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三:新疆編制出臺“冠肺”診療臨床路徑——用最小代價科學防控疫情


本報訊(文/記者 夏莉涓 視頻拍攝剪輯/記者 王強 於小娟)1月28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陸晨領銜編寫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救治臨床路徑》(1.1版),已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審核同意,作為繼武漢、廣州之後,全國第三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簡稱冠肺)編制出臺的臨床路徑,即將在新疆全面推廣。

陸晨表示,在此次“冠肺”抗擊過程中,由於各種限制和制約,不少醫務人員對此疾病的認知和診療方式都不夠清晰。考慮到這一實際情況,陸晨領銜新疆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感染性疾病、護理、營養、藥學、醫療器械、臨床心理等10餘個學科的專家,率先組建了“臨床路徑管理中心”。並第一時間組織了新疆的相關力量,在既往SARS防治及救治的經驗基礎上,結合近期入院的1600餘名發熱患者的診斷與治療經驗,反覆梳理就診環節後初步形成了“冠肺”的臨床路徑。


全國第三:新疆編制出臺“冠肺”診療臨床路徑——用最小代價科學防控疫情

“新疆‘冠肺’臨床路徑的編制及推廣,有助於一線醫務人員快速準確篩查、預檢、分診、處理各型發熱患者提供,並對疑似病例進行甄別和確診的指導規範,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陸晨說,可供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尤其是在傳染病防控方面缺乏經驗的廣大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參考。

“通過科學規範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用最小的代價,最科學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診斷、救治。”陸晨說。隨著病情的不斷變化,專家組也會對該路徑不斷完善,以提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規範性,造福新疆各族患者

1月3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以新疆傳染病醫院和新疆人民醫院為主會場,在全疆各地州132家醫療機構設立分會場,邀請了來自新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疆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專家,分別從疫情感染防控、醫療機構技術消毒、診療臨床路徑、流行病調查及實驗室檢測技術五個方面進行細緻專業講解,有效地指導統一和規範各地州基層醫院的疾病防控、臨床診療,當日培訓2000餘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