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元錢存銀行一年150,存支付寶400,為什麼有人還認準只存銀行?

xm8023


認銀行的絕大部分還是中老年人,認支付寶的基本都是年輕人居多。我是海哥說險,關注我吧


01

存銀行、放支付寶只不過是個人觀念和實際需求而已

1、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來說,能夠用微信、支付寶買點兒東西都是一種跟上時代潮流的進步了,如果再讓他通過支付寶來理財,會缺乏很多信心。

2、一些信息不發達的地方,人們他們對理財都沒有概念,很多理財概念都來自銀行,要讓他們信任網絡理財,是非常困難的。

3、實際需求問題,比如有錢人可以幾十萬上百萬的購買大額存單,享受4-5個點的利息,安全省心,完全沒有必要來看餘額寶這點兒錢。更何況餘額寶現在還要靠搶,收益率一點兒也不穩定。所以,我一直在想,那些上百萬買餘額寶的人是怎想的?餘額寶更加適合一些工薪階層,一些年輕人,適合他們做一些零散的理財方式。

02

存銀行的人圖的是安定,怕的是風險

堅持存銀行的人,要不就有錢人,要不就是一些極度相信銀行的人,這種情況是沒法辦改變的。

①讓那些中老年人得讓他們再來重新學習網絡理財,存心為難人家。

②對於很多有錢人來說,網絡理財需要自己經常看著,和麻煩!銀行理財有專門的理財經理,會讓他們更加的省心。

③銀行給老百姓給普通人最大的信心就是穩定,即使有事也會國家兜底,這是我們國家大包大攬的行為太多了,所以給大家的一種習慣性思維吧。

03

銀行和支付寶還是有區別的

1、銀行和支付寶區別還是非常非常大的,雖然支付寶的餘額寶也是一種貨幣基金,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它終究是基金是一種理財,我們也可以看見餘額寶收益率每天都在變化著,並不是固定的,而銀行的利息基本上是很久才會調整一次。

2、對於很多人對很多普通人來說,他們更願意接受銀行,是因為滿大街都有銀行的網點,天天可以看見的他們才會放心。而對於支付寶就是一個軟件,他們擔心的就是手機掉了怎麼辦?遇到了什麼黑客、網絡木馬、病毒這些錢怎麼辦?


我是海哥說險,關注我吧


海哥說險


這個問題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我鄰居王大爺,只存銀行,而且只存款不買任何理財,或者保險。王大爺沒有收入來源,唯一的收入就是他兒子事故的幾十萬賠償金,付出的就是他兒子的性命。王大爺一直存錢,有一次去存錢,還被銀行客戶經理忽悠了,買了保險,事後王大爺去投訴,退了保險,還是存了定期。……王大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有點存款,那個存款是關係未來他所有生活的……不能有任何閃失。

我相信,中國有錢人多,沒有錢的人更多,這些底層人士,只有少量的錢,他們必須存銀行,必須無風險。因為一旦有閃失,哪怕是億萬分之一,對於王大爺這樣的人來說都是毀滅性的。

有的人長期在上層生活,不懂底層疾苦。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金融常識,也不是每個人的生活和資金能承受風險,哪怕是一點風險也不能承受。

這次打破剛兌,就是要把有風險的理財,通過銀行銷售,偽裝成無風險的產品清除出去。………你看很多上市公司理財不好賣了,項目都出了問題……要是以前剛兌,這些有風險的產品,就會賣給不能承受風險的人群。最後買單的是懂一點金融知識,又不能承受風險的老百姓。

存款保險,保證50萬以下的存款,銀行倒閉了也能兌付,就是保護王大爺這樣的弱勢群體。

多想想底層民眾的疾苦,就能理解生活的不易,很多事情也就想得通了。

注…本人銀行信貸工作二十年,炒股韭菜二十年。歡迎加關注,多交流。經常會發“腦洞新聞”…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飛刀47號


先來糾正一下,一萬元存銀行肯定不止150元,你在建行存1萬元,一萬元也能拿175元,要是存在城商行的話有210元。還有餘額寶的收益率現在也沒這麼高,3.7540%。所以樓主略微誇大銀行存款和餘額寶的差距,我們用數據說話。

