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9年全國人口生育全面放開,那麼人口增長數會出現什麼變化?為什麼?

雨林楓人


如果2019年全國人口生育政策全面放開,短期內國內人口數量可能會有所增加,長期對人口數量增長影響不大,原因有多方面:

1、家庭沒有養育多孩的經濟基礎,不敢生、不願生現象比較突出。

現在養育孩子的成本太高,從懷孕期的孕檢,到孩子出生後的奶粉、尿不溼,再到小孩上學以後的各類補習班、興趣班,直到大學畢業,整個養育和教育流程走下來,合計費用沒有幾十萬、上百萬解決不了問題,等到孩子大學畢業,生育男孩的家庭還要考慮孩子的結婚、買房等支出,又需要上百萬甚至數百萬,除非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普通家庭養育一孩已經拼盡全力,養育二孩就會力不從心,養育多孩更是難上加難。



2、生育多孩,家庭無人照看,請人照看費用太高,也不現實。

現如今的女人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完全扮演家庭主婦角色,還要和男人一樣從事社會各種勞動,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平常工作需要加班加點,根本抽不出時間照顧孩子,養育一孩時父母身體尚可還能幫忙照看,到了生育二孩的時父母體力明顯不支,想要養育多孩時再也找不到人幫忙照顧小孩,而花錢找人照顧一是不放心也不利於親情關係培養,二是費用實在太高普通家庭難以承受。

3、生活和生育環境已經改變,生育多孩不僅影響女人身體健康,高齡產婦還會危及女人生命安全。

過去的農耕時代,既沒有電子產品輻射,也沒有轉基因食品危害,婦女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好,現在每天工作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電子輻射,食品安全也潛在一定危險。而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齡通常不能超過25歲,如今因為高房價等原因,年輕人的婚齡、育齡不得不一再推遲,30歲以後結婚現象比比皆是,而女人到了生育3孩的時候往往已經40大幾,高齡產婦對女人身體傷害極大,甚至有生命危險。



4、時代不斷髮展變化,年輕人生育觀念逐漸轉變,優生優育被眾多年輕夫婦所接受。

現在的社會已經與世界接軌,新思想和新觀念對年輕人影響深刻,年輕人的生育觀念早已擺脫“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等陳舊思想束縛,更加追求生活品質提升,注重個性化獨立生活方式,很少有人再願意多生孩子,認為不僅會拖累自己、拖累家庭,還會耽誤孩子的未來,大家逐漸形成少生優生共識,集全部精力和家庭財富加強孩子素質教育,為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5、社會變革日新月異,育齡人員成長環境不同,選擇的生活方式也不同。

過去的多孩家庭,很多孩子在貧困家庭中長大,從小養成吃苦耐勞、甘願付出的生活習慣,如今的育齡青年,從小就嬌生慣養,被當作“小皇帝”供養長大,享盡了父母、家人的呵護和關愛並受到眾星捧月般的待遇,想要讓他們為別人付出實在勉為其難,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可能也很難面面俱到,因此多數人選擇少生,少數人甚至不婚不育。沒有苦日子的生活經歷,自然難以適應艱苦的生活環境,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經歷的生活方式。



6、女性的社會地位提高了,生育多孩很難讓女性接受。

現在的女性地位已經不僅僅是得到解放的問題,由於目前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接近4000萬的男性未來將失去成家權和生育權,男人討老婆已經越來越困難,相互間競爭日趨激烈,女人的數量優勢非常明顯,已經由男女平等升級為男人的“女皇”,可以盡情享受男人的寵愛和呵護,加之思想解放、個性獨立,想讓她們放下“身段”為家庭多生孩子難度很大。

7、女性工作生活壓力同樣很大,多生孩子不僅影響工作,還存在被單位辭退的可能。

30歲左右的女人,和男人一樣處於事業攀升期,正是加薪提職的大好年齡段,一旦生育孩子,就要辭去工作在家裡呆上一年半載,等生完孩子以後,年齡普遍都會超過35歲,多數用人單位不願意接收,即便有單位要,由於脫崗時間太長,專業知識荒廢,很難再有合適崗位,再要是沒有專業特長,更容易被辭退。

