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寶什麼都很好,就是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愛自己玩怎麼辦?

飯飯174579266


作為家長,無論是男寶還是女寶,孩子不合群,確實心情很焦急,我面對過同樣的問題。

孩子上幼兒園早的緣故吧(男寶2歲半入園),膽怯,不和小朋友交流,老師還總是讓他坐在最後一排,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年多,到大班,我認識孩子班裡的一個小朋友的奶奶,一到星期六和星期天就邀請那個同班的奶奶和和小朋友來家裡玩,因為家裡玩具比較多,那個小朋友每個星期天都來找我家孩子玩,時間一長,我家的小孩就黏上了那個小朋友在幼兒園裡也和那個小朋友玩,慢慢的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穎子在前行


一點不用擔心,我家小孩小時候就這樣子,看到人就藏起來,或哭,出去玩還得牽我手,就是接觸人少了,我自己帶她,每天就我們倆,再就是姥姥姥爺,下樓就怕人,後來我老公去外地,我也帶孩子去住在廠子裡,每天好多的人都來逗她,打招呼,我還帶她去廠子周圍去認識鄰居,鄰居家也有小孩,性格就越來越熟悉,膽子也變大了,多帶她去遊樂場認識多一點的人,有性格很好的小哥哥小姐姐也鼓勵她一起玩,小孩子好像都比較喜歡比自己大一點的孩子玩


幸福就好137397061


多大了呀?孩子如果還小沒事的,大一點兒就好了,媽媽試著多引導。

我閨女在兩歲前也不和小朋友玩,後來和奶奶回老家了一段時間,學會和村裡其中一個小朋友玩了,現在出來城市也知道主動找小朋友玩了。不過,她喜歡找和她差不多大,或者稍微大一些的女孩子玩,像其他比她小的,或者男孩子她不喜歡玩。

寶媽試著多引導孩子和年齡相仿的小孩子玩,慢慢就好了呢。


河豚喲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不願意和別人玩兒。小區院裡的孩子卻經常玩兒在一起。原本我也擔心孩子孤僻,不合群,不過通過觀察,孩子除了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性格還是很活潑的,而且也不怕生人。我們也不用太擔心,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等著上幼兒園就可以了。

後來我發現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和小朋友玩,但是有的孩子屬於慢熱型的,或者是比較喜歡安靜,願意自己玩,孩子表現出來的不合群,可能並不是她的本身意思。

我認為家長千萬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不合群的標籤,小心真得成了不合群。

其實,12到24個月的孩子,對朋友沒有什麼概念。在三歲以前他們還處於觀察階段,而不是參與者。你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自私,不喜歡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玩。家長就需要尊重孩子的這種生長特點,不用強迫孩子必須跟別人玩,也不用強迫他必須分享。


愛生活的葉紫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是不同的,生活中會有很多影響孩子性格的因素,其實也折射著孩子心理發育的狀況,比如:



1、性格內向、怕生

有些寶寶天生性格比較敏感,在人際交往中可能會顯得內向、靦腆、慢熟。而有些孩子怕生是因家庭環境造成的,例如小時候如果過度保護,會導致孩子容易對環境產生懷疑。

以上不管哪種情況,爸爸媽媽都應該放慢腳步,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也要儘量創造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例如多去兒童多的場所玩兒。

如果能有經常見面的、熟悉的小夥伴就更好了,更容易讓孩子有安全感。 但是,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融入他人,容易起反效果。也可以從旁觀遊戲開始做起,通過在旁邊看,慢慢降低心理阻力。



2、缺乏安全感、出現分離焦慮

有時,孩子不願意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兒,而是更喜歡呆在家長旁邊,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對分離產生焦慮。

這也許源於平時爸爸媽媽的陪伴不足,與孩子進行高效互動的時間少,孩子更願意黏著家長玩兒遊戲。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從日常的陪伴做起了。

3、有過不愉快的經歷

如果孩子以前在遊戲中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例如被推到倒了、被搶了玩具等,可能會有防備心理,不願意再和其他小朋友玩兒。