寶寶類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是比存銀行划算,所以大部分中青年人都把一點小積蓄存在餘額寶裡面,所以餘額寶體現出是小額、分散的特點。為什麼一部分人只認準存銀行,我想有三個原因:一是,中老年人對貨幣基金的接受程度並不高,聽說貨幣基金不是完全沒風險,而銀行存款在50萬以下是沒啥風險的。中老年人比較保守,認為把錢存在銀行裡,不會受到損失,而買貨幣基金有風險,自己的養老錢還是求穩健一些為好。

二是,餘額寶自己出於規模瘦身的需要,最近又是降息,又是限制購買,這讓餘額寶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的吸引力大幅降低了,本來不限額購買的,現在都要有各種限制了,很不方便,所以一部分資金因為買不到餘額寶基金,而轉存銀行的。

三是,由於債券收益率的下降,以及銀行間流動性最近比較寬裕,餘額寶等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率下滑,而銀行現在有大額存單利率卻在不斷上調,這使得銀行存款與餘額寶之間的利差並不是傳說中那麼明顯,而對於普通小老百姓來說,手裡存款也就幾萬元,把錢存銀行還安全保險一些,利差一年也差不了多少的。


不執著財經


說出來可能你不信,我差點自己也不信了,認準銀行,只是因為存銀行你能剩下錢,而存餘額寶(記住不是支付寶,存支付寶是沒有收益的)剩不了錢,特別是女生,特別是女生,特別是女生,重要的事說三遍!!!

銀行定期與餘額寶之爭

自從2013年6月餘額寶橫空面世以來,不少人民群眾(依據餘額寶官方公佈的數據,截止2017年三季度使用人數已超過3億人)都把錢直接存入餘額寶以獲取較高的收益。

目前銀行定期存款,一年期的基準利率為1.5%,考慮到上浮的因素,大致在2%,餘額寶目前的收益率在4%左右,以1萬元計算,一年兩者的收益相差在200元左右。但是很多人仍然選擇銀行,截止2017年年末,我國商業銀行各項存款總157萬億元,同比增長7.8%,同期餘額寶總規模為1.58萬億元,差不多佔銀行存款總額的1%,顯然銀行仍然佔有絕對的優勢。

主要原因:

1、對於老人:

對於老年人而言,年紀越大,承受風險能力越低,因為網絡使用越少,對各種理財產品接觸也越少,也就越不信任,因此他們只信銀行。

2、對於年輕人:

對於年輕人而言:存一年定期,到期後,你肯定可以收回10200元,但存餘額寶,卻很難,為什麼呢?因為人的思維慣性,定期如果提前支取,以活期計算,雖然利息不多,但很多人卻不捨得利息,因此一旦存了定期,就不會再輕易去動這筆資金。但是餘額寶不一樣,隨時存取,而且餘額寶可以直接消費,對於廣大馬雲背後的女人來說,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剁手了,到頭來,存在餘額寶反而沒有存在定期的多。

可能很多人會不信,認為我這個是謬論,但現實中我們的思維慣性就是這樣,這不僅僅是個人意志的因素,舉兩個小例子:

(1)

相信目前,不少年輕人每個月賺的錢並不比父母少,但是常常到年底一看,剩下的錢卻沒有父母多,不否認一方面年輕人消費較多,而長輩較為節約的因素;但不得不說的是,很多長輩,特別是老年人,身邊一旦有個三千、五千的整數,基本就會去存定期存款,非到急需用時不會再去動這筆存款。當身上的零用錢少時,人自然而然就會節約用錢了;這個案例年輕人也可以驗證,買房前,收入多,很多人花錢比較不在意,買房後,因為月供的壓力,開始學會省吃儉用了。

(2)第二個例子,是對於有公積金的朋友來說的:很多繳納公積金的朋友,可以看看自己工作幾年了,公積金賬戶有多少錢,而自己的存款又有多少錢?其實公積金佔個人收入的比例最高也就是12%,但是幾年下來,你會發現,很多人公積金賬戶的餘額並不比自己的幾年的存款少,因為公積金是不能輕易動的,這就是定期的魅力所在。

