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臺樓閣,峰迴路轉,佛洞仙泉,鬼斧神工,河北省赤城滴水崖石窟

滴水崖石窟,又名碧落崖。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後城鎮滴水崖村。丹崖碧頂,峭如刀削。崖頭有一洞,名碧落洞,洞中終年滴水,隆冬不凍,滴水崖由此得名。

亭臺樓閣,峰迴路轉,佛洞仙泉,鬼斧神工,河北省赤城滴水崖石窟

史書記載,赤城縣滴水崖石高一百八十仗,崖體全長十九里,通體是一整塊紅色大巨石,崖根像由一個大圓盤託著,共計有四十多里長。它的四旁之山各有十里方圓,呈環狀拱衛著,所以人稱四十里長嵯。它的主要景點有滴水崖、天柱、朝陽觀和千佛寺。

亭臺樓閣,峰迴路轉,佛洞仙泉,鬼斧神工,河北省赤城滴水崖石窟


 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宣府官員吳欽到此,看中了這塊寶地,在羽士李演琦的遊說下決定修建道觀。經過五年的大規模開鑿,終於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初竣工。朝陽觀石刻毀壞於文革時期,一九九五年,修復部分殿和石像。

亭臺樓閣,峰迴路轉,佛洞仙泉,鬼斧神工,河北省赤城滴水崖石窟


  現有石窟、石像和“關外名山”、“壁立萬仞”、“塞外奇觀”、“天柱”等摩崖石刻,另有古松十數棵。還存有創建朝陽觀石碑一通。文物遺存所佔面積1500平方米。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朝陽觀,位於滴水崖底,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明文學家、書畫家徐文長曾題詩:"朝陽道觀一石懸,滴水孤崖百丈邊;餘氣出關連大漠,長風吹壁立青天"。由於滴水崖山勢巍峨,當曙色初啟,大地還在朦朧之中,惟此崖上開鑿的道觀獨得一片朝陽,故名"朝陽觀"。

亭臺樓閣,峰迴路轉,佛洞仙泉,鬼斧神工,河北省赤城滴水崖石窟


整個建築由東西天柱、大雄寶殿和千佛洞三部分組成。天柱東刻"天柱",西刻"乾坤柱石"兩天柱之間的峭壁上鑲嵌著八座寶殿,寶殿分為泰山殿、三官殿、三教殿、三皇殿、真武殿、三清殿等,瓊宇玉樓,格外壯觀;千佛洞位於大雄寶殿的半崖上,有大小石窟三個,在千佛洞的石壁上整齊地排列著1008尊千姿百態高浮雕小佛,個個栩栩如神,令人目不暇接。朝陽觀以其天賦的秀麗峰巒,神工鬼斧的石雕古剎和美麗動人的傳說,令古今文人墨客稱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