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番茄與甘藍類蔬菜的間作?

黃曉紅果果


要想把番茄與甘藍類蔬菜間作,從而提高經濟效益,首先要知道番茄與甘藍類蔬菜是否生長在同一個季節,而且間作後又是否能夠達到優勢互補。

一、番茄的生長季節:番茄是屬於中高型的蔬菜,生長結果期需要較高的溫度,才能滿足其生長髮育的需要。而番茄的生長季節,一般是每年的3月一9月,在此期間,自然氣溫由低到高,正好滿足了番茄生長髮育對溫度的需求。

番茄苗期生長對溫度的要求不太高,如果溫度過高,番茄的莖杆就會生長纖細,不能達到高產優質。而番茄在開花結果期,則需要較高的溫度,才有利於花芽的分化和授精結實,果實也才會成熟良好和上色。

二、甘藍類蔬菜的生長季節:甘藍類則是屬於中低型的蔬菜,在中低溫的環境中生長良好,生長髮育不需要較高的溫度。否則,發棵小,不結球,開散,提前抽苔開花,產量低,品質差,甚至造成種植失敗。甘藍類蔬菜的生長季節,一般是在頭一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3月,在此期間,外界自然氣溫由高到低,正好滿是了甘藍類蔬菜生長髮育對溫度的需求。

甘藍類蔬菜生長的前期,則苗期的生長需要較高的溫度,才能達到發棵大,結球大。而中後期氣溫降低,有利於甘藍類蔬菜的結球,不開散,不抽苔,產量高,品質優,經濟效益高。

由於番茄與甘藍類的蔬菜不是生長在同一個生長季節,因而無法間作。即使能夠間作,也達到到優勢互補的作用,充其量只能算是在同一塊土地上,種植了兩種蔬菜作物而已。


慶雙


你提問的問題我因為,兩種蔬菜間作太單一。既然間作就稱為立體種植,下面我就介紹一下立體種植的模式。

早熟番茄間作早熟甘藍—收甘藍栽東瓜,收番茄後冬瓜爬番茄架一冬瓜拉秋後種大白菜一年四作四收:選冬閒地施肥,耕翻、耙平做畦。大小哇間隔排列,大畦寬1.2米,小畦寬1米,大畦3月上旬定植甘藍,每畦3行株距35-40釐米。上年12月底或1月上旬陽畦育苗。品種選擇中甘11號、魯甘藍2號等早熟品種。甘藍定植後及時扎拱棚蓋膜進行小拱棚覆蓋栽培。到3月底,在小畦內定植番茄。每哇2行,株距25釐米。1月中下旬陽畦育苗,2月中下旬分苗。品種選用魯粉2號、早豐、西粉3號、等早熟品種。番茄定植後,將覆蓋甘藍的小拱棚移到番茄畦上,使番茄前期在塑料薄膜保護下生長,做到一膜兩用,達到經濟用膜的目的。4月底5月上旬收穫大畦內的甘藍,並在大畦內栽1行冬瓜,冬瓜宜選用早、 中熟品種,小果品種株距30釐米。若選用中晚熟大果品種為滿足生長期的需要,多行育苗移栽,株距50釐米左右,冬瓜多采用陽畦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苗期30-40天。早熟品種也可露地直播。6月下旬早熟番茄拉秧後引冬瓜蔓爬番茄架,達到一架兩用。番茄架要扎牢,最好紮成小人字架,並用竹杆連接加固。到8月上、中旬冬瓜拉秧,再整地,施肥、做壟,栽大白菜。就這樣種植你看如何?


老張91799996


甘藍類蔬菜屬於十字花科,蕓薹屬,包括結球甘藍、皺葉甘藍、紅甘藍、抱子甘藍、羽衣甘藍、球莖甘藍、花椰菜、青花菜和芥藍等。都具有肥厚、呈藍綠色、被蠟粉的葉片,葉脈明顯,花及種子較白菜的大。屬低溫長日照作物,綠體春化型。[2]

甘藍類蔬菜是以葉球、短縮的花薹、球莖和側芽供食用。本類蔬菜都有肥厚的藍綠色的外葉,具有明顯的蠟粉和波狀葉緣。甘藍類蔬菜對營養的要求是:氮、磷、鉀的比例約為1:0.3:1.3,而且是蔬菜中尤為喜鈣的作物。當土壤缺鈣或其他原因造成生理缺鈣時,易表現出心葉邊緣乾枯等缺鈣症狀,影響產量和品質。


熱心小吳


答:因為間作(也叫套種),其特點和方法主要尊循兩點:

1.早與晚間作,即將早熟品種與晚熟品種間作,目的可達到持續供貨。

2.高與低間作,即植株高的品種與植株低的品種間作,互不影響生長,目的可達到充分利用士地,提高經濟效益。

所以,番茄與甘藍間作,是屬高低間作,互不影響生長,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

其方法是:每隔兩行番茄之間種植一行甘藍,施足底肥,注重田間管理。為高產,豐收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