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厅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刘晓君 )2月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连日来,该厅组织相关人员对12个盟市蔬菜、肉类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到呼和浩特、包头等的超市了解情况,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1月31日,自治区党委农牧办主任、农牧厅厅长孙振云主持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形势,研究部署全区“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工作。

当前,全区肉、蛋、奶产品能够自给、供应充足;蔬菜自给率达到43%左右,接近常年,有45万吨马铃薯可作为蔬菜供应市场,从区外调入货源稳定,各地蔬菜总体供应基本充足。

从市场供应来看,赤峰市越冬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区的80%左右,是全区可向外供应蔬菜量最大的盟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设施蔬菜近年来种植面积减少,自给率不足,1月30日,呼和浩特市蔬菜库存量仍有5935.9吨,正常情况可满足全市4天的需求量,每日还不断有货源调入更新,品种丰富。猪肉生产虽然整体充足,但存在区域不平衡,只有赤峰、通辽、乌兰察布3个盟市为净调出,其余盟市均为净调入。

从价格来看,受疫情蔓延影响,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运输费用有所增加,“菜篮子”产品价格普遍出现上涨,市民为减少外出,集中采购储备,部分销售点个别品种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目前,除土豆、胡萝卜、洋葱等个别耐储存品种价格保持稳定外,其他新鲜蔬菜多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1月29日,全区10种蔬菜品种的混合平均零售价格为6.88元/公斤,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5%-33%。猪肉同比涨130.17%,牛肉、羊肉、鸡肉、鸡蛋、生鲜乳同比上涨3%~16%,肉蛋奶价格环比增幅有所下降。

从生产来看,1~3月,越冬生产的设施蔬菜面积3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50万吨,除赤峰市外,其他盟市主要以外调补充。一季度全区肉类产量预计达到50万吨,能够满足全区消费需求。

从保供措施来看,因个别地区对疫情采取严防死守措施,一些地方“菜篮子”产品和农牧业生产资料运输也受阻,出现“菜篮子”产品出不了村,进不了城,畜禽养殖所需饲料难以及时补充,种畜禽无法调运等问题。

为进一步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自治区农牧厅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一是联合自治厅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出台《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对鲜活农畜产品、生产资料运输车辆实行“绿色通道”政策,确保运输畅通。二是切实做好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力抓好30万亩冬春蔬菜生产和春季接羔保育,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稳定,产业发展健康有序。三是加大对全区“菜篮子”产品生产、需求、供应、价格情况调度,积极协调产区和销区构建稳定的对接关系,确保市场有效供应。四是密切关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城市蔬菜供应,一旦供应紧张,统筹赤峰市等蔬菜主产区进行点对点调配,确保供应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