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麼講究嗎?

小魚大魚看世界



迎來送往,大家都避免不了;請客吃飯,更加是中國人特有的談事情之道。


請客吃飯,事關重大。如果第一步沒有做好,後面就會麻煩不斷。


01

這一步,就是飯桌的位置安排。


十個人的圓桌,最為常見。



正對門,或者說風水最為凝聚的地方,就是主人的位置,或者主陪的位置(有時,主人不一定是主陪。主人經常會請一個身份更加尊貴的人作陪。)


大家切記,如果你不是特別重要的客人,在主陪沒有落座之前,寧願尷尬的站著,也不要隨便入座。


有的房間(或者在大廳裡)朝向不明顯,所有的位置,都要跟著主陪的位置來。


現在的人,右邊,比較尊貴點。


主陪的右手邊,是第一重要的客人。就是主客。


主陪,一般都會抓住主客,兩個人共同落座。


左手邊,是第二重要的客人。


主陪的重要工作,就是伺候這兩位爺。他們,是酒場的主角。


主陪的對面,是副陪。


副陪,有時是主人(請客的人),有時是主人的好朋友(一般是酒膽)。

付賬的說法,只是調侃而已。一桌飯開飯之前,付賬的事先就定了。


其他的位置,大多由主陪或者主客指定。如果你較為年輕,資歷較低,應該主動聽主陪或者主客的安排。



就個人經驗,還有三點,做得好,對這頓飯大有裨益。


1,男女搭配。2,工作關係。3,能喝的和能喝在一起。


第一點,上得了酒桌的女性朋友,大多有幾把刷子,性格也較為開朗。如果將幾個女性放在一起,就是限制了她能量的發揮。


如果你是主陪,有資格安排位置,想要保護某位女性就反著來,將她安排在女性身邊。

男女搭配,一喝就醉。


第二點,酒桌就是辦公桌。中國人的聚會,大多有一定的目的性。這個時候,一定要將某兩個人刻意安排在一起。


否則,兩個人隔著一桌菜,想說說不出來,這頓飯就白請了了。


所以,主陪不好當。必須對每個人,每個人的品行品性目的,都有一定的瞭解。



第三,能喝酒的人,特別喜歡和能喝的人在一起,不能和磨磨唧唧的人在一起。


所以,這個也要考慮進去。一個墨跡的人,兩邊都是能喝的人,就像牛郎織女隔著一條銀河,大家都放不開手腳。


02

酒桌也有不同類別。


家庭聚會,長輩為大。靠門的位置,最好是請客的主人,這樣方便接送。


同學聚會,主陪的位置,往往讓給老師或者班長。



除了圓桌之外,還有八仙桌。1是主陪,2是主客。或者1和2是全桌輩分地位最高者。



我覺得,山東的喝酒規矩是比較多的:三六九,是比較好玩的。就是主陪舉三杯,副陪舉六杯,三陪舉九杯。三個人舉杯喝完之後,氣氛就熱鬧了。


作為客人,落座之前,要看一眼,儘量不要坐在酒量好的或者特別愛鬧騰的人附近。


另外一個經驗,就是如果知道這桌飯難免要醉,不如早醉。早醉少受罪。


喝酒位置很講究,喝酒之前不能糊塗。位置坐錯了,這頓飯,可能就白請了。


03

注意點

01.中國人喝酒,肯定要開新的。而且,包括白酒,開了以後放置不當,酒質也會受影響的。


02.敬酒,一般要等主陪和主客開始敬酒才能開始。如果你不是主客,建議你直接從身邊的人開始。一般以逆時針居多。


也有從主位(主陪)開始敬酒的。主陪-主客-二客,然後轉圈。這樣也是有的。但是如果你不是很重要的客人,馬上敬主陪,我擔心主陪沒有心思和你喝酒。這樣你就自討沒趣了。


03.喝醉酒,出醜事,最好的辦法有兩個,裝著什麼都不知道(也許真的什麼都不知道)。第二個是用自己的醜事開玩笑。



04.酒文化,是喝出來的。


