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一畝玉米,到底能賺多少錢?

新大風歌


這個問題問的好,種一畝玉米到底能掙多少錢呢?你別說我還真是算過這筆賬,趕上年景不好時別說賺錢了還得往裡賠錢,這樣說你們也許不信,那我就給大家算算。

別說地方我不說,就拿我們山東菏澤這邊說吧。今天在這兒就以夏玉米為例算一下,我們這兒的玉米畝產玉米900—1200斤不等,這是一般地塊,如果是一級地塊再加上好的玉米種子(我們這兒高產品種就數先鋒335了)最高產量能達到1500斤,我今天就拿1500斤的畝產量算賬,18年我們這兒的玉米價格是9毛左右,有時還8毛多,按9毛算好了,1500斤就是1350塊錢,玉米整個生長週期得施兩次化肥,得200多塊,玉米種、農藥、化學除草劑、播種費用又得200大多,一共算500好了。再就是人工了,玉米整個週期下來,人工最低得一週,這還不算遇上大風天氣扶玉米。收玉米機收加給運回家是每畝100,扒玉米、脫玉米粒、晾曬,到運到粱站變成現錢又得除去人工一週,人工一共14天,每天按100算好了,(我們這兒小工每天120)這樣人工就是1400。這樣算下來總共是2000,好玉米才賣1350,大傢伙說說是不是賠錢呢?

一般情況下,農民自己出工不算數,反正是自己的力氣種的又是自己的地,所以說呢也有就沒人細算這個賬,如果再遇上惡劣天氣,玉米倒伏那農民才是死賠嘞!只是作為一名農民你有地你就不得不種,這也是農村只剩下老人種地的一個原因,現在農民種地種糧食作物是真不賺錢,除非種些高效益的經濟作物才能賺些錢,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呢?謝謝大家能關注我!


農村一布衣


我地位於沿江江南,農民種的雜交玉米"先玉335"。該玉米在我地春播生育期85天左右,清明後育苗移栽,每畝4000株,畝產1200斤左右。近幾年當地玉米價格100斤85元,1200斤收入1020元。2斤玉米種70元,基肥50斤複合肥110元,追肥50斤尿素40元,平時用農藥和除草劑150元,除去種子化肥農藥400元,畝收入600元左右。今年八月我地玉米收購價還是每斤8角5分,農民收入甚微。種一畝玉米收入多少錢?我算的賬也算精準了。

農家福報優秀通訊員


我是山東地區的,正好有幾畝玉米地,筆者來給你算算一年能賺多少錢。



種子錢:60

肥料錢:100

澆水錢:40

播種費:80

耕地費:180

人工費:300

總成本:760元

畝產玉米(沒有自然災害情況下):1200斤

今天村裡收購玉米的價格:1200×0.92=1104

種一畝地的利潤:334元

這是在自己種沒有流轉土地的情況下,現在流轉一畝地的費用在300~1000元左右。

現在種地也就賺個人工錢,年成不好的情況下,人工費也賺不出來


禾苗苗禾


我家是貴州農村,因為坡度都非常陡峭,種的農作物大多與平地種的農作物收成多有很大差別的。說說我們家鄉種的玉米,他們大多都是到集市上買的玉米種子,至於為何不自己留種子,可能是因為收成的玉米並不是很好吧。\r

現在玉米收成大概在2000多元每噸,也就是1塊多元錢左右每斤,按照我們這邊畝收成來說大概每畝產800斤到1000斤,按最高1000斤來算,就是一畝1000塊錢。\r

要除去成本,種子,化肥,打藥等,這些費用都快去一半了,還沒算自己人工費用。\r

如果計算的話,種玉米還得花費不少時間,你得要有時間去打理,一畝地一個人總的花費最少都要在半個月左右,如果按照這15天打工來來計算,一天最少按最低100塊錢計算都是1500了,這麼算的話,種玉米真是太不划算。\r

種一畝地玉米那是虧的,除非你是大規模用機器搞。我是麥熟文化,一個農村人,喜歡一定要關注我哦。


麥熟紀錄


玉米是我國的四大主糧之一,近三年國家在主糧方面也是有政策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控,基本上從2017年的2.5億噸產量,2018年略有下降,2019年比2018年還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產量相對穩定,下降是因為種植面積的調控下降。為補充其它作物的種植面積。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種一畝玉米究竟能賺多少錢,要看賺多少錢,就得知道畝產量,知道投資成本和銷售價格。

