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甘肅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歷史上,生活在張掖這片大地上的人們曾經創造了具有自身鮮明特徵,反映當地山川特點、地理風貌、文化傳統、生活回憶的豐富的民間傳說。在這些豐富的民間傳說中,有些傳說的內容與道教神仙、宮觀、人物具有直接的關聯,有些傳說的創作則深受道教神仙信仰思想的啟發與影響。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道教的神仙種類繁多,上至三清尊神,下至天地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河嶽山川、靈官、太歲及諸仙真等,無所不包。在眾多繁雜的道教神靈體系當中,與張掖民間傳說關係最為密切的當為至上三清尊神之一的太上老君。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據傳:張掖黑河是老君所開。老君為尋找流沙淨土,騎著青牛來到張掖東大山巔,見滿目盡是黃沙、塵埃、亂石,不禁惋惜道:“流沙淨土,竟是這般荒寂!”土地、山神聞聲,匆忙趕來迎接。老君詢問後得知,這裡曾是浩瀚弱水,大禹鑿開鎮夷峽,導弱水入流沙,放走了海水。玉帝命寒龍鎮守南山,把雨水凍成冰雪,從此,這裡就變成了戈壁。老君聽後,與山神、土地商議,從寒龍那裡偷水,也就是從南山開下一條河來。就這樣,老君、山神、土地一起來到南山,老君把土地的柺杖化作駕犁,解下衣帶,把犁套在牛身上,由山神牽牛引路,老君親自扶犁開河,土地跟在後邊撒播草木種子。隨著青牛移動的步子,黑河也由雪山開到了平川,河水也由雪山流到平川。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就在這時,寒龍發覺了,它駕乘一團黑雲趕來,看到老君他們已把黑河開到了合黎山中,就口吐人言說:“你們三個合夥作賊,我叫這裡每年三個月不得安生!”土地膽小,一聽寒龍噪鬧,就停止了播種,故合黎山至今沒有草木。老君和山神用青牛把黑河開到山外,但每年六、七、八三個月中,就會發洪水,淹沒人畜。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這是一則有關疏導黑河入流沙的張掖民間傳說。傳說的前半部分主要敘說大禹放走浩瀚弱水,惹惱玉帝,玉帝命寒龍鎮守南山,將雨水變為冰雪,阻止雨水的流經,使流沙淨土變成荒寂的戈壁。傳說的後半部分主要敘說老君運用神力開黑河,使河水經由雪山流到平川,從而造就豐腴的張掖綠洲。儘管傳說採用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形式,但傳說中出現的人物、地名、神仙、事蹟等等並非完全與歷史事實、地方風物等毫不相干的想象與幻想。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傳說中的老君實為後世對先秦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神化,入流沙開黑河則是神化的老子——老君在張掖所展示的創生萬物的神蹟活動之一,而這一神蹟活動又是以一定的歷史與地方風物為原型和基礎的。如《史記·老子傳》說,老子曾為周守藏之史,見周室衰敗,決定隱遁離去,出關時為關令尹喜所挽留,遂著書五千餘言後離去,世人莫知其所終。《列仙傳》則說:“關令尹喜者,……後與老子俱遊流沙,……莫知其所終。”《甘州府志》說:“周柱下史老子,……入於流沙,不知所終。”此處的流沙指的是居延澤,位於張掖東境,屬現今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旗。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這說明,傳說中出現的人物、事物絕非純粹的臆想與虛構。而傳說中有關歷史人物老子的神化——老君的神仙形象從漢代業已開始。東漢末年,邊韶奉漢恆帝之命所作的《老子銘》碑對老子進行了相對保守而又理性的初步神化,《老子想爾注》等文本則將老子進一步視為大道的化身,認為老子與大道等同,是具有神性,能夠創造神蹟的神仙——老君。漢代神化老子的思想以及老子神化的形象在西北邊陲之地——張掖,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對此,有研究經過考證,指出以往有關老君形象的文本里也多次出現鳥喙人身神形象的描述,並認為鳥喙人身和靈鶬分別是太上老君在漢代的真形和雅號。事實上,正是因為這種歷史事實與地方風物、當地民眾特殊的神靈信仰的高度結合,一方面,增加了傳說的可信性,使當地民眾更願意相信它的真實性。另一方面,使傳說彰顯出地方性的特徵,具有地方話語的內涵與特點。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生活在張掖這邊大地上的人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以當地山川特點、地理風貌、文化傳統與生活記憶為藍本,採用富有傳奇色彩,亦荒誕亦真實的表現手段與方式,創作了豐富的民間傳說。在這些豐富的民間傳說中,有些傳說的內容與道教神仙、宮觀、人物具有直接的關聯,有些傳說的創作則深受道教神仙信仰思想的啟發與影響。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從《老子騎青牛入流沙》這則民間傳說來看,儘管傳說中充斥著神化的色彩與成份,但撥開其神秘的面紗,傳說中出現的人物、地名、神仙以及神蹟活動等等,實際上並非純粹的幻想。這則傳說以一定的歷史事實、文本記載、山川特點、地方風物和當地民眾特殊的神靈信仰為依據,反映了另一種形式的“歷史”。這種“歷史”彰顯了地方性的特徵,具有地方話語的內涵與特點。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張掖民間傳說與道教神仙的互動,說明了張掖獨特的山川特點、地理風貌、水文條件的成因,是人們以富有傳奇、神化色彩的形式,解釋世界起源的一種方式,反映了他們的宇宙觀。不過,這種帶有宗教式的思維方式顯然與《老子》文本、老子的神化、道教內部經典等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受到道教的深刻影響。張掖民間傳說與道教神仙的互動,不僅豐富了傳說的內容,還傳播了道教,使道教在當地擁有較為深厚的群眾信仰基礎,擴大了道教在當地的影響。

張掖民間傳說中的道教神仙故事:《老子騎青牛入流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