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式衝鋒槍性能怎樣?

太陽48103


64式常規型衝鋒槍(也叫:輕型衝鋒槍)早已經退役多時了,估計庫存也沒有了,這槍設計年代久遠,而且該槍本來就是為特種分隊設計的,產量也很低,隨著時間推移它的性能在1980年代就已經不適應當時的作戰需要了,所以被79式衝鋒槍替代,再後來79式衝鋒槍轉入警用,85式衝鋒槍成為我軍2000年代之前特種分隊的制式裝備。

而64式微聲衝鋒槍在部隊裡可能還有很少量的庫存,但也是待在牆角封存箱內沒人用,我軍連隊裝備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微聲衝鋒槍已經不在是特種分隊的主要武器了。

64式輕型衝鋒槍主要就是以微聲衝鋒槍形式在部隊服役,它在安裝了固定消音器之後隨特種分隊執行潛伏、滲透、伏擊、斬首...等任務,由於在發射子彈時聲音很小,距離槍口1.2米處才發出84分貝的聲音,這就相當於在30米外聽到氣球爆開的聲音,這在戰場上是根本辨別不了槍聲方向的,也組織不起來反擊,這也就給敵方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所以64式微聲衝鋒槍作為特種分隊執行偷襲任務還是比較管用的。

圖片上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我軍一支偵察分隊,他們使用的武器當中有多支64式微聲衝鋒槍,前排左側蹲著的那名戰士使用79式輕型衝鋒槍,對越自衛反擊戰屬於叢林戰,受植被茂密的影響,雙方都以班排小分隊兵力進行相互滲透,在叢林當中十多米之外就看到人了,如果聽到有異常響動就會朝有聲音的地方猛烈射擊!64式微聲衝鋒槍由於發射子彈聲音太小,非常適合這類近距離交戰,讓越軍辨別不清楚子彈打過來的方向,而79式衝鋒槍射速高達1000/分鐘,非常適合火力覆蓋,三四支朝著一個地方開槍有可能就將對方一半的兵力打掉了,所以64式和79式搭檔在叢林戰當中是合理火力配置。

另外64式和我軍所有輕型衝鋒槍一樣都使用7.62×25毫米子彈,但微聲衝鋒槍使用的是“亞音速子彈”,也就是說槍口初速未超過340米/秒,這要比常規的51式手槍彈420米/秒低了較多,原因是常規的7.62×25毫米子彈的發射藥量是0.6克,會產生更多的膨脹氣體,也會形成更大的射擊噪音不利於微聲衝鋒槍使用,所以64式微聲衝鋒槍使用裝藥量為0.23克特製子彈,但是發射藥量減少後子彈的射程和侵徹性能會下降,問題是作為近戰武器衝鋒槍射程100米足夠了,侵徹能力降低有可能打不死敵人,還會讓其反擊...所以64式微聲衝鋒槍的專用彈是尖頭的,而非51式普通手槍子彈鈍頭,這樣就會大大的提高侵徹能力。

圖片上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我軍偵察分隊的一名戰士把64式的固定消音器卸掉了。

64式微聲衝鋒槍總體來說在“兩山輪戰”期間發揮出了該有的作戰性能,在多次偷襲戰任務中殲滅了不少越軍,較出色的完成了作戰任務。

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我軍一個班級偵察分隊,除了64式微聲衝鋒槍外,搭檔的是56–2型衝鋒槍和79式衝鋒槍。

64式微聲衝鋒槍使用了後坐式自由槍機設計原理,雖然在射擊精度確實是有較大提高,但這個設計原理結構較為複雜,環境適應性不佳,在中越邊境高溫高溼的環境下很堵塞槍機聯動機械,不如56式衝鋒槍活塞式設計原理那樣耐汙垢、耐高溫...等特點,並且它的固定式消音器也要經常去擦拭和上油,以免出現鏽蝕,這就大大的增加了勤務保障的時間。

總之,64式微聲衝鋒槍是我軍專門給特種分隊配備的第一代自動武器,儘管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但它在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戰鬥中殺敵立功,這一點將永遠記載在人民軍隊的功勞簿上,現今它的後輩們仍然在執行它當年的任務。