一、玉米的畝產量和成本

玉米畝產量會隨著土壤的情況和玉米種子情況、密植程度、水肥情況的變化而變化,還會隨著是春種玉米還是夏種玉米還是秋冬種玉米而不一樣。

一般情況下,玉米的種植在兩季或者三季作物中,其產量是比較小的;我們所講的玉米畝產量就以一季的春季玉米做說明,這樣能代表著我國玉米的整體產量,特別是東三省、內蒙古、河北、山東等地的春季玉米。

從這幾個玉米產區的綜合玉米產量來看,旱田玉米產量大約在800-1200斤之間;高水肥田產量在1500-2000斤之間,特殊土壤水肥情況下的玉米產量可以達到2200斤及以上。

玉米的種植成本以高水肥田為例吧,分為澆水、肥料、種子、耕地、種地、旋地、打堰、噴藥、人工、收割等,這些算下來大約成本在520元左右。如果是流轉土地,則還需要加上土地承包費,大體包地費在400-700/畝之間。

二、玉米的價格及銷售收入

玉米的價格會隨著收穫後的水分點大小和國內國際行情而變化。我國的玉米以少量進口為主,國家指標在750萬噸,一般進口在50%左右,相對於2億多噸的總產量來說佔比很少,所以我國玉米還是以儲備為主,價格要高於國際價格。

比如今年的玉米出臺價格在0.65元左右,水分30點左右。就以這個價格看,以畝產量1800斤計算,畝收入是1170元,減去520元費用 ,畝收益在650元左右。

如果是包地的話,以500元包地費計算,畝純收益為150元。

三、玉米淨收入的產生

玉米淨收入的產生在各地是不盡相同的,所以才產生了農民種地不掙錢的說法。其實本人認為,農民如果種自己的地,怎麼都是有收益的,而且從表象上看,這個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如果是包地種植,包地費過高的話,就很有可能會賠錢。

農民之所以不想種地,是因為地少,種10畝地,就以650元的畝收益 ,總共6500元,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不好減少一家人。對於包地戶來說,除了土地承包費後,利益會比較少,收入主要來自包地量的多少。這個風險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在當前種植玉米過程中,應該儘量利用現代農機具和科學種田方法,減小成本,來增加收入。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玉米種植。其實其利潤還是可以的,只不過相對於一些其它行業來說,工資水平高,雖然付出的辛苦會更多一些。國家的政策傾斜於三農,加之土地流轉的迅速擴大,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將來玉米種植的利潤會逐步加大或者保持在一個水平。做啥務啥,也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農資人實錄


我家住在內蒙古通遼市,地處遼河流域。土地比較肥沃,在以農業為主的科爾沁區,紅河兩岸畝產在1500斤左右,清河兩岸和遼河兩岸的畝產有的在1800斤左右。要是拿紅河兩岸的1500斤計算的話,我們現在的價格在0·8元多點,(由於我們在工業開發區附近,有個以玊米為原料的梅花味精廠,所以價格比別處高點。)那麼拿0·8元X1500斤=1200元。那麼有人說了,新玉米剛下來時價格每斤還不到0·7元,但那時由於玉米水份太大,畝產要在1500斤以上,所以每畝以毛收入1200元比較合理。

那麼每畝地的開支有多少呢?澆地費80元,(我們屬乾旱地區,每年連春澆到夏澆大至7一8遍,每遍大約10元)。化肥140元(底肥加追肥)機耕費150元,(包括春旋地·種地·打藥·追肥·到機收)。農藥(主要是滅草劑)20元,種子25元,合計415元。(人工費沒計算在內,)。

這樣的話,毛收入1200元一成本415元=沒計算人工費用的純收入的785元

(因自家的地都是自家的人幹,基本不僱人,秋收的機收費以計算在內了。)

這是在正常年景下,我地區的畝收入情況,每畝800元左右。

如果是流轉來的土地,你還要計算土地流轉費,和人工費。那就要把這些成本從800元中減去,才是真正的純收入。


牛倌17


種一畝地玉米能多少錢?這個需要仔細核算成本和收益,還要看是自由土地還是花錢流轉的土地。我們以山東地區為例進行數據分析。

成本核算:種子60元,種子包衣處理10元,殺蟲劑三次,共計30元,矮壯素營養劑10元。底肥28-6-6控釋肥140元,追肥尿素40元。收割每畝80元,人工成本每畝200元。自己的地,成本是570元。如果是流轉土地,按每年800核算,半年就是400元,總計成本970元。

