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被小學寒假作業逼瘋的家長?該怎麼辦?

財務實操經驗


太誇張了吧!現在小孩的作業光是在學校的真的不多,寒假作業只是填填而已,如果不參加校外補課學生的作業還是很輕鬆的。


哪涼塊在哪待著


只是學習題目還好說,只是有各種研學作業,手工製作作業,各種讀書打卡還要寫讀後感(一年級的小學生),劃關於數學的繪本(不少於10頁),科技小製作等等等等,各種作業和要求我抄了整整兩頁紙,孩子放假家長沒放假,我算算按照老師的要求(明細裡有的規定時間),每天最少3個小時,而這些項目孩子自己無法完成,我每天下班6:30到家,最快7點跟他做,每天要做到近10點。要瘋了


財務實操經驗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時,寫作業磨蹭的厲害,而且還不整齊,記得有一次我做飯,她出來說媽媽我想看會動畫片,我說可以,但是你的作業要怎麼辦?她說好,我很快寫完就可以看了對吧?我說好的。真的一段時間她的作業寫的很快,但是還不整齊,我讓她重新在寫,雖然寫了,比原來強一點,但是不高興了,我私下給她班主任打了個電話,讓老師罰抄5遍,第二天回來後趴在桌子上寫了好長時間,一次就記住了。我事後告訴她:記住以後寫作業的時間我會給你定時、而且還要寫整齊,如果你覺得寫一遍寫不好,那就多寫幾遍練習。有時誰在教育,不如自己教育自己來的快,而且她本人記得住!


叫我丫丫


第一,用具象的方式幫他理解抽象的問題。對於小學生,特別是一二年級孩子,家長常高估他們大腦發育的水平。

現在很多孩子在幼兒園玩的少,都在那學漢字拼音和數學題,這無形中剝奪了他們在遊戲中感知數量和空間的機會。

孩子如果從頭學數學時,就是背誦八可以分成三和五,那麼他以後會更難理解複雜的問題。他要先通過擺弄實物去感受,有了這個基礎,然後才能順利過渡到抽象運算階段。

所以,幫低年級孩子理解數學,您要記得用實物,畫各種圖,比如線段圖,甚至站起來用身體演示,用各種形象的方法來講解。

第二,這樣講題:

不要直接給答案,而是給線索和啟發:“你先讀一遍題”(讓孩子自己讀題太重要了)。“好了,讀完了,要想得出答案,需要哪些信息?你覺得題裡的這個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先算什麼?”

“你在紙上畫個圖示看看……”就是這樣,每一步都是你推動他去思考,這樣,你會觀察到他哪個環節思考的時間過長、想錯了、沒懂,那麼,這個地方,就是你要放慢,反覆解釋幾遍的地方。

不要都替他做完,最後保證是他自己完成。就是:啟發後耐心等待,等他那聲“啊哈!我知道了!”如果還不懂,回去繼續找新的點啟發,繼續降低難度,或者想出個類似的更簡單的題來演示。

最理想的情況是,講完,家長再出幾道類似的題。不同但類似的題,是幫他進一步看清深層規律,徹底搞明白。你也能知道他是否真懂了。真的會了,他能知識遷移,換個題也能做對。

第三,初學某個數學概念時,不要讓孩子貪圖做題速度,先保證對概念徹底搞懂,做正確,然後才是速度。

學除法、小數、分數、面積、周長、質數、因數、公倍數……對這個概念有透徹的理解,非常重要。太多孩子是,課堂聽講效果不好,聽得半懂,但他沒意識到自己是半懂(知道自己究竟懂沒懂很重要,這就是我寫的元認知部分的事,點此閱讀關於元認知的文章)。然後他以半懂的狀態,去做題、考試、結束這學期學習。

成績不好,大家都批評他,他也羞愧,不知道一切因何而起。半懂的知識,也很可能嚴重影響他理解後面的更多概念。所以,最初學一部分,別怕費時間,用各種方法,搞明白這個概念是怎麼回事。

如果課堂聽講了,不懂的題有人這樣幫助,自己再找一些輔導書做些練習,對於錯題認真總結,那麼,學校課業內的數學不用補習也可以學得很好。

如果孩子寫作業磨蹭、愛走神,家長可以——

第一、和他講明這個道理——我知道不是你不努力,但是每次當你寫作業時,就會忍不住要玩點別的,大人有時候也會這樣。我們可以做的是像鍛鍊身體肌肉一樣,訓練我們的大腦,練習可以專注的時間久一點。咱倆互相監督…….

