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牌子重要?

考不上北航不改名


個人理解:研究生階段學校更重要,理由如下:

1. 名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對學生的成長影響很大,研究生階段不僅是學習知識的階段,更是開闊自己眼界培養思維方式的階段;

2. 名校的資源更充足,平臺更廣闊,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一個專業方向一直走下去的,好的平臺和資源讓你的見得更多選擇更多,無心插柳的事情也很常見;

3. 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就業時,名校的加成會很大。

但是考慮問題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例如,如果你覺得自己能意志堅定的在某一方面走下去,而且確定在專業考前的學校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和靠譜的導師,選擇該學校也不失為合適之選。


水夜星辰


考研到底優先學校還是優先專業,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同學,畢竟考研和高考不一樣,只能考一個學校一個專業,甚至一個方向,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去選擇。你可以通過這幾個方面去考慮:

首先,

學科維度。我說過很多會,如果是社會人文學科,比如哲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法學等,最好是優先學校,因為這些專業理論性比較強,但是實踐起來一般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看出不同應聘者的差距,所以招聘方會優先看學歷。如果你是自然科學學科的話,那就比較推薦你選擇這個學校的這個專業排名比較靠前。因為對於工科來說,如果這個專業是學校的優勢學科,那分配到的資金就會更多,所涉及的項目、科研等硬軟件設施就會更好,你的發展前景也會更高。

其次,特色類專業。因為在211學校設置的時候,其實是相對偏重理工類學校或者綜合類大學的,所以很多特色類學校並沒有評到211之內,比如很多的師範類學校、語言類學校、經濟類學校、管理類學校、醫學類學校。舉幾個例子吧,浙江師範、天津師範、四川外國語、西安外國語、浙江財經、江西財經、天津財經、東北財經、北京工商、浙江工商、首都醫科大學等。所以如果你考這幾類專業的話,其實不用太看重211學校。

再次,學校的王牌專業。比如天津工業大學的紡織、天津科技大學的食品、首師的數學、燕山大學的機械、北京建築工程大學的土木、廣東外語外貿的國貿等。這些學校整體實力可能並不強,但是對應的這些王牌專業,可考性非常高,算是良心推薦。

最後就是看你是否有名校情結了。有的學生可以完全忽略學校的專業,考研目的很單純,就是要考211,甚至985,就是衝學校名頭去的,如果你是這個想法的話,你就可以優先學校的冷門專業了,比如文科類學校的理工科,理工類學校的文科類。

歸根結底,你要考什麼級別的學校還是需要看你的考研目的和個人基礎的,目的越明確,基礎越好,可選擇性就越高。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來過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結合自身的職業規劃來考慮:

一、研究生畢業就業專業重要。本科可以改行,做與本專業無關的工作,並且很多,但是研究生不可改行,做與本專業無關的工作的甚少。專業還要看排名。排名反應專業水平高低,意味著導師水平的高低。

二、研究生畢業考公(選調生),學校重要。

讓我們再來了解下選調生的分類,也就是選調生的三六九等。

第一等:中央選調生。

選調生中的VIP級別,由中央各部委辦局接收,相當於古代的翰林院級別。報考條件相當高,基本上只接收北大、清華、人大這些全國排名靠前的高校應屆畢業生。

第二等:定向選調生。

定向選調生中的定向包括定向學校、定向專業、定向地區、定向部門等,比如學校只針対北清復等全國前十的高校,專業為緊缺型專業,部門和崗位都不錯,比如省委辦公室、省委組織部的相關職位。定向選調生的待遇較高,一般本科享副科待遇,碩士享正科待遇,博士享副處待遇(個別省份不一定能兌現),且基本上每年都會組織去名牌大學進行宣講,以吸引優秀畢業生參加考試和麵試,定向考生一般需經學校推薦。