黨是這情況下,爸爸媽媽也不要逼迫孩子,可以讓孩子在有其他小朋友的環境中,進行旁觀,或者平行遊戲,漸漸讓孩子對環境產生信賴。

其實,孩子們在一起玩兒,發生摩擦是難免的,關鍵看家長如何處理。

要讓孩子理解“別的小朋友並不是故意的”或者“並沒有惡意”,即使遇到最糟的情況,孩子是被別人惡意欺負了,我們能不能讓孩子明白,這些人是極少數,我們周圍還有更多善意的小夥伴值得交朋友,都非常重要。



4、物權意識強,不願分享

有些孩子不願意和別人玩兒,是因為處於物權敏感期,對自己的玩具、小領地,佔有意識比較強,不願意分享。

孩子有了物權意識並不是壞事,是心智發育的一個表現,但如果不加引導,發展成“自私自利”就不好了。

爸爸媽媽平時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相關繪本,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過於寵溺孩子,而是找契機培養分享意識。

例如家長容易把好吃的都給孩子。以後每次到了吃點心、吃水果的時間,都可以問孩子:“能不能從自己碗裡分享一塊給媽媽呢?”

不要強迫,而是和顏悅色地徵詢意見,講到孩子同意分享為止,並養成習慣。玩兒玩具的時候(如積木),也可以讓孩子分享一部分給媽媽,而不是全部都是他自己玩兒。



5、排除孤獨症

孤獨症也叫自閉症。大部分孩子都有可能發生不願意和別人玩兒的情況,家長不用擔心。但也有極少數可能行是自閉症。

有自閉症的孩子,並不僅是不愛說話,而是缺乏與人交流的傾向,譬如前面說到“平行遊戲”,孩子會流露出想要靠近別人的意向,走近他人的遊戲場所進行遊戲活動。

自閉症兒童則很少主動找別人,甚至出現躲避,對父母的呼喚沒有反應,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 語言很少,即使會說也寧可手勢代替,較長時間沉迷於某種或幾種單調的遊戲。

例如熱衷看天氣預報,卻對孩子們都喜歡的動畫片、兒童節目沒有興趣。也有孩子每天必需吃相同的飯菜,出門必須走同樣的路線等。

如果懷疑孩子有自閉症,需要儘早就診、進行干預。



那麼,日常應該如何引導或者幫助孩子適應身邊的環境,融入群體呢?

1、讓孩子有玩伴

這也是作為家長必須要做的第一步,同是在一個生活區,周圍肯定有同齡的孩子,或是鄰居,或是朋友,家長之間要相互交流,同時也能帶動孩子在一起玩耍。

2、經常邀請小朋友到家裡吃飯玩耍

比如孩子過生日或是一些節日,有活動的主題,邀請小朋友到家裡共同過節日,讓孩子能體會在一起過節日的快樂。

3、家長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出去旅遊

旅遊讓他放鬆心情,親近大自然,解放孩子們的天性,同時去旅遊的地方孩子多,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4、多讓孩子做融入社會的活動

根據孩子的年齡,適當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外出買東西,讓他自己去體驗買東西與人交談的樂趣。

5、家長有時候也要適當的引導訓練孩子的語言交際能力

只有敢說,才能讓孩子放開自己。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孩子們說話,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說的挺好繼續努力之類的。

只有多說,孩子們才能學會與人交流,才能去更好的融入小夥伴們。

最後,在此忠告 :

孩子不合群,會逐漸變得性格內向,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慢慢引導。多給孩子創造交朋友的環境與機會。


JM說史


小女孩兒蠻可愛的,有的時候喜歡自己玩兒,這也是小女孩兒的一種天性,作為家長的也不必著急,也不必召喚,應該培養孩子多喜歡跟小夥伴們玩耍。有意識地要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朋友相聚的場合,而讓自己的小女兒保持跟朋友家的孩子們一種聯繫,時間久了孩子也知道相聚的快樂,小夥伴們共同玩耍的快樂時光,所以說小的孩子不必那麼放在心上,有的時候小孩子是懂事很晚的,所以說家長要有一種耐心,千萬不要看孩子出現什麼不合群的狀態你就著急上火,有的時候孩子成熟的晚,所以說也不必太在意。



