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只有弱者,才會格外在意公平”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公平是維護一個社會正常秩序的基本準則,任何一個社會的法律都是建立在公平原則上的。人類世界就是不斷追求公平的世界。不要用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來形容人類世界。人類世界哪裡有不公平哪裡就有鬥爭。人類的進步就是從不公平逐漸走向公平。鼓吹只有弱者才會強調公平是豺狼理論、強盜邏輯。假如一個人認為我是強者,我今天平白無故地把你家搶劫一空,你認為很公平嗎?

有些人把公平原則和個體的自然差異分不清,頭腦無邏輯,總是拿個體差異、自然差異說沒有絕對公平,這是對公平原則的故意曲解,擾亂視聽。公平是指辦事的行為原則。而不是消滅自然現象和個體差異。誰也不會把哈爾濱人有暖氣是而廣州人無暖氣認為是不公平;誰也不會把殘疾人不能當飛行員當作不公平。

“只有弱者才在意公平”的理論肯定是以不公平的手段獲得了利益的既得利益者為維護自己既得利益的理論。他們才不在乎社會的公平不公平,這種人最終必定被社會拋棄、為歷史所拋棄。

“只有弱者,才格外在意公平,你認同嗎?為什麼?”

那麼請問題主,你認為認同的對還是不認同的對?為什麼?

弱者格外在意公平,有錯誤嗎?


淡淡一掬水


提出公平正義正是馬克思、恩格斯、毛主席這樣一些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當然不是弱者,反而正是為了讓社會底層的弱者們也能享受公平,從而消滅弱肉強食、人剝削人、人壓迫人,人吃人的不公平制度,走向人類大同的共產主義。


笑雀鵬相映紅


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你認為是弱者嗎?


獵豹5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就像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一樣;人也一樣,這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正是由於人是有個體差異的,這就決定著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為了能達到公平的效果,就只能通過相對公平的方式。

下面這張圖非常清楚的說明了這一點。

只有把資源向弱勢群體傾斜,扶貧幫幼,才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相對公平。不然大家一視同仁,只能算是平等,而不是公平公正。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會存在各種各樣資源分配不公的現象,最典型的就是教育投資問題,農村的孩子沒能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導致大學升學率很低,失學率卻很高,很多農村孩子很小就出外打工,知識匱乏,給社會和個人帶來許多潛在的問題和風險。

國家回覆高考後,給農村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求學之路。尤其60後,70後還有80後的農村孩子們,大多數都通過上大學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很多人都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才。

只要是人,無論弱者或是強者,都希望得到公平的對待。但是在資源有限和個體差異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慈悲為懷,儘可能多地去幫助弱勢群體。只有弱者得到憐憫與關愛,社會才能真正達到幸福安樂,和諧太平。


酷小飛


只有弱者才在意公平,這話是不對的。因為公平是正義的象徵。主張公平絕不是主張平均主義。平均主義也絕不是公平。相同條件、相同標準、相同業績,應該有相同的待遇。有時候有些政策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不公正不公平,這就需要調整政策了。公平與正義對任何人都需要。沒有公平與正義就會挫傷人的積極性,絕對的平均主義也會挫傷人的積極性。所謂弱者主張公平之說很片面、很極端。主張公平正義與主張平均主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老人家2248541033


公平正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真諦。弱肉強食、以強欺弱、欺軟怕硬,是強盜邏輯!當今世界政治霸權邏輯表現的淋漓盡至,中東亂局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人民以前的富澤生活被世界超強米國把“公平正義”強姦蹂躪的廢虛一片,千百萬人成為難民流落世界名地……他們是世界上最需幫助的人,也是最大的弱勢群體,他們追求公平體面的生活生存權是最低要求,但是,公平對他們來講可望不可求!

清未西方列強對我國的牙片戰爭、八國聯軍強盜戰爭……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歷史血的教訓!只有強大到與米國做核鄰居世界才會太平公平!


吉祥使者695


問題的邏輯存在問題!

如果公平了,就不存在弱者了!而不是因為是弱者,才會在意公平!

公平是個很大的概念。例如有一個殘疾人,可以說是大眾意義上的弱者,但如果自己家裡有個殘疾人,你會把他當做弱者對待麼?如果不把親人中的“弱者”當做弱者,公平地對待所有弱者!那麼還存在弱者麼?

不存在絕對的弱者和強者!所有人都可以說即是弱者又是強者,角度不同罷了。

雖然絕對的公平,在人類這個物種中永遠不可能實現,但追求公平或者說追求某一方面的公平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的!

“只有弱者才會追求公平”是表象,是外在顯現,“不公平造就了弱者”才是本質!


狂徒17774757


只有弱者才會計較所謂的言語上面子上的公平,強者都有自黑的勇氣!

聽樊登講《第三選擇》這本書時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說在東北,被別人問“你瞅啥”時最好的回答是什麼?千萬不能答“瞅你咋地?” 不然準捱揍。

最佳答案是,“大哥,你這金鍊子在哪兒買的?”

樊登說,“這看似是一個笑話,實際上揭示了一個問題,那些易怒情緒不穩定,動不動要揍人的人,內心是非常脆弱的。”

因為他們缺乏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他們的自尊完全來自於別人的評判,所以才會追求面子和報復。

生活中常見的那些動輒憤怒,一言不合就吵吵,別人說他一句能說回去十句的人,基本上都是缺乏獨立完整自尊體系的弱者。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僅不怕別人黑,也可以若無其事地自黑。


王櫻燁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弱者,竟爭能力弱小,連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有時都保不住、得不到。因而,弱者希望公平的願望最強烈。

但強者就不同了。強者並不希望公平。如果公平了,強者之強就變得毫無意義了。如果公平了,強者還怎麼去爭、去奪?還怎麼能佔有最大的資源?

從辯證法層面上來講,強者弱者的共存才能推動社會不斷的進步。只有存在著強弱相互的交替爭奪,才能更大程度地創造剩於價值。


筆端蘊藏千點紅


沒有人性的小人們都這樣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