酒文化的核心,不是酒,是關係,是人性。


悅讀越樂


在我印象裡面,對酒桌位置最講究的地方是山東。

山東的酒桌文化是你想象不出來的複雜,我第一次去山東被人請客吃飯時,甚至都有點受不了。

在山東的酒桌上,每個位置都是有說法的。

入座時,請客者(或者是請客的人中最高身份者)要坐在正對包間門口的位置,這個位置叫做“主陪”。他的作用是把握酒桌上喝酒的一切事宜。

正對著主陪的人,也就是坐在背對包間門口位置的人,被稱作是“副陪”,身份僅次於主陪,這就是主要喝酒的位置。此外,還有三陪、四陪等其他陪,作用大同小異。

我們這些賓客們,也依照不同的身份,區分為主賓、副主賓、三賓、四賓,坐在不同的位置上。其中,主賓和副主賓要坐在主陪的身邊。

這每個位置都是跟喝酒的順序有關。喝酒的時候,必須要主陪、副陪先帶著各喝三杯,我們這些賓客是不能主動敬酒的。不僅如此,主陪、副陪還要跟每一位客人喝酒,誰都不能落下。

總而言之,對酒桌位置最講究的地方,莫過於山東一省了。

我曾經在山東生活過一段時間,每次被請客吃飯都受不了這種講究。


HuiNanHistory


看到這個話題,我願意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講講。


2018年9月,去拜訪了一位山東企業家。原是做房地產出身,後來做有機農業。聽完一席話,發現這位企業家和其他山東企業家一樣,家國情懷特別濃。凡是不忘國家,而且愛鑽研國家政策,管賬戶政策風向標。


入座時,一個大圓桌。因為之前聽他講了好多話,和藹可親,而且給人感覺不拘泥小節,為人謙和印象。所以入座時,我們當看見兩側的座位坐滿了一大半時,也沒有想太多,就直接坐在了面向大門的一邊。入座之前,我們當然也遲疑了,但最後還是神不知鬼不覺就那樣坐下了。坐了一會兒,企業家上桌,他手下示意我們靠邊坐。


隨後企業家理所當然的入座正中央,說實話,那一瞬間氣勢十足。


這是第一天的中餐。到了第二天,領導們來視察,午飯,領導們就坐在了正對門的座位中央。而企業家就自然而然的坐到了背靠著大門,正對著領導處。我心裡還有點納悶,不是說要尊重企業家嗎。企業家還是要讓領導呢。


領導吃了一會飯離開,企業家又很自然的坐到了領導位置上繼續吃。


這種種讓我感慨良多,我們說了很多,但其實文化還沒有什麼大變。


對於中國宴會上的座椅講究,我想不只是中國才有,在日韓等亞洲社會,哪怕歐美都存在。這是對長輩,能人的一種禮讓和尊重,我們也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只是希望,座位可以分主次,但該平等的地方一定要平等,這是對的方向。



北京不冷東京熱


不止講究,而且是大為講究。在酒桌上必須把位子坐對坐好,這樣不論是對東家和客人都是一個排面。如果工作涉及到安排接待就必須非常熟悉就做安排。在酒桌上喝好了,生意以及後面的話就容易開場。

在我國山東地區,酒桌位置一般如下圖所示:

1,首先,說下主陪。主陪和主客的位置都應該正對著門,這是最為重要的,如果把最重要的客人安排在其他位置,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主陪是請客一方里的最重要的一個人,主要是來把握住喝酒的時間以及調節酒場上的氣氛。這張圖上,正對著門的是主陪,主陪的兩邊是主客和副客,主客在主陪的右側,副客在主陪的左側,主、副客的位置可能會變,但是主客、副客必須坐在主陪的兩側,並且這三個人的位置要對著門。

