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位爆連自己這裡卻無口問津,這是被打閉口了,這個局如何破?


野釣資源源越來越少,好多人迫於無奈選擇了黑坑作釣。黑坑具有水域面積偏小、魚的密度相對較大、人員較為集中的特點,往往一個不大丁點的魚塘坐滿了釣魚人。尤其是正釣頭場,用人挨人來形容也不為過。

兩人挨著坐釣,鄰位爆口自己這邊卻沒口或者魚口非常稀少,這是被人家打閉口了。

一群魚被放到魚塘裡,然後一幫釣魚人交費、抽號,按順序就坐開釣。每位釣手都盼望魚兒往自己的窩點聚集,可現實情況呢,魚就是魚,他不會隨著人的主觀意向而改變行進和逗留方向。於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魚兒進窩,大家在規則允許範圍內抽窩、做窩。有人下杆就開始爆連,有人抽了半小時卻一口沒見。最氣人的是自己這裡鮮少有口,自己的鄰位卻在爆連,相信經常黑坑作釣的朋友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交同樣的釣費,魚兒卻只咬人家的鉤子,你說上火不?尤其新手,因各方面經驗還不成熟,不管是餌料味型、狀態還是釣法都處於摸索階段,和久戰沙場的“老油條”挨著的話經常充當“被打閉口”的照顧對象,這種現象被我們戲稱為“交學費”。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被打閉口的原因並找出少交學費的方法。

結合多年的垂釣經驗,小編認為被打閉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

  • 窩裡沒有魚
  • 頻率跟不上
  • 味型不對路
  • 線組配置有問題
  • 釣法沒應變
鄰位爆連自己這裡卻無口問津,這是被打閉口了,這個局如何破?

一、地理位置的原因,魚根本不喜歡進入釣者窩點,任憑釣者釣技再高超,也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1、釣場人多,魚扎邊,突出表現在頭場正釣人員相對較多的時候。人一多,難免嘈雜,加上大家溜魚的聲響,各種噪音造成魚兒害怕、恐慌,紛紛避向人少安靜、相對安全的邊位,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大邊(最靠岸邊的那個釣位)。魚大量聚集在岸邊或者斜坡處,這時候就會出來邊位連口、二邊無口問津的情況。

2、水底地形差異。比如一個長方形的黑坑,一眼望去,平整的水面,釣者根本看不到水底地面的差異。魚兒對水底深淺接合處、有雜物或者有個凹坑的地方是非常偏愛的,尤其是那種有個小坑的地方,哪怕是比其他地方深幾釐米,投放不久的魚兒一般都躲向這種水底凹凸不平的地方(相對安全的地方)。如果鄰位窩點有坎兒而且連桿爆口,我們窩點水底一馬平川,這種情況也是無力可施的。

3、新魚進塘,活力差,往往聚集在放魚處。這種情況下,距離放魚點近的釣友就佔據有利條件了,魚密度大、下杆有口,而距離魚兒較遠的釣位,哪怕是相差一個釣位,也會發生焊漂現象。

以上三種情況也叫被打閉口,其實不是被鄰居打閉口了,而是被釣位征服了。這種情況只能靜等魚兒散開,或者條件允許的話調換一下釣位。和大家常說的“黑坑有風險,屁股定江山”這句話不謀而合,有人爆護、有人打板,那真是一家歡喜一家愁啊。

鄰位爆連自己這裡卻無口問津,這是被打閉口了,這個局如何破?

二、拋杆頻率慢,窩量跟不上

釣友甲和釣魚乙緊挨著,一開始窩裡都有口,但是甲杆杆帶散炮,乙則釣幾尾後再補一杆散炮。釣著釣著,甲的窩點魚兒越來越多,乙的魚口卻越來越少,等沒口了再抽窩,魚卻誘不過來了,這就造成了甲把乙打閉口的現象。

一開始兩個窩點都有差不多數量的魚,甲因為不停的抽散炮,所以窩點不停的有食物落下。乙就慘了,大量的魚兒進窩後卻無餌可食。魚又不是傻瓜,總不能在窩裡乾等著來搶那小小的兩團釣餌吧,於是自然而然就跑向了窩量相對較厚的甲的窩點去了。因此,不想被鄰為打閉口,要保持帶餌頻率不低於鄰位,最起碼要持平,這是很多人被打閉口的一個關鍵因素

鄰位爆連自己這裡卻無口問津,這是被打閉口了,這個局如何破?

