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復要是當選西夏國駙馬,能光復大燕嗎?

文史采薇


慕容復是一個可以讓讀者痛快的人物,看到他的下場,會覺得由衷的痛快,當然些許帶一點憐憫也是有的,作為高開低走的典範,慕容復幾乎可以寫進教科書了。

作為一名武林人士來說,慕容復是很成功的,年紀輕輕就闖下了北喬峰,南慕容的名聲,在年輕一輩裡,是唯二的存在。有人說後面慕容覆被虐的那麼慘也叫成功嗎。這點還真怪不了慕容復,不是他不行,實在是後面的人物太厲害,都是江湖絕頂的存在。慕容復年紀輕輕,能夠在江湖上有如此大名聲,有如此實力,已經很可貴了。

慕容復做一名江湖人比較成功,但他志向不在於此,他的目標是光復大燕,在這一點上,他做的是相當失敗了。最主要一點表現就是他只有一個空洞的目標,卻絲毫沒有完整的規劃和實施方案,這個目標也就是空談了。

看看他為復國大計都做了些什麼:參加珍瓏棋局妄想得到什麼絕世神功,失敗;為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島主出頭反抗童姥以求收買人心,失敗;聯合丁春秋、遊坦之圍攻喬峰妄圖武林盟主,失敗;應徵參選西夏駙馬,失敗;勾結段延慶藉助大理國復國,失敗。經歷這麼多失敗以後,他瘋了。


看看他做這些事情,有的似乎跟復國有關係,有的根本沒什麼關係,關鍵是他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估計他自己都不知道做這些有什麼用。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呢,似乎又有點無所事事,總之全是無用功。應該說,他是個幻想主義者,很會按照自己幻想來,遇到事情只會根據最完美的理想狀態去幻想事態發展,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復國的,別說復國了,他連一個莊園都做不起來。

就拿西夏招駙馬這事來說,實際上十分匪夷所思,一國公主,居然滿世界招親,如果不是奇醜無比就是生理有缺陷,要不然就是有什麼隱情。否則的話,西夏國那麼多人,總能找到合適的人。根據書中描述的情節來看,西夏公主肯定是跟虛竹那幾夜以後,身體出狀況了。在西夏國主看來,這個把自己閨女搞出事的男人肯定知道自家身份,滿世界發佈招親消息,就是要把這人找出來。如果這人不來呢,也可以藉此機會找個接盤俠。西夏人對禮教什麼的也不是那麼重視,如果能借此給自己找個盟友,那也是相當不錯的,所以他的帖子發給了不少顯貴。最厲害的就是南院蕭大王蕭峰,大理世子段譽,吐蕃王子這幾個,次一級的是靈鷲宮虛竹,慕容世家慕容復這些江湖大豪,除了這些,一些沒什麼名氣的青年人也可以參加,比如木婉清女扮男裝都可以混進去,看來西夏國是鐵了心要把這個搞了自己公主的人找出來。



西夏國這樣反常的招親行為,是個人心裡都會犯嘀咕,因為這事很匪夷所思,不過權勢美色當頭,摻和一把總不吃虧,就當看熱鬧了,萬一中了呢。像段譽、吐蕃王子這些,則是帶著王室囑託來的,畢竟能夠聯姻,對本國也是有好處的。只有慕容復躊躇滿志,他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憑藉自己才貌武功,綜合素質沒人比得上,駙馬就可以十拿九穩,到時候竊取西夏國權,復興大燕,他甚至想好了復國以後給表妹王語嫣一個側妃噹噹。看看吧,這就是慕容復,一個重度妄想症患者,人都說八字還沒一撇呢,他是筆墨都沒有就開始幻想了。只可惜,他想的這些都不能實現。

西夏國招駙馬目的很明確,要麼揪出那個搞了公主的人,要麼找個地位對等的王子聯姻。西夏國網撒那麼大,說明他們不在意那個搞了公主的是個普通人,同樣的,就算找到了,也不會給他權力,伺候好公主就行了。如果找不到,那就找個王子,就算段譽、喬峰不高興,吐蕃王子還是很心動的。所以這事怎麼算也算不到慕容復身上,慕容復太天真了。

