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吉他手先練習和絃還是先練爬格子?

wucf72


說一下我覺得比較系統而且不容易放棄練習的方法---三點四線吉他教學法。還請大家高抬貴手,多多幫忙轉發。

先說我個人的觀點:先從爬格子開始練習,到音階練習,再到和絃練習,最後到歌曲彈唱。

重點來了,上面我們說到的其實就是練習吉他的四條線:

1、手指機能;2、音階練習;3、和絃練習;4、歌曲實戰。

這四條線就是從三點最基本的基本功:節奏、音階與和絃出發的。在保證節奏的基礎上,一定要抓好這四條線,其實不用多長時間這四條線就可以同時進行。

當你堅持到這四條線全線開啟的時候,真正好玩的就來了,這樣就不容易放棄了。

所有的練習一定要跟著節拍器,不跟節拍器的練習都是無效的練習,都在騙自己。

爬格子一般練習到60的十六分音符,一般人沒有耐心把24種組合的爬格子了練習下來,就可以練習下圖一二,一個1234和4321就可以了。一定要練習到60的十六分音符,然後就可以開第二條音階線了,音階練習我們從C大調音階開始,五種音階指法內容也確實太多了,不用擔心,練習好mi型與la型先,如下圖三和四。這個要求也是一樣,只需要邊彈邊跟著唱就好了,速度一定也要達到60的十六分音符,當你音階練習達到60的十六分音符了,你之前的爬格子堅持練習的話,80的十六分音符是沒有問題的,然後第三條線和絃練習就可以開啟了,其實當你把前面兩條線真的達到了上面說的練習目標,練習基礎的八個和絃,其實一點都不難的。如下圖五,這個是樂理知識的部分,展示的是C大調與G大調的順階和絃,這裡簡單的說一下,所謂的順階和絃就是用該調音階的每一個音去構建三和絃與七和絃,下圖只是說的三和絃,這樣依次構建的七個和絃就是該調的順階和絃,一般我們第七級音構成的和絃在初學來說是不用的,所以每個調要學習六個和絃,C調與G調加起來是12個和絃,去掉重疊的和絃,其實只有八個和絃,如下圖六,八個和絃都是最初級的按法。當然了,不用一下子就要搞定八個和絃,這個真會讓你放棄的。

可以從C大調1645這四個和絃開始練習,如下圖七,這個練習設計的是二分音符,這樣轉換的話會更容易,然後再學習4536251,如下圖八,這兩個和聲走向練習的比較順了,可以練習G大調同樣的和聲走向,對下圖五就能明白了。也可以開啟第四條歌曲線了,這兩個和聲走向,其實可以彈好多歌曲了。

這個就是三點四線吉他教學法,記得這三點,然後從四條線同時出發,就是非常完美的吉他教學了。

這個就是三點四線吉他教學法,記得這三點,然後從四條線同時出發,就是非常完美的吉他教學了。就說這麼多了,敬請期待我的網絡課程。再次抱拳,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謝謝啦。

祝好運祝進步。


葉吉他


先練習爬格子,爬格子是一個熟悉吉他的過程,只有爬好了格子,對吉他每一品格都能隨手按到後,才能按好和絃,否則只能生搬硬套的按,在實際彈奏中遇到不熟悉的和絃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熟悉,而且爬格子能讓你的指縫間距拉大,否則新手按不了大多數和絃,或者勉強按上也彈不出音來,本人就是吃了沒爬格子的虧,現在基本功很不紮實,尤其彈華彩的時候很鬱悶,好的吉他手都是從爬格子開始的,而且新手最好手指、撥片兼顧,穿插使用,如果先學一種,等學會了另一種就不好學了。

第一:學些簡單的樂理知識做鋪墊。(例如,音名,音程關係,和絃構造規律。有簡單的樂理知識做鋪墊的話你所彈得每個音知道是什麼音,什麼樣的音程關係的連音好聽些,學起來興趣也就更濃一些,單一每天爬格子的話很枯燥的,我個人覺得哈,樂理儘量多學點!)

第二:和絃與和絃的轉換。(例如,每一首曲子都離不開和絃,可見和絃的重要性!常用和絃的轉換肯定要熟練到不能再熟練的程度了。不管是走指彈路線還是彈唱路線,這個都是一個樂手必備的基礎,初學可以找先簡單的曲子練習和絃,多練!)

第三:節奏節拍和絃分解。(節奏節拍就算一首曲子的風格吧,很重要。一定要多練習不同節奏類型的曲子,不同風格的曲子。多練!)

