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佳能半幅單反相機的優勢?

戚夢溟先生


優勢啊,想一下,主要是價格方面顯示出來的性價比,所以選擇的人多,比如佳能80d,其功能強大到對比全副6d2 ,除了畫幅差距,80d的很多方面對於6d2來說都是有過而不及的。半畫幅相機主要就是性價比高,可玩性強(同樣的錢,你可以買全副機身,也可以買半幅加好一點的鏡頭)功能略強,好用,最關鍵的比較耐用。比如我的佳能70d,當年買的時候正流行,現在還在用……


七年影像


我用過的佳能半畫幅單反有很多款,從1000D、450D、40D、500D、550D、600D、60D、70D、100D、80D……但真要談談佳能半畫幅單反的優勢,我覺得好牽強。因為熟悉佳能的用戶都知道,佳能的半畫幅單反系統一直以來就處於一種很尷尬的地位,弱雞的性能,扎堆的狗頭,連一個紅圈的半畫幅鏡頭都沒有……

所以,真的要講佳能半畫幅單反的優勢,首先肯定是價格優勢。

佳能從EOS 300D時代開始,一直就是日系相機品牌裡面走低價路線的先鋒。除了2008年一度被尼康D40搶了風頭之外,其他大部分時間裡面,入門級單反的殺價急先鋒一直都是佳能在主導。

佳能的半畫幅單反有多“白菜”呢?例如我之前買過的EOS 100D,這款相機的性能其實也不差,而現在在鹹魚之類的平臺上,價格竟然只要1200元左右。

其次,佳能APS-C單反系統第二個優勢,應該就是鏡頭優勢了!這裡談及的鏡頭優勢分兩個方面,一個是兼容性的問題,另一個則是價格、性價比優勢。

關於佳能的EF鏡頭、EF-S鏡頭的“物美價廉”,大家想必都有所耳聞。例如佳能的EF50mm f/1.8是日系同規格產品裡面最便宜的一款,而做工、品控、畫質卻一點都不差!

但是提到“兼容性”問題,可能很多人就有點迷糊了。

其實“兼容性”問題是針對尼康系統而言的!尼康的單反系統由於沿用了幾十年前的老古董卡口,所以屁股小、機械改電子一直都是尼康的大問題。

1、早期的尼康入門機沒有機身馬達,就用不了尼康的AF鏡頭,只能用AFS鏡頭。由此,尼康早期的D40、D60還經常被攝友譏諷為“太監機”。
2、尼康的中低端機器不支持AIS手動鏡頭測光,這方面還不如佳能做得好。佳能只需要一個電子接環,就能兼容尼康的AI、AIS鏡頭測光。
3、尼康的AF-P、E型鏡頭不支持老型號。

而佳能任意的EF單反,都可以使用30年來任意EF鏡頭。我認為這就是佳能半畫幅單反系統對比尼康系統最大的優勢。


從耗子胖成豬


既然指明瞭佳能半幅,那其最大的優勢,是佳能這棵大樹。

怎麼理解?

1,佳能卡口是最大的優勢,作為數一數二的單反品牌,幾乎所有的副廠(適馬、騰龍、圖麗等)要出新鏡頭,一定會最優先考慮佳能和尼康的卡口類型。所以只要副廠要出鏡頭,十有八九這顆鏡頭一定有佳能卡口,剩下的只是區分全幅和半幅罷了。

2,佳能的資源條件雄厚,其他答主也都提到,同焦段同光圈鏡頭,佳能便宜。因為用戶體量大,普遍出的鏡頭不會因為受眾用戶少,或機型特殊,而造成產能不足或成本虛高的情況。

3,擁有上面兩個優厚條件,接下來事情就很明朗了。

一來,佳能半幅單反有眾多款式,同時也有眾多原廠鏡頭可選,有眾多更便宜的副廠鏡頭適配,用戶的選擇更多,反映出的優勢越大。

二來,無論用戶將來是否換別的品牌,比如從佳能換到索尼,佳能的鏡頭都可以不用賣掉,買枚轉接環就可以繼續使用原有鏡頭,換門成本低,也算其優勢。

最後,佳能受眾廣,如果是幹活的攝影師,到大部分城市,都能租或者借到鏡頭。這都不分半幅還是全幅,只要你是佳能用戶,基本到租鏡頭的地兒,佳能的可選性是最多的。


Nexkey


一個攝影者,最重要的應該是具備一個較高層次的審美能力,而並非全幅半幅機器。

在15年前,攝影師使用的什麼設備?多少像素的膠片?

而半幅機器已經遠遠超過以前的單反膠片機了,使用半幅機器應該比較實惠,鏡頭範圍相對廣泛。如果不是商業攝影,完全夠用了。

一個好的攝影師不是因為沒有最好設備而沒有的作品,另外現在科技快速發展,跟得上嗎?

