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文 | 吳琪

做記者的時候,我是一個很不怕問“蠢問題”的人。不是因為沒有做功課的蠢問題,而是一些看起來顯而易見的事情,會細細問一遍,我要看採訪對象會怎麼說。我想知曉他/她聽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他/她敘述時的口吻、他/她在給予判斷或是細節時的神情。

可能是因為大學裡學新聞的時候,我對這句話印象太深——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愚蠢的回答。它在很長時間裡,成為我懷揣的一個護身符,在提問的時候沒有心理障礙。我記得在北京協和醫院採訪的時候,我問了一個年輕大夫,關於內科醫生與外科醫生思路有異的問題,她毫不留情地截斷我:“這是個什麼問題?!”這並不妨礙我,後來將同樣的問題,拋給了一位資歷很深的大夫,他沉默了一會,說,“這真是個好問題啊”。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其實,也不存在愚蠢的回答。每個反應都是獨特的,都是傳遞信息的。這是採訪的魅力,你與採訪對象,在一個特定的場景裡,互相探尋,並且不用相談甚歡。在全國的都市報都很興盛的年頭裡,呈現過很多奇特的採訪景象。一群興奮的記者,圍著一個惡性事件的現場,想象著自己是杜魯門.卡波特或者史景遷,要寫出一篇《冷血》或《王氏之死》風格的報道。那些對細節探尋的勁頭,不亞於想象中的偵探波洛。

這幾年我做了編輯之後,面對無法達到的現場,常如籠中困獸。在乎細節的記者,不夠多,或許需要時間,使他們能夠充分理解細節的價值。比如記者描述到,一個鄰居說某個女人很美。我就很好奇,“有多美?哪種美?是清純的美,還是成熟妖豔的美?是苗條的美,還是豐滿的美?說這句話的人,他對美的標準是很寬鬆,還是很嚴苛?”如果沒有這些基底,一個人口中的美,讀者該怎樣衡量這個判斷的價值?如果這個女人剛好是一起情殺案的根源,她的美更讓人特別感興趣,除了描述者給予判斷,記者還需要非常具體描述來支撐這個判斷。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前段發生的大連未滿14歲少年殺人案,除了對這個少年性格的描述,難道我們看到文章中“發育提前”的字眼時,不想知道有名有姓的他,到底有多高、有多壯、臉上有多少青春痘嗎?“發育提前”是個總結性描述,我們還需要詳細的事實,讓讀者順利到達這種判斷。一個去了現場的記者,你看到了哪些我通過電話採訪不能獲得的東西?你的獨特的發現是什麼?

所以在我看來,很大程度上,記者的工作適合對人有強烈好奇心的人來做,透過事件中的人,看到人性與命運,看到光輝與幽暗的混雜。在採訪的時候,記者的一個自我在與採訪對象對話(周旋),另一個自我高高飄於兩者之上,看到你們交流之外的格局。

惡性社會新聞,曾經作為“硬新聞”的一個重要品類,被大眾用來衡量一個媒體是否足夠硬朗勇敢,是否有良心。《三聯生活週刊》經歷過與都市報同臺競爭的階段,寫了衡陽大火、馬加爵殺人案、貪官馬德、各地礦難與空難……這樣的新聞在今天同樣值得重視,我們在目睹了很多社會新聞之後,非常明白這些新聞的價值,它為我們記錄時代特徵提供了鮮活的素材。☞

(目睹過各種社會事件,我為何還傷得起?)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但是在2005年-2015年這城市化迅速發生的十年後,大眾對社會新聞的興趣,實際上發生變化了。

我作為記者的感知是,農村新聞的比例在減少,惡性案件引發人一時興趣,但人們的關注力會迅速轉移。所謂硬新聞的發生地,更多變為人們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對於《三聯生活週刊》來說,我們做社會新聞從不猶豫,關鍵是我們眼裡有沒有看到社會現實的變化,我們操作新聞的手藝有沒有提高?作為一本新聞刊物,我們是否有能力,敏銳地感受到我們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怎麼引領城市中的社會話題,一度也讓人困惑。它不似惡性案件那樣有事說事,它高於具體事件,更傾向於在展現問題的時候,讓人看到價值。我記得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頒佈後,人車關係是個爭議熱點,我們做了一期關於路權的封面。老主編朱偉讓我參與操作,當時我深感自己能力有限,對選題缺乏感受力。我當時根本不會開車,也從來沒有考慮過道路分配中的權利問題。這些惡性事件之外的選題,我花了一些年頭,才慢慢意識到它們的價值。隨著我們這批記者結婚生子,我們逐漸發現我們經歷的問題,正是這個時代的重要話題。比如親密關係、生育、養育、醫療、養老、心理健康。這些話題,是過去單純案件性新聞的升級,我們有沒有能力面對?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好在做過記者的人,有一個心理優勢,就是不怕自己不會,開始做起來就好。更何況這裡的絕大多數記者,都是被罵著成長起來的。我覺得我們很像武俠小說裡練功的人,那些敢於在功夫練到五六成,又一次次自毀功夫從頭來過的人,最終或許能拿到傳說中的武林秘籍。說起來我們每一次的封面討論會,也是極為直接的“刀光劍影”。做得越熟練,我們對自己和同事就越挑剔,如果一期新的封面、一個新的選題沒有帶給我們任何新的知識和見解,我們怎麼打動讀者?

