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距離一百多公里的農村,年齡大了,多久回去看望一次合適?

農村讓愛做主


我們把問題反過來看:“父母年齡大了,不回去看望可以麼?”

如果把問題反過來,我想各位即有了答案,說實話自己居住的地方與父母只有100多公里,這是一件幸福的事,起碼比那些距離幾百公里的人強太多了。自己工作忙抽不出時間那是沒辦法的事,但如果有時間,開車或坐車去,甚至可以當天往返,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討論就太沒意思了。

我們把父母年齡大了、以及100多公里路放一邊,我們回到小時候。如果假設我們在100多公里外的鎮子上上學,平時我們都寄宿。那如果您的父母發問:“孩子在100多公里的鎮子上寄宿唸書,年齡太小,多久接回家一次合適?”如果您能回答這個問題,那也就知道該如何面對老邁的父母了。

其實問題並沒有那麼複雜,父母想咱了,咱就回去看看。咱想父母了,那就回去看看,逢年過節,自己閒暇時都可以回去看看,而頻率就根據自己的工作、作息時間而定,沒必要非要定個週期。

如果父母身體健康,且沒有什麼疾病的話,不一定非要自己回農村啊,時不時的也可以把父母接到城裡住幾天, 陪著父母逛逛早市,趕趕集什麼的不也挺好麼。


新農志


如果你是自由人,人身自由,財務自由,那麼就可以想回就回了,這主要看心情。

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工作,孩子……身不由己,那麼可以抽放假的時間回去。

一百多公里,現在看來根本不算距離,順風車也就五十元到家了,和自己開車基本一樣,關鍵是自己心裡想不想回去。

如果工作累了,精神壓力大,有了煩心事等等,那就回家吧,在父母面前,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放不開的心。

今年岳母,岳父兩個老人在家過年,唯一的兒子在一百多公里的城市裡面,並且家裡還有車,可是兩口子竟然沒有帶著女兒回家看望一下父母,雖然有點疫情,但那根本不是理由,叫父母情何以堪!

社會越進步,人情就越薄如紙,年味越來越淡的同時,人味也越來越少了。

物慾已經壓滅了人性。


無憂無慮的獨行客


條件允許可以把父母接到身邊。還可以跟你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放寒假,暑假節假日都可以。


永遠愛宋宋宋


四個小時,早 中 晚


東哥W


有條件就一週一次,倆週一次,沒條件一個月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