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農村不下雪?少了很多樂趣

南方下雪與北方不同,北方冬天春天下雪可以說是肯定加肯定,而我們南方(不包括華南)下雪,需要一點運氣,尤其是下那種鵝毛大雪更是一種奢侈的期盼,每年冬天我們這裡基本上都會飄雪,不過大部分都是那種顆粒學,一個晚上過了之後,地面上很難看到白雪皚皚的現象。

春節農村不下雪?少了很多樂趣

很不走運的是,今年春節又是個暖冬,白天出太陽的時候最高氣溫都達到了14°左右,這怎麼看都不像是 冬天,反而像晚秋的光景,加上今年特殊的原因,大家都懂得,所以過年只能貓在家裡過冬,有無線網絡,所以什麼時候都不想出門。

想想以前過年哪些大雪紛飛的日子,總是在春節的時候格外引人注目。不像現在這麼冷清。我記得以前春節過後,一場大雪一下,一個晚上之後醒來,推開窗戶,你會發現眼前一白,晃得有些刺眼,這個時候只等把早飯吃過之後,就開始出去踏雪,什麼打雪仗,堆雪人,都提不起我們的興趣了,對於小孩而言,吃了飯之後,出門就往大堤上跑,哪裡因為下雪當然有好玩的,當然每個人手上都拿了一塊膠布或者是蛇皮袋。大人們當然也不會安分守在家裡。吃過飯之後,大人小孩會各自尋找自己的活動場所。

春節農村不下雪?少了很多樂趣

我們這些小孩,拿著膠布和蛇皮袋奔向大堤,大雪覆蓋在草皮上面,斜坡上面全部被白雪覆蓋,這就是一個天然的滑雪場地,或者說是溜冰場地,所有的人,從大堤上站著,然後在身體下面放好膠布或者蛇皮袋,坐在上面有大堤上面往斜坡下面劃,體會滑雪的感受,記得那時候樂此不彼,可以一直玩上2小時不寒累,但是當時間過了之後,就會感覺到非常冷,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滑雪的時候,下面的褲子由裡到外全部溼透了,尤其我們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的這個條件,我們裡面穿的都還是大人用手工織成的毛線褲子,就相當於現在的保暖內褲,不過比現在的保暖內褲要重,穿起來很臃腫,雖然保暖,但是一旦被水打溼之後,會非常冷。

春節農村不下雪?少了很多樂趣

​於是這個時候這些小孩會紛紛往火堆裡面跑。這裡的火堆不是指真的火堆,指的是哪些老人們在家裡生的火,專門用乾燥的樹樁和幹木材生的火堆,過年的時候,農村的人如果沒有其他事情去給親戚朋友們拜年的話,一般吃完飯之後,都會往這些地方跑。來到家裡會感到很暖和,一般大人都會口頭責怪幾句,然後讓孩子們將溼衣服脫下來,放在火堆旁邊慢慢烘乾。這時候,火堆裡面會放著正在燒烤的餈粑,紅薯,泡柑,以及紅薯皮什麼的,這些小吃烤熟了,自然就成了我們最愛吃的零食,一坐就是一整天,等到下午4點鐘過了之後,然後大人小孩就會陸續歸家,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春節農村不下雪?少了很多樂趣

現在春節過年雪少了,下的也小了,對於我們這些人而言,年味也淡了不少,大部分時候都貓在家裡過冬過春節,有個手機在手,都不用挪窩了,過年也就會和平常一樣淡了許多。呢的農村過年還有那些美好有趣的回憶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