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為什麼把錢借給朋友也不借給親戚?

城中村小得


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那個問主抱怨自己身家千萬的親戚,不借錢給自己。跟這個問題是同類,借錢給親戚,借了,對方認為理所當然,你是親戚,必須幫我;如果不錯,對方覺得你沒人情;借了錢,不還了,還理直氣壯。

總之,不借錢給親戚,雙方還是親戚;但如果你敢把錢借給親戚,親戚沒了,錢也沒了。

看看那個問主,是如何抱怨的:

親愛的問主,你也知道,這個身家過千萬人的,是你親戚啊。

親戚是什麼,是親人之外的人,那先說親人是什麼人:

第一,夫妻雙方父母;第二,自己的子女;第三,夫妻雙方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這三種人之外的,就是親戚。

既然是親戚,大家都是相互獨立的家庭,你負債幾萬無力償還,你就該好好打工賺錢,自己把錢還了,你抱怨別人幹嗎。

再說了,這年頭,幾萬塊錢,還算錢吧?只要一個人不好吃懶做,打工一年,完全足夠還了。

你這種好吃懶做的人,是親戚們唯恐接觸的,都躲著來的,還借錢給你,作夢吧。

另外,身家過千萬,不代表有錢,在我們北京,凡是有房的,哪個不身家過千萬,可卻每個月還是拿著幾千塊錢工資,窮呵著過。

你不用恨人家親戚,你就恨自己好吃懶做吧。


董江波


舉我身邊一個例子,我媽的弟弟,也就是我小舅,90年代借我家1萬,2013年我讀大學的時候才還,還是我爸以我讀大學為藉口問他還的,還是分了兩次來還,2013年還了5000,2014年還完,一句好話都沒說,飯也沒請吃。nmd,在這之前,他朋友幫他貸款蓋房子,立馬就還上別人的,還大擺宴席請別人吃飯,說別人這好那好,我真的呵呵了。現在的1萬和90年代的1萬購買力差多了吧,這種親戚就是吃你關係好,如果你不問他,他還都不還。

說說最好的朋友,我也是看人來的,過年前借給一好朋友幾千塊現金,他說用來打紅包,他支付寶和微信暫時沒錢給我,過完年立馬還,我就客套一句,沒事,我不急,有錢再說吧。說知道一過完年,大年初八一大早立馬打錢過來了。

這就是差距唄,我還有很多親戚是這樣,就不一一舉例了,相反,越是朋友,他就會越為你考慮,不是說朋友就比親戚好,而是要提醒各位,借錢得看人來,不要輕易借給別人。



美隊我的信仰


親戚之間的關係來源於血緣,很多人彼此並不熟悉,有的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會見一面,打一個招呼,關係雖然很親,但實際上又相當陌生,這種關係提借錢就很尷尬了。

親戚之間本來是平等的,一旦有了借款發生,再見面時就感覺低人一等,所以很多人如果要借錢,不會找這種一年才見一面的親戚借錢。

朋友就不一樣,很多都是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才走在一起的,大家平常聯繫頻繁,經常在一起吃飯喝酒,有時候手頭不方便,可以互相週轉一下,彼此的人品都很熟悉,也不擔心借錢不還的事情發生,而且這種關係如果提借錢也更容易開口一些。

社會發展到現在,很多時候大家借錢會找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親戚朋友不再是首選的借款對象,

大家對個人財產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親戚朋友之間的借款,也會給利息,這和過去有很大的區別,說明大家現在在金錢上都分的的很清,不會因為自己私人關係而罔顧他人的利益,這也算是社會成長的結果。


六除以三等於二


主要是因為,對朋友的瞭解,超過親戚。

有些親戚,純粹就是因為親戚關係才認識的,但是,互相的為人處世不一定互相瞭解和互相欣賞,借錢給親戚就顯得風險更大。

另外,借錢給朋友,要的時候,比較好要,共同認識的人不多,人家不會說三道四的,而親戚,萬一不及時還錢,你要錢去,倒會被人說這說那的,到那時候,親戚都不好做,一方面因為是親戚不能不來往,一方面又不想來往,尷尬。



我喜歡換一種角度看問題,所以自己命名“非常銳角”,認同或者欣賞觀點的,歡迎跟我互相關注,互相支持、互相交流。我的“頭條號”裡面也有些自己原創的內容,歡迎交流!


非常銳角


關係深淺的原因,借給朋友的話,多數人會感激,覺得很幫忙,也會積極還款,親戚的話,由於關係親密,覺得借錢就理所當然,還錢也沒有那麼積極了,當然,這也是少數現象,但一般人能承受幾次借出去要不回來呢,所以現在借錢越來越難,誠信度很關鍵


魔彩背景13111153110


有的朋友也不借,借同事借給鄰居甚至借給陌生人。原因……😂😆你說呢?!


g36969


看情況而定不管親戚朋友看為人和用處,人一輩子都有難處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幫儘量。如果是人品問題和好吃懶做的人不得借


O白雲孤飛O


如何看。手裡的錢。存款有利息。理財更高。股票。也可以。結果還是自己在掙錢。借錢。耽誤你我掙錢。所以無語的無語


手機用戶61794784476


應該問親戚來往多還是朋友交情好,如果親戚就過年見到平時不碰面你怎麼知道這錢借了幹嘛有沒有能力還


goldeerlswlym760316


很簡單,親戚更難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