8、社會離婚率太高,家庭不穩定很難形成良好的生育環境。

現在的離婚率逐年上升,特別是一些大城市,離婚率甚至達到40%以上,過高的離婚率,不僅影響家庭穩定,婚姻關係的不確定性,很難讓女人能夠安心生孩子;即便重新組織家庭,多數生過孩子的女人也不會再生,不僅僅是因為多了一份拖累,受過傷害的女人往往更會學會保護自己,不願重蹈覆轍。

綜上所述,不可否認,如果真的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對於我國人口數量增加的確會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生育政策全面放開,僅僅是為有生育願望的家庭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並不能徹底解決養孩難等實際問題,也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和措施做後盾,更沒有良好的生育環境做保障,即便2019年人口生育政策全面放開,除了那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可能會多生,大多數經濟負擔較重的普通家庭積極性不會高,也很難響應和跟進,人口數量也許在短期內有所上升,長期來看,對人口數量增長影響力非常有限。


抽時間來看看


筆者認為,如果2019年全國人口生育全面放開,我國人口增長數也不會出現什麼變化?為什麼呢?

首先,城市培養孩子的成本太高,我國的教育不公平,導致孩子上學的難度增加,培養一個小孩上一個好大學的難度在增加。普通家庭培養一個小孩需要參加大量的校外輔導,各種校外的輔導培訓班的費用在一線城市每年需要五到十萬元左右。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的家長必須有大量的時間陪著孩子,輔導孩子。而普通家庭的家長需要工作,並沒有時間天天陪著輔導孩子,更何況現在的教學難度不斷提高,普通家庭的家長根本就沒有能力輔導孩子。

其次,高房價和高物價的生活壓力,面對高房價和高物價的壓力,普通家庭的全部積蓄都被高房價掏空了,根本就沒有更多的錢去多生小孩,普通家庭扶養小孩子的能力在下降。

其三,孩子將來就業的壓力,現在各行各業進入到一個近親繁殖的現象,父母在什麼行業,子女就在什麼行業就業,沒有關係和資源的想進某些行業根本就沒有機會,孩子將來就業找到一個好一點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少,壟斷將階層固化,將行業的就業固化,憑奮鬥改變命運的機會越來越少。

其四,社會風氣的倒退,不懂感恩的人數量在增加,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其五,現在的人已經沒有多子多福的想法了,反而覺得孩子多了兄弟姐妹不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早已淡化,子女多的父母反而沒有人管。

所以,2019年全國人口生育全面放開,我國人口仍然會下降,我國人口下降的趨勢正在形成。

您的企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投融資聯盟圈諮詢。筆者在頭條專欄《未來的暴利產業與模式》及《最賺錢的方法和行業》已推出。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資金,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資本運作,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即便全面放開生育,人口都不會有較大增長。

這與放開二孩是一樣的道理和原因,開始不少專家放開二孩,尊重嬰兒如何暴發式增長,結果現實打了他們的臉,新生嬰兒遠不及預期,甚至很多人都不願生育第一胎。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一是生育成本太高,讓現在的年輕夫婦無法承受,會因為多生一個孩子增加巨大的養育成本,還要足夠多的精力,精神上的壓力也很多。二是高房價、高教育支出、高醫療成本、高養老支出,這些年輕夫婦上有老、下有小,真的不敢奢望多生小孩。三是現在生育的夫婦大都 是80年代未期和90年代的人,很多人獨生子女,即便不是獨生子女,也大都生活在優越的生活環境裡,吃苦耐勞精神差,缺乏奉獻意識。很多人生育觀念因此而改變,生小孩不再是為了防老。四是生小孩更多的是為國家和這個民族做貢獻,而目前生育二孩的相關優惠政策還沒有到位,全面放開更缺乏足夠的優惠鼓勵政策, 多生小孩就意味著多承擔為社會付出的義務,很多年輕夫婦不會為此而多生小孩。

由此,2019年全面放開生育也好,現在馬上放開生育也好,如果相關配套的鼓勵政策或優惠措施不到位,全面放開難以刺激年輕夫婦的生育慾望,人口不可能有實質性增長 ,全面放開也一定會陷入很尷尬的局面。