皇家橡樹197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遺憾,薩沙沒玩過64式衝鋒槍。

話說我倒是見過,但當時靶場沒有64式7.62毫米微聲彈,如果使用普通彈射擊也就沒啥意思了。

其實64式衝鋒槍是解放軍第一代微聲衝鋒槍。

事實證明,微聲衝鋒槍對於軍事作戰是非常有必要的。

尤其是特種作戰需要突襲和潛伏,使用普通槍械是很容易暴露自己目標。

以中越戰爭為例,我軍偵察兵深入越南境內偵查,非到萬不得已是不能開槍的。

大家也許不知道,越軍老兵很多參加了越南戰爭,有10年以上的戰鬥經驗。

這些老兵只要聽到槍聲,不但可以辨別是什麼武器,還能辨別槍聲的遠近、方位,立即會包抄過來。

而偵察部隊無論是偵查還是抓舌頭,都不希望和敵人大部隊遭遇,開槍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64式衝鋒槍發射64式7.62毫米手槍彈,距槍口1.2米處噪聲只有75分貝。而高聲說話為80分貝。

可見,64式衝鋒槍的消聲效果還是不錯的。

至少很遠距離的敵人,是聽不清槍聲的。

另外,64式衝鋒槍也有消焰、消煙的特性,白天射擊時,不會因煙霧暴露目標。夜間射擊時,距槍口50米處看不到光。

這種特性很適合伏擊作戰,即便是夜晚也不容易暴露自己。

而64式衝鋒槍的威力也算可不錯,主要在100米內射擊,有效射程可以達到200米。

它可在200米距離穿透2.5毫米厚的垂直鋼板,打死人是沒問題的。

64式衝鋒槍在中越戰爭有過不少實戰的戰績:

1984年9月的844高地奇襲作戰。

9月12日上午8時37分,出擊分隊的偵察兵們經過3天2夜極為艱難的叢林行進,到達了844高地山腳下的河邊並隱蔽起來。

19時天色擦黑時,突然下起了暴雨,暴雨中電閃雷鳴,越方觀察不良,更聽不到任何聲音,真是天助我也!偵察分隊離開河邊迂迴到844高地側後,隱蔽在灌木叢中,藉著閃電,我偵察兵發現了山峰下有一個越軍哨棚。連長孫某親自帶領兩名戰友接近哨棚,經過仔細觀察,斷定棚內不超過10名敵人。由於敵方人數過多,連長決定先突襲消滅一部分,再抓捕剩下的敵人,並由同行的工兵向通向844 高地的道路上佈雷,隔斷哨棚與高地的聯絡。

次日凌晨5時20分,正是人最疲憊和鬆懈的時候,當連長孫某聽到一名越軍士兵打哈欠的聲音時,認為時機已到,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只見孫某像猛虎撲羊一般衝進哨棚,用64式微聲衝鋒槍連續3個點射,擊斃3名敵人,同時另一名戰友擊斃1人,擊傷1人,另外2個敵人撞破棚壁逃跑,但被守候在棚外的我方戰士擊斃。正當戰友將受傷的敵人捆綁準備帶走時,孫某又用偵察兵匕首解決了一個藏在蚊帳中摸槍的敵人。整個過程還不到一分鐘。

但64式衝鋒槍性能上有缺陷:

第一:消聲器亦令其對日常的維護保養要求比普通槍械更高。由於射擊後硝煙會聚積在消聲器內然後慢慢逸出,而且不易擦拭,如果彈膛過髒或彈藥受潮,射擊中會產生彈殼炸裂的危險。所以一定要定期擦拭和更換消聲碗等消耗性部件。

