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發現肺微小結節,複查還是微小結節,現在又叫三月後複查,嚴重嗎?

用戶2174907553690


問題不大!不要緊張,大部分的結節都是良性的!人體是個很複雜的機體,有些原理我們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肺臟呢,又是我們唯一的與外界直接相通的大器官。現在的環境汙染較嚴重,肺時時刻刻與空氣接觸,出現問題也在所難免。

肺部小結節,複查過一次,沒有變化,可定期複查,隨時觀察,有變化或不適及時就醫。連續複查幾次如果還是原來的大小,就可以半年複查一次,再後來可一年複查一次,如還是沒變化,就不用再管它了!祝您健康!

最後說一下,檢查應去大醫院!因為有些小醫院或民營醫院會建議您動手術切除,最後切掉的組織再病理檢測,發現是良性,罪就白受了(開胸手術創傷較大)!


英雄悲歌


隨著人們體檢意識的增強,臨床上發現肺結節的人群也越來越多。以前人們體檢意識弱,其實肺結節在臨床上很常見,好多人只是沒發現而已。約90%以上的肺結節是良性的,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有肺結節,先不用太緊張,帶上影像學資料找醫生諮詢,再決定下一步的診療計劃。

根據2018版中國肺結節診治專家共識,對於實性結節的隨訪策略如下:

⑴結節直徑小於等於≤4mm,無肺癌危險因素者,不需要隨訪;有肺癌危險因素者,12個月重新評估,如果沒有變化常規年度檢查。⑵結節直徑4~6 mm,無肺癌危險因素者,12個月重新評估,如無變化,其後轉為常規年度隨訪;有肺癌危險因素者,應在6~12個月之間隨訪,如果沒有變化,則在18~24個月之間再次隨訪,其後轉為常規年度隨訪。⑶結節直徑6~8 mm,無肺癌危險因素者,應在 6~12個 月之間隨訪,如未發生變化,則在 18~24 個月之間再次隨訪,其後轉為常規年度檢查;有肺癌危險因素者,應在最初的 3~6 個月之間隨訪,隨後在 9~12 個月隨訪,如果沒有變化,在24個月內再次隨訪,其後轉為常規年度檢查。⑷結節直徑≥8 mm,經醫生評估惡性腫瘤的預測概率為低、中度(5%~65%)者:建議行功能成像,有條件者可考慮PET-CT;惡性腫瘤的預測概率為高度(>65%)者:視情況決定是否使用功能成像,對於高度懷疑腫瘤者可考慮直接行 PET-CT,因其可同時進行手術前的預分期,建議在 3~6 個月、9~12 個月及18~24 個月進行薄層、低劑量 CT 掃描。

我們可以看出,有肺癌危險因素者,隨訪策略是不同的。常見的肺癌危險因素有吸菸史,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患有肺氣腫、肺纖維化病史,年齡大者,有肺癌家族史,接觸二手菸史等。

對於磨玻璃結節的隨訪策略如下:

⑴<5 mm孤立性純磨玻璃結節,建議在6個月隨訪胸部CT,隨後行胸部CT年度隨訪。⑵≥5 mm孤立性純磨玻璃結節,建議在3個月隨訪胸部CT,隨後行胸部CT年度隨訪;如果直徑超過10 mm,需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切除。

對於孤立部分實性肺結節的隨訪策略如下:

(1)單個部分實性結節直徑 ≤8 mm者:建議在 3、6、12 和 24 個月進行 CT 隨訪,無變化者隨後轉為常規年度隨訪。(2)單個部分實性結節直徑>8 mm 者:建議在 3 個月重複胸部CT檢查,適當考慮經驗性抗菌治療。(3)若結節持續存在,隨後建議使用 PET-CT、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切除進一步評估。(4)對於6 mm 及以上實性成分的結節,應考慮 3~6 個月行CT掃描隨訪來評估結節。對於具有特別可疑形態(即分葉或囊性成分)、連續生長或實性成分>8 mm 的結節,建議採用 PET-CT、活檢或切除術。

綜上所述,對於不同結節的隨訪及診療策略是不同的,具體每個人要具體分析,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綜合評估,從而制定出最合適的隨訪及治療方案。





內科李醫生


我自2015年起復查六次有6個小結節,只要沒有變化,不必吃藥的,昨天十院醫生看了報告對我笑著說隨你九個月或六個月來都可以。我是散發,慄粒狀,0.2_0.4。


範行


我肺部也有結節,是做加強CT發現的,主任醫生看了沒說什麼,也沒說是腫瘤,或許沒事吧!


用戶308573201925


看看我的主治醫生,天津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張雷主任的科普文章,自己先學習學習吧!希望可以幫助你。


豔凝文學作品


每天在綠化帶做深呼吸深氧運動!沒事的


艾西瓦婭ll拒閒聊


應半年CT檢查,如沒變化可十個月或一年隨訪。當然前題年齡,遺傳,吸菸等有關。


紅塵苦行


不放心就預約個省一級及以上醫院的專家號,約好了到時候帶上家人去做個增強ct看看


出生在河邊的孩子


看你屬於哪種性質結節?多大的結節?一般讓你複查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嘟拉2017


及時調理消除就好了,觀察什麼?等結節長大?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