所以說思維慣性很有魔力,而且使用餘額寶直接消費,你感覺不到心痛;又不信?那咱們在說個小例子。

小例子:你去買個東西或者吃飯,如果是一千元、兩千元,直接用現金付現時,看著十幾張張鈔票,會不會感覺很貴,不捨得,畢竟可能是一個禮拜的薪水了。但是一刷信用卡,似乎好像沒多大的感覺,所以說信用卡很容易造成盲目消費,這也是銀行大力推廣信用的原因之一,而存餘額寶就和刷信用卡就類似,所以淘寶、京東每年的營業額都在刷刷刷的漲漲漲。

額外說一點

一萬元錢存銀行一年150,存支付寶400,這兩個對比是錯誤的,餘額寶屬於貨幣基金,與定期存款不一樣,兩者是不同的產品;你要知道銀行倒閉了,存款50萬元以內是全部賠付的,餘額寶倒閉了,你看誰賠你錢?所以說不同的產品沒有對比的意義。

餘額寶一定要對比的話,那要對比的銀行系的貨幣基金,而銀行系的貨幣基金,其實收益率均高於餘額寶,只是無法直接用於消費,便捷度沒有餘額寶那麼高。

總結

為何有人只認準銀行?————為了存錢!!!!!


鯉行者


一萬元錢存銀行一年150,存支付寶400,有人寧可存銀行享受低利息的原因是:

01.老一輩的人知識文化程度低,不會用手機理財。

老一輩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就更談不上用智能手機去上網購買理財產品。因此就算網絡理財利率高他們也沒辦法去購買。

02.銀行有實體店面,並是國家開設的讓人放心。

有人認為在銀行存款放心,有門面在不怕它跑掉,正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而支付寶理財只是手機上的一個數字,讓人不放心,擔心哪天數字消失不見,錢就沒有了。

03.放銀行的錢安全性靈活性有保證,可以用來應付突發用錢情況。

放支付寶一年有400元的收益,那隻能是用來購買一年定期理財才能達到。

而定期理財有個缺陷,那就是一旦買入沒有到期是無法提前贖回的。反之,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就不一樣,隨存隨取只是要犧牲一點利息。

鑑於以上三點,很多人就算是支付寶定期理財收益高於銀行定期存款,還是會把錢放銀行。


小方聊投資理財


一.存銀行

活期存款利率0.35%,1萬元的1年收益是35元。

定期存款1年期的利率是多少呢?

定期存款1年期的利率1.5%,1萬元的1年收益是150元。

二.存支付寶的餘額寶

1萬元放在餘額寶1年的收益是263.26元,還是比銀行的存款多113元的收益,10萬元就會多1130元。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銀行呢?

1.固有思維:很多人從小接觸銀行,對銀行有依靠感和好感,更有高層次的信任度。

2.安全性:很多人認為銀行存款最安全,雖然知道它的收益沒有支付寶的餘額寶高,但是,還是選擇銀行存款,也是她們的主要矛盾。

3.不太懂,不瞭解:這些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或者是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也或者是必須存錢於銀行的人。


保險保


餘額寶已經不行了,還400?一年也就230左右,現在比餘額寶高的貨幣基金或者銀行存款太對了,正規安全實時贖回的3.5%-4%還是有,那個對消費者好、安全就用那個,沒必要忙信!



呵呵呵呵2018


還是糾正一下題目,應該是餘額寶,支付寶和餘額寶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問題很簡單,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收益並不能吸引全部的人群,還要考慮使用者的年齡和對網絡產品的接受度、風險偏好等等。



餘額寶最初的市場定位就是零錢理財+消費支付的模式,五萬元以下的小資金在銀行拿不到別的產品,只能選擇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相比之下,收益率要比餘額寶低很多,且流動性也要差很多,1萬元用餘額寶沒毛病。