第三等:普通選調生。

也就是全省統一發布的選調通知,因為要求在基層做滿相應年限,對學校的要求不高,一般本科應屆畢業生都可參加,優勢是不用參加公務員考試,競爭小,機會大。但在報考時一定要認真仔細,對比了解往年的相關情況,別掉坑,畢竟萬一選調到了艱苦的地方,一呆就是好幾年。


LaoHuang188


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這已經是一個老生產談的問題了,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所以對於每年的考研學生這依然是一個很令人糾結的問題,到底是更應該注重專業呢?還是更應該注重學校的牌子呢?或許每一個考研學生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標準答案。

那麼,研究生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

或許我們都曾聽說過:“金本科’銀碩士,銅博士”這樣的說法,其只是為了驗證高校檔次的重要性,而對於研究生來說有一部分學生認為高校重要,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專業重要。但是我對這個問題是這樣來回答的:

研究生必須是雙非高校的王牌專業。在每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最終會有大量的考生進入了雙非高校,原因有很多。但是對於正在準備考研的學生來講,如果不報考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時,那麼選擇雙非高校的王牌專業是最重要的,也就是這種條件下,專業是第一位的。例如上海中醫學大學的中醫學、中藥學,南京林業大學的林業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等,這都是雙非高校的王牌專業。

如果我們的研究生院校的檔次不是很強勢的的話,那麼一定要專業在全國高校中都非誠的強勢,這樣不僅在之後的研究生學習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同時在未來的就業中也能夠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

研究生也可以是知名高校的普通專業。為了能夠順利攻讀985高校、211高校的研究生,總是會有一大部分學生選擇報考這些高校的普通專業,甚至是一些非常冷的專業,因為這些考生只是看重高校的牌子,為了之後能夠更好的找到工作。所以這種想法就是學校重要,專業退而求其次,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每年的校園招聘會中,很多的用人單位都會設置生源壁壘,例如只要211高校、985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學歷,如果我們有了這樣的牌子,一定意義上刻印接觸到更多的用人單位,也相應能夠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其實,對於更多的考研學生來說,高校和專業有時候並不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在當下考研形勢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他們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夠順利的考上研究生,至於高校和專業的問題只能是放一放。

總之,不管你是支持高校重要,還是支持專業重要,我都相信你們有支撐自己觀點的理由,因為每個人的側重點不一樣,所以得出的結論也是比不一樣,但絕對不能因此而否定各自的觀點。


領略教育魅力


考研究竟是首選專業還是首選學校?

專業和學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考上

本人是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到目前為止,已有十多年時間了,所帶學生有三個專業,分別是法學、歷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在這三個專業中,考研率最高的一直是思政專業,近十年考研率一般在70%以上,最高的是2015屆畢業生,31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報考,29名學生被錄取,考研率高達90%以上。其次是歷史學專業,考研率也在50%以上,法學專業考研率相對較低,但也在50%左右。具體數據可查看邢臺學院法政學院網頁相關報道。

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由於工作原因,接觸學生機會多,學生問的最多的問題也是選專業和選學校問題。事實上,該問題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潛力、學習成績、考研目的、求職方向、就業地點、考A區還是B區學校以及個人興趣等情況而定。據本人多年積累的指導學生考研經驗,提出以下建議,僅供參考:

15屆思政專業考上研究生的同學

第一,如果自己不想離家太遠,想在本省距不遠的學校讀研究生,這沒有可選擇的餘地,只能首選學校,然後考慮專業。

第二,如果自己想通過考研,提高自己的學歷學識,在學術上有所建樹,那就把選擇專業放在首位。有些綜合性或者普通類學校,雖然不是985或211,屬於一般普通本科院校,但是如果該學校在某個學科專業有明顯優勢,報考此類學校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這些孩子們都通過研究生考試

第三,如果自己讀研僅僅是為了取得碩士研究生文憑,為今後找工作增加一些籌碼,大可不必過多糾結專業或學校,只要選擇一個生源相對不足的學校就可以了。當然,這其中的選報也有一定策略,比如,你本科學的是文科類法學(包括非法學政治類)專業,那麼,你可以選報一個理工農林類學校,因為,這類學校相關專業也有法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第四,如果自己準備在某個特定城市發展,那隻能在該城市選擇一個學校,如果可能,在確定該學校的前提下,再確定專業方向。

