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數學B-物理學B+化學B生物學B-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

山西大學坐落在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其悠遠的文脈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書院及清代晉陽書院和令德書院。早期的山西大學堂中西合璧、文理並重,辦學思路開闊,育人理念先進,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三晉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鎮。


 現山西大學已成為一所文理工並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1998年,成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2005年,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2012年,成為全國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程”入選高校之一, 2014年,具有六十年辦學歷史的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併入山西大學,學科結構進一步完善。2016年,成為國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點建設大學。2018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設基礎上,正式成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

哲學B、理論經濟學C、法學C+、政治學B-、馬克思主義理論B-、教育學C+、體育學B、中國語言文學B-、外國語言文學C+、考古學C-、中國史C+、數學B-、物理學B+、化學B、生物學B-、科學技術史B-、生態學B-、光學工程C+、控制科學與工程C+、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化學工程與技術B-、環境科學與工程B、軟件工程C+、管理科學與工程C。

山西大學,數學B-物理學B+化學B生物學B-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

學校擁有一批以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為代表的重要學科平臺。設有涵蓋文、史、哲、理、工、農、經、管、法、教、藝、醫等12大學科門類86個本科專業以及9個本科雙學位招生專業。現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種類18個;自主設置交叉學科博、碩士點各2個;目錄外二級學科博、碩士點各4個。化學和工程2個學科入選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來,學校主持的國家“973”計劃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各類項目穩步增加,先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技術發明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等16項國家科研大獎。
  名師名人薈萃,教學成果顯著。現有專任教師2138人,高級職稱教師1084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國際傑出專業技術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千人計劃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萬人計劃高層次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模範教師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近百人。擁有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5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部教材成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共有10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或提名獎。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0702人,其中本科生24122人,研究生6580人。開設“初民試驗班”,引入研究性教學理念,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顯著提升了學生學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學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85%以上。

  國際交流廣泛,留學渠道通暢。 

 目前擁有塢城校區、大東關校區、東山校區(在建)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2985畝,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學校林蔭遮道、花草圍樓,處處散發著宜學宜居的人文氣息。圖書館館藏文獻367萬冊,電子圖書34萬餘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1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