銀行產品是高中低檔全覆蓋,從活期存款,到結構性存款,再到理財信託,私人銀行。各個檔次的產品都有,針對的就是不同人群。5萬元以上起點的產品有很多收益率是要比餘額寶高的,但是銀行的產品普遍有一個弊端,不夠靈活,條條框框規定得太死。

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銀行系的寶寶類貨幣基金和餘額寶。

當時銀行受衝擊比較大的時候,銀行就創新了很多類寶寶產品,收益要比餘額寶高,但是並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原因就是條條框框太多,使用的太不靈活。

但是在其他的理財方面,一些金額比較大的,5萬元以上的產品,銀行還是有很大優勢的,管理更加規範,收益率更高,選擇的人群也多。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使用者的風險偏好,比如一些老年人,他們看中的就是,保證本金保證收益,他們就比較牴觸網絡產品,認為那些不保險,所以中老年人群傾向於使用銀行的產品,而不選擇餘額寶。

所以說餘額寶固然受很多人的歡迎,但是也不能否定銀行的地位,各自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受眾,各行其道。


不立而立


看了今天的餘額寶收益,七日年化收益率2.3%多點,一萬存一年也就230元,沒有你說的400元那麼高。

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部分農商行和郵儲銀行利率可以達到2.1%,相比之下兩者之間的差別並不是很大。

較多的人仍然選擇銀行渠道進行存款,主要考慮到以下因素:

一、資金安全性

雖說現在支付寶的安全性著實讓人放心,也有承諾賠付保險,但是很多中老年人還是相信將錢存在銀行裡。在銀行網點裡辦理的定期存款,一張存單拿在手裡遠比手機上虛擬的數字讓人放心的多。

二、操作性

還是因為年齡層次不同,對於網絡電子產品事物的理解和操作上的陌生。你讓一個四五十歲或者年齡更大的客戶在手機上通過支付寶進行熟練的資金轉入、轉出操作,的確不現實。

三、自控性,尤其針對剁手黨

我就強烈要求我老婆不要將太多的資金存放在支付寶內,寧願週末和她排隊也要到銀行網點將閒置的資金存銀行定期。

很多年輕人通過淘寶、小紅書等APP購物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不缺少的休閒方式。我老婆每天晚上沒事就是刷淘寶,看一些推銷護膚美妝產品的直播,看著看著就忍不住下手了,經常一個星期三五個快遞。

其實生活中很多消費都是不必要的衝動消費,一時興起覺著自己需要,用了幾天之後就閒置在一邊了。存銀行定期,可以有效的控制你過渡消費的慾望,沒有錢了就不花了。


財經札記


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存銀行這個是屬於銀行存款,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如果銀行經營不善最終被兼併,那存在銀行裡的儲戶存款,在本金不超過50萬元的情況下,將會受到賠償;而支付寶中是把錢存到餘額寶中才能獲得相關收益。餘額寶本質上貨幣基金,是基金就會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人為了規避風險也會選擇銀行存款。

2、跟人的年齡及日常生活習慣有關。一般年齡大的人(主要是70年前的人)這部分人已經習慣了有錢就存在銀行,而且這部分人都習慣在銀行存定期都選擇存單,上面標明瞭存款人姓名,本金,利率,起存日及到期日等,對於這些人能看到實物存單心裡更放心,而餘額寶只是電子顯示,而且收益率並不固定,對於選擇存銀行的人缺乏安全感。

3、再一種選擇存銀行而不是存支付寶是為了避免非理性消費,自從有了刷卡、微信、支付寶等非現金日常支付,就會造成非理性消費。如果把錢存在銀行,只留有小部分現金,日常消費使用現金支付。人在消費時錢包裡的現金是有形的,潛意識裡就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進行理性規劃,會用有限的現金購買必需品,一些衝動性消費就會被取消。這樣存銀行裡的錢就可以升錢了。而使用支付寶消費,看起來很方便不需要找零,也不會在找零時收到假幣等煩惱,但是同時那個理性消費的思考也會確實,那麼存在支付寶裡的錢就會隨著衝動消費而變少,如果在開通花唄和借唄,最後還有可能產生負債。所以一些理性比較高的人會把錢存在銀行,存成零存整取或者是一年定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