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蒜怎麼澆水和追肥?

青蔥6281


我們這裡紫皮大蒜的種植產區,一般都是選擇在收秋以後陽曆9月底至10月上旬開始種植大蒜。這樣的情況都是將露天種植大蒜了。大蒜的在種植前犁地的時候要重施底肥的,一般每畝地施農家肥2000-3000斤,沒有農家肥的可以選擇有機肥或者生物菌肥來代替每畝地150--200斤,硫酸鉀複合肥或者大蒜專用複合肥150斤左右!



大蒜的澆水

大蒜在整個生長髮育週期呢需要澆4-5遍水,蓋地膜的時候需要澆水,返青水,提苔水和大蒜膨大水!如果說天氣比較乾旱的話可能需要增加一到二次澆水!

大蒜的追肥

由於是露天種植大蒜,所以為了提高大蒜的產量並且能夠使大蒜儘可能的早上市,我們廣大的蒜農朋友們現在都選擇依蓋地膜的方式種植大蒜。所以在大蒜的生長髮育期間我們只能在澆水的時候給大蒜衝施肥料!返青水的時候可以衝施尿素每畝地25-30斤左右,提苔水和膨大水的時候可以衝施高鉀的三元複合肥20斤左右。並且再配合噴施葉面肥來快速補充中微量元素肥!這樣的話就能夠滿足大蒜的生長髮育需要!進而長出又大又圓的大蒜頭!


豫東小農


你好,大蒜是我們常見的蔬菜,不僅可以炒蒜苗吃,而且蒜薹和大蒜頭都可以食用,可以說食用價值非常高,平時炒菜放點蒜末可以大大的增加香味。正是因為這樣,市場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價格也是持續上漲,所以現在種植大蒜的農戶也非常多。在我們農村人的田地裡,往往都會留下一點餘地來種植大蒜,滿足自己的日常需要。可是,我們老百姓種植大蒜,有時因為種植技術的不熟練,會造成很大的損失。下面我就把我家種植大蒜水肥管理的經驗告訴你,幫助你種植好露地蒜。



大蒜雖然耐旱性比較強,但是根系比較少,吸收能力較差。所以對土壤水量有以下的要求:

一 澆水要求

1,在大蒜種植以後土壤溼度要高,如遇到高溫乾旱天氣,應做到提前澆水,冬前一般不需要灌水。

2,在來年大蒜返青後,蒜薹和蒜頭增長髮育期時,要灌水一次,保障需水要求。

3,在大蒜幼苗期時我們要保持土壤的溫溼度適宜,不管見幹或者見溼,都對幼苗生長不利。

4,在幼苗期過後對水分要求逐漸提高,抽蒜薹和根莖膨大期時對土壤水分要求較高,是增產增收的關鍵期。所以要及時觀察,適時澆水,以保證後期產量和效益。

由於大蒜是需水肥量比較大同時又耐肥的作物,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蒜的需肥特點;

二 施肥要求

1,底肥施足,由於大蒜的根系比較淺,同時根毛髮育又少,對肥料的吸收能力較差。對基肥要求較高,所以我們在施肥時應當以腐熟的餅肥或者基肥為主,可以配合一定比例的鱗甲複合肥綜合使用。需肥量為每畝地有機肥10000斤、餅肥200斤、氮磷鉀複合肥50斤左右,可根據自己土地肥沃程度來進行適當調整。

2,催苗肥要早,早施催苗肥可以促進大蒜出苗後快速的長苗。催苗肥可以在出苗後兩週左右開始施肥,如果前期底肥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不施催苗肥。

3,返青肥,在春季氣溫開始回升時,大蒜的心葉和蒜頭部分開始發育,此時可以增加返青肥,以保證及時的營養供給。需肥量為每畝地尿素50斤左右即可。

4,抽薹肥和壯頭肥,一般情況下,在蒜苗嫩芽分化完成,出現蒜薹時進行。此時,大蒜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生長髮育和需肥量都要求較高。所以這時候我們要肥要重施,每畝地磷酸複合肥50斤左右。在抽蒜薹後30天開始施壯頭肥,可以用高氮複合肥30斤稍微加點磷鉀肥配合使用,以保證蒜薹和蒜頭在膨大期的營養消耗。


綜合來看,露地大蒜種植在水肥管理方面也是比較簡單,只要抓住生長髮育的關鍵期,並根據長勢情況澆水適時施肥,再結合科學的種植技術進行合理種植。種植好優質高產的大蒜不是問題。

“關注我”每天分享三農知識,做你種植的好幫手!