第四:音階與調式。(如果空餘時間多,覺得練上面的枯燥的話就連音階吧!個人覺得練爬格子不如練音階。因為音階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初學可能在手型上有一定難度,可以先爬好格子再入手音階的練習,調式的話樂理知識多點就能明白了。)

第五:以上4條是鄙人學了2年多的一點點經驗吧。我覺得吉他是夠學一輩子都學不完的樂器。各位大神看到有不正確的地方多多指正!謝謝!


謝宇蘇LittleTwelve


練習吉他必須先練爬格子,爬格子的意義在於練習手指的力度和指板的寬度記憶,還有一個容易讓大家忽略的東西,就是爬格子的時候能夠加強你的持琴的姿勢穩固。

很多人特別是自學的人,一開始就沒有經過一些基礎訓練,一上來就開始彈單音旋律,彈好了之後就開始學習和絃了,但是基本上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持琴的姿勢很不自然,整個人看起來都是鬆鬆垮垮的那種狀態,看起來不美。

吉他這個玩意兒,如果你的姿勢不好,會直接影響到你彈出來的音色。

因為爬格子的時候,手指需要兼顧到六根弦的高低,所以很多時候,除了大拇指在指板的後面扶持著,大部分的時候整個手掌是離把的,而有些人彈琴的時候,左手是緊緊的掐著琴頸的,其實這樣是非常容易影響到你左手的一個靈活性,特別是有些時候左手需要離開整個琴頸,你的琴會像一個撬棍一樣的往外晃一下,然後你的左手又要去追,追著握住琴頸,那麼在這個追的過程當中,你肯定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所以彈出的聲音會差強人意。

一個正確的持琴姿勢應該是琴在你身上抱穩之後,會跟你的身體呈現一個大約45度角的一個夾角,吉他跟你的身體不是水平的,那個夾角的作用是,你的左手可以在夾角里面任意行走,無論是彈高把位還是低把位,你的左手前臂那個地方不會有東西阻擋。

在持琴的姿勢穩定之後,你的左手應該是主動的伸到琴頸的位置來彈奏,在演奏過程當中,不要改變夾角的角度,不然你整首歌琴都在晃,而且你的左手不停的在追著握那個琴頸,你彈出來的東西真的會跟不上節奏,從此穩定的節奏與你無緣,彈出來的東西也非常的難聽。

大家都說爬格子是練手指的一個基本練習,但是很多時候爬格子,對持琴的姿勢更加有效。


吉他有肉


1、先來爬格子、而且爬格子應該是每天必須要的練習、手指的靈活度達到一定程度的話、可以接觸和絃了。就算你慢慢的已經入門了、爬格子依然還要進行、就像你游泳前要先做熱身運動一樣。

2、個人建議前期一定要帶著基礎樂理一起學、不然後期你會陷入一個非常迷茫、焦慮的階段。看譜子也能談大部分歌、離了譜子就不行、你談的任何東西都講不出個所以然來、類似某節目某選手連談個和聲是什麼都不懂。

3、最好是有老師能夠指導著自己來學習、因為很多小的方面你可能注意不到、後期會嚴重影響到自己的技術。還有樂理方面可能不太容易能理解、有可能你自己需要兩個月後才突然明白之前看的內容是什麼意思、但是有老師指點著你可能當時就會明白了


小丑的醜


肯定是應該先練爬格子,再練和絃。這道理很簡單,爬格子是左手按一個音右手彈一個音,可是彈和絃的話大多左手都要同時按2個音或2個音以上,哪個更好按?至於具體的練習方法,那是另說。


用戶5891080470103


先練習爬格子,爬格子是一個熟悉吉他的過程,只有爬好了格子,對吉他每一品格都能隨手按到後,才能按好和絃,否則只能生搬硬套的按,在實際彈奏中遇到不熟悉的和絃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熟悉,而且爬格子能讓你的指縫間距拉大,否則新手按不了大多數和絃,或者勉強按上也彈不出音來,本人就是吃了沒爬格子的虧,現在基本功很不紮實,尤其彈華彩的時候很鬱悶,好的吉他手都是從爬格子開始的,而且新手最好手指、撥片兼顧,穿插使用,如果先學一種,等學會了另一種就不好學了。這最後一條只是個人心得,可不採納,但一定要先爬格子,切記!


lanfengz3


爬格子是基本中的基本,和絃是基本,爬格子可以使你按和絃手型正規好看,不爬格子手型醜的一B,爬格子可以使手指更靈活,轉換和絃更流暢準確,不爬格子,換和絃就像說話結巴,還說不清什麼話一樣。

總之,不爬格子,就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