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近日,人民網發了一篇文章,談了本來很平常的10個成語,竟然在這個不尋常的春節,惹哭了無數人。這是10個什麼樣的成語呢?有一位網友在這篇文章下面留言,跟這篇文章一樣令人感動,留言是這樣的: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本以為是抱大的一代,卻不想他們在風華正茂的年齡,以分秒必爭的態度,千里馳援疫情中心武漢。他們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護士,有的只是普通的建築工人,但他們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全力以赴。他們夜以繼日,枕戈待旦,迎難而上。他們的事蹟令人感動到無以言表,他們用行動書寫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風貌,字裡行間都是跳躍著的戰鬥之歌青春之歌生命之歌。讓我們萬眾一心,打贏這場新冠“戰疫”吧。

這條留言應該出自一位文字功底不俗的網友之手,而且可以肯定,這是一位上了年紀的網友。在這場“戰疫”中,這位網友改變了對我們年輕一代的看法,TA被這些年輕的勇士們感動了,原來他們並非抱大的一代,而是有勇氣有擔當敢於犧牲的一代!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醫護人員簽字出征武漢


這段留言裡,用了10個成語,也是人民網那篇文章所用的10個成語:風華正茂、分秒必爭、千里馳援、全力以赴、萬眾一心、無以言表、夜以繼日、迎難而上、枕戈待旦、字裡行間。

應該說,這10個成語都很平常,都很易懂,放在平常,是無法感動人的。但是,就是這樣平常的10個成語,卻在2020年這個春節期間,感動著無數人,變成了一枚又一枚的催淚彈。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單霞護士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單霞護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護士單霞剪掉了及腰長髮,剃成光頭,只是因為穿防護服的時候可以節省時間。我跟很多網友一樣,看到這樣的消息,再也控制不住,任淚水在臉上橫流,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捨棄小家為了大家,實在是太偉大了!

洛陽護士孫瑞琳瞞著警察男友馳援武漢,當特警的男友得知後力挺,一對情侶雙雙成為“戰疫”戰士,怎麼不令人感動?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朗冰凝醫生千里馳援武漢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還有一位叫朗冰凝的26歲女醫生,逆行1872公里馳援武漢,演繹了一曲新時代新生代的“戰疫”凱歌!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難道他們不怕嗎?不,他們也怕,作為醫生,更知道病毒的厲害,更懂得馳援武漢意味著什麼。當記者問青大附院年輕女醫生秦文去武漢怕不怕時,秦文沒有豪言壯語,而是實話實說:“怕,但不能怕!”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為了戰勝疫情,他們怕,但他們不能怕,他們只能衝到了疫情第一線!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哈醫大腫瘤科工作群接龍


哈醫大腫瘤醫院檢驗科工作群裡,一次報名接龍,不成為催淚彈都不可能。這是大年初一的晚上20:53分,在這個群裡,主任孫軼華髮出接龍通知,需要中級職稱醫生2名,馳援武漢,很快,就有人接上了,大家爭著報名,這樣的接龍,讓人淚目!

在這場來勢兇猛的疫情面前,感人的故事太多了。又何止是這些年輕人呢?其實,人不分老幼,今年84歲的鐘南山院士,17年前戰“非典”名將,如今再次披掛上陣,擔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長。告誡他人別去武漢,而他卻逆行武漢。同樣是抗擊“非典”的名將73歲的李蘭娟院士也去了,義無反顧!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鍾南山院士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不平常的,面對疫情,人們惶惶不安,是這些英雄們,不顧生死,奮戰在抗疫第一線,讓人們安心、放心地宅在家裡,他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為民眾建起了一道隔離屏障。正是這些英雄們,讓平常的成語都不再平常,成為一枚枚催淚彈!

有網友留言說,感人淚下的成語不僅僅只有這10個,還有很多。有網友說,其實,“鍾南山”也是成語,“武漢加油”也是成語,“中國必勝”還是成語,這些衝擊人心令人淚目的高頻詞,都是成語!


2020年春節的一場“戰疫”,讓很平常的10個成語,成了催淚彈

李蘭娟院士


我同意,這些詞都是成語,因為它們感動著並繼續感動著人心,雖然從成語的定義上來界定,它們不是成語,但當它們跟“戰疫”的勇士們連在一起時,它們就是成語。這樣說,朋友,您同意嗎?

請寫下您的留言吧,獻給這些抗疫的勇士和英雄們,用更多的成語來表達您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