鄉村小名


青蒜是大蒜的青苗,是以鮮嫩翠綠的蒜葉和潔白嫩脆或白嫩透紅的假莖作為食用器官的重要蔬菜,也可作為調味品,年四季均可生產和應市。由於生長季節和上市時間有所不同,其中北方的早蒜苗和晚蒜苗分別相當於南方的秋冬蒜和夏蒜,通常有露地栽培和保護地栽培兩種形式。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露地栽培種較為重要的幾步。

選茬、整地與基肥施用

栽培青蒜一般以蔬菜、瓜類、豆類和麥茬作為前茬,北方早蒜苗的前茬是小麥、豌豆、早黃瓜、西葫蘆、早菜豆及冬萵筍等,晚蒜苗與常規栽培大蒜的茬口基本相同。南方火蒜的前茬多為夏蔬菜、葉菜、瓜類和豆類,秋冬蒜和春蒜與常規栽培茬口相同。

青蒜適宜密植,需肥量較大,生長期短,要在短時間內生長髮育成較大的個體。青蒜根群主要分佈在淺耕作層,養分吸收範圍小。因此,青蒜栽培需要充足的肥水條件,且要長效肥與速效肥相結合,並以後者為主,施足基肥,促其地上部分快速生長,這樣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的青蒜。

品種選擇與蒜種處理

(1)品種選擇:早青蒜栽培應選用休眠期短、萌芽髮根早、幼苗生長快、假莖粗而長、葉片寬大肥厚、蠟粉少、黃葉和幹尖現象輕、抗病性強的早熟品種。晚青蒜栽培品種選擇範圍較廣,不受早熟性限制,可與當地大蒜主栽品種相同。在天氣炎熱的南方所選用的大蒜品種需要具有耐高溫、耐乾旱的特點,而在高寒地區選用的大蒜品種需要具有耐寒性的特點。

(2)蒜種處理:主要包括剝瓣分級、打破休眠和藥劑處理等幾個方面。選擇頭大、排列整齊的蒜頭,剝下蒜瓣,去除莖踵,然後根據分級標準,將種瓣分成三級播種。這樣能保證種蒜出苗整齊,便於管理,分批採蒜苗上市。早青蒜生產與蒜頭和蒜薹生產相結合時,將大瓣和中瓣用於蒜頭和蒜薹生產,小瓣蒜留作青蒜生產。

早青蒜播種早,播期在7~8月的夏季高溫季節,此時蒜種的生理休眠期尚未結束,若不經過特殊處理直接播種,發芽會緩慢,甚至有些種瓣由於長期不發芽而腐爛,導致出苗不整齊,即使出苗後植株生長也不健壯。因此需要人為打破休眠,這樣可以早播早出苗,促進生長生育進程,從而早收穫,早上市。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適期播種是為了使青蒜提早上市,延長市場供應時間,獲得較高經濟效益。栽培時期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而有所不同。青蒜的播種密度應根據播種時期、品種特點、蒜瓣大小和生長期長短等來確定。一般早青蒜生長期較短,播種密度應高些,晚青蒜的生長期長,可適當稀植。種瓣小的應密植,種瓣大的適當稀植,如果青蒜的栽培密度稀,產量就會降低,栽培密度增高不僅使青蒜產量高,同時因競爭陽光促使青蒜向上生長,假莖增長,植株脆嫩質量好。

播種方法

南方火蒜和北方早蒜苗播種時正處於高溫季節,播前應先將畦面澆水充分,待表土疏鬆時即可播種,且播種要淺些,以利於出苗。第二天清晨再澆水,上面撒一薄層熟土後蓋一層3cm左右厚麥秸,以利於保墒降溫,接著搭架遮陰,能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地溫,防止雨水衝擊,確保出苗生長。