除非有一種可能,那個搞了公主的男人沒有參加,然後幾個王子貴族對公主又不感興趣,那麼慕容復倒是有一線機會。不過慕容復就算真的做了駙馬,他也會大失所望的。

嫁給西夏公主做駙馬以後,以慕容復的精明早晚會發現公主的狀況,到時候他心裡就會犯嘀咕,這孩子到底是誰的,不過對於這些,慕容復是敢怒不敢言,畢竟身份差距擺在那裡。而公主呢,因為沒有找出那個男人,也會鬱鬱寡歡,對慕容復態度好不起來。像慕容復那種脾氣性格,也很難對公主委曲求全。在公主這裡都不得意,他慕容復要想謀求點實際權力,那是難上加難。別看慕容覆在江湖上人模人樣的,實際上他管理過的也就四個家臣而已,這樣毫無經驗的人去西夏國爭權,估計只能做炮灰。


就算慕容覆在西夏國忍辱負重,做幾年烏龜,背地裡暗中結交一點勢力,比如說他本來是江湖人士,可以去接管西夏一品堂。但是一品堂上面還有將軍掌控的,他去了也只能做一個管理者。而且一品堂勢力跟一個軍隊比起來是不堪一擊的,慕容復也很難成事。如果西夏國還有別人圖謀不軌,他們一旦跟慕容復勾結上,那很可能會利用慕容復去衝鋒陷陣,畢竟人家在西夏國經營多年,勢力強大,慕容復一個外來的駙馬,無根無基,哪怕謀反的人成功了,慕容復最後也只能是兔死狗烹的下場,不要說什麼光復大燕國,最後能保全性命就不錯了。


一覽眾河小


看了很多網友的答案,都說慕容復即便當選西夏國駙馬,也不可能光復大燕,但磊落故人不以為然馬雲爸爸不是說過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下面,在下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萬分之一的可能。

慕容復可以用二十年時間,分三步走,光復大燕,恢復祖先榮光。

第一步,與西夏公主假意恩愛,刻意親近西夏皇帝,取得信任。

按小說中的時間,西夏公主選駙馬大概在1093年至1094年之間,當時西夏皇帝李乾順僅十歲,皇帝的父親惠宗李秉常在他三歲時就死了,公主應該是李乾順的姐姐。慕容復與公主成婚後,便成了李乾順的姐夫。慕容復可以用十年時間,與公主假意恩愛,更要刻意親近皇帝。慕容復長得不差,武功又高,可謂風流倜儻,儀表人才。李乾順雖然是皇帝,但畢竟年紀小,少兒心性,自然崇拜英雄俠客,慕容復要裝作無心政事,只一味的陪皇帝玩耍。慢慢的以姐夫的身份,代替皇帝心中父親的角色。同時,暗地裡要勤練武功,務必達到四絕的水平。

第二步,殺死皇帝,取而代之。

這件事看起來難度很大大,但有了十年的時間,在慕容復的刻意模仿下,皇帝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慕容復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同時,慕容復與皇帝的感情,已經“情同父子”,屆時找一個機會,在私密的地方,猝起而殺之,問題不大。至於怎麼變成皇帝的問題,阿朱的易容術,慕容復怎麼可能不會用呢?殺死皇帝后,慕容複用易容術裝扮成李乾順,再將被李乾順易容成慕容復自己。至於“李乾順”殺死“慕容復”的理由,十年時間還怕想不到嗎?至此,最關鍵的一步就成了。

第三步,與大宋暗通消息,結成聯盟,共同滅遼,取燕國故地。

成為皇帝后,也不能著急,要用五年時間,一邊與大宋暗通消息,一邊慢慢改變朝廷的風向從李乾順奉行的是聯遼抗宋轉變為聯宋抗遼。為什麼呢?因為燕國曾經的土地大部分在燕雲十六州,也就是在遼國手中。等朝廷盡在掌握,與大宋達成協議,待宋夏聯合滅遼後,燕雲十六州中燕國部分歸西夏,其餘部分給宋。怎麼取得信任呢?把李乾順所有的兒子殺到只剩一個(反正又不是親兒子),將其作為質子送到大宋。這樣還不行的話,就揮刀自宮。西夏與宋估計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滅遼後,慕容復便可用計掏空西夏國庫,帶親信大臣與部隊,以慕容復身份,重新建立燕國,任務完成。

仔細分析,這個三步走的計劃是可行的,只是其中有一個大難題

做了西夏皇帝的慕容復,還甘心放下所有的一切,去恢復那個只擁有彈丸之地,在夾縫中求存的燕國嗎?