三、味型不對路

1、味型小。在頭場搶魚的過程中,即使用相同味型的餌料,味型大小不一樣,其效果也千差萬別。比如垂釣黑坑鯉魚都是用的薯谷香,結果鄰位比我們的添加量多了一倍,那麼最活躍、進餌最積極的魚兒就會率先跑到鄰位的窩點,甚至我們窩點的魚兒也會一股腦引誘過去。

2、魚偏口。魚偏口的塘並不在少數,尤其是去一個不知情新釣場的時候。比如小編去過一個塘,用了一套自己屢試不爽的配餌卻無口問津,倒是鄰位在連口。最後忍不住向人家討教了一番才明白:那個魚塘裡的魚偏口特別厲害,餌料裡不加入足量六合香,魚兒根本不喜歡吃。這時我才恍然大悟,不用別人動手,自己就把自己打閉口了。

3、餌料傳播速率慢、穿透差。尤其是在魚口較活躍的頭場,適當添加傳播速率快的添加劑比如果酸、藥酒、麝香等能起到快速聚魚進窩的作用。這和增加餌料的濃度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再贅述。

到一個陌生池塘垂釣,開釣之前多打聽一下,問問塘老闆和經常去的釣友,這種小坑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人說,人家正連口呢,不好意思問啊?別擔心被拒絕,天下釣友是一家,客氣一聲給人家上根菸,大部分釣友素質還是蠻高的。

鄰位爆連自己這裡卻無口問津,這是被打閉口了,這個局如何破?

四、線組配置不當

1、很多釣友有使用粗線大鉤、暴力飛魚的習慣,有時感覺自己被打閉口了,其實窩點內還有少量的魚。

這時我們可以嘗試在線組配置方面做一下彌補,更換相對小號的線組、鉤子和吃鉛量小一點的浮漂,讓整個出口更加靈敏,說不定魚兒就會回來了。

2、過程細節未注意。太空豆過大,在垂釣過程中不小心導致漂座附近的太空豆打開了。這種情況會錯過很多魚口,甚至魚吞餌後吐鉤了自己卻察覺不到。

小編就曾出來過這種情況,中了一條魚,大線切水力量過大,導致漂座附近太空豆被拉開,剛才還在慢蹦卻突然停口了。糾結了好長時間,無意間才發現太空豆出現問題了,導致調釣極頓。等把太空豆恢復原位,久違的魚口又來了。所以奉勸大家,在垂釣過程中隔段時間要檢查一下線組固定情況,這樣的小錯誤堅決不能犯。

3、漂子壞了。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黑坑正釣搶魚期拋竿頻率快,浮漂不小心碰到哪裡碰壞了也不是沒有可能,再加上調釣有問題,魚口出的可能不準確。

這些問題雖然是垂釣過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細節問題,但偶然也會導致被打閉口這個必然結果的發生,所以一樣不能忽略。

鄰位爆連自己這裡卻無口問津,這是被打閉口了,這個局如何破?

五、釣法不應變

1、現在好多魚都是餵養懸浮顆粒長大的,所以會出現臨底接餌的就食習慣。這時一味的重鉛釣底死守就會吃虧,魚獲量驟減。

2、死守一個點。有人的釣友認為既然在一個位置打窩了魚就該到打窩的這個地方來。這其實只是個人意願罷了,魚兒的意志是不會隨著人的意願所轉移的。在一個窩點沒魚的時候,建議大家嘗試一下別的窩點。

釣位和窩點不是一個概念,釣位是指我們屁股下面的釣位號,窩點是指我們釣位對面的一片水域。在一個窩點沒魚就餌的情況下,變換一下窩點比如釣遠、扎邊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鄰位爆連自己這裡卻無口問津,這是被打閉口了,這個局如何破?

黑坑坐釣,正常情況下不是全場有口就是大家都沒口,手法快多釣幾條,手法慢少釣幾條。但是如果出現鄰位有口自己卻一口不見,那基本就是大方向出問題了,建議先從釣位、餌料、釣法這方面找原因,然後再從調釣、線組配置等細節方面找原因。

我是同行漁獵筆記,在實踐中分享乾貨。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您的關注和分享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