①直插法:下雨後或澆水后土壤溼潤時,先把蒜種撒到畦內,然後按一定株行距和方向擺放種瓣,並將種瓣輕輕按入土中,深度以蒜瓣頂端與地面平齊。播種時種瓣的背腹連線與行向平行,而且相鄰兩行蒜瓣交錯栽種。這樣出苗後葉片就向行間伸展,可以充分利用空間接受陽光,增強葉片光合作用。利用這種播種方法省工,播種質量高,生長的青蒜順直,商品性好。

②開溝播種法:用鋤頭等開溝器按一定的行距開淺溝,將蒜瓣按一定的株距和方向點播在溝中,播後用耙子背平溝,覆2cm左右的土,澆透水。

青蒜是大蒜的青苗,是以鮮嫩翠綠的蒜葉和潔白嫩脆或白嫩透紅的假莖作為食用器官的重要蔬菜,也可作為調味品,年四季均可生產和應市。由於生長季節和上市時間有所不同,其中北方的早蒜苗和晚蒜苗分別相當於南方的秋冬蒜和夏蒜,通常有露地栽培和保護地栽培兩種形式。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露地栽培種較為重要的幾步。

選茬、整地與基肥施用

栽培青蒜一般以蔬菜、瓜類、豆類和麥茬作為前茬,北方早蒜苗的前茬是小麥、豌豆、早黃瓜、西葫蘆、早菜豆及冬萵筍等,晚蒜苗與常規栽培大蒜的茬口基本相同。南方火蒜的前茬多為夏蔬菜、葉菜、瓜類和豆類,秋冬蒜和春蒜與常規栽培茬口相同。

青蒜適宜密植,需肥量較大,生長期短,要在短時間內生長髮育成較大的個體。青蒜根群主要分佈在淺耕作層,養分吸收範圍小。因此,青蒜栽培需要充足的肥水條件,且要長效肥與速效肥相結合,並以後者為主,施足基肥,促其地上部分快速生長,這樣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的青蒜。

品種選擇與蒜種處理

(1)品種選擇:早青蒜栽培應選用休眠期短、萌芽髮根早、幼苗生長快、假莖粗而長、葉片寬大肥厚、蠟粉少、黃葉和幹尖現象輕、抗病性強的早熟品種。晚青蒜栽培品種選擇範圍較廣,不受早熟性限制,可與當地大蒜主栽品種相同。在天氣炎熱的南方所選用的大蒜品種需要具有耐高溫、耐乾旱的特點,而在高寒地區選用的大蒜品種需要具有耐寒性的特點。

(2)蒜種處理:主要包括剝瓣分級、打破休眠和藥劑處理等幾個方面。選擇頭大、排列整齊的蒜頭。


石頭哥的生活


一、 露地露地蒜

露地蒜葉雖耐旱性較強,但根系入土淺,吸收能力弱,所以露地蒜要求有較高的土壤溼度,而且不同的生育期,對土壤溼度有不同的要求。播種後保持較高的土壤溼度,如過乾旱,應提前澆水,以達適墒播種。冬前一般不灌水,促根蹲苗。次年施返青肥後,要灌頭水,這是蒜薹、蒜頭增產的關鍵。幼苗期保持土壤見幹見溼,能促進根系發育生長。幼苗期以後對土壤水分要求逐漸提高,抽薹期和鱗莖膨大期,對土壤水分的要求達到高峰,農諺要吃蒜,泥裡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鱗莖發育後期,需水迅速減少,應控制澆水,促進磷莖成熟和提高蒜頭的耐貯性。

 

二、 露地露地蒜可按以下5個時期進行追肥:

1、催苗肥:在幼苗期是營養器官分化和建成的時期, 也美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幼苗期以控水保墒鬆土為主,促 進根系發育,防止徒長和提早退母。催苗肥一般在出苗1個 月左右追施,尤其是對於幼苗期較長的秋播蒜更應重視催苗 肥的施用,可施尿素150千克/公頃。

  

2、越冬肥:越冬肥又稱“臘肥”。一般在進人越冬期時 施用腐熟優質有機肥1 500〜2 250千克/公頃。對於冬季不 太寒冷的地區,越冬肥可以不施。秋播露地蒜在臨冬前澆一次 大水,並覆蓋一層雜草或馬糞,即可保護幼苗安全越冬。

