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幼兒園不寫作業,家長們怎麼看?

家有小子兩枚


學校有學校的規定。如果家長覺得有擔心,害怕孩子跟不上小學的進度,那麼可以適當的在家給孩子教一些知識,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清水小胖


我家大寶從大班開始有簡單少量的作業,比如連線,塗色,畫圈,寫數字類的。現在是學前班每天都會有作業,加減法,比大小,拼音,漢字,甚至報聽寫,週末還有試卷,平時量不多,放學回來認真的話就是十分鐘左右能寫完,我覺得很合理。如果有幼兒園不寫任何作業,家長可以在幼小銜接的一年買相應的習題做,這樣一年級可以很快適應!



南夢家的小姐妹


'這位網友你好,對於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樣的作業量,對於一個三歲多的孩子來說太多了,而且重複的作業內容,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感,他剛上學,我覺得重點是培養孩子對上學的興趣,總不至於讓他這麼小就產生厭學情緒吧!我家寶寶也是三歲多,也是去年冬天上了三個月的幼兒園,直接上的中班,是班裡最小的一個,可後來他不是太喜歡去上學,我都想可能有學習任務的原因,他們也讓寫字了,不過也只是簡單的認識,掌握握筆姿勢等,但我沒要求過他,我覺得他正是玩的年齡,不能限制他玩的天性,而且他的骨骼發育還不完全,重複量的寫,我恐怕會影響他的手指的正常發育吧!希望這個答案對您有幫助!


幼兒教師牛牛


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的三年裡面有兩年半是在公立幼兒園,而在公立幼兒園從來沒有拿過筆寫過作業,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教課,在入中班的時候,園長曾經說過,有家長提出想讓學校簡單給學生做一些漢字呀,或者是數學思維、外語方面的簡單的學習。可是園長當時說了一個事情,就是其實他們前幾年也想讓孩子簡單的接觸一下,但是因為教育部門有相關規定,不能讓孩子在入小學之前接觸類似的東西,有一次他們在走廊裡出現了很多漢字的這種卡片,然後就被相關的教育部門通報批評,所以他們現在也只能完全放棄對漢字拼音,數字語言類的學習,屬於政策上的無奈。

但是現在小學的學習進度還是非常快的,拼音字母一個月就全部學完,而且我們孩子的教材是先學漢字再學拼音,如果一點兒基礎都沒有,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還是非常吃力的,這就導致了很多公立學校的孩子在中班結束的時候直接就離開了幼兒園,然後到社會的學前機構去學一年的小學學前知識,就拿我們幼兒園舉例,我們班一共有29個孩子,到大班的時候只剩六個孩子,所以當時是好幾個大班合在了一起,

我當時並沒有讓孩子提前去上學前班,但是我也能深刻地認識到,如果在學校或者是在家裡,完全不讓他接觸一些相關的知識,他在小學的時候肯定會吃力,所以我買了一部分教材,把拼音數學和英語都給他簡單帶了帶,讓他對小學一年級之前的知識有了一個簡單的概念和認識

目前我們家孩子班級裡,只有幾個沒上過學前班,我們屬於其中一個,但他現在學習狀態良好,我覺得主要是學習習慣非常好,把學習當成了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我曾經和他聊天的時候聽到他說,他覺得現在小學的生活比幼兒園的生活有趣,我問為什麼?他說我在小學能夠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幼兒園裡的就是玩的,我覺得都太淺了🤦‍♀️,我還是特別喜歡小學生活。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在真正入小學之前,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沒有必要讓他提前去過多的接觸小學的文化課知識,但也不能完全一點都不讓他去接觸,還是讓他在感興趣的時候把相關的內容簡單的給她帶一袋,不至於讓他完全空白,其他的時間就按照幼兒園的生活,讓他該玩兒的玩兒。但是肯定會有一部分小孩兒因為各種原因在接觸內容的時候會過程比較長,所以這些孩子還是可以提前把這些知識瞭解瞭解,如果現在你不讓他去接觸,那麼在一年級這麼快速學習的階段,他會錯失的更多。

有一個非常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態度,應該比提前學習知識更有用。


梅梅在這


教育部門硬性規定幼兒園不能寫作業是有科學依據的。

1.寫字主要是通過手指小肌肉、指骨以及關節的協調運動來抓握筆、控制筆畫等手眼協調動作。而幼兒由於小肌肉發育不成熟,動作不協調,握筆比較吃力,且幼兒的骨骼非常柔軟,寫字容易造成手指骨骼畸形。