一開始我的兒子剛上幼兒園跟誰也不玩兒,整天去幼兒園就知道哭,或者一個人站在角落裡,當時老師都害怕了,想讓我把孩子接回去。後來我說孩子既然進了幼兒園再讓他回家,他可能就認為他這麼一說一鬧馬上就自己得逞了,不用去幼兒園了,這樣的慣例可是培養了孩子任性就會得到家長重視的壞毛病,這樣是不好的。後來有的時候我就把他送到我朋友家裡去陪她的小哥哥玩,甚至是有時候夜裡都讓他住在那裡,慢慢的孩子總喜歡找哥哥玩兒,後來又增加了幾個小朋友,漸漸地我的兒子也從中間到了那種跟小夥伴們玩耍了快樂,從此孩子的性格也活潑了。



家長對於孩子就是一面鏡子,有的時候我們多循循善誘的去講解,去告訴他跟小夥伴們共同的玩耍是最好的,跟小夥伴們團結是最好的美德。這樣的話孩子成長起來也就快了,也就是非常快樂的童年。


伊春美食美客


孩子不喜歡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你要反思了哦。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第一:孩子是不是遺傳了你和你老婆的基因以及生活習慣。如果你們倆口子平時在家就各玩各的,回家就一人一部手機的。或者你們倆口子平時也很少和鄰居朋友什麼的交流的。那孩子也可能和其它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去。

第二:要和幼兒園或者學校老師溝通一下,問明白孩子是為什麼。是有人欺負她了,還是她欺負別人了,或者是被老師批評了。小學老師可能不會管小朋友之間的溝通,但幼兒園老師是有責任管好,照顧好每一個小朋友的。小朋友明顯的不合群,老師應該知道並且處理好。

第三:要看孩子自己一個人是在玩什麼?如果她自己一個玩單人的遊戲或者玩具,或者一個畫畫寫字高興得很,你叫她她還不願意停,那就沒什麼問題。反而你要支持她,甚至向這個方向培養。可如果她一個人在玩本來是需要多人才能玩的遊戲或者玩具,你叫她她也不理你。那就比較麻煩了。可能是有一些心理疾病了。

單胎的寶寶,如果父母和孩子溝通交流得不好,確實會有些孤癖。本來也沒什麼,實在你處理不了,二胎吧。


劍139790523


需要慢慢來引導。可以嘗試根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玩,我家寶寶跟比他大幾個月到一歲的孩子在一起不玩,但跟比他大幾歲的哥哥姐姐就玩,並且跟他們學習他們的動作和表情,很開心。其次可以嘗試根不同的孩子玩,寶寶的記憶力通常都非常好,哪個孩子對她好,他會對她有持久的好感,我家寶寶就認人玩。等等,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寶寶跟其它的孩子玩,慢慢的他就能接受其他的孩子了。不要著急,慢慢來。


一個啊潤


融入集體,才能快樂成長、幸福生活。

人是社會性的,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同伴的幫助。同時,也只有融入集體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和自我價值的體現。不合群,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長,甚至影響孩子的生存能力與生活品質。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審慎對待,在學習生活中做好交友引導,給孩子創造交友的環境與機會。

為什麼要引導孩子成長合群?生活中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適應群體生活呢?

1、朋友是成長路上的夥伴

善交朋友的孩子,才能“遊刃有餘”的處理好各種成長關係。孩子之間的事情,需要引導孩子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解決,需要給予孩子們自己處理生活事務的機會。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從生活中提升成長技能,讓學習的知識服務生活。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三人行必有吾師”每個人的成長和性格都是不同的,學習成績並不代表全部,成績好不代表這個人就一定優秀,成績差並不一定就沒有可被人學習的地方。孩子時期是體驗各種生存之道,為人處事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學會識人、選人,能按照自己的成長需要借鑑同伴都優秀之處為己所用。

迴避是引導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低級的選擇,迴避最終只會形成逃避。因為,人類生活總是在不同的全體之間相處的,而世間也絕無“十全十美”之人,如果對方有****不足就不與其交朋友,那麼最後只會使得自己沒有朋友,成為“孤家寡人”。

2、成長過程中的“才能攀比”、“互學互鑑”有助於促進孩子的學習成長、成才

孩子的學習成長是積少成多、聚少成塔,反覆練習、業精於勤的過程。孩子的學習成長需要有對比,但不要害怕對比,孩子們的學習效益就在於同伴會的我也要會,同伴間的“才能攀比”、競爭對孩子的學習成長很有幫助。所以,要引導孩子多交友、多向同伴學習、多分享自己的學習給同伴.......

