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怕醫生說哪些話?

瘋狂的包子88


最怕醫生說我都不相信的話,自從有了孩子,就會科普很多育嬰知識,但是去到醫院的時候,醫生說的東西,跟我所瞭解的不一樣,因為在小地方,去的已經是最好的醫院了,聽醫生的覺得不合適,不聽又擔心娃娃。前兩天朋友六個多月的孩子發燒,去醫院驗了一個血常規,醫生聽說家裡人都感冒剛好,就判斷孩子為流感給開了呢個奧司偉他,但是我所瞭解的流感抽血是看不出來的,需要做咽拭子,否則無法判斷,朋友沒有已經吃了三天的奧司偉他,沒有效果,才來問的我。但是做不了咽拭子很無奈,所幸第四天娃娃出疹子了,幼兒急疹被判斷為流感。很惱火呀



逗比老阿姨


前段時間,小腹陣痛,去看醫生,醫生讓拍了一堆片,拿給他,他說你這個有點嚴重啊。

我當時心裡一咯噔,心裡想完蛋!難道我有啥病嗎?啊啊啊啊!但是醫保卡已經沒有錢了嚶嚶嚶!

連忙問醫生,我怎麼了啊?

醫生說,我剛才不說了嗎有點炎症,開點藥喝喝就好了。

最怕醫生不好好縮普通話!



輕舟載愁


該吃點啥吃點啥吧

這句話簡直了都,太嚇人啦!

以前班級有組織做過一次肺結核的檢查,然後,從醫院回到學校,我同學就說了一句,該吃點啥吃點啥吧,當天晚上我就點了一份餃子,然後,檢查出來啥事沒有。

這件事,想想都後怕,萬一有點啥事可咋整啊,老嚇人了

所以說,有啥事就直說,別說的太委婉,委婉一下子可能更嚇人,況且,病人有知道自己身體狀況的權利呀。

有些話不是隻有醫生說才嚇人,而是誰說都嚇人


野五道


想到去年乳腺癌手術出院的時候,醫生跟我談話說“治療過程漫長又辛苦,回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有說什麼的我全忘了,只覺得當時心一忒,是不是比較嚴重,但還是沒敢問醫生。好在一切都慢慢挺過來了。

好的心態是治病的良藥,所以醫生的一句話都可能擊潰患者心底的防線。


失了脾氣的女鬥士


醫生能不能多體諒病人

  在北京一家醫院的門診大廳裡,一聽說記者採訪的內容是關於醫患關係的,很多患者和家屬都圍攏了過來,紛紛向記者訴說他們的遭遇。一些人告訴記者,

  雖然他們能理解醫生每天工作繁忙,碰到患者問相同的問題,很可能就懶得解釋了,不過,像“跟你說你也不懂”這樣的話,還是讓人很不愉快。因為“一些和病情有關的知識雖然自己也能瞭解到,但還是希望從大夫的嘴裡說出來印證一下”。

  還有的患者告訴記者,醫院裡人那麼多,掛個號又不容易,特別是專家號,往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所以看病的時候特別關心前面還有幾個人,總想湊近去看看;還有就是唯恐叫過號,自己的隊就白排了,所以希望離得近一些。可有些醫生一句粗暴的“到外面等著去”,讓他們覺得這非常不體諒病人。

  一位患者家屬說,他最反感醫生說“要治回家拿錢去”。他的一個親戚住在腫瘤病房,探視時經常看到其他病人家屬哭著從醫生辦公室裡出來,“那肯定是醫生跟病人談錢的事了,沒有錢就沒有命,對腫瘤病人來說這非常殘酷。”

  除了調查中我們所列出的那些話,很多患者也反映,有些醫生說話特別“噎人”。比如一個患者去年在一家腫瘤醫院住院時,聽一位即將出院的病人跟主治大夫說:“謝謝您,再見。”結果那個醫生卻說:“你就別謝我了,過一年你要還能見到我就不錯了。”另一個患者因為心臟病犯了,要做導管介入治療,聽說要把很長的管子從大腿根插到心臟裡去,心裡直打鼓,就問大夫:“這個技術沒什麼問題吧。”本來是想讓醫生安慰自己一下,結果對方非但不解釋,反過來說:“我們還擔心你有問題呢。”這些患者指出,醫生說話一定要照顧病人的感受,有時候雖然說的是大實話,但說話的方式卻過於傷人。不過,讓人欣慰的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反映,現在醫生說話比以前客氣多了,太“噎人”的話已經很少聽到了。