第五,碩士研究生專業,分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又有很多方向,這些方向報考熱度又不同,報考時又要慎重選擇。

第六,如果感覺目前就讀的本科學校不理想,學校不知名度不高,那你只能通過首選學校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專業就不是首選項,只要專業方向和本科一致或相近就可以選報。畢竟,在就業時,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事業單位,他們所看重的學校的名氣。

第七,如果文科類學生,已經確定考研,但又無法確定專業方向,不妨可以報考法學類碩士研究生,這裡的法學是指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畢業時授予同樣法學碩士學位,我國所有高校都有馬克思主學院,這些學院基本上都又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因此,法學類碩士研究生招收總量大,錄取幾率高。

總之,考研無論選擇學校還是選擇專業,都要慎重選擇,掌握一些基本的報考策略,是考研成功與否的關鍵。選錯專業,工作不好找,選錯了學校,競爭激烈,壓力大,可能被淘汰,因此選擇要慎重。關於是首選專業還是首選學校,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個人潛力、考研資源、專業熱度、個人興趣等情況而定。

以上所談,希望對準備報考研究生的同學有所啟示或幫助。


名都陽光


考研是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這個也是考研經常說的一個問題,考研君覺得既然是考研,那麼專業還是要放在第一位,專業更為重要一點。

對於工科類考研的同學,他們可能都不會考慮這個問題,工科考研的同學專業目標性都很明確,專業肯定是他們考慮的第一因素,其次再考慮學校。

就比如說我學的電氣工程考研,我首先肯定會關注下電氣工程專業全國高校的一個排名情況。

基本上哪些學校這個專業實力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就像“二龍四虎”的清華、西安交大、浙大、華科、武大、華北電力;你報考其他專業的也一樣,在國內有名的很容易找到。

有一些特色專業的院校,在某一兩個專業實力很強,

就像老牌電力院校的東北電力、三峽大學、長沙理工、南京工程、瀋陽工程、上海電力,這些學校雖然不是很好,但是在電力行業還是挺響的,就業也好。所以這一類的院校,也是考研值得考慮的,因為他們比那些985的強校還是要好考一些的。

尤其近年來火熱的“兩電一郵”的北郵、電子科大、西電,在某一領域走在頂尖,再加上適應了社會的發展需求,所以這幾年都是考研的大熱門學校,考研上了真的是就業不愁。要是你學通信、計算機的,去農業類或者經濟類985大學有它們好嗎?那肯定是沒有的是不,所以可見專業選擇的重要性。

2020年考研馬上就要開始了,同學們加油啊!

2021年考研的同學,可以好好準備了,專業的選擇還是要優先考慮,專業更為重要一點。


考研君說


如果差距不是很大,肯定首選985學校,其次是211,如果是非211則意義不大。因為很多用人單位的招聘人員只瞭解學校的大致情況,一般都不清楚專業排名。如果差距很大,如一些照顧性的211學校或者名校的新辦專業和老牌的專業學校相比,肯定首選專業強的學校,因為師資不同,將來的學習效果也不一樣。一般來說文科類的專業建議首選學校,而理工醫學農學等專業性很強的專業則建議首選專業比較強的學校。

“英雄不論出身”,只要專業知識到位,不論你出身什麼學校,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考研的話還是考一個好點的專業,當然,如果能考上名校的好專業,那就更好了[呲牙]。


呼叫黑貓警長


這個問題,甚是煎熬啊,難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研究生選擇一般都是擇校擇專業,一般無論將來面試公司,還是社會影響,名校相對知名度很高,會不自覺的高看一眼,畢竟名校自帶光環嘛。