磊落故人


不能。雖然說文學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載體,人都可以來去自由,上天入地了,那麼慕容復若是當上西夏國駙馬,光復大燕不應該也有可能嗎?就像倪匡不喜歡阿紫,在為金庸代筆時便把阿紫寫瞎了,金庸大筆一揮,讓遊坦之把眼挖出來,又讓阿紫睜眼了一樣。可是,無論慕容復擁有了多麼有利的條件,金庸都不會讓他復國。



在《天龍八部》中,有很多慕容復不能復國的原因,如他的城府不算深,智慧不算大,胸懷不算廣,格局不算闊,實力不算厚等,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作者的故事主線不是發生在架空的年代。金庸小說雖然虛構了許多的故事情節,但是歷史的大方向卻不錯。既然歷史上沒有光復大燕這一節,那麼慕容復無論怎麼做,也不能顛覆歷史,即使萬事俱備,也會功虧一簣。



比如洪七公可以在御膳房偷吃御膳,卻不能殺了皇帝取而代之,郭靖可以在襄陽誓死抗元,但終不能阻止元朝的侵入,完顏洪烈可以有篡權奪位的野心,卻終究會功虧一簣。慕容復也一樣,雖然他為復國做了很多的努力,甚至為了復國要賭上自己的婚姻,但結局也只能是此事我曾抗爭,失敗不必在我。


萍風竹雨123


慕容覆沒有喬幫主的胸懷,沒有慕容博的智計,沒有全冠清的口舌,沒有虛竹的武功,甚至沒有完顏阿骨打的號召力!

慕容復一心只想在江湖上拉攏人心,可是一不願排難解紛,二不願施捨錢財,三不願放低姿態,最終一步步錯過最值得拉攏的人物,如喬峰,段譽和虛竹,反而總是對一些小蝦米念念不忘,如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等人物,實際上到頭來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身邊始終都是一成不變的四大家臣和王語嫣,江湖上卻沒有一個朋友。

慕容復最大的錯誤就是用江湖義氣來承載復國之宏願,這從開始都是錯的,慕容龍城實現不了,慕容博實現不了,輪到慕容復,註定也是充當炮灰。

所以,慕容復應該學習的是兵法權謀,應該結交的是達官顯貴,應該參與的是沙場點兵!

只可惜慕容公子只是一名江湖草芥,無權無勢,無依無靠,一身武功還是半吊子,一表人才卻是薄情寡義。真可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慕容復為了復國也的的確確幹了一些事情,如拉攏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卻讓虛竹撿了便宜;如少林寺合力對付喬峰,卻助長了喬峰的英雄氣概,見識了段譽的六脈神劍;如去西夏應徵駙馬,又被虛竹捷足先登!說白了,慕容復就是為三兄弟做了嫁衣。

假如慕容復當了西夏駙馬,得到了權力,他也很難恢復大燕。

第一,慕容覆沒有領導才能。

慕容復缺乏兵法的學習,從小都是學習武功,還沒學到位就開始在江湖上東奔西跑。哪怕西夏皇帝給他十萬精兵,讓他開疆闢土,他絕對沒有這個實力。而他嘴上天天掛著的就是“等我做了大燕皇帝,如何如何”,這就是典型的光說不做,銀樣蠟槍頭。

第二,駙馬掌握兵權的基本沒有。

縱觀歷史,能叫的出名字的駙馬爺基本上沒有,也就是說從來沒有見過哪個駙馬爺能幹出一番事業,更多的是享受皇帝賜予的榮華富貴,而像慕容復雖然祖先幹過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到了他這一代,家業早就衰落,壓根就沒有什麼地位。而皇帝雖說同意他做駙馬,實際上壓根就不可能信任他,朝堂之事就別想摻和,更多的只是讓他陪伴公主,專心生娃去。

