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多歲,你能混成啥樣,這輩子也就混成啥樣”,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現在才19歲,但我想表達一下我得看法。這裡的20多歲我覺得包含了人思想的成熟和三觀的形成,當我到達20多歲時,我的重心可能會放在工作上,甚至是完全在工作上,去養家餬口,這是一個分水嶺的年齡,它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生活習慣。就現在我周圍的20多歲的人來看,大部分都忙著掙錢,去認識關係,搞副業等等,拼命的掙錢。不都是為了以後的生活,問題的關鍵就在於20多歲你到底能幹什麼,有的去打工,有的去創業,也有的啃老。無非就是你如何去面對生活,你的思想是否能在未來幫助你。

舉個例子來說,20多歲的你安安穩穩的工作,每月拿著固定工資,持續10年,可能也就買了一套房一輛車結個婚。20多歲的你去創業去結交商業中的精英什麼的,關係網打好,有合適的項目去做,花費三年去打造關係建立關係,7年用來完成合同中的事,你房子車什麼的都不缺,也不用工作什麼的,在這十年裡把後半輩子的錢掙夠了,光吃老本就好了。

混成什麼樣,自己能決定,要看你想給別人打工一輩子,還是自己去闖,20多歲還很年輕有很多時間是可以在社會上去打拼,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人的命天註定,但是運是靠你自己去改,命運就是這樣。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敬請諒解。


博仔愛奮鬥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有的人20多歲還不成熟,心態不正。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以前也很不懂事,自從被別人騙去搞傳銷吃了三個月苦以後才懂了一點人身道理,所以說20多歲混的差,可能還沒有經過大風大浪,等他經歷過了自然就會成熟起來,努力想辦法賺錢


離哥太難了


“20多歲混成啥樣,這輩子就混成啥樣。”這句話有點太過於偏頗。

我有一組數據信息:①任正非,74歲,華為;②馬化騰,47歲,騰訊;

③陳東昇,62歲,泰康保險集團;④馬雲,54歲,阿里巴巴集團;

⑤李建紅,63歲,招商局集團;

⑥許家印,60歲,恆大集團;⑦董明珠,64歲,格力電器;⑧王興,40歲,美團點評;⑨雷軍,49歲,小米科技;⑩段永平,58歲,步步高集團。當同仁們讀完這些信息後,是否還同意前面的觀點呢?

20多歲,也就剛剛大學畢業的稜頭青,毛頭毛腦,毛手毛腳的大小夥。當然,我不否認也有許許多多少年老成,坐擁萬貫的少富。但絕大多數還初涉人生的訣擇,剛步入社會,人際圈子,人脈興旺,無論言談舉止還是生活工作,正處初期,熱情積極,陽光上進,充滿朝氣,這個時候許多選擇,卻有可能影響今後的取向和發展。

20歲以前學習態度,良好習慣,以及所考取大學好壞,自己在大學努力與否,自己在大學畢業以前逐步形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對自己以後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也不至於20多歲混成啥樣,一輩子就混成啥樣子!

另外,兩個“混”字,讓人覺得總有一種玩世不恭的感覺,讓人難免痛心。

總之,一個人從小學到初高中,到大學,直到踏入社會,都不能用“混”來詮釋,而是必須要窮盡畢生的精力一直要勤於動腦,經常動手,積極進取,踏實誠信,勤懇敬業,善於創新。就一定會有所收穫,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雲鷹


我覺的這樣說有點太扯了。如果這樣說的話,那估計也就沒有今天的馬雲,劉強東,宗慶後,還有老乾媽他們了。

20多歲也就是剛出大學校門,或者還是在校大學生,如果說現在的你就決定你的以後,那我想,你也就這樣了。你想想老乾媽,她在20多歲的時候可是還在擺地攤,如果這真就說明她這輩子這樣了,那估計沒有今天的享譽全國的老乾媽了。因此,對於這個觀點,我有以下建議:

一、不管多少歲,我們都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別人而活。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說法,不然我可能永遠只會活在別的生活,而且活的一塌糊塗。20多歲,不過才是我們事業的剛剛開始罷了,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這個年紀,我們可能會經歷失敗和迷茫,但是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那又怕什麼呢,我們還足夠年輕,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去翻身。

二、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不設限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設。如果在我們剛踏上事業的初期,我們就給自己的人身設限,那你的人生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我們的未來充滿未知性,那也說明,我們的未來還有無盡的可能。

綜上所述,20歲的年紀,決定不了你的一生,別害怕,別迷茫,大膽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你的人生才會精彩。加油。


小興興他爸


有人說這樣的詞語看看聽聽也就罷了,不必在意,也許他自己都沒活明白呢?也許他就是一個愛指手畫腳的理論專家,如果每個人都要聽從別人的安排或閒言碎語,那我們自己存在的意義又在哪裡?