那怎樣算是有新的知識或見解呢?比如卡車司機這個封面選題,最初是駁靜提出來,她看到研究者對中國“卡嫂”群體的關注,覺得有意思。主編李鴻谷馬上感受到,不如寫卡車司機,我們要“跟著卡車認知中國”。具體該如何操作?如果派出5個記者跑5條線,肯定這5條線要有明顯的區別,既有傳統貨運線,也有新型物流,地域上也要儘可能覆蓋中國的大部分區域。

這個封面能夠立體起來,除了卡車司機個人和群體的故事,他們所走的路線背後正是記錄了中國產業的變遷,

所以我跟記者們說,文章裡要看到司機有血有肉的故事,要看到他們的情感、對生活的期盼、對家庭和“在路上”的理解、他們激動和難過的時刻,也要看到他們所見證的產業變化。“在路上”是一個經典的文學命題,而我們的記者在寫一部多麼生動的中國版“在路上”啊。主筆劉怡、記者王海燕、王珊、黃子懿、駁靜都寫了相當不錯的報道。另一位發稿主編曾焱,將卡車封面稱為“我們的現實主義”。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回頭說到為什麼細節重要,為什麼對人的感知力重要。大家如果看看駁靜寫的一位女卡車司機,她在這個男性為主的職業群體裡,怎麼生存,怎麼獨自照顧女兒,怎麼看待男人,就能明白文章中那些跳脫出來的文字,具有怎樣的力量。☞(男人女人的活我都幹了:女卡車司機的前半生)

我覺得在好記者的眼裡,採訪對象沒有Nobody和Somebody的區別,能不能看到每個人的意義,是對記者最大的挑戰。記者的文字風格,與每個人的個性相連,我們寫別人的故事,實際上帶著自己不可抹殺的印記,去別人的故事裡坐了坐。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除了卡車封面,我們也做了全球產業鏈的微觀調查中國人非洲創業考察少年與傷害的封面,它們是我們硬新聞的一種延伸。記者劉暢、張從志、王梓輝,也在這些考驗裡一次次成長。這種沒有絕對核心現場的考察,對記者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要求,先了解一個地區產業的大概狀況,然後選擇企業、不同群體、群體裡的個人,來講好這個故事。記者就像一個導演,從有構想,到一條條線鋪出去採訪,再到最後精心結構自己手裡的文章。

在記者向我交流講述的時候,我不自覺地像當年的李大人一樣,會問到:“這件事情你最想向人傾訴的點是什麼?”“只用兩三句話來概括這件事情,你會怎麼描述?”我們鼓勵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找朋友、同事、家人講述自己正在做的稿子,在這個過程中,記者會想明白,讓自己急於傾訴的是什麼?你被打動了嗎,如果有,是為什麼?如果沒有,是因為你之前的預設太高,還是我們認為的常識受到了挑戰,這種挑戰是不是這篇文章最有價值的地方?如果你的情感沒有感染聽你講故事的人,是哪裡出問題了,說故事的方式要不要推倒重來?

所以不管做什麼類型的稿子,這些訓練記者基本功的方法,其實沒有多少變化。有時候我覺得寫作是一種解釋學,但記者的“解釋學”要言必有據,依靠紮實的採訪,賦予材料適度的意義。經過這樣訓練的記者,宛如拿著手術刀的外科醫生,不熟悉的話題,也自有一套解剖的方法。主筆楊璐做了一期出色的咖啡封面,並不是因為她多麼瞭解咖啡,而是她多麼捨得在短時期內做大量採訪,以及看到每個採訪對象對於文章局部的價值。我們看到咖啡行業內專業人士的價值,但是不能完全被對方觀念所引導。這本面對大眾的讀物,問題由我們來提出,透過三聯的視角,來講述咖啡對於當下中國人的意味。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這幾年大家都在說紙媒的寒冬,但是《三聯生活週刊》的發行量,在穩步地逆勢上升。雖然各地報刊亭萎縮,給我們終端發行帶來了一些影響,但是電商的突出增長做了彌補,並且我們在網上每銷售一本新刊,會帶動舊刊2-3本的銷售。根據我們發行部的統計,2019年上半年,我們發行的稅後收入同比增長了5.2%,利潤也有較大增長。

直到今天,我們賣雜誌所掙的錢,仍是我們整個公司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正是因為讀者您的一次次購買,我們才能夠安心地關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話題,一次次出發,帶領大家看到遠方。

寫作是一件私密的事情,即使是作為記者的寫作,我也覺得是每一個記者,將自己的所見所感,精心編碼在了文章裡。等待著閱讀文字的人,獨自打開這個密碼本,感受那些記者在採訪和寫作時感受到的震顫。閱讀是寫作者與閱讀者的私密交流。做了編輯之後,有時候我會感覺自己是一個被剝奪了姓名的人,但是自己做出的一份份刊物到達讀者手裡時,我又感覺到了“編碼”的快樂。

希望拿到雜誌的你,能感受到我們溫暖的、沉甸甸的心。

作者檔案

沉甸甸的2019,我們的現實主義

吳琪:《三聯生活週刊》發稿者之一,自從做了編輯,恐慌被剝奪了姓名。珍惜署名權,好好寫字!

個人微信公眾號:敘事的一萬種可能(gh_6881a7590a81)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