第三,天下形勢安定,不易舉事。

大宋,大遼,西夏,吐蕃,大理,五國相互制約,大遼軍事力量最強,但不一定能夠擊敗大宋,故而不敢輕舉妄動。西夏更是偏遠,實際上西夏也是大遼的目標,如果西夏自己先窮兵黷武,肯定是針對軟弱的大宋,那麼大遼就是黃雀在後,趁勢攻陷。當然,慕容復可能是聯和大遼來滅宋,想法是好,實際上大遼不僅僅想著滅宋,接著可能就是滅西夏。故而,這種穩定的形勢難以打破,一旦打破就有人遭殃,最弱的當然是西夏,肯定西夏遭殃。

第四,名不正則言不順。

以西夏的名義去開疆闢土,等到老皇帝死了自己掌握實權,然後恢復大燕,這簡直就是痴心妄想。那就意味著慕容復要挑戰皇權巨大的實力,還得挑戰朝堂官員巨大壓力,還得面對國內各種階級勢力,就慕容復這草包,能擺平這各種勢力的強力反彈嗎?絕對不可能!

所以,慕容復哪怕做了西夏駙馬,其實想要掌握權力是相當難,掌握權力還想復國,那是那是難上加難,絕無可能實現。




慕容復整體的謀略比他父親慕容博差的太遠。慕容博雖然奸險,但是他做的每件事都是轟轟烈烈,包括雁門關外大戰,在大理殺玄悲,殺柯百歲佔據錢財等等,可見慕容博是有頭腦,精於算計之人。

慕容復壓根沒有得到他父親真傳的十分之一,武功不夠精純,謀略幾乎為零,情商差的太遠,年輕衝動意氣用事,壓根就不具備幹大事的潛質。

一個復國的願望讓慕容龍城鬱鬱而終;

一個復國的願望讓慕容一生博機關算;

一個復國的願望把慕容復壓的神經錯亂!

慕容復想要成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可是天時不對,地利沒有,人和更不可能,樣樣佔不住,慕容復最終只能一事無成!當自身實力撐不起自己野心的時候,就還是好好學習吧!




忠肝義膽嶽老三


我認為,慕容復就算能入贅西夏當上西夏駙馬,他也照樣沒法復國。

縱觀歷史,雖然歷朝歷代的駙馬都是很難參政掌權,但西夏國作為一個小國,慕容復能文能武一表人才是很有可能掌權的,但慕容復真的能謀奪西夏復興大燕嗎?我認為很難實現。

慕容復孤家寡人難成大事

慕容復雖然號稱有四大家臣,但這四大家臣真的靠譜嗎?

先說包不同,說句不好聽的,包不同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槓精加廢物,武功一般只會抬槓,別說幫慕容復結交天下豪傑,他能少得罪幾個人慕容復就該謝天謝地了。



其次風波惡,有勇無謀,閒懶廢物一個,風波惡在文中做過什麼出彩的事嗎?文中說他閒的蛋疼和一個農夫慪氣,卡在橋上一天一夜,要知道這會兒慕容復還在西夏一品堂出生入死呢。

公治乾和鄧百川就更不要說了,存在感簡直低得可怕。

說白了所謂四大家臣就是個笑話,四個人根本就沒什麼用,慕容復靠他們能復國就有鬼了。

坑兒子的爹

慕容復老爹慕容博是真的坑兒子,不但假死,而且每次殺人都要用家傳的斗轉星移,直接搞臭了慕容復的名聲。

家族資源不足以支持慕容復逐鹿中原

小說中慕容一族最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的智商,想要造反,既不準備錢糧,又不會暗養死士,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真的不知道哪來的自信要復興大燕。

閣下覺得我的想法如何?如有異議,還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夢落遊戲說



首先表明觀點:即使慕容復當上西夏國駙馬,也不能光復大燕。


慕容復一心光復大燕,結果所有願望落空,所作所為更是為武林所不恥。以至於最後落了個瘋子的下場。


慕容復從出生的那刻起,就揹負了光復大燕的使命。慕容復從小習武,博覽天下武學,年紀輕輕就已經成名於江湖,“北喬峰,南慕容”可以說家喻戶曉。慕容復不但一心想著藉助天下武林的勢力,而且還有意結交各國的達官貴族,來達到自己光復大燕的目的。