第二:由於瞄準具設在消聲器上,因此其在使用一段時間以後,射擊精度會下降,而每次分解組裝後也會導致精度受損。


薩沙


當年,到駐地所在部隊打56式衝鋒槍和56半自動步槍時,就接觸到了64式微聲衝鋒槍,軍中一共沒幾把,都是裝備偵察兵使用的。
64微衝,只是在手中把玩了一下而已,並未開過此槍,感到端在手中比56式衝鋒槍要輕許多,配了30發的長彈匣,此槍當時配發更多的是20發短彈匣。作為我軍最早研發並裝備的微衝,64式口徑7.62毫米,有效射程200米,槍重距離7斤還差2兩,與空槍重8斤6兩的56式衝鋒槍相比較,確實輕了許多。
64式微衝,採用了摺疊式槍托,摺疊後槍長僅0.63米;即便打開槍托,槍長也只有0.85米,具備結構緊湊,便於攜帶的特點,因此,特別適合偵察兵配備。雖說64式微衝有微聲、微光、微煙,所謂的“三微”性能,但在參與兩山輪戰,以及稍早的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卻暴露了消聲效果差的弊端,且結構過於複雜,槍械的勤務性不佳。64式微衝,依靠槍托卡筍、卡筍孔、卡筍缺口配合定位槍托,不能自動補償相互間的間隙,導致槍托易鬆動,影響射擊精度,同時手感和貼腮的感覺也不是很舒適。
最大不足之處在於瞄具設在消聲筒上,故在一段時間的射擊後,射擊精度會下降,每一次分解後,射擊精度也會受到影響;在射擊後硝煙往往會聚積在消聲筒內,然後慢慢逸出,而且不易擦拭。
且64式微衝的火力不足,難以對抗對方AK-47和M-16這兩把採用30發供彈具的經典步槍,當時,64式微衝配發的是20發短彈匣,此後,才裝備了30髮長彈匣。由於64式微衝存在的不足之處,此後就被既可使用64式7.62毫米微聲衝鋒槍彈,又可使用51式7.62毫米手槍彈的85式微聲衝鋒槍所取代,從而完成了在軍中的歷史使命,徹底退出現役,85式微衝更適合在山地、叢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戰及解救人質的戰鬥中使用。

國平軍史




64式微聲衝鋒槍採用槍管式消音器,這種消音器不同於槍口式外置消音器,整個槍管都是消音器的一部分。為了能夠獲得消音效果,64式微聲衝鋒槍的槍管上有數排火藥氣體洩壓孔,洩壓孔順著陰膛線整齊排列,膛線是螺旋狀的,因此,這些洩壓孔也是隨著陰膛線螺旋排列。洩壓孔也就是聲音的出口,64式微聲衝鋒槍的槍管本身長度要比整個消音器套管短不到一半,洩壓孔部位並沒有消音器,64式微聲衝鋒槍採用可拆卸分解的碗狀消音器,每個消音碗都可以分解,十數個消音碗通過兩個不鏽鋼卡杆串聯在一起,碗的內圈空間就是子彈飛行通道,外圈和消音器套管相固定。



64式微聲衝鋒槍的消音器套管採用整體鋼製衝壓結構,有兩個段面,槍管部位,也就是後多半部分是圓柱體,前少半部分的圓柱體上有衝壓凹槽,起到定位消聲碗的作用,整個消音器通過螺紋槽蓋擰緊在槍身上,消音器套管前部有套管蓋,中間有一個子彈射擊出口。



微聲衝鋒槍射擊消音的原理:射擊時子彈的部分火藥氣體壓力用來推動彈丸沿膛線高速旋轉前進,同時火藥氣體聲音隨著排列的洩壓孔逐步釋放聲波,也就是不讓聲音一次就釋放出來,而是一個孔一個孔的分梯次釋放,這就是為什麼消音碗能夠阻止聲音傳出槍口的原因。儘管生音是通過洩壓孔逐步釋放的,但還是有聲音,沒關係,這些聲音都是在消音器套管內發出的,並且要經過前面的消音碗,消音碗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分解火藥氣體壓力和分解聲波傳輸,最後都隨子彈噴出槍口,這就是微聲衝鋒槍射擊時會發出“突、突、突、突”很緊湊的輕微震盪聲音的原因。