  醫生:很多話沒錯,關鍵看怎麼說

  採訪中,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一位醫生說:“調查中的這些問題的確很符合實際,我們確實害怕患者問這些問題。比如說,‘病能否去根?’現在醫學進步了,但是很多病,甚至非常常見的病還是沒有找到病因,在治療中是除不了根的。不過病人花了很多錢後,期望值也隨之變高,這種心情我們能理解。”

  至於醫生為什麼有時會說出一些讓患者反感的話來,一位傳染病醫院的醫生告訴記者:“有一次,科裡一位醫生接診剛入院的病人,這個病人問了醫生好多問題,比如能不能除根、多長時間能好、哪個藥最靈等,那天醫生可能心情不好,並且比較忙,被問煩了,就很不耐煩地對病人說:‘你這個病一輩子好不了了,讓家裡人趕緊湊錢去吧。’後來,這個病人跑到醫院的小花園裡哭了很長時間。”醫生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可能對病人產生不良影響,她認為:“現在很多病人伴有抑鬱症狀,醫生對此應該負一定的責任。”

  在同仁醫院眼科,記者確實看到,病人將診室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洩不通。只要診室的門一打開,就有患者將頭探進去,或者乾脆走進去問醫生還有多久才能輪到自己。負責叫號的護士一邊把人往外趕,一邊無奈地告訴記者,像“到外邊等著去”這樣的話,其實她們也不願意說,但大家都擁到診室裡,一來侵犯了正在就醫者的隱私,二來也干擾了醫生的工作。不過,她們也承認,如果說這些話時語氣更和藹一些,不那麼生硬,可能矛盾就會少些,“很多話沒有錯,關鍵看怎麼說”。

  說到如何與患者交流,北京同仁醫院心臟中心的王吉雲博士列出了三種情況:一是缺乏醫學知識,會問很多煩瑣問題的患者。這樣的患者如果用“跟你說了你也不懂”之類的話來打發,必然引起糾紛,不如通過比較形象的方式講述病情,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說清楚。二是有一定知識、愛發疑問的患者。遇到這種情況,應當儘量解釋,如果患者實在問題太多,可以請他留下電話,告訴他相關健康講座的時間,到時候通知他去聽。三是醫生比較“怕”的一種患者,往往帶著明顯的對立情緒。他們會不斷詢問醫生會不會“故意開這種藥”之類的問題。王大夫說,其實,這種情況下最後都是醫生讓步。她的同事就遇到過這種病人,難聽的話一句接一句。這位同事還是請對方冷靜下來,告訴他自己會努力治療,把問題向他一一解釋清楚。



你的寶貝時尚


別的不怕,就怕醫生好聲好氣跟我說話細問病情,真的,去醫院多了,就發現,醫生要是態度特別好,除了你心知肚明醫生可能是你熟人或者給你面子,要是陌生醫生對你態度特別好,基本就是問題有點大,或者說你得了你這個年齡不該得的病[流淚]。我可能有受虐傾向,醫生嗆我兩句,我反而覺得問題不太大,最怕醫生會診,嗆兩句不開心的話,頂多回去吐槽兩句,但是覺得還是挺好的,至少不會有大問題,說不定一輩子就見這醫生一次。但是醫生很溫和,會讓我有些擔心,因為過度的工作壓力,和他們見得奇葩多了,他們態度溫和除了他們用涵養在維持(那也是面無表情),多半就有同情憐憫的成分在裡面。