最開始慕容復不知道段譽的身份,對他冷嘲熱諷,甚至不理不睬,在得知段譽大理世子的身份以後,明顯對段譽好言好語。可惜兩人不是一路人,段譽眼裡只有王語嫣,對慕容復一直都沒有好感。所以慕容復想結交的計劃也沒能得逞。


少室山一戰,慕容復和丁春秋、遊坦之沆瀣一氣,合力夾擊喬峰,結果被喬峰和段譽吊打,名聲掃地。想借助武林勢力的願望也落空。

慕容復至此可以說一敗塗地,絕望之際,傳來西夏宮主,公開招聘駙馬,慕容復想要抓住這最後的救命稻草機會,結果又被虛竹截胡。

至此慕容複復國慾望,絕望之至也從一個風流倜儻的翩翩公子,變成了一個瘋瘋顛顛的傻子,可悲可泣。



假如沒有虛竹截胡,如果慕容復當上了西夏駙馬,能光復大燕嗎?

依然不能,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且聽我細細道來。


西夏是彈丸小國,最早是從大宋獨立出去而建立的國家,因此大宋對西夏也是連年征戰,結果互有輸贏。主要是大宋最大的敵人是遼國,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放在西夏,以至於讓西夏苟延殘喘下來。如果沒有遼國威脅,大宋舉全國之力進攻西夏,西夏肯定早就被夷為平地。


所以說就算慕容復當了西夏駙馬,也很難主動挑起西夏和大宋之間的戰爭,西夏能夠生存下來已經著實不易,哪還有資本和大宋對戰。即使西夏和遼國聯手進攻大宋,以西夏的資本,也只能充當遼國的小弟,很難從中獲得太多收益。更何況喬峰用自己的死,換來大宋和遼國的十年和平。


綜上來看,慕容復即使當上了西夏駙馬,也不能光復大燕。


睢州居士華強哥


其實,在天龍八部裡,慕容復除了前期剛出場的時候威風八面,之後一直被小說的真正主角喬峰、段譽、虛竹三兄弟的光芒壓的死死的,“北喬峰南慕容”也成為了一個笑話。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慕容複本身的實力不差,文才武功都是一流的。慕容復出生於江南武林世家,又是南北亂世時期大燕的皇族血脈,自小受到極其優秀,也是極其嚴格的教育,在武功上他繼承祖上,又得王語嫣相助(王語嫣在天龍八部裡簡直就是一部活著的武功秘籍),武學造詣已經達到非同一般的造詣,“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名聲,也是踏踏實實打出來的。

如果慕容復真的當上了西夏駙馬,掌握政治權力,那麼憑他心中的執念,定會想方設法與西夏的王位搭上關係,甚至圖謀奪取西夏皇位。如果他真的成功了,那時候的恢復大燕,只不過是改一改國號罷了。

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西夏皇帝是很寵愛這個女兒的,要不然也不會花那麼大的功夫,為公主挑選如意郎君。所以這個駙馬的分量還是很足的,如果介入政治,必定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然而,最終的駙馬虛竹根本就不在乎這些權力,帶著公主,直接返回靈鷲宮了。如果慕容復得到駙馬職位,以他的才華,在政治上是大有可為的,然而,他一心想著光復大燕,一不小心,就會在政治的漩渦中粉身碎骨的。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慕容復就算是成功當選為西夏國的駙馬,他圖謀恢復大燕的夢想,其實還是難以實現。因為歷朝歷代的駙馬,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權力,在皇族看來,駙馬也是一個“外姓人”,根本不是自家人,他的權勢風光,甚至不如外戚。

我們看,歷史上有很多國舅之類的諸如梁冀、楊國忠之流,都有很大的權勢,像外戚楊堅甚至奪了皇位,而歷史上駙馬奪位的極為罕見。石敬塘雖然算一個,但他並不是因為駙馬的身份,本來他就是李嗣源手下的得力干將,東擋西殺,立下汗馬功勞的。

其實駙馬徒有虛名,這碗軟飯並不好吃。就算慕容復真的娶了西夏公主,西夏國的軍政大事也不會讓他參與,就算他施展武功或者其他陰謀手段,也難以取得西夏党項人的“民心民意”。如果他再打出恢復大燕的旗號,那更是會遭到各方面勢力的一致反對,想要鳩佔鵲巢,利用人家的勢力給自己打天下,其實是行不通的,沒有自己的基本盤,是不行的。慕容復雖然擅長斗轉星移,借力打力,但他想恢復一個早已沒有民意基礎的大燕國,還是很困難的。假如有人異想天開,忽然想恢復大明朝,那不是腦子有病嗎?