3、返青肥: 一般在春季氣溫回升,土壤開始解凍,心葉生長和根系開始伸長時施用。“大 蒜前期是旱莊稼,後期是水莊稼”,前後期以退母為分界線。 蒜苗4〜5葉時,母瓣中養分已經耗盡而幹縮,即退母。此 後露地蒜開始獨立生活,同時花芽和鱗片即將分化,需要養分 較多。因此,在退母前適時追肥澆水,改善營養水平,減少或避免黃尖現象。

4、催薹肥:露地蒜從鱗芽花芽分化到抽薹是營養生長和 生殖生長並進期,由於此時進入生長旺盛期,一般應重施催 薹肥。因此,除施氮肥外還應配施磷鉀肥,可追施氮鉀複合 肥225〜300千克/公頃。 

5、催頭肥:一般在催薹肥施後1個月,蒜薹露苞時施 用。露地蒜鱗莖膨大期是吸收養分的高峰期,生長量也達到高 峰,對氮和鉀的需求量特別大,應及時追施氮磷鉀複合肥 450千克/公頃,施肥後立即澆水,以充分發揮肥效。還可 以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鉬、鋅、銅等微肥1〜2次, 也有一定增產效果。





沃田園軍哥


一、保墒增溫

  有機大蒜返青期管理的關鍵是提高地溫。要對膜上的遮蓋物,比如樹葉、完全枯死的大蒜葉和塵土及早清除,淨化膜面,以增加透光度,提高地溫。對於損壞的地膜要及時修補,以增加保溫、增溫效果,促進大蒜及早返青。

  二、清除雜草

  氣溫轉暖有利於雜草生長,雜草生長既爭奪土壤養分,又能拱破地膜,嚴重影響有機大蒜生長。菜農應在不損壞地膜的前提下,及時清除雜草。

  三、肥水管理

  早春氣溫回升,幼苗開始生長,此時的大蒜田施肥澆水要看土壤墒情而靈活掌握。地膜覆蓋的大蒜可於驚蟄後中午澆水追肥,結合澆水每畝衝施三元複合肥25公斤,不可衝施碳銨、尿素。灌水後要及時中耕,提高地溫,保根發苗。若遇乾旱,可在3月下旬再澆一次水,原則上不要澆水太早,否則易引起病害或大蒜二次生長。隨後淺鋤鬆土,提溫保墒。清明節前後若葉片出現黃尖現象,要及時追第二次肥,並增加澆水次數,一般每隔10-15天澆水一次,促使植株生長。

  四、防治病蟲害

  為預防大蒜髮生病蟲害,可在3月底選晴天午後葉面噴施應天極地微生物抗逆增產劑500倍液或高脂膜800倍液,促生根早發,防倒春寒,提高其抗逆能力。對發病地塊噴施保護性和治療性藥物,全田普噴一遍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如應天2號450倍液等促大蒜健壯生長。病害嚴重地塊嚴禁早澆返青水,視天氣、墒情推遲澆水時間,為大蒜根系再生提供良好的環境,培育健壯植株。





安平農業


大蒜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同時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鑑於大蒜市場的旺盛需求,農戶們紛紛選擇種植大蒜。那麼,大蒜什麼時候種植呢?大蒜種植需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呢?

  大蒜的種植時間

  大蒜喜冷涼的氣候條件,地上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16℃,幼苗越冬的最佳苗齡為4-6葉 期,從播種到4-6葉約需40-45天,在日均溫度7℃以下即停止生長。幼苗耐寒性強,能耐-7∼ -10℃的低溫。在0-4℃的條件下,經30-40天可以通過春化階段。露地秋播大蒜的適宜播期為9 月下旬到10月上旬(秋分後前寒露左右)。 播種早了,易受凍,播種晚了因受後期高溫影響 ,生產期縮短,產量低,品質差。

  大蒜的種植技術

  一、大蒜的澆水:

