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有六七座隋唐時期大佛,為何只有大象山大佛有鬍鬚?

迷戀不若寒暄


為何大象山的佛像有鬍鬚,可先從佛經中找出端倪: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三》:云何名觀如來鼻相。……下者直至入佛髭中。圍繞髭毛。令髭毛根有華開敷。……云何觀如來髭。諸髭毛端開敷三光紫紺紅色。如是光明。直從口邊旋頸上照。……然後彼光還入髭中。是名如來髭毛光相。


《佛本行經》:我自剃髮已。鬚髮皆盡。唯有二髭。雖剃不落。爾時梵王便升有頂始剃我發。後剃我兩髭。髭既落已。……將此二髭塔付與梵王。令彼守護。


《釋迦龍宮佛髭塔記第三十(出阿育王經)》:又別得佛口髭還國。……即以佛髭與之。龍還於須彌山下高八萬四千裡。


“髭”就是嘴唇上面的鬍鬚,可見佛陀本來也是有鬍鬚,那麼佛教造像有鬍鬚也不足為奇。


佛經中常雲佛現大丈夫相,為體現充滿陽剛之氣的男子相,早期佛像畫有鬍鬚,可能正是為了表現佛的大丈夫相。


此一圖為釋迦牟尼佛畫像,存於大英博物館。



此二圖為阿彌陀佛聖像。


另外,大象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城西南,從地理位置看,處於古絲綢之路,西域文化沿古絲綢之路從此傳入中原大陸,中西文化在此互通融合,因此大象山大佛的鬍鬚現象,還有可能是受胡風影響,比如在麥積山的塑像中發現中亞、西亞、北非人等特色面容。


至於後來的佛像沒有鬍鬚,其原因是每個時間段的中國人審美觀在變化,印度早期犍陀羅風格是蓄有鬚髮,傳入中土後便也是蓄有鬚髮形象出現,北周時期佛像的形象是頸部較粗、鼻寬短,到了唐朝,佛像的形象變成面容飽滿、唇潤頤豐、雙眉彎曲、兩眼明澈、端詳和藹,有女性化傾向,這就是後來我們所看到的佛教形象。


像敦煌莫高窟中清代重塑的佛像,色彩鮮豔,頗有一種豔俗之感,破壞了佛像原來的端正相好。


再者,凡修成正果的佛、菩薩、羅漢等都超越性別,現非男非女相,如觀音菩薩在印度佛教中本是男相,在中土卻成女相。


請問師太法號


甘谷大佛為半圓雕石胎泥塑,高23.3米,肩寬9.5米,頭高5.8米,膝長6米。其造型高大雄偉,令人仰止,所具有的文化特質可視為西方裝飾性雕塑和中國寫意性雕塑完美結合的藝術鉅製。

據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三百多年。

從外觀看,甘谷大佛既有印度早期佛教犍陀羅風格所特有的蓄有鬚髮以及笈多王朝時期佛教造像的螺型頭髮,且兩眉之間有白毫相等特徵,又表現出北周時期頸部較粗、鼻寬短、面部神情溫和韶秀等特徵,還顯現出盛唐時期面容飽滿、唇潤頤豐、雙眉彎曲、兩眼明澈而略顯突起的審美要求。而大佛頭頂的大螺旋式高肉髻則反映了其造像所跨越的北魏至盛唐的歷史時空,在後來宋、明、清各代的修繕和重妝中同樣也留下了時代的印記。尤其是甘谷大佛寬厚的上唇上的短鬚在佛教造像中並不多見,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於此可見一斑。




猴小申


大像山位於甘肅省甘谷縣城西2.5公里處,屬秦嶺餘脈朱圉嶺,山體高215.6米,總長約1.5公里。位居天水麥積山石窟、武山拉梢寺摩崖之間。大像山呈東西走向,山勢挺拔,巍峨多姿,風景秀麗。據《清一統志·鞏昌府》記載:“山在縣西南三里。巔有大佛,就山刻像,上有隗囂歇涼臺。”隗囂曾在大像山上建有歇涼臺,至清代歇涼臺尚存遺蹟。這說明大像山歷史悠久。



