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2020年,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擁有金錢,才有更大的機會去觸摸幸福

時光匆匆,歲月無聲,轉眼一年又過去了。

這一年裡,有悲傷也有歡樂,有風霜也有溫暖,有迷茫也有懂得,有失去也有收穫...... 但所有經歷,無論好壞,都是一種成長。

我們在總結過去的同時,不妨對新的一年做一些規劃,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

2020年,願你勇敢大步地往前走,兜裡有錢,就是最正確的生活狀態。

2020年,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去年爸爸住院的時候,在門診遇到一個五十多歲的阿姨,一口方言怯怯的問醫生:“大夫,這個檢查,我能不能不做了?有點貴。我覺得也沒什麼事,就是稍微有點疼,給我開點止疼藥就好了。”

“可是你的這些症狀,不檢查不行,很危險的。”

阿姨又無奈的看了看單子,向門口走去,門口一個一臉焦急的男人在等著她。

阿姨把單子給他,細聲細語的說了句:“也沒大事,咱不檢查了,回家吧。”

今年和爸爸去醫院複查的時候,問起了這件事。

醫生說,他對這件事印象也挺深的,那個女的半年後又來檢查一次,胃癌晚期,直接回家等著去了。估計撐不過下個月了。

其實我們都知道,就算那次她做了檢查,也未必能治的起這病。

錢有多重要?你有它的時候,它一點也不重要。

你沒有它的時候,它就是命,甚至比命重要。


2020年,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買一件衣服挑兩天,找同款,比價格,看評論,就為省十幾塊。

出去辦事兒,打車半小時,捨不得,走到公交站,再倒兩次車,折騰倆小時。

小病全靠喝熱水,大病吃藥打吊瓶,醫院能不去就不去,醫生能不見就不見,結果小病拖成大病。

如果不是為了能省點錢,誰不願意對自己好一點呢?

沒錢的苦嘗一次就懂了。


2020年,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01

  • 你的工資夠讓你安逸的生活嗎?

三十年前一斤蘋果3毛錢,現在一斤蘋果6塊錢,價格上漲20倍,蘋果的基數很小,可能我們感受不深。

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房價漲幅更高,拿一個普通縣城舉例,三十年前一平米房價不到300元,現在要7000,上漲23倍。

北京上海等城市漲幅達到了可怕的50-100倍。

當然我們的工資在這三十年間也在上漲,但幅度要遠遠低於房價和物價。

這意味著即使努力工作,埋頭苦幹幾十年,不光追不上房價的上漲速度,還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剛畢業,工資不高,買什麼東西都是能省就省,但是加上房租水電,吃穿出行,別說生活了,生存都不容易。

結婚以後,在家裡大到家電更換,小到柴米油鹽,房貸車貸也得還,努力工作爭取升職加薪,一刻也不能懈怠。

有了孩子之後,課外補習,才藝課程一樣都不能少,苦誰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父母也上了年紀,大病小病都來了,體檢和醫藥費也是一大筆開支。

街上車水馬龍的車流,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片繁榮景象。

大多數人都只是在外人面前風輕雲淡,背地裡承擔著生活巨大的壓力,有苦難言。


2020年,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02

  • 49歲物管阿姨的逆襲,改變任何時候都不晚。


在我身邊的親戚朋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我老姨。

學歷不高的她,在一家物業公司做物管,每天負責在小區裡種樹澆花。

工資3000,自己一分錢都不敢多花。

但是她沒有在這種環境下消沉,而是主動的來找我學習理財知識。

三年的時間過去,老姨被動收入一年30多萬,原來的工作早就不幹了,現在每天躺著收錢。


全家的錢都由她管,老公對她讚不絕口,婆婆出去串門,三句話都離不開:我兒子娶了一個好媳婦。


被動收入不是簡單的投資賺錢,而是現代人該有的生活方式。


你富裕了,你才能更從容地去生活。


為什麼我能讓零基礎的寶媽,職場菜鳥,退休阿姨,在學過課程之後突飛猛進?


我是崔勇,中歐商學院MBA,長江商學院EMBA,個人操盤50億私募基金。


2020年,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我指導過90後裸婚姑娘,婚後3年交了房子首付;


幫助工資3K的寶媽,成功做到年收入5萬+······


我能幫銀行管錢,也能指導大學生掙錢,10餘年從業沒有給銀行賠錢不是運氣好,而是我應用正確的投資方法—風險對沖。


我已經累計幫助 100 萬+學員,從零開始,邁出理財第一步。


期待你,加入我的「7天小白理財訓練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