  大蒜葉雖耐旱性較強,但根系入土淺,吸收能力弱,所以大蒜要求有較高的土壤溼度,而 且不同的生育期,對土壤溼度有不同的要求。

  1、在大蒜播種後保持較高的土壤溼度,如過乾旱,應提前澆水,以達適墒播種。冬前一 般不灌水,促根蹲苗。

  2、在次年施大蒜返青肥後,要灌頭水,這是蒜薹、蒜頭增產的關鍵。

  3、在大蒜幼苗期保持土壤見幹見溼,能促進根系發育生長。

  4、大蒜幼苗期以後對土壤水分要求逐漸提高,抽薹期和鱗莖膨大期,對土壤水分的要求 達到高峰,農諺“要吃蒜,泥裡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5、在大蒜的鱗莖發育後期,需水迅速減少,應控制澆水,促進磷莖成熟和提高蒜頭的耐 貯性。

  二、大蒜的施肥:

  大蒜可以按生長髮育和需肥、吸肥特點進行施肥,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施肥原則,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大蒜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對營養元素的需 要。大蒜施肥一般分基肥和追肥兩種。以下做詳細介紹。

  1、大蒜的基肥:

  大蒜的基肥最好以有機肥為主。常見的有機肥有圈肥、雞糞、鴨糞、廄肥、堆肥、餅肥等 。基肥的施用量是否充足,直接關係到大蒜蒜頭的商品性和植株的越冬性能,因此在生產上應 施足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應根據大蒜的目標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的需肥量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有條件的可施用棉籽餅等餅肥50-100公斤。配合有機肥作基肥施用的化肥通常有過磷酸鈣、氮 磷複合肥、氮鉀複合肥或三元複合肥等。每667平方米施用標準氮肥75公斤左右。氮素化肥要 有2/3作基肥施用,1/3作追肥施用。磷、鉀肥絕大部分作基肥施用。磷肥使用過磷酸鈣30公斤 左右。磷肥作基肥施用時,無論是過磷酸鈣,還是鈣鎂磷肥,都要與有機肥混合施用,淺耕翻 入耕層。鉀肥的施用數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鉀30公斤左右。

  基肥的施用一般是將有機肥的一半在耕地前施入,均勻地撒施在土壤表面,結合耕地,將肥料 翻入地下;另一半在播種時,集中進行溝施,並使肥、土相混,然後播種。如以碳酸氫銨或有 機肥作基肥時,要開溝埋施,或隨水澆施,施用後結合整地使肥與土壤混合均勻。磷肥的施用 最好是淺施、集中施或分層施。一有可在耕地前施用一部分,另一部分在耕後栽蒜時施用,或 在整地後淺施在地下6-10釐米處,以利幼苗吸收利用,培育壯苗,提高磷肥當季利用率。鉀肥 可在耕地時,隨耕地隨撒施,翻入地下即可。

  2、大蒜的追肥:

  從大蒜的幼苗期到鱗莖收穫前的各個生育時期,根據其生長髮育和需肥、吸肥特點,分期 進行施肥,即為追肥。

  大蒜的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需要時氮、磷、鉀肥及各種元素應配合施用,這有利於大蒜 的正常生長髮育,有利於促進養分的吸收利用和增進品質。氮肥對大蒜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

  在給大蒜追施氮肥時,應注意可能引起的不利影響。另據試驗,氮肥的追施效果與種蒜蒜 瓣大小有密切關係,種蒜蒜瓣越小,施氮增產幅度越大。因此,在用小瓣蒜作種蒜時,應適當 增加氮肥的施用量。

  大蒜追施磷肥、鉀肥可以增進氮肥的平衡吸收利用,促進大蒜生長髮育,提高蒜薹和蒜頭 的產量。大蒜後期不僅要追施氮肥,也需要追施磷、鉀肥,要氮、磷、鉀肥配合按2:1:1比例 施用,或施用複合肥。這對防止大蒜後期葉片早衰、促進葉片養分向鱗莖運輸有利,能顯著提 高蒜薹和蒜頭產量。