開偉觀察


“全面二孩”政策出臺之後,2016年、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和1723萬,是2000年以來出生人口最多的兩個年份。但是,根據最新數據,2018年上半年的新生兒人數同比下降了約15%-20%,預計2018年全年的全國出生人口將明顯回落。

從實際效果來看,生育政策調整並未從根本上改變人口發展的基本趨勢。如果2019年全國人口生育全面放開,可能會產生短期效應,生育率有所上漲,但是持續時間可能不會太長。

現在影響群眾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的,不是生育政策,而是經濟社會因素。教育成本高、房價高、時間精力成本高等問題,導致人們從過去的“願意生”到“不敢生”、再到現在的“不願生”。

如果放任下去,長期的低生育率帶來的是人口結構的老化和人口規模的萎縮,其後果是撫養壓力不斷上升,供應和需求同步衰減,經濟發展失去後勁。

我認為,除了調整生育政策,也要加快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人口生育成本,讓更多人“生得起”“養得起”“願意生”。

【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好內容等著您】


灣區城市群


我覺得如果人口生育全面放開,新出生的人口可能有點增長,但是,不會太大,原因如下幾點。

一是從放開二胎政策來看,效果不是很好。原來所謂一些人口專家認為放開二胎可能會大幅度,但是,完全沒有像那些專家想象得那樣,人口增長並不大。

二是即使全面放開,其實,該生育的也基本上生了,不想生的,放開不放開沒有多大影響。

三是影響生育的關鍵因素在於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和住房、上學、醫療等成本太大。以前人們的養兒防老的觀念變了,經濟發展,生活提高,已經不再完全靠養兒防老。養育孩子成本太大,特別是住房,有人說房價就是最好的避孕藥,雖然有點調侃,但的確如此,還有孩子養育和上學等等。

所以,我認為即使全面放開生育政策,人口增長不會有多大變化,要想大的變化,國家必須出臺相關鼓勵政策,降低家庭養育孩子和上學等方面的成本,這樣,放開的生育政策才有可能起到作用。

以上觀點個人之見,歡迎討論點評!


浩墨香書房


放開也好不放開也罷,我認為對現在的人口形勢影響不大,因為計劃生育這麼些年其實真正控制的無非是那些機關、企事業單位受約束的這部分人。在廣大農村基本家家兩孩,那些大款、大腕幾乎沒受計生政策影響,而獨生子女家庭大多數父母已年過50或年近半百,其子女也在16、7歲以上,讓這些家庭再生二胎或三胎已不太可能,只有等下一代再多生了,可現在現實情況大家都明白,房價高不可攀,物價突飛猛進,工資剛剛解決養老,生兒育女成本又太高,所以一個挺好,兩個不少,再多了就得吃草。有人說60年代多窮啊,家家戶戶都3、4個娃,也沒覺得費勁孩子們就大了,現在咋不行了,這就是社會的發展。從前吃上口飯就行,一件衣服穿哥仨,沒人比吃看穿,現在行嗎?從前村村有學校,現在十里八村都得去中心學校上學,又接又送,哪不花錢啊?所以人們都看開了,多子多福已減歷史!


金華悟道


建議開放,其實多生的好處還是很多的,當我們這輩人老了才會明白!因為以後得孩子相依相伴能讓我們一起扶持,真正的血緣關係也會讓一家人更團結,在我們老的時候有個照應,同時也分擔了孩子照顧我們這些老人的經濟壓力。例如,我老了患病需要30萬來治療,如果我只有一個孩子那麼他負擔相當大,不僅要騰出時間照顧我,還得想方設法去借錢。但是如果我有三個或者更多的孩子,那他們就每人只需要十萬,這樣經濟壓力大大減少,同時可以輪流照顧,不會耽誤各自家庭太多時間!