其實,對於西夏來說,蕭峰和段譽成為駙馬,更有政治上的利益,對於增進兩國的友誼,成為穩固的聯盟有一定的作用。那樣的話,大遼或者大理,和西夏十有八九會成為友好同盟,彼此抱團取暖,對兩國都有好處。當然,政治利益,總是凌駕於姻親利益之上的,吳應熊娶了公主又如何,還不是說殺就殺。

一個國家的創立,要有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條件的配合,恢復大燕國這樣的不著實際的任務,其實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就算恢復一個小小的燕國,也難以立足長久。大燕國的立國基礎,在於鮮卑族。而隋唐時代,這個民族已經融合在中原漢人之中了,到了北宋末年,鮮卑族的文化認同已經不存在,這不像以色列,有大量的猶太人在,這才是猶太復國主義存在的基礎,也是以色列能夠在二戰後成功建立起來的根本。反觀慕容復,就領著四個家將,怎麼能號召廣大人民突然認同鮮卑族的文化和身份?所以,這就是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別說他當西夏駙馬,就算把南院大王那個權位給他,他也難以復國,雖然歷史上,大燕國的區域就在遼國這一帶,但如果他突然宣佈改遼國為大燕國,廣大契丹將士肯定一臉懵逼,十分困惑。就算用一時的鐵腕控制,也不會心服口服。這個如瓶花一樣,沒有根株的大燕國也註定不會長久。


江湖夜雨


很難,只具備理論上的可能,由於《天龍八部》是武俠小說,所以某些方面的歷史性比較差,小說中也忽視了駙馬在歷史上的實際地位。

在小說中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大致故事是:西夏向全天下發布榜文招選駙馬,一心想復興燕國的慕容復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只要自己能成為西夏的駙馬,就可以藉助西夏的力量實現復國,可惜最後被虛竹捷足先登,再一次功敗垂成。



如果不太瞭解歷史,單純武俠小說的內容來看,慕容復藉助西夏實現復國似乎有可能,但如果再仔細分析一下,不管是小說還是真實的歷史,慕容復企圖通過駙馬身份來實現復國,恐怕只是黃粱一夢。

首先駙馬爺雖然地位榮耀,但也僅限於表面上的地位,實際上是缺乏實權的,也就是說即便成為駙馬,自己也沒有權力和實力來實現富國之夢。

如果藉助西夏國的力量,也很缺乏可行性,一方面慕容復屬於江湖武林人士,政治方面的交際圈很有限,短期之內很難得到西夏上層社會各勢力集團的支持,另一方面西夏國的實力相對弱小,至少就西夏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的國防中心主要有兩點,第一是保衛疆土,第二是儘可能的擴展領土,這也是根據本國實際情況來設定的,而幫助另一個人去建立另一個國家,對於西夏而言完全沒有利益可言,這已經不是實力上的問題,而是壓根就不感興趣!

而且結合武俠小說所處的時代背景,當時北宋,西夏和遼國,三個國家的交往已經相對穩定,單一國家發動一場大戰的動力已經相對不足,西夏長期有入侵北宋的打算,但準備工作始終不足,30年前雁門關血戰大批契丹人被殺,遼國方面卻沒有動靜,30年後耶律洪基企圖發動一場大戰,但在喬峰的干擾下耶律洪基取消入侵計劃,反而得到了全軍歡呼,這還沒算之前自己差點被遼國其他貴族勢力推翻,而北宋只想著保全自己,即便是結合武俠小說當中的背景,三個國家發動戰爭的動力都嚴重不足,誰還能有興趣支持一個慕容復去復國。