  追肥時期一般可分為越冬前追肥、返青期追肥、蒜薹伸長期追肥和蒜頭生長期追肥。

  大蒜越冬前的追肥:越冬前追肥主要是促使大蒜正常發芽出苗,培育壯苗。冬前壯苗的長 相是:有5片葉,株高25釐米左右,單株鮮重在10g左右,根系均勻,有30條左右。秋播大蒜播 種後一般7-9天可以出齊苗,為提高大蒜安全越冬性能,追施催苗肥。催苗肥一般佔總追肥量 的25%左右。易發生外層型十字生長的品種,催苗肥應少施或不施。

  大蒜進入越冬期,可追施越冬肥即臘肥。臘肥常用堆肥、土雜肥或馬糞等蓋施,以加厚根 系的越冬保護層,提高幼苗越冬性能,確保安全越冬。同時還有利於次年早返青,快生長。

  大蒜返青期的追肥:當春季日平均氣溫達到7攝氏度時,大蒜幼苗開始返青生長,這時要及時 清除覆蓋物,曬苗2-3天,到春分前後發棵生長前,追1次返青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有機 肥1000-1500公斤,或標準氮素化肥10-15公斤。對已施過催苗肥和越冬肥的,返青期可以不追 肥,或將返青肥推遲到與催薹肥合併施用。

  大蒜蒜薹伸長期的追肥:蒜薹伸長期追肥是指從蒜瓣開始分化,到提薹之前的追肥。這段 時間是蒜薹和蒜頭生長並進的時期,在山東一般是3月底4月初,即清明前大蒜進入蒜薹和蒜瓣 分化期,5月20日,即小滿前後進入抽薹期。

  因為蒜薹的伸長和蒜頭的生長前期相重疊,處於生長旺盛時期。此時全部葉片已長出,植 株地上部分的生長量達到最大值,地下部分蒜頭的產量已形成接近50%,根系積極橫向擴展, 生長量和吸收量逐漸達到高峰,所以追肥量應占總追肥量的40% 左右。要增施複合肥、鉀肥, 促進大蒜抽薹和蒜頭的膨大。

  大蒜蒜頭生長期的追肥:因為蒜薹採收前,蒜頭的生長是以增大體積為主,蒜薹採收後,蒜頭 的生長是以增重為主,平均日增重1g左右,日增直徑0.06釐米左右。在蒜頭生長期應以速效氮 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此次追肥數量應占總追肥量的25%-30%。

  大蒜的追肥方法:一般採用條施、隨水施或埋施。施用土雜肥時,可順行開溝,撒成條狀;施 用化肥時,一般採用開溝撒施或穴施,施後蓋土,澆水,或隨水澆施,或趁雨撒施。要注意加 強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鬆和墒情,以加快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利用。

  三、冬前管理

  在正常情況下,大蒜播種後經5-7天,即可出苗,出苗後噴天達2116(抗旱壯苗型)600倍 液一次,幼苗期,要適當控制澆水,尤其是蓋地膜的,一次澆水即可保證全苗。出苗期要經常 查苗,及時破膜引苗出膜。如果基肥不足,可在出苗一個月後追“催苗肥”,一般苗期不必追 肥。土地封凍前澆封凍水。不蓋地膜的可在越冬前覆蓋牛馬糞、碎草,保護幼苗安全越冬。 蒜苗長至5-6葉時,冬前可噴一次天達2116(壯苗型)800倍液,有明顯的促根生長和防凍效果 。

  四、春季管理

  秋播大蒜在翌年春季,氣溫回暖 ,土地解凍後,要及時除去冬前的碎草(牛馬糞不必除 去),中耕鬆土,提高地溫。選擇晴暖天,澆返青水,如基肥不足可結合返青水追“返青肥” ,一般畝追尿素20千克。4月上旬,清明以後,隨著氣溫升高,蒜苗生長加快,到“爛母”後 ,大蒜進入花芽和鱗芽分化期,需水肥增加。在蒜薹開始抽出時,可噴天達2116(葉菜型) 600倍液,並結合澆水,追一次含氮較多的“催苔肥”,每畝施複合肥20-25千克。

