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四平調,晚上睡不著覺”,金鄉人你聽過這句俗語嗎?

在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有幾句順口溜在老百姓口中流傳:“不聽四平調,晚上睡不著覺”,“聽見花鼓響,鍋餅貼到門框上”,“四平調進了莊,家家戶戶不喝湯”。“喝湯”,在金鄉方言中指吃晚飯, 人們見面問一句“你喝罷湯了唄?”就是詢問“你吃過晚飯了嗎?”的意思,四平調一進莊子,人們都忘記了吃飯,說明了四平調在老百姓中受歡迎的程度。

“不听四平调,晚上睡不着觉”,金乡人你听过这句俗语吗?

據瞭解,四平調由花鼓演變而成,承接了淮北花鼓無絲絃伴奏,僅以梆子、鼓鑼配合演出,節奏緊湊,內容通俗易懂的特點,又吸收了評劇、京劇、豫劇等劇種的腔調,逐漸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風格。

四平調,飽含了民間藝人的心血與智慧,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優秀地方戲曲。被業內專家稱之為“中國戲曲發展的縮影”。並且,四平調在濟寧市金鄉縣也有著漫長的發展歷史,1950年前後,金鄉縣四平調劇團成立,陸續創演了《陳三兩爬堂》、《王華買父》、《小姑賢》等一批經典劇目。上世紀六十年代,金鄉四平調劇團赴京獻演《陳三兩爬堂》劇目時,受到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李先念、李富春的親切接見和高度評價。

“不听四平调,晚上睡不着觉”,金乡人你听过这句俗语吗?

1987年,有著30多年曆史的金鄉縣四平調劇團被撤銷。劇團解散後,大多數演員都選擇了從事其他職業,比如有的人去了當地的化肥廠工作,也有的人選擇了堅守。2006年,四平調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入選以來,金鄉縣加大了對四平調的保護力度,成立了四平調保護中心,並與曲阜師範大學聯合成立了金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在四平調的挖掘保護、宣傳推介、研究開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傳承人隊伍也得到了保護和補充。

“不听四平调,晚上睡不着觉”,金乡人你听过这句俗语吗?

2015年5月,金鄉縣委、縣政府正式批准重建金鄉縣四平調劇團,在金鄉縣文化部門的努力下,這些四平調的藝人經常湊在一起參加送戲下鄉等活動,每到一個村子,它們就搭一個簡易舞臺,上面掛著一個條幅——“金鄉縣四平調劇團”,下面則寫著“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深受老百姓喜愛。這既是發揮自己的餘熱,也是為了將這門古老的藝術傳承下去。相信以後的歲月中,四平調劇種的影響力會逐漸擴大,我們政府和人民也將會努力將這優秀的劇目推廣到更多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