2、接著再說一下副陪。副陪是請客一方當中僅次於主陪的人,他坐在主陪的對面,也就是上菜的位置。副陪兩邊的位置是三客和四客,屬於客人中僅次於主客的人。副陪的作用一個是陪著三客和四客喝酒喝讓菜,另一個就是菜端上來時負責接菜,沏茶、倒水、催菜都是副陪的活,並且等到酒席結束時負責結賬,最重要的還要配合主陪把主賓灌倒,所以作為副陪還是很辛苦的,什麼事情都要考慮著,不光要會調節酒桌上的氣氛,還要有一定的酒量。

3、下面要說的就是主客和副客。主客的位置不一定是賓客中最重要的人,但一定要是賓客中酒量最大的人,把客人灌醉了是主人的榮幸,而賓客怎麼喝都不醉則會感到很有面子。另外,副客要見機行事,如果主客不勝酒力,快要喝醉的時候,副客一定要出來擋酒,這也是副客在喝酒時需要完成的任務。

4、還有一點需要介紹,那就是酒桌上魚的擺放位置。首先是魚頭要朝南魚尾要朝北,並且魚肚皮要朝著客人,這是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位置坐好後就要注意敬酒的問題了,

第一杯酒要斟滿,由東道主起身敬各位。這是一口乾的,不喝酒的,第一杯也逃脫不了干係。顯示尊重。人家敬你酒,最好是起立。再給你添酒,用食指和中指在桌上輕叩兩下,以示謝意。

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一、敬酒等領導間相互喝完再開始。

二、除非你是領導,可以一人敬多人,否則一般還是多人敬一人。

三、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敬酒最好按順時針順序。 注意別讓酒杯空著

四、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說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如果不碰杯,也不要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在敬別人。

五、喝酒前,右手握杯,左手墊杯底,切記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不過如果你是領導,就知趣點別放太低,否則怎麼叫下面做人?

六、別讓自己的酒杯空著,別人看到你的酒杯裡沒酒,就會過來給你倒酒。而且一般宴會結束後,總會有個悶杯酒,空著有可能措手不及。

把以上的禮儀做好了,不論是主或是客都可以表現的落落大方,從容不迫。這些分享希望對大家有用!


小豬推文與看劇


中國是一個講求禮儀的國家,我們在酒桌上的講究尤其值得注意,因為一不小心便可能因為座次原因失去一個客戶、得罪一個親屬。

下面,我們詳細講解一下家庭聚餐和會議聚餐時,該如何安排座次。

在聚餐時,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桌子分為圓桌、方桌、四人位、八人位等等,在多人聚餐時最好選擇圓形和正方形的桌子,這樣做可以將大家聚成一個小集體,拉近大家距離的同時,還方便把控節奏

1、家庭聚餐的座次講究

家庭聚餐和公司聚餐有個非常顯著的差距,那就是家族內部的長幼尊卑,這是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概念。

我們過年過節,一家老小聚在一起的時候,肯定要給長輩優先安排位置。

我們的餐桌文化中,有“尚左尊東”和“面朝大門為尊”的傳統,這兩種傳統具體的場景應用體現在:

一、假如家中是圓桌或者方桌時,面向正大門方向的位置是留給家中輩分最高的人;

二、這位最長者,他的左手往東方向依次分別是輩分排二、三位的人,剩下的以此類推,其中左邊的人應該輩分要高於右邊的人

2、商務聚餐

商務聚餐和家庭聚餐的差距在於,此時兩人之間都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我們聚餐的時候肯定會優先考慮讓能言善辯的人陪在客戶面前,好讓對方吃喝高興。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保證對方的座位是最尊貴的那一個時,還要讓整桌酒席吃喝得高興。

酒桌如戰場,必須要做到得體謹慎,而這點光在座次的順序上,就足以讓人小心應對了。

大家好,我是沁書君,一個專注傳播傳統文化的人。


沁書悅讀


非常有講究

作為一名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一定要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中餐的席位座次。

以中為尊:中心第一,突出主位。

以右為尊:從歷史上到國際上都是以右為尊。

以內為尊:以房門的距離,內高外低。

以佳為尊:面門為上、觀景最佳、靠牆為好。

確定主位:(宴會的發起者,直接的說就是請客的)

