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葉是農村什麼植物的葉子?粽葉是乾的好,還是溼的好呢?

棒奔霸


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粽葉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在我國,製作粽子的粽葉品種繁多,不同地區人們使用的粽葉不一樣,它們到底都是哪些植物的葉子呢?

一、五花八門的粽葉

1、箬葉

即箬竹的葉片,在我國南方農村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和種植,箬葉寬大柔韌,葉片有竹子的清香。此外,箬葉葉片所含物質有防腐殺菌功效,用它包出來的粽子常溫下也能保存3天到一週時間。

作為最多見的粽葉類型,適合用來製作中小型粽子,目前市場上售賣的粽子多為箬葉製作,可以說箬葉粽子風靡了大半個中國。

2、蘆葦葉

即蘆葦的葉片。蘆葦主要生長在水邊,受地域限制,用蘆葦葉作粽葉主要流行於長江沿岸等臨水地區。蘆葦葉比箬葉稍微小一些,清香味和柔韌性也不錯,適合用來製作小型粽子。

3、筍殼

就是剝竹筍時留下的殼,我國不少地區有用竹筍殼當粽葉的習慣。筍殼粽葉通常選用楠竹等大型竹類的筍殼,曬乾後,再用熱水泡發,用光滑的內面盛包棕米。

筍殼葉用的是幹葉,且來源的竹子品種不同,這種粽葉的味道和其他粽葉的清香差別很大。

4、柊葉

柊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雲南、廣東、廣西南部一帶都有生長和種植。柊葉柔韌性不及箬葉和蘆葦葉,且易腐敗。但是,它常用粽葉中最為闊大的粽葉,大片柊葉長度超過60釐米,寬度超過30釐米。

正因為這種葉片夠大,廣東和廣西南部地區尤其喜歡用它製作大型的枕頭粽。枕頭粽是嶺南地區的代表粽,以分量足,個頭大著稱。柊葉製作的枕頭粽一隻就有五六斤重,足夠一家人吃兩頓。

除了以上常見常用的粽葉類型,還有其他種類繁多的葉子也被人們用作粽葉,如桂竹葉、芭蕉葉、荷葉、月桃葉、玉米葉、槲樹葉等等。

二、粽葉是乾的好,還是溼的好呢?

1、用鮮葉最佳

在箬葉、蘆葦葉等粽葉中,以鮮葉包出來的粽子清香味更甚。比起幹葉,新鮮的粽葉,所含的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氨基酸成分保留得更完整,鮮香味自然更濃郁。

在用柊葉作粽葉時,需要用鮮葉製作,因為南方天氣極熱,和箬竹所含防腐性不同,柊葉本身易於腐敗,一般不用幹葉。

而且,鮮葉作粽葉,製作出來的粽子碧綠碧綠的,色澤也更漂亮,更有迴歸大自然的感覺。

2、幹葉也要泡水浸溼

製作粽子時,使用曬乾的粽葉如干箬葉、幹筍殼等也是可以的,但是,在準備粽子時,最好用熱水泡發浸溼後使用,以增加葉片的柔韌性,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更牢固結實。


田園漫記


6月7日是端午節,村民開始上山採摘粽葉了,把粽子弄成一捆捆漂漂亮亮的紮起來掛好放著,等待備用。每年端午節和春節我家裡都會包粽子。端午節時包鹼水粽子和花生粽子,春節就包三角肉粽。我們包粽子餡都是比較簡單的,糯米、豬肉、花生、綠豆就這些粽子餡。


我們這邊主要是用兩種粽葉來包粽子,一種粽巴葉,我們叫粽巴葉為冬葉,冬葉葉片比較大片,是用來包三角粽子。另外一種是箬葉,我們叫芒葉,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就會上山去摘芒葉回來包花生粽子和鹼水粽子。

問:包粽子的粽葉用乾的好還是用溼的好?我們回憶一下包粽子的流程。上山摘粽葉回家整理乾淨捆紮好,這時候有農民會把粽葉掛起來晾乾備用,也有農民就直接燒水煲粽葉,把粽葉煲成枯黃色後撈起後清洗一遍粽葉,然後就用水泡著等待備用。用幹粽葉之前也是要燒水煮粽葉,乾溼粽葉的區別就是兩者成品過程中,一種粽葉是有晾乾過程,一種粽葉是新鮮摘回來就直接用水煮然後再用水泡著等待備用。



幹粽葉

幹粽葉缺點:粽葉在晾乾的過程中會出現裂痕,這樣就會浪費很多粽葉,同時,在晾曬的過程中,由於南方天氣比較潮溼,所以粽葉容易有發黴的現象。而且,幹粽葉尾會有枯黃的情況出現,這樣包起來的粽子賣相不好。


