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中無憂角算不算虧損招法?是不是意味著無憂角不適合用了?

流華淺年


棋的好壞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因人、因棋勢而相對的,因此,無憂角的下法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很多局面仍然適用。

做為棋的理論研究,無憂角的價值遠不比以前了。在吳清源時代之前,無憂角是每個棋手追求的棋型,牢靠飽滿,還有很強的擴張性。吳清源淡化了無憂角的作用,在他的“二十一世紀圍棋”中更是強調無憂角被肩衝的弱點。到了眼下,AI和戰鬥風格的時代特徵,更使人樂於將棋下成“跳”甚至“大跳”,強調作戰的力量。不過,即便如此,無憂角仍然具有相當的魅力,只是比往昔略顯褪色罷了。

在虛的地方,人們是可以任思想馳騁的。石田芳夫喜歡三三,坂田榮男喜歡小目,武宮正樹喜歡星,而年輕時代的小林光一要下五五!這就是圍棋的魅力!眼下的AI或許也象過去的流行風一樣,刮過去後也會象無憂角一樣褪色。畢竟棋是每個人下的,而每個人是不同的。金箍棒是一個利器,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象唐僧,還是把緊箍咒念好才是。

無憂角不再無憂,才是圍棋真正發展的本質。


追求一句中的


目前沒有任何一個人類能證明無憂角不好,只是AI評分對無憂角會勝率降低才有這樣的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