64式微聲衝鋒槍使用兩種子彈,一種是五四式手槍彈,不過射擊時會有聲音傳出,聲音噪聲比手槍射擊時要低,但聲音特徵還是很大,無法滿足作戰需要,只所以使用手槍彈主要是便宜,訓練時基本都是手槍彈。第二種是專用彈,和手槍彈口徑,長度相同,不同點在於子彈是尖頭彈而不是五四式手槍彈的圓頭彈,另外就是子彈發射藥不同,屬於微聲火藥,這也是專用彈貴的原因。64式微聲衝鋒槍有效射程200米,具有微聲,可靠性高,結構緊湊,攜帶方便等優勢,是一款不錯的微聲衝鋒槍,廣泛裝備於偵察兵使用,收到了良好的讚譽。64式微聲衝鋒槍之後我們又發現了數款微聲衝鋒槍,用於替代64式微聲衝鋒槍,並且入役使用。



兔哥42928


很難說它性能有多優秀...64式微衝只能說是當年時代環境下借鑑了各種成熟技術而產出的一支消音衝鋒槍。

一點點盤吧

它很大程度上參考了56衝(AK),但由於機匣是銑削的,因此重量較大。握把、保險兼防塵蓋,彈匣卡榫,甚至衝壓的機匣蓋也帶有很明顯的AK風格,摺疊槍托則是直接用56-1的。在復進簧尾部還有一塊緩衝墊用來減輕槍機後坐衝量。

由於它是一杆衝鋒槍,因此沒用AK那種導氣式,而是採用了較為簡單的自由槍機原理,前衝式擊發,這都是早期一竿子衝鋒槍的常見原理。但前衝擊發在機匣太髒,子彈裝藥差等情況下容易出現炸殼或者炸膛的風險。

它發射的是基於7.62x25mm 51式手槍彈的亞音速版的64式微聲彈,彈頭質量7.9克(接近56式步槍彈),初速290-305m/s,彈頭設計為步槍彈樣式的尖頭,鋼芯,這主要是當年在抗美援朝時已經遇到身著M52尼龍防彈衣的美軍,因此設計時考慮到了侵徹力。

消音部件採用了比較常見的多腔室隔音消音原理,64的槍管末端開了4條9個總計36個洩壓孔用來降低膛口的燃氣壓力。然後經由一個大膨脹室和由大到小的13個消音碗讓火藥燃氣在途徑時逐級膨脹,等噴出消音筒時,火藥燃氣的壓力已經很低,以此起到降低膛口噪音的目的。

64的射速一直被人吐槽,高達1000-1300發/分,這種射速在全自動時非常難控。消音的效果不錯,夜間在50米處也無法見到膛口焰,用來抵近摸哨倒很合適。

由於64也能發射標準的51式手槍彈,且消音器是個易損耗材,因此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戰士們也會直接拆掉消音器當做普通衝鋒槍使用。不過,這槍的準心和照門都在消音筒上,拆了的話沒法瞄是個問題,但近距離潑水也無所謂瞄不瞄了。

最後丟個Dboy槍炮世界站的參數


瘋狗的輕武


64式衝鋒槍是中國為偵察兵研製的微聲衝鋒槍,主要是配發偵察兵部隊,生產數量不是很多。64式槍托打開長850毫米,槍托摺疊後630。使用64式專用微聲彈,也可以使用51式手槍彈,彈匣容量20發,有效射程200米。
64式微聲衝鋒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使用的比較多,不過由於結構複雜,消音效果差,後來被85式微聲衝鋒槍取代。按照中國軍隊的傳統上是用爛再換,從八十年代到現在,剩下的64式衝鋒槍應該已經是到了壽命被淘汰了。

64式微聲衝鋒槍的取代者85式微聲衝鋒槍。而現在85式微聲衝鋒槍也已經被05式微聲衝鋒槍取代。
圖片來自網絡。


有痰


64式微聲衝鋒槍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微聲衝鋒槍,除裝備我軍偵察兵外,還裝備傘兵和其他特種兵。其具有良好的“三微”(微聲、微光、微煙)性能及射擊精度,但因結構複雜,存在一些缺陷,後被結構簡化的85式7.62mm微聲衝鋒槍取代


裝機帝


衝鋒槍和阻擊槍 應該設計一槍同時擊發二之三顆子彈,根據戰情,槍械可以調節為對目標人的上 中 下射擊,也可以調節為對目標的左 中 右射擊。改革槍械應該有創意、創新,裝備應附合現代集群和單兵作戰的功能要求。抱歉!本人只是瞎想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