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民,最期望的是什麼?

夫孑2


農村需要改革,農田水利要全面修復建設,全面推進土地流轉集中經營種植,實行農田機械化生產。農業專家下農村第一線,指導農村農民引進先進技術,擴建有規模宏大的農村建設,使農民實行全面機械化管理模式,達到世界先進農業生產水平,為全國保證飯碗的健康安全。這就是農民的期望。


林國榮973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教育的公平:現在農村的教育資源和城市差距還是很大的。看看農村小學的考試成績和城市的成績比較一下就清楚了。沒有好的教育,就沒有文憑,沒有文憑就沒有好工作,就會繼續做農民或農民工。

醫療的公平:人人都需要醫療,農村的農合報銷低,很多大醫院不給報銷。農合的報銷是在醫療價格很高的情況下報銷,農民看一個小疾病就需要自己花一萬左右,相當於種地兩年的收成。很多得了重病就放棄治療了,人亡家不破。

社會保證的公平: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保證人人老有所養。


農村裡的逍遙


做為老農民同時也是位地道的老民工,我的最大願望是;結束漂泊式生活,迴歸農村,迴歸親情,傾情田園生活。


多些年來,由於建築工種的特殊性,基本一個工地幹一月時間就得搬往一個工地。一個蛇皮被子,一個蛇皮袋工具,坐公交車常年往返城市各工地。辛苦勞累不說,遭白眼視最讓人心寒。加上時不時遇上個老賴,不良老闆,血汗錢都成問題。因此越來越厭惡這種生活!


由於常年顛波外地,家裡,鄰里婚喪嫁娶,村裡重大事情皆不能趕回參與,弄的親情,人情都沒有了。回到村裡不亞於外星人的來臨。

回家吧,種地收入不敢想象。倘若靠種田生活,恐怕連基夲消費如水電費,垃圾費,合療費,人情上禮等等都無法應付,何談學生學費!


'回不去的故鄉,融不下的城市`,是我當下處境的完美寫照。我衷心地期盼著早日回到家鄉,補回昨日失去的親情鄉情,結束這種漂泊不定的遊蕩生活。迴歸自然生活。

農民工友友們,你們認為呢?有同感嗎?


一樹一世界劉


我的老家在魯西南鄄鄆邊界上,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以種田為生。從我爺爺輩開始,好不容易把家裡的孩子養大成人,但是老人家也沒有什麼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家裡的人和和睦睦。老人家在解放初就走了。如今,上一輩的就是我娘跟我大娘了,但是她們也都上了年紀,家裡的孩子也都大了,本來是期望家裡的孩子能通過讀書或者當兵會有個更好的出路,可是願望好像並沒有實現。到我們這一輩,除了我和堂姐通過高考走出了農村,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是農民。家裡的老人現在對我們及孫輩們嘮叨最多的也是安安穩穩過日子,踏踏實實搞工作。



黎濤58


我作為一個農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得到與他人(城裡人)同樣的尊重和一切所有應該得到的公平待遇。

首先我們農民應和城裡人一樣享受國家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取消城鄉差別;保障我們的醫療保險應和城鎮居民同等,而且更應該享受和城裡人一樣的退休政策,讓那些6O週歲以上的老年人領上和城裡人一樣的退休金。

其次,這點最重要,我作為一個農民,尤其是一個農民工,我也有尊嚴,也需要得到最起碼的的尊重和理解。

為什麼,一些所謂的城裡人(只是少數,並沒有指責多數的意思,望理解)根本就沒尊重我們農民工的意思,從表情上和語言上就帶著一種鄙視的神情;更有甚者,一提我們是從農村來的,馬上就露出一副趾高氣揚的神態,不管從待遇上或神情上都覺得低他一等,這是我最不能容忍。

吃飽肚腹,別忘父母,

穿暖衣裳,記住爹孃。

我奉勸所有看不起農民的‘高等人’:就是你們口中的,——土包子、鄉巴佬、農村來的鄉下人,才是你們的衣食父母,再生爹孃。

沒有我們這些農民辛勤的田間勞作,哪來的你們餐食和衣穿,正是我們這些鄉下人把你們居住的美麗城市打得面貌一新;讓你們安怡的享受天堂般的生活,你不覺得臉臊嗎?