幹粽葉優點:用幹粽葉包的粽子會比較香

端午節時,包粽子要用到的粽葉是芒葉,是野生的芒葉,所以我們農民都會提前上山去摘芒葉回來放著備用。所以,端午節時包粽子以幹粽葉為主。

溼粽葉

過年主要是用溫粽葉來包粽子。因為春季包粽子用到的粽葉是冬葉,我們的冬葉都是人工養殖的多,冬葉耐生長好打理。每年農民都會種一些粽葉來備用。



所以,我們都是現摘現用。春季包粽子所用到的粽葉是溼粽葉為主。這樣粽葉的耗損少,同時方便包粽子。

所以,包粽子的粽葉是用幹粽葉好還是用溼粽葉好。這要因地制宜,怎麼方便怎麼來。反正包出來的粽子都是差不多的。


三農天地


粽葉並不是農村某一種植物的葉子,而是多種植物的葉子可以用來當作粽葉包粽子。當然,粽子是食品,是要被人們吃到肚子裡邊的,所以選擇包粽子的葉子也必須是對人體無毒、無害的。

我小時候在農村的時候,村裡有一個大池塘,池塘裡生長的有蓮藕,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會用剛採摘的荷葉來包粽子,用荷葉包出來的粽子,吃著會帶有茶葉的清香。

後來到鎮裡上班之後,城裡是沒有池塘來栽蓮藕的,也就不可能在端午節那天去採摘新鮮荷葉來包粽子了。但是,周邊的山上生長有野竹子,到了春季的時候會生長出來竹筍。

這就又有了包粽子的材料,平常去山上採竹筍的時候,會隨便收集些竹筍的葉子留著在端午節包粽子。當然,在用竹筍的葉子包粽子時,會先把它泡下,一來乾的竹筍葉子經過浸泡後會增加韌性,在包粽子的時候不容易破;二來幹竹筍葉子是從山上撿的,又保存了一段時間,難免會有些髒東西,在浸泡的時候,可以順便清洗清洗,用來包粽子也衛生。

荷葉和竹筍葉,是我家主要用來包粽子的材料,在別人家我還吃過用新鮮玉米葉子和芭蕉葉子包的粽子。而去超市買的已經包好了的速凍粽子,則是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看外觀顏色還是綠的,想必包的時候也是用新鮮蘆葦葉子包的(我所在地區沒有蘆葦)。

用無毒、無害的植物葉子包的粽子,吃起來會附帶植物的清香,給粽子增添了風味。當然,最好是用新鮮的葉子來包,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植物葉子的清香。

如果沒有新鮮的葉子,可以用竹筍葉子那樣耐保存的葉子來包,但包前要浸泡打溼,這樣可以增加葉子的韌性,在包粽子時就不容易破,還可以起到清洗的作用。


農村一山貨


竹葉或者蘆葦葉子,大小都差不多。很大!我只採過蘆葦葉子,小時候和嫂子一起去玩,在江邊蘆葦蕩撿泡蘆的葉子採回來。新鮮葉子採回來後用水煮下再泡在涼水裡就可以包粽子了。江南山區一般是用竹葉,那種竹子不高,杆很細實心的。葉子很大!和我們老家那種蘆葦葉子差不多大。


睡覺不會胖


有不少人認為,既然稱之為“粽葉”,那應該是同一品種,也就是說所有的粽葉都應該是一樣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粽葉”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包粽子的葉子。而在各地包粽子的葉子不一樣的,這也體現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因為不同的地區氣候環境不同,因此生長的一些植物也是不一樣的。而包粽子,農民多數會選擇就地取材。

據農夫所知,粽葉的家族是非常龐大的,至少有十幾種葉子可以用來包粽子,其中比較常用的有荷葉、葦葉、箬竹葉、芭蕉葉、玉米皮等等。而不同的葉子所包的粽子也是各有特色的,像農夫的老家這邊,就普遍都是用箬竹葉,其和竹葉長得非常相似,但是卻要比竹葉更大,更長,有些還要比成人的手掌更大。用它包的鹼水粽子,不僅粽香四溢,而且還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

關於粽葉是用陳年的老粽葉好,還是新鮮的溼粽葉更好,這個有經驗的老農民都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用

曬乾的老粽葉包的粽子會更香。如果去集市上購買粽葉,曬乾的粽葉也是要比新鮮的溼粽葉價格稍微貴一點的,並且不少人都會選擇購買幹粽葉。這是因為粽葉在曬乾了之後,其本身的清香原味也會被鎖進到了粽葉中去,所以用幹粽葉包粽子,這樣煮熟了以後的粽子要比用溼粽葉包的粽子更加的清香。

在以前,父母每年都會購買一些粽葉,然而往往是第二年用上一年的粽葉。因為新鮮的粽葉便宜一些,曬乾了放一年之後就是幹粽葉了。而現在很少購買粽葉了,因為自家就種植了箬竹,每年還會有不少的粽葉售賣呢!而曬乾的粽葉包粽子,雖然要麻煩一點,但是包的粽子會更香。

