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在線教學,每校都組織老師錄課是形式主義

為防控疫情擴散蔓延,全國各地都做出延期開學的決定。但“停課不停學”,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均表示,要通過在線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家通過網絡學習。

有教師反映,有學校通知教師去學校錄課,以做好在線教學的準備。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開展在線教學,可能會請少部分教師補錄一部分課程,但並不需要本校教師都去錄課,對於絕大部分學校的老師來說,主要是利用已有的在線教育資源,包括國家網絡雲課堂資源,本地區教育部門提供的在線資源,教育培訓機構免費開放的課程資源,督促學生在家按時進行學習,老師可適當同步進行在線直播授課,輔導學生進行學習、完成作業。簡單來說,這根本不需要老師把課錄一遍,這時期老師的主要角色不是主講教師,而是輔導教師。


開展在線教學,每校都組織老師錄課是形式主義

實際上,教育部對於如何開展在線教學,已有明確的部署。首先,在線教育課程資源,會由國家網絡雲課堂統一提供,並於2月17日開通,在線課程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項目獲得部級獎的課程資源為基礎,吸收其他優質網絡課程教學資源組成,各地學校可自主選擇在線課程資源,組織學生開展網上學習。

其次,國家網絡雲課堂(www.eduyun.cn)以部編教材及各地使用較多的教材版本為基礎,覆蓋小學一年級至普通高中三年級各年級,以教學周為單位,建立符合教學進度安排的統一課程表,提供網絡點播課程。也就是說,學校老師只要按這一課表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即可。不按這一課程表,也沒有關係,可以根據本校情況點播課程資源,形成本校、本班的課程表。


開展在線教學,每校都組織老師錄課是形式主義

而除國家雲課堂提供的在線課程資源外,各地教育部門也已經著手開放本地區的在線教育資源,並組織本地名師補錄部分課程,以充實在線課程資源。按照這樣的安排,學校根本不愁沒有網課,也並不需要每校都組織老師錄課。

在線教育最大的優勢就是突破時間、空間限制,進行資源共享,而其劣勢則是個性、差異性不足,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更高。

基於其優勢,各校顯然沒有必要各搞一套,這很耗時,花精力,也不一定能錄出比已有網絡課程更好的課程,據報道,為豐富網上優質學習資源,教育部還協調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教育部門和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中小學將本地本校網絡學習資源在延期開學期間免費向社會開放,供廣大中小學生自主選擇使用學習。只是對於少數有條件的學校來說,可以開發有特色的校本網絡課程體系。學校開展在線教學,主要是讓老師熟悉在線課程平臺,而老師的精力應該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開展在線教學,每校都組織老師錄課是形式主義

一是從國家在線課程資源、地方在線課程資源、學校以及培訓機構免費開放的在線教育資源中,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資源,推送給學生自主點播學習,掌握學習的進度,老師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在線課程資源選擇與整合上。

二是利用在線教育平臺提供的在線講課、互動輔導功能,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進行一定的直播授課,這並不需要老師事先錄製,而是根據在線課程講授的內容,再補充進行一定的講解,進行互動輔導。通過在線講課、互動輔導,既讓在線學習具有個性,也可瞭解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的情況。

三是家校結合,督促學生每天完成規定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線學習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更高,這也是為何在線教育很難“顛覆”傳統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網上老師在講,學生可能根本不學,或者偷偷地上網打遊戲,這就難有學習效果,因此,需要提高在線教育課程的品質,增加老師的在線直播、互動,提高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也需要家長起到監督作用。千萬不要認為,只要給學生提供了在線課程資源,學生就會好好學。老師對在線教育資源的選擇、積極輔導,家長的配合,將決定在家在線學習的效果。因此,不能把在線學習的重點搞錯了,不是組織老師錄課,這基本是做無用功和重複勞動,屬於形式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