最後,我作為一個農民,呼籲上級政府:應把政策落到實處,讓我們農民真正享受到政府給予的溫暖,讓惠農錢物裝在農民的口袋和手中;莫要被一些混水摸魚的蛀蟲吞噬了。

讓農民真真正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照顧,讓農民切切實實地得到實惠,並非紙上談兵而讓國家遭受損失,富了少數倉鼠,苦了誠實善良的種糧人。

我作為一個農民,我需要得到最公正、、最公平的待遇,僅此,這就是一個(也足以代表整體農民的心聲)農民的最大願望。





柔情似水書夢人


農村,特別是居住偏遠及山區,農民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農民來錢路子少,許多家庭還是很難應對生活及其他開支。由於缺錢,他們還是在這幾個方面有很大的期望。

期望有個好收成,賣個好價錢。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在承包地會種糧、種油料、種菜和瓜果,就是想讓土地“增值”,家庭增加收入。農村年輕人或有多餘勞動力的都出門打工掙錢了。辛苦勞作的都是老人、婦女,最怕遇到自然災害,他們會剜心的傷痛;農民缺乏市場供求意識,大家種啥咱也種啥,今年這個好賣明年也種植,導致農作物供大於求,賣不出去或賣不上好價。需要的是政府引導,出力得到回報。


期望打工能掙到錢。出門打工掙錢已經是農民不得已的選擇。打工市場前景並不樂觀,加之很多農民沒有一定的技術,即使出苦力的活也很難找,又受工地停工、欠薪的直接影響,農民盲目外出,不停倒換工作,年底有的連一萬元也掙不到。通過技能培訓,定向輸出勞動力,是農民工真正掙錢到手。

期望家人平安健康。

農民都從事體力勞動,風裡來雨裡去,有個小病硬扛著。沒錢體檢,不敢去醫院,以至熬成大病。一旦生病不能勞動,沒有收入還是要花錢治病。雖說有“新農合”,但報銷“門檻”多,農民自己還是要出相當一部分醫藥費。如果患了大病,極有可能“因病致貧”,有時還挽救不了家人的生命。健康平安的活著,比啥都重要。

期望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農民最愁的是老年生活,“新農保”每月88元的養老金,連基本生活開支都無法保證,更不用說其他花費。尤其是那些被子女“遺棄”的老人,生活過得相當艱難。有些子女採取“輪飯養老”的方式,讓老人們感覺那都不是自己的家,傷透了心。《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應該大力宣傳和實施。


期望兒子能娶上媳婦。男多女少、相互攀比、爭面子、想“一夜致富”等原因,導致一些農村彩禮成天價,有的還要車,要房。農民能有多少收入,又有多少存款?但是為了娶上兒媳婦,只能靠借憑貸。完全是為了了卻自己人生心頭上最大的心事。


為生活而提神


作為一名農民最大的願望隨著時間的改變而在變。以前,在我念書的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考出去,由農民變成工人,由農村戶口變成工人戶口,也就是變成城鎮居民。由住農村的平房住城裡人的樓房。這就是作為一個農民小時候的願望。

歷史的車輪迅速的旋轉到今天,觀念又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現在農村住樓的也多,自己家蓋樓房也多。這一切並不新鮮了。最關注就是健康。做為生長在農村的農民,自己有自己的房子,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院子,有自己種植口糧地的一畝地。自己能夠種上夠自己吃的,不轉基因的黃豆,玉米小麥,還能種上一些不上化肥的的蔬菜就可以了。

總之,農民的眼光很現實,也很眼前,也很簡單。我不禁想起了曹操評價袁紹的一句話。見小利而忘命,幹大事而惜身。也許這也是廣大的農民,認為很有做為的農民的本性吧!


校外老師


我認為,農民最大的夢想就是,人年輕人的時候,出門打拼,拼得一個好前程,多賺錢,錢多了,在城裡買房子,做一個城市裡的人。因為城市裡,孩子上學,學校的教學質量畢竟比農村裡好一些,再加上,城市裡的醫院及醫療設施也比農村好,看病要方便的多等等。

而對老年人而言,他們最大的夢想就是,他們不想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他們只想在家種地種田,春播秋收,全年有一個好收成。兒女孝道,全家平安幸福,兒孫滿堂。

老也好,少也好,總之,農民最大的夢想和願望就是,有錢,有房子,有車子,全家人其樂融融!


羽白家族


做為一個農民,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和願想,只想國家公平一點,使農民老有所養,晚年不要太過淒涼,特別是那些建國以來改革開放前這個年段的老農,他們都已五六十歲以上了,有的已經風燭殘年。他們為了一窮二白的國家,披星戴月,用粗糙的雙手在如荼的田野上耕作,把生產出來的糧食、棉花、肉蛋奶及蔬菜無償的交給國家。自己卻吃不飽穿不暖,不知道那肉蛋奶是何滋味,為國家的穩定和建設貢獻了一生。如今,他們老了,幹不動,沒人管了。卻還要為了生存,撿破爛,串工地,佝僂著身體不停的奔波。現在,國家富強了,不應該忘記這些曾經為國家流血流汗的老農。做為一個農民,沒有太大的願望,只想國家能夠體會到那個階段過來的老農的艱難,能夠在有生之年享受到國家的溫暖。


浪跡天涯我愛我家1902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