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從孩子出生到大學畢業的20多年裡,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整個成長曆程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孩子開始上小學一年級了,說明孩子的成長進入了新的階段,這就是孩子對於知識內容的學習正式轉移到學校和老師系統的教學上來了。每個孩子只有融入集體,成長才能有趣味,同時也才能發現自己成長途中的不足,從而為改進學習、加快成長調整好成長方式。

俗話說:“孤掌難鳴”,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人生也是如此,沒有朋友的人是孤獨的,朋友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必備。現代社會生活是精細化分工的,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根據自身的需求獲得成長資源,同時又為奉獻自身的能量換取價值回報。交際是獲取成長資源,獲得價值回報的必經之路。

3、引導孩子交朋友

“計劃生育”式的“獨生子女”少了兄弟姐妹,“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出生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副產品,比如孩子們少了兄弟姐妹;孩子成為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為了家庭的未來幸福將精力全部集中到一個或者兩個孩子身上,使孩子由原本的自然“散養”變成了集中精力的個別定製化“精養”。原本一個家庭可以根據經濟情況自主決定生育孩子的個數,這樣每個家庭都會自然生育多個,這樣每個孩子就會自然都有兄弟姐妹、有朋友。生活中不同年齡的兄弟姐妹就會彼此相互照顧,形成大帶小、小追趕的自然積極成長的氛圍。同時,每個孩子也就自然的在生活中練習瞭如何交友。

曾經“庭院”式的生活,每個院落都是同族或多年的親屬。城市化給鄰里帶來了新面貌,原本的熟人社會變成了冷麵孔,現在居住在同一小區的很多人都互不認識,更有甚者對門鄰居都不知道對方是誰。還記得80年代前的村落,每家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整天村子裡都充滿了孩子的歡聲笑語。雖然時不時還會有爭鬥的現象,但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孩子們之間前一秒孩子為爭某個東西而拳腳相加,下一秒就會為完成同一個小任務而通力合作。有同伴的生活是最快樂的,孩子們能體驗到該向誰學習、崇拜誰,同時也能體驗到被模仿、被崇拜的榮耀感。生活給予了孩子們自然交友、協作、競爭、合縱、連橫等多方位、多視角的成長體驗.......

城市化還帶來了領完一件副產品,那就是商業地產每一寸土地都成為了私產。雖然商業小區土地的所有權屬於業主,但戶業主分的土地極少,而且也不可能自己管理,那麼這些小區的土地管理權就到了物業手中。如何使用、收益這些土地就成為了物業營收的方式,最直接的就是小區配套的停車場、某些公益用房幾乎都被物業商用。

城市鄰里的不認識、小區內場地使用權不屬於孩子,從根本上將孩子們送回了自己的家,孩子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被限定在了家中與家長為伴,同齡夥伴如果有那也只能是偶遇,很難形成穿同一條褲子的“異姓兄弟”、“異姓閨蜜”,“青梅竹馬”更是不可能有了......

引導孩子交朋友,第一步就是要引導孩子突破以自我為中心的成長觀念,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協作與奉獻,要引導孩子懂得自己有面包,通過交換才能獲得水或水果。分享能擴大快樂範圍;協作能降低任務的難度;懂得奉獻在前,當急需之時才能獲得幫助。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只是社會的一份子,生活離不開朋友,朋友互利協作是生活幸福最有力的保障。

競技協作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育鄰人


自我肯定過高的表現。女寶:我才不要和那些幼稚的小朋友一起玩呢。

你打擊一下就好了。怎麼打擊?分為物理和精神。

大人參與進去。讓她尾巴不要翹那麼高。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