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出土文物珍品 天藍釉荷葉口瓶


汝州出土文物珍品         天藍釉荷葉口瓶


汝州出土文物珍品 天藍釉荷葉口瓶

劉孟博/文

汝州市地處中原腹地,文化積澱深厚,是歷代郡州治所,長期為豫西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地,境內史前遺址和名勝古蹟棋佈星陳,地下、地上文物資源豐富,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彪炳於華夏文明史冊。出土文物是地方歷史文化的積澱和濃縮,是對地方厚重文化的充分展示,汝州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有明確記錄發掘出土的珍貴文物,不勝枚舉。這些歷代文物珍存出土以後,因汝州市目前還沒有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進行基本陳列展覽,導致多數文物或“沉睡”庫房鮮為人知,或“背井離鄉”借調他處。

汝州出土文物珍品         天藍釉荷葉口瓶


…………1959年9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在騎嶺鄉大張遺址發掘出土,石鏟、石鑿、石斧、彩陶高領罐,深腹罐形陶翬,雙腹盆等文物800件,現存於省博物館。1972年,洛陽市博物館在煤山遺址發掘出土,石斧、石鑿、石刀、籃紋罐形鼎、大口尊、陶甑、高領罐等文物150件,現存於洛陽市博物館。197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煤山遺址發掘出土,石刀、蚌刀、骨鏃、籃紋罐形鼎、方格形深腹罐、鬲、圈足盤、大口尊、開槽盆等文物近500件,存於北京古研究所。………………

汝州出土文物珍品         天藍釉荷葉口瓶


1976年冬,出土於紙坊鎮西趙落村的天藍釉荷葉口瓶,是汝州人民熟悉又陌生的出土文物珍品之一。稱其熟悉,是因它以優美的造型,於1992年10月11日,作為汝瓷的代表器,複製陳設於汝州市標之上,因此該瓶也被稱為“市標瓶”。說到陌生,則是該瓶當時共出土兩件(一對),出土不久便落得勞燕分飛各西東,一件現藏於汝瓷博物館,一件借調於河南博物院。

汝州出土文物珍品         天藍釉荷葉口瓶


天藍釉荷葉口瓶,高64.2釐米,口徑19.1釐米,底徑21.2釐米。侈口卷沿,束頸,鼓腹呈瓜稜形、喇叭狀足。大瓶口沿由六片向外翻卷下垂的荷葉組成。每片葉子中下部凸出一個釉珠,似欲滴的甘露。腹呈六稜狀,腹下與圈足相連處飾凸弦紋。胎質較堅密、呈灰白色,胎體厚重,系手拉坯分節制成。器物內外及足心施天藍釉,釉計潤澤,釉面有橘皮、棕眼及開片。

汝州出土文物珍品         天藍釉荷葉口瓶


該器物在製作工藝上為分段成型,工藝複雜、燒製難度大,從該器物胎、釉及燒造工藝看,同汝州金元時期青瓷窯產品風格相同。據文獻記載,汝窯產品無大器,該器物體型碩大,而又成對出土,保存完好無損,實屬罕見之物,因此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天藍釉荷葉口瓶的出土,增加了汝州市和汝瓷知名度,對研究金元時期汝瓷的發展,汝瓷燒製工藝,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