馬上幾個公司都會出7000萬像素的全幅機器了,富士公司已經發布1億像素的中畫幅機器,又會怎麼樣呢?

難度沒有最好設備,攝影師就不會出作品了?

十年前我到美國洛杉磯,攝影師都使用佳能7D已經非常不錯了。

當下,不少發燒友追求的不完全是"作品",大部分追求的是設備的"極致"。這是每個時期都會出現的問題。

下面這些照片是什麼機器拍攝的?

希望所述對你有所幫助。








戚夢溟先生


只簡單談一下個人的體會:

1. 機身和鏡頭配套,相當於全畫幅相機會便宜很多。

2. 輕便易攜帶,尤其登山旅遊。

3. 鏡頭通吃。無論是半幅鏡頭還是全畫幅鏡頭,通通可以用在半畫幅的機身上,佳能機身,對全畫幅鏡頭還還有一個1.6倍的增距(打鳥)。

4. 文件小。即使全部拍片都使用JPS格式,相對全畫幅來說,佔用電腦的儲存,具有很大優勢,且不要高像素相機的照片,對計算機的高要求。

綜上所述: 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切身體會,感覺哈,全畫幅是高大上,但半幅機也不是不可以!

我現在出去,除了有題材確定之外,一般都使用那臺佳能80D相機,另加一個18~400的騰龍鏡頭,關鍵是為了輕便和自由度。

我有佳能5DSR全畫幅相機,專配的佳能70~200、2.8,但二者加起來足足5斤嘀!😂 當然了,我去澳門主要是拍夜景,再重也得背去。

正常光線,不是高速運動的課題,像素達到2400萬以上的半畫幅相機,優勢也一定會存在嘀!

回答完畢!謝謝!


藍天白雲176238431


談半畫幅的優勢,不如談談半畫幅的劣勢

畫質上的好壞姑且不論,就說拍攝取景構圖方面吧。首先得知道什麼是半畫幅什麼是全畫幅。

之所以全畫幅被稱為“全”畫幅,是因為全畫幅相機所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跟傳統135膠片尺寸(36×24mm)是相同的,而半畫幅則採用的是22.7*15.5mm的感光元件。

全畫幅感光元件面積大,相應的可取景的範圍就更廣一些,如果顯示在同一張照片裡面,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所以半畫幅又被一部分人稱為稱為殘幅,這是相對於全畫幅來說,像是殘缺了一部分畫面。

但是正式因為半畫幅的取景範圍相對較小,才會有了部分人對於半畫幅有長焦作用這樣的理解。

剛好手上有兩部相機,一部半畫幅,一部全畫幅,下面兩張圖是我站在同一地方,用同一鏡頭200端焦距拍攝同一目標,前一張是半畫幅,後一張是全畫幅。這樣看來給人的感覺是半畫幅相機拍出來的焦距顯得更長一些,200焦段放在半畫幅上相當於320焦段放在全畫幅上。

其實不是因為焦段變長,是因為半畫幅取景範圍變小。

而這兩張圖展示的是廣角鏡頭的拍攝畫面,還是同一個位置和焦段拍攝同一個畫面。前一張是半畫幅,後一張是全畫幅。顯然全畫幅的取景範圍更廣。

以上是說半畫幅和全畫幅在構圖取景範圍上的區別,從表面上來講半畫幅在長焦效果上顯得稍微有些優勢,但其實這也是感光元件比較小所帶來截圖效果而已,這何嘗不是劣勢的自我安慰呢。

而劣勢的另一面往往就帶來了優勢,便宜,輕便等等都是半畫幅相機的優勢,同等價位的相機,半畫幅肯定會在功能上,外觀上有必然的優勢。


阿窗P個圖


我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就買的半幅機500D,沒有用多長時間就換了5D2,後來升級到5D3,SDR,輔機為7D2,但是,7D2幾乎很少用,原因是半幅機除焦段可以增長,畫質是真的不敢恭維,有了全幅機,更接受不了了。所以,如果不拍鳥,不是初學者,喜歡拍風光的人,還是買全幅吧,半幅機沒有什麼優勢。


梅寒攝影


便宜 便宜 便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機身 鏡頭

還有一個優勢 焦距比全畫幅長 比如一個400焦距的全畫幅鏡頭 在半畫幅機身上 等於560-580


錫林郭勒蘇德


半幅和全幅最大特點:半幅就是廣角虧了,長焦贏了,打鳥最方便。還有一最大特點,相對來說,半幅價格多便宜些。


一個群的遊戲


體積小,輕便,同鏡頭焦段更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