第二、寫作業時,實行番茄工作法,比如可以用家長手機設置定時器,設置8分鐘、10分鐘,在這幾分鐘裡要全神貫注寫。時間一到,就停下來放鬆一下。或者,讓他把作業分成很多小部分,做每部分時,不能玩別的,做完一部分,停下來休息一下。以後逐漸延長能專注的時間。

第三、和孩子約定好,如果發現他走神,就敲一個什麼東西給他個提醒的聲音。家長也可以請孩子監督自己。

第四、多給孩子好的反饋。在他有進步、做好的時候,多肯定,多鼓勵!讓孩子感覺這件事值得自己去努力。

第五、一定想辦法保證,孩子每晚抓緊寫完作業後,有一些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如果完成了就被趕上床,他們下次才不願意去抓緊呢!

關於寫作業的其他提醒

第一、家裡有積極、好玩的氛圍,而不是沮喪、互相責備的調調。

第二、家人做事情都有那種擼起袖子加油乾的勁頭,大人的狀態影響孩子。

第三、從孩子幼兒時起,帶他做事有清晰的開端、目標,中間用語言描述進度,有清楚的結束點。

第四、對孩子切忌空泛地催促、批評,因為不僅無效而且有反作用。要具體地提要求,多多指出他哪裡做得好!

第五、對幼兒和一二年級孩子不能要求完美,尊重孩子當下的特點和成長節奏,您提出的標準比他此刻的水平不要高太多。孩子的大腦還在成長髮育,且教養、且等待。

第六、對十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做的是:通過同伴、用孩子的偶像、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影視文學作品、生活中的事件、自己的經歷等來影響他。家長的重心要放在幫他找到自己的目標、激發內在動機這上。


學霸哥


一個家庭就是一所學校

國家是靠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建設的,

地方是靠地方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設的,

社會是靠社會大眾共同努力建設的,

學校是靠學校師生共同努力建設的,

家庭是靠家庭成員共同努力來建設的。

我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向著更美好的明天而成長和發展。

生而為人,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終身進步,是天下第一等好事。



做人多造福少造孽


隨著教材教育的改革,現在的教材與以前的教材不大同了。

現有教材的問題回答是靈活的,需高智商,特別是每個練習安排了一道思考題,難度較大,有時教師不查找教學資料也無法完成的,為此,家長不是專業的就更難完成的,更講不上對子女的輔導。

家長對子女的輔導作業,很難掌握重點和難點,更談不上如何去引導和啟發。

正確引導小孩的方法:小孩無法答題時,家長只能慢慢地提示,提完示後,讓小孩想一想下面該如何補充完整。

如是:小孩想不出解答下去,這時家長繼續往下再補上一點點提示,直到小孩理解為止。

一旦小孩理解了,也能完整地回答,家長必須叫小孩連續回答幾次,看看小孩是否大體意思相近,假如基本上意思相近也就掌握了。

輔導一段時間後,小孩自己幾乎可以獨立思考解答。


陳宸宸2


如果是家裡是小學低段的孩子,非常推薦這本書作為寒假親子共讀的第一本書,在孩子的心裡先種下想要充實過寒假的小種子。書裡面的小主人公剛放寒假每天睡懶覺,然後他發現了自己浪費掉的時間都被時間小偷,偷走了,於是他定製了不合適的寒假計劃表,只堅持了3天,讓他明白了想要度過充實的寒假,必須要制定合適的計劃表,並努力堅持,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定時定量,細化到每天一天具體寫的內容。



浩哲學堂


現在的孩子太可憐,在學校老師逼,在家裡父母逼,在大環境社會逼。沒有快樂的童年生活。他們的童年都是在各種補習班來回穿梭。我認為,天生聰明好學拔尖的可以安排各種補習,假如實在學不進去的孩子可以適當發展其它科目,畢竟孩子小的時候性格培養很重要,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壓力太大而鬱鬱寡歡,精神太過緊張的孩子容易做極端的事。當今出現過很多不好的例子


90後小家庭日常生活


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之下,也不管是什麼原因,家長髮瘋對孩子充分地表現出家長的無能。鬧得越兇,代表家長越無能。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家長和老師,對待孩子應該用愛心來教育。應該用一顆慈愛的心來教導孩子。



小黑11


估計90%家長髮瘋,打吼罵招數失靈。定時定量,玩的時間要大於作業時間。商議形成規律、計劃,定時定點定量,同時警告一個人完不成自己分內任務,將一無是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