1、按照席位排位原則選擇主位,面對宴會廳入口處,背靠有特殊裝飾的主體牆面。有些房間或宴會廳。

2、不是正開的門或者桌不對門,以背靠主題牆面為準,如是正門,但裝飾特殊的主題牆面不與正門相對,也已主題牆面來確定主人席位。

確定其他座位:(副陪一般來說都是比較能喝酒的)

副主位,第二主人位(副陪),位於主位正面相對的席位,正副主人相對。

其他席位,以右為尊主客交叉。

看這個圖就好理解了圖片比文字直觀,最重要的客人坐在主人的右邊。

補充一張法式西餐的的席位圖。

西方一切禮儀文化都是女士優先,餐桌上也不例外。


門環惹銅綠文玩


下面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

首先,山東人的酒桌上是要嚴格區分請客方和賓客方的。

請客方也叫做陪方,又分為主陪和副陪。主陪要做在整個酒桌的面對大門的正中間的位置,也是地位最高的位置,一般主陪是整個請客方人員中地位最高的人員。副陪則要做在主陪正對面的位置,一般是請客方中地位排在第二的人員,副陪一般背對著大門。

賓客方要分為主賓、副賓、三賓和四賓主賓和副賓是賓客方地位排在第一、第二的人員,分別坐在主陪的右手和左手;三賓和四賓則要做在副陪的右手和左手位置。

這樣酒桌上最重要的六個人就排好了。

如果還有其他的人員,則進一步區分為三陪、四陪以及其他賓客,要坐在這六位人員中間的空位置中。這是最基本的座次安排。

其次,山東人在婚喪嫁娶等習俗上的酒桌位置要更加嚴格。

由於婚喪嫁娶的時候酒桌不只一個,來的客人也是親戚、朋友、鄰居等各種關係的人。這時候,就需要把不同關係的人安排到固定的酒桌上。一般來說,靠近婚喪嫁娶典禮臺的酒桌是最重要的。

朋友被認為是婚喪嫁娶中最尊貴的客人,要安排到最重要的酒桌上。朋友桌的主陪一般是主人家的家主;其次是鄰居,鄰居要被安排到次一席位的酒桌,鄰居桌的主陪一般是主人家家住的兄弟一輩;再之後是自己家的親戚,一般坐在距離典禮臺最遠的位置,主陪和副陪沒有太多講究。


最後、山東酒席上男女不同桌

前十幾、二十年的時候山東人辦酒席,女人是不能上桌的,家裡請客男人們在酒桌上推杯換盞,女人們只能在後廚伺候著,也只能在後廚吃點飯菜,還要管好男人桌上的酒肉。近些年來,這種觀念有所改變,但是,山東人的酒席上仍有男女不同桌的習俗,一般是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即使是兩口子在山東人的酒席上也要分桌而坐。

所以,如果有朋友去山東喝酒,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位置,特別是兩口子一起去的時候,要看主人家是否有男女分桌的習慣。

這種酒桌上的習俗,在山東可謂是根深蒂固了,不知道大家對此的評價是什麼?歡迎大家討論、發言。


北大爐爐


大家好,我是日常觀察手,用心去觀察生活的每一件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禮儀那更是重中之重,現在一些基本的禮儀知道的人更是微乎其微。我們確實應該反思一下了,中國的酒桌文化至今還有培訓的可能就是餐飲行業居多了

1.家庭聚餐

家庭聚餐一般是按照輩分,年齡大小來依次排座的。不管是誰請客,靠裡最中間的位置都是輩分最高,年齡最大的來坐的,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所謂的“C”位。然後按照年齡或輩分按一左一右順序依次入座,請客者一般都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方便招呼大家;如果是長輩請客,會要求一名坐在靠門口的位置~大家千萬要記住!