收入分析:按照正常畝產量1300斤來計算,現在玉米價格按照最高價0.9元計算,每畝玉米的種植收入是1170元。

這樣來看,自己的土地,玉米種植每畝的大概利潤是600元,流轉土地種植的利潤是200元。但這個賬只是簡單核算,實際操作利潤應該低於這個數,因為有的細節成本沒有核算在內,包括遇到乾旱澆水的費用,特殊年份減產的費用,病蟲害爆發增加的方式費用,一些小的人工成本費用。個人感覺,實際每畝玉米的收入,自己的地400就不錯了,流轉土地能有100就不錯了。

另外,個人感覺土地流轉一定要想辦法降低農資使用成本,發揮規模優勢,可以嘗試團購,網上購買等方式,爭取每畝地降低200以上的農資產品投入才可以實現盈利。


農藥百事通


種一畝玉米,到底能掙多少錢?

我們這裡是河北省的東北部平原地區,也是冬小麥和晚玉米的主產區。我們這裡土質肥沃,灌溉條件良好,地下的灌溉設施塑料管道全部都是國家免費給我們鋪設的,現在澆地插上卡就能澆水,關機和開機全是搖控操作。

現在,我們這裡的耕地基本上都是一年種兩茬,上茬冬小麥,下茬晚玉米。現在兩茬莊稼從種到收己經完全實現了機械化。根據近兩年的實際情況來統計,一般農戶晚玉米的畝產都在1500斤左右,有極少數農戶的畝產已經達到了1700斤以上。小麥的畝產一般的農戶都在1200斤左右,最高的農戶今年有達1400斤的畝產。

要說種一畝玉米能掙多少錢?這主要還得看今年玉米的價格是多少了。我們這裡一般的農戶種一畝晚玉米的總開支是350元至400元。如果是兩茬加一起,最多不超過800元就足夠了,這裡包括:種子:農藥'化肥:澆水電費:機耕費等。

如果種一畝玉米,按畝產1500斤來計算,如果玉米的價格是每市斤1元錢的話,那就是1500元減去400元,等於1100元錢。這個帳我想連傻子都會算。

總之,種一畝玉米,到底能賺多少錢,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第一,要先看畝產是多少斤?第二,要看一斤玉米的價格是多少錢?只有這兩個條件都確定了,才能算出最後能賺多少錢。

常言道:依著算,沒窮漢。千算萬算,不如老天爺一算。農民辛辛苦苦的種一年地,最後到底能賺多少錢,很大程度上還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才行。如果是風調雨順的年份,在我們這裡種地還是能賺錢的。如果是遇到極端天氣或者是自然災害,那就不好說了。


少利17


對於玉米種植收入來說,從2018年到現在,總體來說是不賺錢的,但從2018年以前玉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賺錢的,因為那時候的玉米價格比較高一些,並且種植成本也比較低,這也就是的玉米種植戶賺錢的主要原因。

比如說2017年玉米的價格相對來說平均在一元左右的行情,華北地區的主流價格達到了1.1元/斤的水平。從2018年4月份我國開始大量拍賣臨儲玉米,而且排面的數量為1.8億噸,這使得市場上的玉米出現了供過於求,每週三百萬噸玉米的排賣量造成玉米價格大幅度的下跌,玉米價格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市場行情還是不好的主要原因。



今年還有7870萬噸的玉米即將拍賣,雖然壓力比去年小一些,但目前還沒有進入拍賣的時間。可是今年養殖方面行情不是太好,特別生豬養殖規模不斷的縮小,使得玉米作為飼料主要原材料的消費量大幅度減少,這影響了玉米價格的上漲。

但是今年由於中加中美貿易關係摩擦升級,導致了我國今年玉米最高量會出現減少的現象,使得玉米價格在不斷的上漲。但今年玉米的配額量不是太高,總數為720萬噸,現在已經從烏克蘭陸續進口100萬噸,這也使得我國玉米市場目前還是供應充足的。

