y


按照禮數應該一個孩子一百,三個孩子三百,她應該給你孩子三百的,但是有些時候也是出於沒辦法,就像我家姐姐一樣的,她家三個孩子我每年兩百一個,三個就是六百,我家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她也只有包一百,兩個孩子她還是包一百,這種實在沒話說,這個姐姐比我們大九歲,但是從來都是這樣,只知道獲取不知道付出的,被我們寵壞了!


6899916177335無語


如果把賬算到壓歲錢上,你這個人真夠摳的。比竟是一家人,一年中也只有一次。如果你覺得吃虧了,就多生幾個吧……說句實在話,現在100元壓歲錢真不多。我們這裡的壓歲錢基本上在1000到2000元之間。我今年總支出壓歲錢12000元,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共六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