當準備包粽子時,就要提前把購買的,或者是家中的幹粽葉拿出來,然後把它用清水浸泡一下,這樣做是為了讓粽葉變得更加有韌性,畢竟曬乾的粽葉比較乾燥,是容易破裂的。而浸泡好了之後,就要用刷子把粽葉一張張,正反面都仔細的刷一刷,然後在清洗乾淨就可以包粽子了。

小時候這個都是農夫最愛乾的活,而當洗乾淨了之後,再把它放到鍋裡面去,用熱水煮上十分鐘左右,同時還要放入幾勺子食用鹽,這樣做就是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大家在集市上購買粽葉的時候,儘量選擇葉子又寬又長的葉子,因為葉子太小了包粽子比較麻煩,最好是長度40釐米,寬度10釐米左右的。

馬上就要端午節了,在你的家鄉都是用什麼葉子包粽子呢?你會包粽子嗎?

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

農夫也瘋狂


粽葉是農村什麼植物的葉子?粽葉是乾的好,還是溼的好呢?

粽葉,又叫箸葉, 它生長在深山峻嶺中,根系發達,生命力很頑強,不僅是一種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也是一種可以用在美食製作中的材料。粽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的葉子可以快速生長,是山區農民綠色的財富,也可以種植在庭院裡欣賞。

粽葉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葦葉,就是蘆葦的葉子,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可以生長在淺水中,莖中空,可以拿來造紙,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的各丘陵地區。葦葉中含有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成分,氣味芬芳,對人體有益,特別適合用來包粽葉和做其它裝飾品。

另外一種是箬葉,屬於竹屬植物,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各地區,它的葉子具有特殊的竹香味和防腐作用,可以用來提取天然香料和食物添加劑。用植物葉子作為餐具,不僅環保衛生,還有一種天然的氣味,給人自然的氣息,所以很多人包粽子都用它。

粽葉怎麼使用。乾燥的粽葉使用時需要泡水過夜,新鮮的粽葉只需要簡單清洗就可以使用了,可以用清洗工具也可以用手搓洗,但是力度要適當,不要弄破葉子。粽葉需要用開水煮三分鐘,充分消毒處理,然後撈出來用清水沖洗一邊,放在一邊控幹水分。

很多人認為粽葉就是包粽子的葉子,但是具體並不清楚它是哪些植物的葉子,其實可以作為粽葉的植物很多,很多擺地攤賣粽葉的老闆隨口就可以說出好幾種,比如葦葉,箬葉,荷葉等等,每一種葉子又有自己的特性,葦葉清熱,荷葉開胃,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合適的葉子。

粽葉因為使用前需要進行處理,即使是保存時間長的幹葉子,也需要浸泡才能使用,所以最好是用新鮮的葉子,這樣就可以避免用水浸泡過夜的麻煩了,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我是小李,關注農業,支持農村,愛護農民。


小李說農事


桃兒紅,杏兒黃,

五月初五是端陽。

粽子香,包五糧,

剝個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萬年長

這是一首描寫粽葉的詩,粽葉是農村蘆葦葉,箬竹葉,荷葉,芭焦葉,玉米葉,美人焦,毛竹筍殼,南方的椰子葉等有韌性的闊葉植物的葉子,這些植物的葉子都可以包粽子。我最熟悉的是蘆葦葉,箬竹葉,玉米葉,特別是箬竹葉除了包粽子外,還廣泛用於編斗笠,就是我們農村說的編雨帽,也有用於船篷的,這些都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粽葉(箬葉、蘆葦葉)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等成份,氣味芳香,新鮮的粽葉包裹食物,聞上去有迴歸大自然的感覺,每年的五月端陽都喜歡採摘新鮮的粽葉用於包粽子,新鮮的粽葉當然是溼的,它包的粽子顏色鮮豔,清香的氣味溢於粽子上。

我們小時候每當趕牛用石磨磨面的時候,大人往往為了哄你趕牛,羅面這些的就許願給你燒個饃饃,在碗裡攪拌雞蛋黃大的一點面,摘朵百花,把面裝百花裡,外面用箬竹葉包好,放灶堂裡燒出來,箬竹葉全燒焦了,那饃饃撲鼻的香,比包的粽子還好吃。所以新鮮的粽葉最大可能的保留了植物的清香,芳香可口非常好吃。