2.幼兒脊柱骨化還沒完成,如果這時學寫字,難以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會導致脊柱變形。

3.沒有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容易造成幼兒眼睛近視。

4.幼兒園的老師並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對筆順的規則、書寫順序沒有特定要求,也會造成許多孩子是畫字而不是寫字,等真正上小學學寫字時會很難糾正孩子的寫字習慣了。

目前6歲是上小學的年齡,這時孩子的骨骼發育開始成形,這時才是學寫字的時候。但孩子讀幼兒園不是什麼都不用學,老師和家長可以教孩子認字,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可以教給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朋友、同學怎麼相處……





起個名怎那麼難


寓教於樂,快樂學習。讓孩子的心更自由,屬於他們無憂無慮的時光本不多,引導他們愛上學、開心、快樂、陽光,邁好人生第一步,扣好第一粒釦子更好也更有意義!



木蘭悠溪


小班和中班的孩子不需要寫作業。寫作業不是幼兒應該有的學習方式,無論是從孩子的手掌的骨骼發育來講,還是從孩子的專注力來說,寫作業都不太適合,也沒有必要。

小中班的孩子更多的是做遊戲、畫畫、閱讀、手工。

大班的孩子呢,可以開始進行一些線條的塗畫,連線的遊戲。在這些遊戲中學習知識,也為將來的寫字做一個過渡。

到了大班的下學期,或者是上一年級前的暑假,也就是幼小銜接班,還是需要練習簡單寫字和計算,以便能應對一年級的學習,因為現在的一年級都是在孩子有書寫能力的基礎上開始的,前面的拼音和數字都進行得很快,如果孩子沒有在幼小銜接班或者大班經過練習,一年級開始的半年會比較辛苦。而且周圍的孩子都已經會寫字了,自己的孩子明顯落後,在學習的始端就落後於大家的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因爾歡喜


客觀地講,應該反對幼兒園的老師為孩子留重複的、機械練習的作業,如寫字、背書、寫數學練習題、抄寫數字等,這樣的作業對於學齡前階段的孩子來說學習意義不大,反而很容易增加孩子的負擔,讓孩子厭煩學習。但是,如果老師鼓勵孩子回家後進行一些創造性的“工作”,如給父母講個故事,和父母一起郊遊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和父母一起蒐集主題資料,設計一個新型飛行器等……這樣的“作業”,孩子肯定會喜歡,不僅不會成為他們的學習負擔,還可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思維能力。即使教師不留這祥的作業,爸爸媽媽也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看書,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下棋,設計個小表演……以此發展孩子的能力,提高孩子的素質,並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過多的作業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相反的,我們要創造性的給孩子佈置一些任務,增加孩子語言和思維能力。


湖南創業小哥


對於幼兒園不寫作業,個人認為應該不是一個好習慣,家長要做好督促和引導作用。

首先小孩兒的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做家長的要督促其寫作業,讓他從小養成一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其次,要引導他養成學習的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他對學習有了興趣,我們也不需要獨處,他去寫作業了。

總之,還是要從培養興趣開始,老師的引導和家長的督促都是次要的,還要來自他本人的自覺才是最好的。

以上是個人的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大偉微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疼的事,為什麼頭疼呢,在幼兒園老師不會安排孩子們寫作業,小孩還在初學的時候,老師交孩子們認識新的事物,比如家長說“我把孩子送去幼兒園花了多少錢什麼的,幾年沒有會寫多少字"等,老師說“這個孩子很調皮,不知在家是怎麼的"等等,寫不寫作業要看這個孩子是否具備能為的,有些孩子上了幾學期幼兒園了連自己的鞋子和衣物都識別不了,還有吃飯等等,一個班兩個老師為約45位小朋友服務,一天也夠忙呼的,每逢寒暑假就會聽到家長們說"看這放假了,這娃回來什麼什麼怎麼辦"這類的話,這足一說明孩子的教育幼兒園壓力也大,當然了,有些幼兒發育成熟稍早一點,能適應集體生活,各方面比較做得好,這類學生就具備寫作業的條件,老師可以適當鼓勵孩子寫作業,也可以帶動一些小朋友在快樂成長中寫作業的,所以我覺得寫不寫作業要因材施教,家校聯動來為兒童們創建一個健康成長,好好學習的平臺,為他打下好的學習基礎和家校聯動的環境才是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