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發現多城市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可能滯後武漢1-2周

2019年12月,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一種新的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最初的感染髮生在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是由於動物接觸所致。

隨後,發生了人際傳播,該病在中國迅速傳播。在患者中檢測到一種與SARS-CoV密切相關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被認為是這次疫情的病原體。 截止2020年1月31日,總共報告了11791例實驗室確認的感染,包括976例嚴重病例和259例死亡。在中國以外的14個國家中也發現了感染,並且與國際旅行有關。但是,病毒的傳播模式,不是很清楚。

2020年1月31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梁卓偉,鬍子祺及梁詩敏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Lancet 在線發表題為“Nowcasting and forecasting the potenti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he 2019-nCoV outbreak originating in Wuhan, China: a modelling stud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估計2019-nCoV的基本生殖數(R0)為2·68,武漢病毒傳染的流行倍增時間為6·4天。如果2019-nCoV的可傳播性在國內各地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都相似,則研究人員推斷,中國多個主要城市的疫情已經呈指數增長,而這些疫情爆發的時間大約滯後武漢1-2周。

總而言之,識別和消除人畜共患病源仍然是防止新的動物對人類播種事件的重要任務。同時,要謹防局部疫情爆發。


中國學者發現多城市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可能滯後武漢1-2周


2019年12月,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一種新的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最初的感染髮生在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是由於動物接觸所致。隨後,發生了人際傳播,該病在中國迅速傳播。在患者中檢測到一種與SARS-CoV密切相關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被認為是這次疫情的病原體。 截止2020年1月31日,總共報告了11791例實驗室確認的感染,包括976例嚴重病例和259例死亡。在中國以外的14個國家中也發現了感染,並且與國際旅行有關


中國國家衛生委員會開發了病例定義系統,以方便對患者進行分類。為了減輕病毒的傳播,中國政府自2020年1月23日至24日起逐步對武漢及附近幾個城市進行大城市檢疫。許多國內機場和火車站以及國際機場均採取了溫度篩查措施檢測發燒的人。


自2002年以來,另外兩種新型冠狀病毒(CoVs)成為全球主要的健康威脅,分別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CoV; 2002年),傳播到37個國家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 2012年)傳播到27個國家/地區。迄今為止,SARS-CoV導致8000多次感染和800例死亡,而MERS-CoV感染了2494例個體,迄今為止在全球造成858例死亡。兩者都是人畜共患病毒並且在流行病學上相似。兩種病毒的症狀病例通常表現為中度至嚴重的呼吸道症狀,通常會發展為嚴重的肺炎。


SARS-CoV和MERS-CoV的一個顯著的共同特徵是它們具有持續的人群傳播潛力。然而,最令人擔憂的方面是病毒的傳染能力通過超擴展導致異常大的案例集群,該集群可能超過100個個體。


在此,研究人員估算武漢市的疫情規模,並預測流行病在國內和全球範圍內的公共衛生風險(包括社會和非公共衛生風險) -藥物預防干預措施。


該研究估計2019-nCoV的基本生殖數為2·68,武漢病毒傳染的流行倍增時間為6·4天。如果2019-nCoV的可傳播性在國內各地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都相似,則研究人員推斷,中國多個主要城市的疫情已經呈指數增長,而這些疫情爆發的時間大約滯後武漢1-2周。


總而言之,識別和消除人畜共患病源仍然是防止新的動物對人類播種事件的重要任務。同時,要謹防局部爆發疫情。


研究共同第一作者、香港大學博士梁詩敏也表示,“更重要的是,通過取消集體聚會、關閉學校或安排在家辦公來大幅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可以遏制感染的蔓延,從而使第一批輸入性病例,甚至是早期的本地傳播,不會發展成為武漢之外地區的大規模流行。”


參考消息: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260-9/fulltext#%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