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開問題詳情)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能否最終歸結為物質對物質的作用?


要回答這一問題,首先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來認識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

1、物質決定意識:

意識來源於物質,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正確的意識是如實地反映,錯誤的意識是歪曲的反映;

2、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通過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作用於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使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具體形態發生改變。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辯證唯物主義是由辯證的唯物論和唯物的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三部分組成。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無論是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還是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它們都不依賴於人的意識。

這種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性就是物質性。整個世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意識不是自生的和先驗的,認識世界的形式是主觀的,認識世界的內容是客觀的。

闡釋物質和意識辨證關係主要把握以下兩條

一、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若不承認物質對立於意識之外則無客觀實踐座標,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

二、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還突出地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辯證唯物主義是由辯證的唯物論和唯物的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三部分組成。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在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特別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的基礎上創立的。

綜上所述,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最終是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通過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的作用來完成的,這裡既包含一對一的物質相互關係,也包含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的物質相互關係,所以說意識的反作用最終是通過物質對物質的作用來顯現的,這一判斷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的。



吉誠


物質決定意識和世界。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是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物質。同時意識通過思維的昇華把意識對物質的認識和理解再反其作用成新的物質。這就是我對物質和意識的相互作用的觀點。


艾淑華33


不行。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反作用,不能歸結為物質對物質的作用。物質是固有的,意識是物質的反應,是兩個層面不同的概念,若歸結為物質對物質作用,是邏輯推理上的錯誤!



賞臻閣說寶


物質和意識是兩種不同概念的東西,先有物質然後才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物質才能存在。作為物質的生命體死亡後意識也隨之消亡,物質的生命體死亡後仍是物質,而意識消亡後就不能再產生意識了。分別在於物質相對永恆,意識則是有限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