  催苔肥後再噴兩遍天達2116(根莖型)600倍液。經過40-45天,地上部停止生長,地上植 株的營養,向蒜頭轉移。據測定每頭蒜能日增1.4克。拔苔後18-20天是蒜頭膨大期,此期可追 一次“催頭肥”,一般畝追尿素15-20千克,以後每7-8天一水,保持地面溼潤,延長葉片生長 ,促進養分向蒜頭輸送,減緩葉片衰老速率,促進蒜頭膨大,提高蒜頭產量。

  五、收穫

  蒜薹要適時收拔,拔苔早了容易斷苔,產量低。拔苔晚了蒜薹老化,纖維增加,影響品質,也降低產品產量。拔苔前3-5天停止澆水,使植株體內膨壓降低,易於拔苔。拔苔應選在晴暖天氣的中午或下午 進行。 拔苔18-20天后,大蒜葉片開始退色,葉尖凋萎,假莖變軟,開始倒伏,證明大蒜的蒜頭開始休眠,即可收刨。

  收刨大蒜後,在田間一排排擺開,使後排的莖葉蓋住前排的蒜頭。晾曬2-3天,待莖葉乾枯後捆成把,將蒜頭向外堆垛或編成蒜辮,掛在避雨通風的棚內貯藏或銷售。







冰520爽


大蒜根系入土填吸水能力弱,大蒜澆水一般播種後要保持較高的土壤溼度,如果幹旱應提前澆水,冬季一般不澆水促跟蹲苗。次年施返青肥後要灌頭水,這是蒜薹蒜頭增產的關鍵,幼苗期保持土壤見幹見溼,能促進根系發育生長。大蒜施肥一般分為基肥和追肥兩種,基肥為主,追肥為輔。




秦巴山農村娃


青蒜是大蒜的青苗,是以鮮嫩翠綠的蒜葉和潔白嫩脆或白嫩透紅的假莖作為食用器官的重要蔬菜,也可作為調味品,年四季均可生產和應市。由於生長季節和上市時間有所不同,其中北方的早蒜苗和晚蒜苗分別相當於南方的秋冬蒜和夏蒜,通常有露地栽培和保護地栽培兩種形式。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露地栽培種較為重要的幾步。

選茬、整地與基肥施用

栽培青蒜一般以蔬菜、瓜類、豆類和麥茬作為前茬,北方早蒜苗的前茬是小麥、豌豆、早黃瓜、西葫蘆、早菜豆及冬萵筍等,晚蒜苗與常規栽培大蒜的茬口基本相同。南方火蒜的前茬多為夏蔬菜、葉菜、瓜類和豆類,秋冬蒜和春蒜與常規栽培茬口相同。

青蒜適宜密植,需肥量較大,生長期短,要在短時間內生長髮育成較大的個體。青蒜根群主要分佈在淺耕作層,養分吸收範圍小。因此,青蒜栽培需要充足的肥水條件,且要長效肥與速效肥相結合,並以後者為主,施足基肥,促其地上部分快速生長,這樣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的青蒜。

品種選擇與蒜種處理

(1)品種選擇:早青蒜栽培應選用休眠期短、萌芽髮根早、幼苗生長快、假莖粗而長、葉片寬大肥厚、蠟粉少、黃葉和幹尖現象輕、抗病性強的早熟品種。晚青蒜栽培品種選擇範圍較廣,不受早熟性限制,可與當地大蒜主栽品種相同。在天氣炎熱的南方所選用的大蒜品種需要具有耐高溫、耐乾旱的特點,而在高寒地區選用的大蒜品種需要具有耐寒性的特點。

(2)蒜種處理:主要包括剝瓣分級、打破休眠和藥劑處理等幾個方面。選擇頭大、排列整齊的蒜頭,剝下蒜瓣,去除莖踵,然後根據分級標準,將種瓣分成三級播種。這樣能保證種蒜出苗整齊,便於管理,分批採蒜苗上市。早青蒜生產與蒜頭和蒜薹生產相結合時,將大瓣和中瓣用於蒜頭和蒜薹生產,小瓣蒜留作青蒜生產。