我知道的幹粽葉就是箬竹葉曬乾的,我們農村叫它獠葉,在塑料袋還沒生產前,農民為了防預雨天,家家戶戶都離不開斗笠,自己沒箬竹葉的當然就只有去買雨帽。我們

有個鄰居自留地蓋有一邊箬竹葉,每年秋天都會把箬葉收回來,晾曬乾,冬天請個篾匠來編竹器,一便就編雨帽,五角一個雨帽周圍的鄰居都去買。後來用裝化肥的塑料袋編雨帽了,就再沒人用箬竹葉了。現在有些食品包裝可能要用幹粽葉,

所以不管是乾的粽葉還是溼的粽葉,各有各的用途,各有的優點,就包粽子來說,乾溼的粽葉都可用,只是新鮮的粽葉清新可口,大自然的氣息溢於唇齒之間。所以包粽子還是溼粽葉好些。





王四姐


中國地大物博,粽子也是文化遺產,幾千年歷史已溶入各民族的飲食特色之中。

東北人的粽子葉以葦子葉最佳,本人當知青時下鄉到錦縣地區,次年端午節曾到過盤錦葦場,是亞洲最大葦場,當地老農說:用葦子葉包粽子味道純正,於是就採回來新鮮綠色的葦子葉,以長近半米,寬7O釐米左右葦子葉,一片葉子就可包一個粽子,這也是我一生中看見最長,最寬的葦子葉,葦子不到冬季收割,葦田不許任何人採摘葦葉。

所以包粽子應為綠色新鮮的葦子葉最好,包出來的粽子香醇清潤,口感厚重,透出了葦葉原漿的純粹甜美。

用幹葉及任何葉子都包不出用葦子葉的粽子四溢飄香。


老劉105751014


粽葉粽葉,不見文字只聽說話,一般應理解為棕樹的葉子。而本文的粽葉,卻是指民俗端午節用來包裹粽子的葉片。

粽子,起源於古代春秋時期,人們為紀念楚國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製造的一種餅食。人們用葉子疊成角形,再內裝糯米,加上一片用一張蛤蔞裹住的豬肉為餡心,再添上一揸糯米,加上葉子,用帶子封口包裹,紮成一個四角立方體形粽子,加水熬煮三個鐘頭,煮熟。在屈原投江的忌日,拋落江河,供屈原享用,以示紀念,遂形成了端午這個節日,流傳至今。粽子也成為民間美點,不分節日,供人天天享用。

發展至今,按餡料分粽子有甜粽鹹粽兩種,另外還有一種沒有餡料的純糯米粽,內裡只放有一截如火柴枝長短粗細的蘇木,叫梘(鹼)水粽,俗稱灰裹粽。究其原因,是先人用燃燒過的豆杆草灰或稻杆草灰浸泡透水幾天幾夜,從中提取瀝出之水份,因其含鹼性,故稱梘(鹼)水,灰水。再用適量的灰水,加進水裡,熬煮不加餡料的粽子。這種灰裹粽,食之香糯清涼,粘性大,粽身呈棕紅色,且比餡粽奈久放。其與白色的鹹肉粽,大有區別。

包粽葉的粽葉各地不同,北方用蘆葦葉,南方用箬葉,一種形似竹子的矮小植物,箬葉酷似竹葉,比竹葉寬大有韌性,功能清香清熱。有的地方用芭蕉葉荷葉笳葉,五花八門,各種各樣,不能盡表。

包粽子的葉子,一般都是節前採摘新鮮應用,味道清香。但有的農人為了賺錢,也會早早採摘葉子紮好曬乾、囤積,待節前出售換錢。不過幹葉沒有鮮葉清香有韌性。

粽葉包裹前要浸水洗淨,特別是幹葉,要浸一夜晚,否則葉片容易撕爛。浸好的葉子還要用水燒開浸泡,方可使用。


漠陽小荷


粽葉也就是我們用來包粽子的葉子,粽葉也因地方的不同,所用來包粽子的葉子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是用荷葉來包,有些地方是用芭蕉葉來包,還有些地方是用蘆葦葉來包,但農友這邊用來包粽子的葉子是箬竹葉。



題主說的包粽子是用乾的葉子好還是溼的葉子好,在農友這邊端午節時都是用溼的新鮮的粽葉包粽子,新鮮的粽葉用清水洗乾淨後在用熱水煮下,用來包的粽子煮熟後又香又好吃,新鮮的粽葉包的粽子煮熟後在粽葉的香味,很清香,包的粽子看上去綠綠也漂亮。



在農友這端午節時很少有人會用乾的粽葉去包粽子的,因為我們這山上箬竹很多,要包粽子時提前一天去釆就可以,都會有,只有在城裡的沒新鮮粽葉的,才會去用乾的粽葉來包粽子,用幹粽葉包的粽子農友也吃過,個人是覺得沒有新鮮粽葉包的粽子香。



所以粽葉在農友這邊是農村山上的箬竹葉子,用來包粽子時一般都是用新鮮的溼葉子,溼的葉子包的粽子煮好後有粽葉的清香味,不僅好吃,而且還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