靜的婧


我認為全面放開生育,新生兒也不會大幅增加。首先要結婚才能有嬰兒出生,現在結婚都很難,去哪裡生孩子。

1,高校擴招,推遲生育年齡。

現在每年高校招生800萬人左右,佔同齡人比例應該很高了,還有人上碩士博士,加起來近1000萬,整體延遲了結婚平均年齡。而沒有上大學的年輕人有的成為弱勢群體,結婚比較難。

2,年輕人婚姻家庭責任觀變化。

現在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寶貝,家庭責任比父母輩要差,都愛別人伺候,主動付出少,極容易出現家庭矛盾,導致離婚。

3,戀愛時間少,造成結婚難

特別是在大城市,年輕人玩命工作,經常加班加點,往往回家的時間成本很高,每天累成狗,一週休息一天還想睡個懶覺,那有時間談戀愛。

4,高房價讓結婚變成了傳說

如果沒有六個錢包支持,在大城市買房的可能性為零。特別是農村出生的年輕人只能望房興嘆,"心愛的人啊,不是我不想娶你,實在是因為我買不起房”,房子大於了愛情。而在農村就是有了房,女孩子也不肯嫁過去。

5,性觀念開放沖淡婚姻。

性是維繫家庭的最基礎的條件之一。現在年輕人性觀念比父母輩相對開放,很多人同居,婚外情,造成了家庭不穩定,離婚率上升。

6,生活壓力太大不敢要孩子。

城市生活成本高,一旦有了孩子,如果沒人看孩子,有一個人在家休息可能要到上小學。收入減少了,生活壓力太大了,再加上學費,房貸,養老人等等,真的無法承受,所以在大城市收入不是很高的家庭要二胎很難,即使給他們補上兩萬元要二胎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三線城市以下的家庭有可能會要二胎三胎。

7,離婚率上升成為現實

家庭生活矛盾,三觀不同,婚外情,婚前戀愛基礎差,婚後在一起時間少,溝通少等等原因都導致離婚率上升。想法不符合現實,都想追求電視劇裡的高質量生活,一旦理想與現實形成落差後,就任性離婚。而離婚己經成為一種常態,大家都不以為然,欣然接受,也不覺得丟人,這是最大的觀念變化。

總之,經濟發展速度和年輕人的實際需求極不匹配,造成結婚難,養育難,生活難。年輕人想結婚也結不了,結了婚也極容易離婚,在搖擺不定的時期不願意要孩子。所以放開生育限制,孩子出生率也不會大幅上升,而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是持續下降,五年後(00後進入生育期)會大幅下降,因為00後多數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各種特徵表現的會更加明顯一些。

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綠草如風


2019年如果全面放開生育,人口出生應該穩中有降,基本持平。但人口基數龐大,老齡人口增多這是既定事實,無論你放不放開,一段時期內難以改變現狀。那麼,全面放開生育人口出生為什麼不會大起大落呢?理由有三:一是小孩養育成本過大,撫養、醫療、教育的成本開支,佔去了家庭收入的一小半,如果是兩個孩子同時存在,那麼佔去了一大半,生活會造成緊張。二是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面對畢業就失業的年輕人,基本生活都沒解決的情況下,哪敢結婚生子?即使計劃生二胎的夫婦,也千方百計的在努力工作,家裡有的做了爺爺的還在拚命打工,只想幫襯家裡為年輕人減輕點負擔。三是離婚率居高不下,家庭不穩定,不利於繁衍後代,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響,同時造就了許多假寡婦,假單身漢,只同居生活,不結婚生子。雖然這三種情況會影響出生率降低,但也有部分家庭是願意多生小孩的,加上科學技術進步治癒不育症獲得孩子的家庭,小孩總的出生數量不會出現大的下滑,總體穩中有降,基本持平。這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船攸攸


想想我的兩個孩子,為了培養他們讀上大學,節衣縮食的日子瀝瀝在目,還好他們倆人一路讀書上大學,沒有上什麼補習班,跟同齡的一孩比較,因為刻苦成績倒是跟得上,因為節約,導致心境有點自卑,也是我自責的原因,心想,如果我是一孩,起碼也用不著如此節省,畢竟那個時候的我們物價房價還算平穩,也緊緊錢包過來了,而如今,豬肉35元/斤,房子5000-8000元/平方的四線城市,所以,看著偶爾有幾個80後生二孩,真的替他們捏一把汗,將來苦日子會有得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