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槍更新了幾代,發展史是怎樣的?

靶兄


幾代我不清楚,建國後最早的手槍是直接照搬蘇聯TT33軍用手槍的五一式軍用手槍和仿製德國PPK的五二式公安手槍。但是五二式手槍是為了消耗但是庫存彈藥而製造的,工藝差而且後期缺乏彈藥的時候還有用卡賓槍彈殼鋸短,後來就淘汰了。

再往後就是五四式手槍,雖然五四式手槍的結構基本上基於蘇聯的託卡列夫手槍,但是卻按照中國人的手型進行了改進。

後來是五九式手槍,五九式手槍是仿製蘇聯的馬卡洛夫手槍,但因為中蘇交惡,援助中斷,五九式手槍的實際工藝比原版差很多。

之後就是六四式手槍,這是我國第一型自主研製的手槍,但是威力小,威懾性差,交給軍官自衛尚可,但是交給公安顯得威力不足。

同時特種手槍的出現,我國自主研製了67式微聲手槍,和應對劫機的八四式袖珍手槍。

在這期間濟南軍區修械所按照利格羅斯手槍的單手上膛的結構設計出了七七式手槍,但是這個單手上膛結構多有詬病。

在那些之後又出現了“匣子炮情懷”的80式自動手槍,但是這種自動手槍並沒有量產。

接下來就是我們熟知的92式手槍,這款手槍是為了代替五四式手槍而研製的,中間又有許多修改型號。

在這款手槍之後還有05式警用轉輪手槍,雖然使用9毫米子彈,但是05式轉輪手槍彈威力太小。

難以吐槽的10式轉輪手槍,用鋁合金製作的槍身難以承受較大的膛壓,不能使用殺傷性子彈。

還有11式手槍、匕首槍等等,在此不細說了。

除去出口型的槍支,這應該是建國後手槍的發展。

建國前的我並不瞭解,但是各大軍閥都喜歡駁殼槍,比如閻錫山太原兵工廠出產的十七式駁殼槍和大沽船廠的大沽馬匣子。

(配圖我就放17式匣子炮,大沽馬匣子和經典的五四式,不足之處請多包涵)





三隻萌新工作室


手槍,是所有槍械中最小的,供自衛防身所用,用來擊殺對手時,則非常免強,關鍵是有效射程近、彈丸殺傷力小等原因。

但即便最現代化的軍隊,也依然裝備有手槍,也是軍隊不可或缺點制式裝備,一般分為左輪手槍、單發手槍和自動手槍(可裝槍托抵肩射擊,因此又稱衝鋒手槍)三大類。

中國以前使用的都是外來的手槍,但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開始仿製或自行研發軍用手槍,率先制式裝備軍警的就是54式手槍。

54式手槍,仿製蘇制TT30/33式託卡列夫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座式,設有空槍掛機,口徑7.62毫米,8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50米,是中國軍警第一把裝備的制式手槍,即便到現在,還在軍警中服役,並未全都退役,但在逐步退役中。

59式手槍,仿製前蘇聯馬卡洛夫9毫米手槍,槍重0.81公斤,有效射程50米,8發彈匣供彈,戰鬥射速每分鐘30發,1959年定型,但由於種種原因,該槍沒有裝備部隊,但畢竟屬於仿製的軍用手槍,在中國軍用手槍發展史上依然留名。

64式手槍:中國自行研發的第一把軍用手槍,口徑7.62毫米,槍重0.65公斤,有效射程50米,7發彈匣供彈,戰鬥射速每分鐘30發;1964年定型,是較為理想的單兵自衛武器,小巧輕便、外形美觀、便於隱蔽攜帶、易於維護保養、射擊可靠性較好,主要裝備軍隊中高級軍官以及公安幹警。

67式微聲手槍:64式手槍的改進型,屬於第一種特種微聲手槍,消聲器全長125毫米,消聲器下方增設了預備氣體擴散室的圓筒,主要裝備偵察人員及其他特工人員,用於執行特種戰鬥任務,口徑7.62毫米,空槍重1.05公斤,9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30米。

77式手槍,中國自行研發的第二把軍用手槍,口徑7.62毫米,彈匣容量9發,有效射程50米,戰鬥射速每分鐘30發,具備握持舒適、射擊平穩、火力增強的特點,性訥優於64式手槍,配發的對象基本上都是基層警察。

80式衝鋒手槍,看外觀就知道仿德國毛瑟C-96軍用手槍,口徑7.62毫米,槍重1.37公斤,10發/20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50米,戰鬥射速每分鐘60發,設有存彈量指示器,槍套槍托或匕首槍托,可實施抵肩連發射擊,本打算裝備基層軍官,曾在駐南疆部隊中試用,但最終並未正式服役。

84式微聲手槍,口徑7.62毫米,槍重僅0.38公斤,6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40米,中國自行研製的一種專門配備航空等警衛、保衛人員使用的特種手槍,用於對付在狹小空間或近距離內出現的單個有生目標,當使用專用槍彈時,能打穿劫機者的頭顱,但卻不能擊穿機上的蒙皮和玻璃窗。

91式4管匕首槍,槍重0.52公斤,口徑7.62毫米,有效射程10米,發射64式手槍彈,具有剪、鋸、銼,開罐頭、瓶蓋等多用途功能,既是匕首,又具有手槍的性能,可半自動射擊,供軍隊偵察兵和公安幹警配備。

左輪手槍,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把警用手槍,供公安民警使用,口徑9毫米,槍重0.84公斤,6發彈巢供彈,有效射程50米,具備威力大、射擊精度高、容易操控,美觀大方等特點。

92式手槍,中國新一代軍用手槍,有5.8毫米和9毫米兩種口徑,前者採用20發彈匣供彈,供團級以上軍官使用;後者採用15發彈匣供彈,配發營級以下軍官,有效射程50米。

此槍性能較之以往的手槍有大幅提高,尤其注重人機工效人機工效設計,與國外同類手槍相比,在工藝和壽命上尚有差距,但卻很適合中國人握持,標誌著中國軍用手槍進入到了新的發展,在先進手槍行列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國平軍史


中國艱辛手槍發展史51式手槍,警用先鋒52式,手槍成就經典54式,手槍平庸至極,手槍59式手槍,自研里程碑,64式手槍,精於創新,77式手槍,優秀性能,92式手槍,首次登場警用jsgmm左輪手槍。


用戶名胡恆


中國軍工在手槍領域沒有任何創新,基本是仿造!


金牛角


從仿製到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到無路可走


君在前哨2019


嘿嘿,我只掛心大的武器,小手槍沒太關注


青苔階


從仿造到自主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