如果非要在擇校擇專業上區分的話,我覺得應該要看自己所學專業,在兩者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像法學、醫學、機械、力學等實踐實用性強的學科,可能在擇專業考慮程度要偏重些,因為這些專業在該校或者在對外企業上知名度很高,有時一個專業可以撐起一所院校也不為過。而且在專業人事看來,該校強勁專業會首先贏得面試官的青睞。還有彼此同專業畢業的前輩在該領域會為我們優先推薦。同門師兄好辦事嘛。

當然,像人力資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等偏文性專業可能在擇校方面,比較傾斜,名校的光環,會讓我們自然而然收到更多的注意目光。

無論擇校還是擇專業,一旦選擇還是努力學習,把該專業牢固掌握,精益求精。知識完全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熱熱熱熱度


從我過來人的經驗來看。學的本科專業不同對於院校和專業的選擇就有所區別。具體來說,如果對本科期間所學專業不太喜歡的話,可以通過跨專業來選擇一門自己喜歡的專業來進行研究生的繼續學習。如果對本專業很喜歡,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再去跨專業去做一些更有挑戰性的事情。

對於院校的選擇,首先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能力達不到的,與其付出大量的努力到最後還是徒勞。根據自己的目標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院校。比如說目標定在南京大學。就不要將目標放在北京大學或者清華大學。因為院校可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到你將來的就業,因為不同的學校師資力量是有很大區別的,即使在同一個學校不同專業,他也有強勢專業和弱勢專業,比如最近國家剛剛提出的。建設雙一流的學校。那麼雙一流的高校有很多,那麼雙一流的專業有更多,所以個人覺得還是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最後考上了一所很不錯的學校,在讀研期間如果沒能好好的發揮自己的專長鍛鍊自己的能力,到三年之後畢業的時候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本該如此的吧


考研與高考時的抉擇,側重點確有不同:高考通常較側重學校,而考研通常更側重專業。

在高考季,很多人也會面臨專業優先還是學校優先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伴隨著每個家庭的教育歷程。可以說,在高考填報志願時,許多學生和家長都會關注一些

標籤性的東西,例如常見的985、211、雙一流等等,以及種類繁多的大學排名。究其原因,是因為本科階段的教育通常更具有通識教育的性質,特別是一些文科類的專業。換言之,在畢業找工作時,許多崗位更注重學校名頭而與專業水平本身不大掛鉤。例如許多歷史專業的學生,在畢業時會更多地展示自己學校本身,而不講自己的專業,因直接用到專業知識的對口崗位少之又少。但理工科對專業水平要求很高,這便是另一種情況了。

而到了考研階段,情況大有不同。研究生的學習更側重於深入的學術探討,或者說專業知識的深究,此時專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此前流行過的一句“名言”很好地闡述了這種不同。

本科生看學校,研究生看專業,博士生看導師。

很多本科畢業生在選擇讀研學校時,已不會僅僅參考學校的標籤或是大學本身排名,而會多方面蒐集專業的信息。較為權威且影響範圍較廣的專業排名信息有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許多其他國內國際的專業排行榜也可供參考,這些排行榜不再以學校為整體單位進行排行,而是細化到具體的專業,學校的優勢學科和短板學科一目瞭然。

考研時的選擇,要根據個人情況決定,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議。

  • 自己考研的目的:如果考研時的心態主要是“本科學歷不值錢了,想要一個更高的學歷好找工作”,那麼讀研仍然是就業導向型的,此時的你更需要一些標籤性的東西,學歷、學校名頭等,那麼此時仍可以把學校放在自己考慮的第一位。

  • 出於學術研究及繼續深造的目的去讀研,那麼顯而易見專業是第一位,教授導師的水平十分關鍵。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理工科專業相對於文科專業,其專業知識重要性會更高一些,因此無論出於什麼目的讀研,讀理工科都要十分看重本身專業水平。

最後,祝福每一位考研學子都能披荊斬棘、夢想成真,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探討考研時的抉擇。點擊上方“關注”,與我一起尋找教育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