一個人要活成什麼樣?是在幹中學習進步改錯提升中得到的,你要活出精彩,是在你的行業中做出成績,在你的行業中請教能人,他們的話你是值得去聽得,那些對你有用,過濾一下留給自己,在實踐中體會他的價值。

一個人活的是否精彩,先從事業下手,事業順風順水,或者能在實際中知難而上刻服困境,你的話語權人際圈自然越來越好,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像內發展,跟自己較勁,跟事業較勁,分清主次順序。不要為一些沒有意義的話而浪費寶貴時間。

優秀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理念方向發展的,不是某些人預言的。真正厲害的人,也只有功成名就了,別人才慢慢看懂。

成功沒有年齡限制,得看時代和環境,不同的成功,不同的年齡,小成二十多歲,大成也得三四十歲以後啊,幹什麼事不得積累基礎和經營嗎?所以不是二十多歲啥樣以後就啥樣?只要你不斷努力不斷髮展,就會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班長惠恆遠


20多歲,你能混成啥樣,這輩子也就混成啥樣?我不贊同這種說法。

首先,20多歲正是上大學的年齡,青春煥發,充滿了憧憬,即使是進社會早的,人生也才剛剛開始,怎麼能說20多歲,你混成啥樣?這輩子也就混成這啥樣呢?

馬雲在20歲的時候,剛剛經過了兩次高考失敗,第三次勉強被杭州師範學院專科錄取,35歲才開始創立阿里巴巴

馬化騰20多歲的時候還在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習,27歲才創辦騰訊

任正非20多歲的時候還在重慶大學上學,43歲任正非才剛開始創立華為

現在,以上這三位商業鉅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里巴巴創辦了淘寶,是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馬化騰創辦了騰訊,是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任正非就更厲害了,創辦了華為,產品不僅行銷海內外,而且率先在5g領域實行彎道超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綜上所述,20歲正是花季年齡,是人生的開始,年輕人要趁著這個年齡大展宏圖,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光和熱,不要有那種消極的態度,積極的面對人生才是年輕人應該有的樣子


大道至簡6666666666


有人說“20多歲,你能混成啥樣,這輩子也就混成啥樣”,你怎麼看?

絕對不是!20多歲對於人生來說,僅是一小步,怎麼就能夠就下定論呢?

一、20多歲才是人生起點,一切皆有可能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你看:20歲根本未上榜。

有些人30歲才開悟,才開始奮發圖強,而有些人可能七十歲還創業,每個人生都不同,每天都是新的開始,所以不要為自已設限。只要生存著,就要充滿希望。


二、現在混成啥樣,不代表以後就是啥樣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有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

書中,老藝人蘇崑生唱道:

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

那烏衣巷,不姓王;

莫愁湖,鬼夜哭;

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上述的內容是說:曾經輝煌,現在落泊,人生很難說定數。


同理:現在落泊,將來也可以輝煌,就看你如何努力

人生充滿未知數,待你去解題!


唐貓說情感


這太絕對了,個人不太認同!

一輩子的事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不定性的因素真的太多,健康、家庭、人脈、社會環境等等都是一直在變化的!社會瞬息萬變,你不可能一直保存一個狀態的!

打個比方:就算你非常的積極進取,有眼界、有魄力,在自己的領域做的非常好!但若你所做的事業,因社會發展取締了呢?就像很多城市已經不能使用摩托車一樣,那它的市場勢必會減小甚至不復存在。你可以換個行業,那你的經驗和人脈是否需要重新搭建?

要知道擊垮一個人說難也很容易,如家庭的突變,家裡是否有某些人不省心,惹事了?自身身體是否依然健康、抗壓力是否一直很好,等等


還有有些人,20多歲的時候渾渾噩噩的過,但有一天他奮發圖強,或者是被某個貴人點醒,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憑藉自己的堅持與努力,最終變成有成就的人,也不是不可能。這樣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不是嗎?


所以20多歲怎麼樣?真的不代表一輩子就那樣了!


V媽小視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97ee619eb3ebdd94adeb65638d24a22\

呆若風吟


我認為這句話極其錯誤。20多歲剛從學校踏入社會正處在人生的迷茫階段,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只能不斷摸索著前進,當然不排除有一部分人在20多歲已經很成功了,他們從一開始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這一部分人佔多大的比例呢?

大部分人選擇在這個年齡段到企業上班,有的考公務員事業編,很少一部分人自己創業。在上班的人裡面又有很多種職業,賺錢或多或少。但是人生就如此定性了嗎?不是。20歲才剛剛開始,所謂三十而立,更何況人生這麼長,誰都不敢在此刻下定論。

我曾經的一個老闆,年過花甲,他創業也不過是在前幾年。他說年輕人不要急著創業,你20多歲沒有經驗、沒有足夠的資金,沒有成家立業,後方也不穩定。你只能是一次次失敗,你失敗多了還會有鬥志嗎?等到你四五十歲,你家庭和樂無後顧之憂,並且手裡邊有點錢了,有了社會經驗和人脈,那時候成功的幾率會大很多。

我覺得這些話非常有道理,20多歲我們可以奮鬥去賺錢積累經驗攢人脈,但是要想真的做好混出個人樣來不急在一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