可是近期玉米價格的確出現了上漲的行情,今天全國玉米平均價格每噸上漲了19元,這個漲幅是非常不錯的,而且近期每噸平均上漲了50~100元左右,目前每噸玉米全國平均價格為1902元,東北地區的主流價格為0.85元左右,華北地區的主流價格為0.97元左右每斤,南方地區的主流價格在一元以上的行情。目前玉米行情非常不錯,但是現在種植一畝玉米,到底能賺多少錢呢?下面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現在種植玉米的成本有所增加,畢竟化肥農藥,種子的價格都出現了上漲的行情,種植一畝玉米平均在460元左右。這包括種植收割的機械費用,種子、化肥、農藥的費用,乾旱的天氣澆水的費用。當然這不包括人工的費用和土地的承包費用。而今年玉米的種植補貼比去年有所提高,平均在70~86元每畝。

目前玉米平均畝產量在1000~1200斤之間,按照現在的平均價格為0.95元每斤,每畝的總產量為1100元來計算,這樣每畝的毛收入為1050元左右,加上玉米的種植補貼,平均在1120元左右,減去種植成本460元每畝的收入為660元左右。如果算人工或者土地租賃費的話,有可能會出現虧損的現象。



總之,通過以上計算和現在的玉米市場價格行情分析來看,今年每畝的玉米,收入要比去年好很多,畢竟今年的市場行情一片良好,而且今年我國的玉米的缺口量將在1000萬噸左右,所以下半年新玉米上市價格會進一步的上漲,而且庫存玉米已經清空,年底新玉米價格有望在一元一斤的行情,個別地方能達到1.1元/斤。所以今年的玉米的收入有望增加,平均每畝的收入,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也就是說不遇到自然災害的狀況下,一般收入今年將達到1000元左右的行情。


宗元三農堂


種一畝玉米,到底能賺多少錢?

您好,科技農場為您解答。

種一畝玉米到底能賺多少錢?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如果計算人工成本以及租地成本,基本上是很難賺到錢的,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傢俱體算一下。

首先,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種子,莊稼的收成也不同,碰上比較差的年份可能一畝地只能收幾百斤;碰上好的年份,合適的種子,每畝地收成1500斤也很正常。我們就按一般的年份計算,每畝地收成玉米1100斤,每斤價格0.9元,每畝地毛收入990元。

必要支出:

種子:40元/畝;化肥農藥:200元/畝

共計支出240元,利潤:990-250=750元,

看上去利潤還不錯,但是還有很多其他的支出!

非必要支出:

澆地費用:100元/畝(為什麼說這是非必要支出呢?因為如果碰上特別好的年份,是不需要澆地的,並且小編家裡的地附近就沒有水源,想澆地都難,但是一般情況下都需要澆地的,一般澆兩次,100元差不多)

利潤剩餘:750-100=650元

播種以及收穫機械化作業費用:

100元/畝,有些地區是依賴機械化作業的,播種以及收穫都有大型的機械進行,這個錢並不是必須的,有些地區是人工進行播種和收穫的。

利潤剩餘:650-100=550元

脫粒、運輸、烘乾費用:為什麼把這幾項都放在一起呢,如果這些都花錢來做的話可能100元都不夠,但是現在小型的脫粒機才幾千元,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運輸也有自己的小車,烘乾普通農民基本用不到,所以咱們就少算點,50元差不多了。

利潤剩餘:550-50=500元

租地費用:這個全國各地價格也都不一樣,但是基本上都要每畝300元以上,有些平原地塊好的地區能達到四五百每畝。

利潤剩餘:500-300=200元

人工費用:其實這個是咱們農民朋友算賬的時候很難考慮到的因素,但是人工成本不好計算,前面已經算到每畝地的利潤只剩下200元了,如果再算上人工成本,基本上就沒有利潤了。

利潤剩餘:200-200=0

賬已經給大家算完了,既然不賺錢為什麼大家還堅持種植呢?

種植大戶:既然不賺錢,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種植大戶去承包土地來種植,利潤在哪呢?種子化肥農藥批量購買肯定要低於市場價的,這是一部分利潤,每家大型的合作社都有自己的大型機械,機械化作業的成本也可以進一步壓縮,最後就是種植補貼,這些都算上每畝地還是能獲得一些利潤的,並且勝在量大,就算最後每畝只剩下100元的利潤,2000畝每年就是20萬元。

種植散戶:為什麼一些散戶還堅持種植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不願意離開家鄉,照顧著幾畝地,也不用交租金,也不用那些大型機械的作業費,還不計算人工成本,加上補貼,每畝地最後到手六七百元還是很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