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賞花如何觀色、聞香、賞姿、品韻?古人為何這麼喜歡花?

賞花一直在中國一直很風行,在繁忙的現代社會,人們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養花也只是簡單地澆水施肥,花開了也只是看上去覺得它好看。在中國古代,賞花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不像現在的匆匆一眼,

古人的賞花分為觀色、聞香、賞姿、品韻等幾個階段。

古人賞花如何觀色、聞香、賞姿、品韻?古人為何這麼喜歡花?

一、觀色:桃紅尤嫣

現代人養花都是覺得它“好看”,古人也是把“色”作為一個重要的欣賞點。“色”對於花,就像是外表形象對於人。一個人哪怕有著很深厚的底蘊與完美的內在,如果外表邋里邋遢,別人就不會有接近他、瞭解他的慾望。同樣地,如果花的“色”不過關,那麼也就不會有對後面“香、姿、韻”的瞭解慾望。

明代袁宏道在《瓶史·品第》中稱:

“故知色之絕者,蛾眉未免俯首,物之尤者,出乎其類。”

在花的眾多顏色中,最受青睞的顏色當屬紅色。而這種紅色也不是正紅、大紅,而是略透粉色的桃紅。桃紅柳綠,水縱橫波,當屬春天絕美的一道風景。

中國喜歡桃紅的歷史由來已久,其年代可追溯至先秦時代。中國古代尤為重視的“四書五經”中的《詩經》,其《桃夭》篇篇首即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開頭。而古人喜歡桃紅的習慣似乎又與女子有關:崔護的著名詩篇《題城南莊》 中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桃花桃紅來映襯女子的美麗,顯得十分出彩的同時又讓人感嘆。從這樣的以桃花喻美人的多次例來看,

人們對桃紅的喜愛多來自或者類比對美人的欣賞。除了桃紅,古人還喜歡粉紅系列中的“杏紅”、“梅紅”。“桃粉杏紅花枝俏”是古人對美的理想。

古人賞花如何觀色、聞香、賞姿、品韻?古人為何這麼喜歡花?

二、聞香:清幽入人心

聞香既然為賞花大項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國色天香”,既然存色,就不能無香。花之香,一般以四級為區分。以淡香隱悠為上,清新無味次之,濃香大味更低,惡臭撲鼻者最末。一般來說第一和第四都是沒有爭議的。而清新和濃香的位置就爭論不斷了。從蒐集的各種資料來看這兩者的排位順序也是最難確定的。而依本人的理解,中國古代都是以風輕雲淡、寵辱不驚為傲,嚮往並崇拜那些能夠做到“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人,並且中國人的感情一般都比較內斂,因此我覺得清新更應在濃香之上。古人對淡香的推崇也比較明顯,而淡香猶以梅花為其代表,因此梅花往往成為歌頌的對象。比如宋代邢俊臣的《臨江仙·酥胸露出白皚皚》:“酥胸露出白皚皚。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又比如元代詩人王冕所寫的《白梅》:“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古人對花香味的重視與鍾情可見一斑

古人賞花如何觀色、聞香、賞姿、品韻?古人為何這麼喜歡花?

三、賞姿:花以勢第一

花姿具有“養眼”的作用,並且可以體現出花的“風骨”。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姿態,且姿態美相對於花色與花香更有一種動態美。因此古人玩花賞木無不看重姿態造型。美的花姿可以彌補晚開的遺憾,明朝時期詩人陳道覆在《題秋海棠》中題下“翠葉紛披花滿枝,風前嫋嫋學低垂。牆根昨日開無數,誰說秋來少豔姿。”的優美佐證句。

古人賞花如何觀色、聞香、賞姿、品韻?古人為何這麼喜歡花?

花的姿也不僅僅只能存在於花本身的形態之上。梅花的姿態之美就主要是來自於花枝的曲曲折折,這與柳的順滑柔直不同。這種對梅枝的審美觀不僅現在非常普遍,古代也以曲折的梅枝美於直正的梅枝。而這種曲梅枝風在明清尤為盛行。在清代龔自珍的著作《病梅館記》中就有關於這方面的描寫:“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雖然在龔自珍看來這是一種病態,但從中也透露出古人對於梅姿的講究。

花卉所具有的形式美、形象美難以用文字語言來直接傳達。“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是它的缺憾,卻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一旦能夠明白並體會它,就能夠“得之於心悅乎其神”了。

四、品韻:韻作魂,魂為韻

如果說花姿的魅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麼花韻連意會都是困難的事了。它在花卉的賞玩中是層次最深,對賞玩者要求最高的一種美的意境。韻者,無形無影無味無聲。古人認為,如果賞花不能賞韻,那麼賞花者始終只能在表層停留而不能真正的觸及花之靈魂。“不清花韻,難入高雅之境。”

通俗來說,花之韻,就是指花的品格、風度、特性。幾千年來,幾乎每種花都有自己的花韻。或端莊,或飄逸,或華貴,或典雅,或含蓄,或豪放。並且一種花往往具有很多中不同的花韻。比如竹,既有正直不屈的花韻,又有恬淡自然的本心。具有兩種甚至多種花韻的花不在少數,具體由人解讀的是哪一種花韻,往往與賞花者當時的心境、賞花者所處環境的意境有關。從這方面來說,

花韻就是一種花所代表的精神與對人的美好祝願。

古人賞花如何觀色、聞香、賞姿、品韻?古人為何這麼喜歡花?

花之四君子:蘭、梅、竹、菊。這四種花的花韻都有高潔的一面,代表自己不被塵世的種種不堪所困擾。超我、無我,這正是花之四君子花韻中最值得品味的。由於它們的冰清玉潔的花韻,四君子也常常被用來讚美女性。如宋代釋紹曇的《題蘭蕙》:

“色淡而清,節香而貞。隱德不耀,咀華含英。君子同其芳潔,寫真不墮丹青。宜乎孕瀟湘幽楚之靈。”

花韻作為花的“魂”,無數次的地被詩人們歌頌。古人對花韻分類之精細,推崇備至,沒有一種對花韻喜愛的執著是辦不到的。

總結:

除上面的四種賞花方式外,古人還有許多的講究。比如賞花時令要匹配。“梨花帶雨”、“踏雪尋梅”都別有一番風情。更有早晚、地點等等對賞花效果有影響的方面。法國哲學家盧梭說過:“花朵衰敗的地方,人類沒法生活。”也許忙碌的現代人缺少的不是蒔花弄草、修籬烹茶,而是那一份清淨從容和閒情雅趣。心若明靜,清風自來。

參考文獻:

《中華瑰寶2019年4月號》

《新疆林業2019年0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