早青蒜播種早,播期在7~8月的夏季高溫季節,此時蒜種的生理休眠期尚未結束,若不經過特殊處理直接播種,發芽會緩慢,甚至有些種瓣由於長期不發芽而腐爛,導致出苗不整齊,即使出苗後植株生長也不健壯。因此需要人為打破休眠,這樣可以早播早出苗,促進生長生育進程,從而早收穫,早上市。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適期播種是為了使青蒜提早上市,延長市場供應時間,獲得較高經濟效益。栽培時期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而有所不同。青蒜的播種密度應根據播種時期、品種特點、蒜瓣大小和生長期長短等來確定。一般早青蒜生長期較短,播種密度應高些,晚青蒜的生長期長,可適當稀植。種瓣小的應密植,種瓣大的適當稀植,如果青蒜的栽培密度稀,產量就會降低,栽培密度增高不僅使青蒜產量高,同時因競爭陽光促使青蒜向上生長,假莖增長,植株脆嫩質量好。

播種方法

南方火蒜和北方早蒜苗播種時正處於高溫季節,播前應先將畦面澆水充分,待表土疏鬆時即可播種,且播種要淺些,以利於出苗。第二天清晨再澆水,上面撒一薄層熟土後蓋一層3cm左右厚麥秸,以利於保墒降溫,接著搭架遮陰,能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地溫,防止雨水衝擊,確保出苗生長。

①直插法:下雨後或澆水后土壤溼潤時,先把蒜種撒到畦內,然後按一定株行距和方向擺放種瓣,並將種瓣輕輕按入土中,深度以蒜瓣頂端與地面平齊。播種時種瓣的背腹連線與行向平行,而且相鄰兩行蒜瓣交錯栽種。這樣出苗後葉片就向行間伸展,可以充分利用空間接受陽光,增強葉片光合作用。利用這種播種方法省工,播種質量高,生長的青蒜順直,商品性好。

②開溝播種法:用鋤頭等開溝器按一定的行距開淺溝,將蒜瓣按一定的株距和方向點播在溝中,播後用耙子背平溝,覆2cm左右的土,澆透水。

青蒜是大蒜的青苗,是以鮮嫩翠綠的蒜葉和潔白嫩脆或白嫩透紅的假莖作為食用器官的重要蔬菜,也可作為調味品,年四季均可生產和應市。由於生長季節和上市時間有所不同,其中北方的早蒜苗和晚蒜苗分別相當於南方的秋冬蒜和夏蒜,通常有露地栽培和保護地栽培兩種形式。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露地栽培種較為重要的幾步。

選茬、整地與基肥施用

栽培青蒜一般以蔬菜、瓜類、豆類和麥茬作為前茬,北方早蒜苗的前茬是小麥、豌豆、早黃瓜、西葫蘆、早菜豆及冬萵筍等,晚蒜苗與常規栽培大蒜的茬口基本相同。南方火蒜的前茬多為夏蔬菜、葉菜、瓜類和豆類,秋冬蒜和春蒜與常規栽培茬口相同。

青蒜適宜密植,需肥量較大,生長期短,要在短時間內生長髮育成較大的個體。青蒜根群主要分佈在淺耕作層,養分吸收範圍小。因此,青蒜栽培需要充足的肥水條件,且要長效肥與速效肥相結合,並以後者為主,施足基肥,促其地上部分快速生長,這樣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的青蒜。

品種選擇與蒜種處理

(1)品種選擇:早青蒜栽培應選用休眠期短、萌芽髮根早、幼苗生長快、假莖粗而長、葉片寬大肥厚、蠟粉少、黃葉和幹尖現象輕、抗病性強的早熟品種。晚青蒜栽培品種選擇範圍較廣,不受早熟性限制,可與當地大蒜主栽品種相同。在天氣炎熱的南方所選用的大蒜品種需要具有耐高溫、耐乾旱的特點,而在高寒地區選用的大蒜品種需要具有耐寒性的特點。

(2)蒜種處理:主要包括剝瓣分級、打破休眠和藥劑處理等幾個方面。選擇頭大、排列整齊的蒜頭。


農村渝大仙


首先把漏出來的蒜用土先稍微覆蓋一層,這樣澆水不容易水流到外面,,,澆水應該小水慢澆


永城小楊


首先把漏出來的蒜用土先稍微覆蓋一層,這樣澆水不容易水流到外面,,,澆水應該小水慢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