大像山上有石窟造像數十尊,其中有一尊大佛高十餘丈,雄偉壯觀。

大像山石窟的開鑿年代,史書記載不詳。在修繕大像山石窟的過程中,曾出土幾尊北朝石刻造像。據此可知,至遲北魏時期,大像山成為佛教盛行的地方,開始了開窟造像活動。唐代達到鼎盛,這裡的佛事活動更盛,成為絲綢之路上佛教藝術傳播的重要場所。明清兩代三教合流,再次出現營造高峰。



大像窟,位於大像山山巔,石窟高34米、寬14米、深4.5米,窟簷呈尖拱形。大佛高23.3米、肩寬9.5米。大佛身軀渾厚雄偉,神態靜穆安詳,大佛頭頂為波浪形大螺旋式高肉髻,面部圓潤,目廣而眉細,眉間有白毫。鼻高而直,唇潤頤豐,唇有短鬚,雙耳垂肩。肩寬較平,身軀厚重,肌肉豐滿。面露微笑,神情溫和韶秀。眉間有琉璃珠白毫。大佛目光如炬,平視前方,眼珠是由黑油陶缸製成,歷經千年依然炯炯有神。佛頸部有三道紋。大佛內著僧祗支,胸前打結,外穿對襟下垂式袈裟。大佛倚坐於須彌座上,左手撫膝,右手施三寶嚴印,赤足下踩蓮花,衣襬及足面。

由以上來看,大佛的形象是根據佛經所創造出的,符合《八十種好》。

關於大佛的開鑿年代,有三種看法:一種認為是北朝時期始鑿,唐代彩塑完成。這種觀點佔主流。另一種認為建成於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持宋代說者,是依據清志和清同治年間的《重建大象山碑記》記載:大像山者,邑城西南山古佛也。山開陡出石像,高百二十餘尺,覆以重樓數層。肇於宋嘉祐三年,迄今八百餘歲,地方予以庇神庥焉。這裡明確提出大佛鑿於宋嘉祐三年(1058年)。近年來,隨著考古學方法的運用,人們更傾向於大佛的年代應定為盛唐時期。

甘谷大像山大佛最獨特的地方,是兩撇蝌蚪形八字須,這是甘肅其他大佛所沒有的,在全國也是比較罕見的。關於大佛有鬍鬚的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對此,當地有個傳說。

宋初有外地商人來甘谷經商,在他渡渭河時,遇到險情。就在此時,他看到渭河南岸大像山的大佛凝望著他。於是,商人發願為大佛重繪金身法相。當商人帶畫匠到大佛腳下時,被巨大的大佛像震驚了,人的身高還不及佛的一個腳趾頭高。畫匠為大佛貼金月餘,商人錢財也將花光,所需金箔不足。畫匠想出了一個法子,給大佛繪上鬍鬚,這樣能節約不少金箔。於是,甘谷大佛便有了鬍鬚。

這只是個傳說,不足為據。但是,它從側面反映出宋代重繪大佛的事實。宋嘉祐三年(1058年)對大佛有過一次大規模的修繕,重繪了佛身,建造了窟外樓閣。甘谷大佛帶鬍鬚的形象引起了人們的猜測。

追本溯源,早期佛教藝術中就有帶鬍鬚的形象,如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館藏貴霜時期犍陀羅風格佛造像,佛頭頂束髮式高肉髻,有頭光,身著通肩袈裟,左手下垂執衣角,右手前屈施無畏印,銑足而立。唇上有鬍髭。這尊立佛是最為典型的早期佛像有鬍鬚的形象。



佛有鬍鬚的原因,是因為早期佛教藝術對本土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吸收,以及對現實題材的借鑑,是基於自身文化傳統對佛教藝術的詮釋和表達。



佛教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後,由於地緣關係密切,佛教藝術受到犍陀羅地區的影響比較明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和闐地區發現的金銅佛造像也有鬍鬚。

可見,在唐以前佛像帶鬍鬚形象並不罕見。


颶風1968


從外觀看,甘谷大佛具有印度早期佛教見陀螺風格,所有的虛有虛發,以及晉級多王朝時期佛教照相的螺型頭髮,且兩眉之間,有白毫相等特徵,又表現出北周時期頸部較粗,鼻寬短,面部神情溫和韶秀等特徵。還顯現出唐僧時期面容飽滿,唇潤頤豐,酸梅灣區,兩眼明澈,而略顯凸起的審美要求。。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此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