2.朋友聚餐

朋友聚餐就不像家庭聚餐這麼麻煩了,當然座位也不一樣。請客者一般會坐在“C"位,面向門口的位置,也叫”做東”,請客者也可以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一些比較尊重的人,剩下的可以按照年齡大小一左一右依次入座,朋友聚會就沒那麼多規矩了,坐哪都可以,但最中間也就是“C”位一般別去坐~

3.接待客人用餐

接待客人用餐屬於外交方面的,所以餐桌禮儀是重中之重,因為關乎你的外交,稍有不慎就會得不償失。我們所說的“C”位,是請客者,也是組織者,坐在裡面中間,面向門口的位置,也叫主陪;客人到場後,坐在主陪右手邊是主賓,也就是今晚的主角;左手邊是副賓,但一般主賓入座後會安排其他人相繼坐下,副陪坐在主陪的對面,坐在副陪右邊的是三賓,左邊的是四賓~

用餐一般這三種居多,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每週會更新生活中的小事~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謝謝~


魚小輝


當然是有講究的,中國人講究酒文化,有無酒不成席之說。從小我們一大家子吃飯的時候就被爺爺教導過,什麼位置坐什麼人,特別是到別人家做客,有長輩的時候更不能瞎坐。下面我跟大家簡單講解一下。


通常情況下,落座時,要按主副相對、以“尚左尊東”的原則按順時針排列,即主位的左手邊依次為 2,4,6,右手邊依次為 3,5,7,直至匯合。如果餐桌正對大門,則主陪的位置要對著大門;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為首席。

通常,距離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離主桌越遠,桌次越低。整個宴會桌子的大小、形狀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過大或過小。


爺爺還教了我一句酒桌坐位的順口溜:

右高左低、中座為尊、面門為上、觀景最佳、臨牆為好


看不懂的我再詳細說明一下——

右高左低:兩個人並排坐的時候,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

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坐用餐,坐在中間的人在位次上高於兩側的人

面門為上:面對正門者是上座,背對正門者是下座

觀景最佳:觀景最佳處為上座,背對觀景處為下座

臨牆為好:臨牆為上座,靠過道為下座


當然,酒桌上的這些禮儀規矩,只不過是場面上的一種應酬,你有所瞭解的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或者唐突,和朋友在一起吃飯聚餐什麼的,就隨便一些盡興即可。

關注樂活健康圈,更多精彩問答等你來看哦~


有範樂活圈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守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在這裡,提到酒桌上的文化,甚有講究,每當親朋好友,客人來訪,免不了要好好招待一下,坐下來喝幾杯。那麼,在酒桌上的坐的位置就有什麼講究呢?

1、家庭聚會,是最常見的聚會,也是比較輕鬆的,主要是按照輩分大小、年齡大小來劃分的。請客吃飯的時候,輩份最高或年齡最長者要坐在最裡面面向門口的顯要位置,接下來可按輩份或年齡依次一左一右地排列。有時還要在長輩旁邊安排一位老人喜歡的小孩,一般都是隔代人。如果是長輩請客,可能要指派一人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負責做好各項招待工作;如果是晚輩請客,請客者會自然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

2、朋友聚會,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朋友、同學等至遠方來,自然也是少不了坐下來喝一杯。朋友聚會是比較簡單的,一般誰請客就坐面向門口的位置,有時候做東的人會把這個位置讓給職位高者或者威望較高者,其餘的隨便坐就行,不用拘禮於此。

3、接待客人,這是比較重要的交流方式,酒桌上的座次講究要多一些。一般來講接待客人分主客兩方,主方至少兩人,一人是“主陪”,一人是“副陪”,“主陪”坐在正對門的位置,盡顯地主之誼,“副陪”則坐在靠近們的地方,負責招待的事宜。歷來酒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側右席為首席。

以上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三中情形,地方不同,排法自然不同。不過日常中還是需要值得注意的,親朋好友可能不會太在意,但是假如是職場上或者其他比較重要的場合,那麼就需要注重一下了,如果有領導或者客人如果很在意的話,那對今後的發展是不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