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未來發展怎麼樣?

蝦仁不眨眼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是隨便一說的。江南魚米之鄉,歷史文化旅遊名城也不是今日才建成的。這樣底蘊深厚的城市,在共產黨英明領導下,有新時代社會主義優越制度作保障,一定是越來越好,前景無限光明。唯一與城市規模及在全國的地位不大相稱的是行政級別差了一點,蘇州應當副省級或者直轄市的級別,再建上國際機場,那就發展更快更好了。期待!非常期待!


手機用戶82284774708


蘇州市一直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全市範圍內的增綠工程持續推進,作為一個河流縱橫,山水呼應的江南園林城市,東方威尼斯,中國最發達的地級市,宜居性也越來越強。

蘇州是中國城市化發展最值得借鑑的示範城市,產城融合,古今融合。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南沿高鐵、蘇嘉杭等高鐵🚄城鐵的建設,蘇州將進一步形成綜合交通樞紐地位,蘇州的優勢會更加突出。

蘇州的城市整體發展的均衡性非常好,強縣強鎮強區,房價整體保持平穩,相信未來的蘇州會更具競爭力,更具活力,更美好。



地產萬話筒


蘇州,我們曾經說過,是一個無奈的城市。他靠近上海,得益於上海的產業轉移,有了較快發展,但由於靠近上海,世界500強企業以及高新企業又讓上海屏蔽,妨礙了它的發展。同時,它得益於新加坡工業園區的建立,經濟一下子在全國名列前茅,但在政治定位上,卻又總上不去,從而限制了它的發展前景。

不過,我們不能就此低估蘇州的發展潛力與前景。

首先,它是歷史名城,是江南文化的一方代表。

其次,它又是一個國際旅遊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早已深入人心。

再次,經濟體量大,藉著經濟全球化浪潮還能再跨新臺階。

還有,過去它只注重外資和外向經濟。民營經濟不活躍,今後藉著中央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東風,兩條腿還步,憑藉它們過去的發展的經驗,眼光,資金,應該看好它的發展前景


江都史話


蘇州的當地人把蘇州當自家的了!告訴你,蘇州是中國的蘇州,江蘇的蘇州,世界的蘇州,蘇州是開放地,進取地,向上地,芝麻開花節節高地。沒有外來人的蘇州是沒有前途的!蘇州要像深圳學習,納天下英才,為我所用,中國最好的三角洲,最肥沃的土地,最好的光熱水潤條件都在蘇州,沒有之一,上海地勢海拔低的太過,比不了蘇州,廣深夜不能與蘇州比腹地縱深,一條長江相當於七條鐵路的運力,這是什麼概念,我是安徽人,在蘇州生活多年,蘇州是我的第二故鄉,希望蘇州在藍書記的帶領下大膽探索,勇於進取,讓蘇州與上海協同發展,共同繁榮,開創長三角繁榮之弧,這個弧點睛之筆,在太湖。


慕仙學道


瀉藥。

關於蘇州的發展,一定是不錯的。目前蘇州已經在轉型,而且轉型的力度十分之大,低端產業和工業大部分被淘汰,尤其是園區。今後的蘇州將發展成服務業和技術業城市,適合中高端群體入駐。

至於房價,本人住在園區,不太瞭解其他區,園區的房價總體來看還算不錯,2-3W/平,當然金雞湖板塊和一些高端住宅區、學區房價6-10萬的也有,但是整體的交通設計還是不錯的。

環境麼,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就不消多說了。空氣較北方而言比較潮溼,雨天較多。城市綠化很好。

希望可以幫到你。


詩詞蘇州


蘇州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常住人口1200萬有一半是新蘇州人;蘇州是一個創新的城市,去年創新全國第三;蘇州是宜居城市,世界排名74位,中國所有城市中第一;蘇州是一個富足的城市,自古就是一流富貴之地;蘇州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城市,歷史上狀元最多,現在院士64名,全國第一


秋霸王大閘蟹


依我看,蘇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二是大力發展藥療器械行業,三是依託太倉張家港,大力發展港口航運製造產業,四是大力發展旅遊業,五是大力發展養老事業。


翁戍華


不錯的城市。


工程照明


耐心看完以下內容,就知道蘇州是個什麼樣的城市了。

最近,一則城市排名表在全國掀起千層浪。成都100%控股的第一財經,估計跟江蘇有chou,我身為一個視寧蘇為競爭對手的杭州人都看不下去了!按照第一財經的全國城市排名,成都武漢西安都完bao江蘇13個市了。尤其是人均月薪三四千、gdp只和合肥相當的西安市,排名也是超過江蘇任何一個城市的。江蘇援建中西部出力很大,最後落得全省13市被成都武漢西安完bao的下場。今後江蘇拿什麼吸引人才呢?

事實上,成都武漢以數倍於東部各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全省的資源比總量超過了東部大多數城市,如同中國比總量超過了世界上除美國之外任何一個國家一樣的道理。

當然了,被各大規劃繞開、老齡化最嚴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蘇,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機] 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江蘇省共出生38.3萬個嬰兒,比前一年同期減少5.6萬個,減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拐點不經意間已到來。

以下重要規劃全部繞開江蘇:

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11個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5個左右的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升級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陝西、浙江、廈門正在積極申報。

6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雄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3個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個“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

10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東部3個經濟強省。山東省:濟南青島2座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杭州寧波2座副省級城市;江蘇省:僅南京1座副省級城市(2019年1月9日,濟南合併地級萊蕪市,致使江蘇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淪為全國省會首位度倒數第一。今後,它必將與江蘇貌合神離,心向安徽,導致江蘇只能依靠剩餘12個不入流的普通地級市參與全國頂尖城市競爭)。

當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奪戰已經打響,在老齡化嚴重的今天,人口決定了發展。江蘇人口形勢日益嚴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無峰,沒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資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宮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讓深受其苦的年輕人往外跑,也讓在江蘇發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戶。

2017年,濟南市一把手在山東兩會上極其悲憤的發言: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近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

而江蘇13個市互不認同,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內鬥省,實質是互相制肘,誰也見不得對方好,在城市發展中內耗相當嚴重。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江蘇註定更加被動。

幾年前,江蘇GDP總量差點一舉超越廣東,直到差距拉小至600餘億。後來廣東初步轉型成功,迎來現代發展“第二春”,再次發力拉開與江蘇差距。據悉,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反超江蘇六個季度,將總量差距拉開至4000餘億,2018年差距更是擴大到5000億,令大眾反過來覺得江蘇怕是變成“江輸”。

江蘇老齡辦透露:30年後,江蘇不到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實際上按照現在幾乎外來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結婚年齡達到34歲,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現狀,老齡化問題只會比預測更嚴重更提前,到時很可能滿省皆是白髮人。

再看“平均主義”發展模式,僅憑江蘇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規劃繞開的情況下,十年後,最大的可能是均衡發展成13個三線城市,隨之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繼續退化成13個四線城市。

年輕人,畢業後的首選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當前是城市格局大變動的時代,已經錯過了北上廣深,千萬不要再錯過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來必將在國家支持下晉升一線的新貴城市。

以下各圖,是官方的、真實的、有據可查的數據,可以佐證我的觀點。如果江蘇人確實看不到希望,不如來杭州落戶定居。











浙A太牛cool


一個天天上班交不起房租的城市,一個不管你多努力填不飽肚子的城市,一個蘇州政府對農民工處處打壓的城市(出行和住宿)。一個讓年輕人活不下去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