我有個認識學醫的,就可以理解他們態度,因為他們的態度有時候成為了一種導向,醫生在察言觀色給我們看病的同時,我們也在不由自主的對醫生進行察顏觀色,他們的態度直接導致患者的心理波動,而且我們去看一次病,可能等一天,只為了一句話,心理期望放大,心理擔憂加劇,心理有話想訴說,但是醫生我觀察過,隨便一個醫生都30來個號,有的醫生甚至加至50號,以30個為標準,四個小時240分鐘,滿打滿算一個8分鐘(這基本不可能,因為加號叫號複查沒加進去),而這需要醫生不間斷不休息。對你來說生病的症狀是你第一次遇見,你恐慌,但是對醫生來說,他半天看30個病人,一個周只安排班坐診3次,他們一個月至少360次,一年多少?同一類別的病情也就那麼多,他們完全可以做到只要一分鐘,就知道病情輕重緩急,他們除了坐診,還有手術,不可能一週只有3個坐診,他們怎麼可能對待每個患者都如浴春風,在寫這段話的時候,覺得醫生真的很偉大,我做工作,長時間重複性連續性高強度就會使我情緒焦躁,而他們還接觸無盡的負能量焦躁的時候,還需要儘量用涵養安撫病人焦躁,能做到面不改色已經是很厲害了,他們也是人,是血肉之軀,也會疲憊,所以對待一般病患應該就跟我們對待普通工作一樣,按部就班平穩渡過,相信沒有人能和顏悅色的對待所有的年復一年的重複性工作,但是就跟我們對待麻煩或者新問題突然有激情一樣,所以他們要是有極大的耐心,極大的興趣對待我的病情我就會緊張,他們要是和顏悅色溫和有禮,多半出於對我的同情或者憐憫,而你知道的,在醫院最不需要的就是這些。

我寫這些,其實有點文不對題,但是借這個問題,來說明一下所謂的醫患矛盾,中國醫生不到500萬人 中國人口超過14億,醫生佔比3%左右,人一生要去多少次醫院?所謂的醫患矛盾是怎麼造成的,大概是每個人都會生病,所以有醫療糾紛的時候,天然會站在自己的陣營,然後3%的醫生對97%的普通人,發聲完敗。畢竟我也承認,因為我不是醫生,有時候也會吐槽醫院醫生,去一趟就檢查檢查,錢花了病不一定查出來了,感覺花錢沒見著影子。因為普通人感同身受,或者即將感同身受,導致偏見,就像餐廳一個服務員態度不好,你可以發誓不去那個餐廳吃飯,但是你不能因為一個醫生態度不好,你就不去那個醫院看病,因為沒有選擇,你就需要苛責醫生,這也是一種偏見。

另外可能還有部分人對醫生天然眼紅,覺得醫生工資高,福利好,但是你想一下,一個大醫院的醫生起碼博士起步,一個博士,他在什麼行業應該工資也低不了吧,還有說醫生拿藥提成,這個我不予評價,因為不瞭解,不揣測,我相信醫生不會這樣,因為他們有道德有涵養,他們的自衿不讓他們幹這種事。最近一個殺醫案讓我有時候不由想問,什麼時候評價醫生的才能是來源於他的服務態度?我們要搞清楚醫術是一門技術行業,什麼時候變成了服務行業,他們作為一個專業的專家存在,別的行業的專家都沒有人要求他態度好,唯有醫學專業就需要苛責,其實不公平。

所以想想,不要苛責態度問題,醫生態度好,你想想啥麼可能,有一句話叫能力不夠態度來湊,或者是不是憐憫同情,你品,你細品。


雨說新語


我最怕醫生說:“想吃什麼就吃”



何榮江情話1314


我是一名醫生,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病人,病人最怕聽到醫生的問題是

1.我們已經盡力了,你到別的地方看看吧。

2.你明天叫你家屬來一下。

3.你這個檢查有點問題誒。

4.你這個疾病我們查不出原因。

5.你要不轉院吧。

6.你沒有病呀。


小夢醫生


我最怕醫生說,先去驗個血🩸,最怕醫生說你這個情況有點複雜,最怕醫生說先去把住院費交了[不看]



李子很甜甜


去醫院看病,我最害怕醫生讓我做檢查,檢查結果害怕醫生說你的檢查哪一項不好,要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