另外由於燕國滅亡已經數百年,慕容家族長期流落民間,雖然家底豐厚足夠自己的富豪生活,但由於長期不涉及政治軍事,整個慕容家族的戰略眼光早就比不上當年的慕容垂等開國前輩,拿慕容復的父親慕容博來說,自己冥思苦想許久,冒著得罪中原武林人士的風險,最後只是設計一出通過製造武林紛爭來挑起兩國戰爭這種不切實際的計謀,結果一無所獲,隨後30年竟然把復國的夢想放在如何偷學武林秘籍上,慕容復倒是比自己的父親高級一些,至少懂得拉攏勢力,但也仍然缺乏戰略眼光,他只是把目光放在如何拉攏中原武林人士方面,但這些對異族格外排斥的中原武林人士,又豈能會容忍另一個異族在自己國家的地盤內實現復國,而且從慕容復不斷的從中原,大理,西夏四處遊蕩的情況來看,慕容復連最起碼的復國之地都沒有進行規劃,甚至連鮮卑族的後裔也沒有進行聯絡和拉攏,只想著如何對外借兵,也許在慕容復的眼中,只想著有朝一日能積攢力量隨便找一個地方建國,但建國之後如何經營如何守土,則完全沒有方案,事實上慕容家族所謂的復國祖訓,在一定程度上反倒讓慕容家族的後裔一代比一代走向極端和不且實際!


遼寧資深球迷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西夏國皇帝曾經發布榜文,公開為銀川公主招取駙馬,不論何國人士,不論什麼出身,只要自信人品才能出眾,便可赴西夏應聘。慕容復正愁光復大燕難以成功,少了個有力的強援,如今得知這一情報,立刻屁顛屁顛地與四大家將、表妹王語嫣遠赴西夏,想要當上西夏駙馬,借西夏兵馬復國。

沒想到,這次西夏之旅,竟是慕容覆命運的轉折點。慕容復為了除去競爭對手,將段譽推入井中,有眼睜睜地看著愛慕自己的表妹王語嫣跳井自殺。段譽和王語嫣因為慕容復的這一舉動走到了一起,慕容復自己卻啥也沒得到,不僅失去了王語嫣,也沒有當上西夏駙馬,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慕容復從此撕下了偽裝,徹底成為了陰險小人,並最終精神錯亂,成了瘋子。

如果慕容復真的做了西夏駙馬,他有可能在西夏的幫助下,復國成功嗎?完全不可能,這只是慕容復的痴人說夢。

首先,慕容復和四大家將的理想很豐滿,彷彿當上了西夏駙馬,便能大權在握,藉助西夏的軍隊光復燕國了。但是現實很骨感,假如慕容復當上了駙馬,他可能完全沒有實權。

在歷史上,一般當上駙馬的人並不掌握實權,有的駙馬還會受氣。駙馬的地位來自於公主,公主雖然出自皇室,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公主一般沒有權力,因此駙馬也只能做一些看上去很美好但並不掌握實權的官。並且,在夫妻關係中,公主是皇帝的女兒或姐妹,而駙馬雖然娶了公主,卻仍然是皇帝的臣子,因此公主比駙馬的地位要高。如果公主性格桀驁,那麼駙馬是會受公主欺負的。

而且“駙馬”這個名稱的來歷,已經暗示了他的命運有多麼悲慘。秦漢之時,皇帝乘車出行,總怕有人刺殺,當年秦始皇就被人刺殺未遂,所以除皇帝所乘的正車外,還要設置幾輛與正車一模一樣的副車,而乘坐副車的替身,就叫做“駙馬都尉”。後來,駙馬都尉專門由公主的丈夫來做,所以駙馬便成為公主丈夫的代稱。可見,駙馬就是給皇帝擋刀的樣子貨,雖然看上去很尊貴,享受著皇家禮儀,但完全沒有重要性,死了也不可惜。所以自古以來駙馬的官階並不高,到了清朝,駙馬地位才顯赫起來,被稱為“額駙”。

不過,如果駙馬的家族本身實力雄厚,足以改變朝中局勢,那麼皇帝選擇他做駙馬,本就是想加以拉攏,此時駙馬的地位自然也不同凡響。可慕容復只是來自姑蘇的大財主,除了四個只能做豬隊友的家將外,並無其他勢力。像慕容復這樣一個土財主,又是來自敵國,怎麼可能在西夏手握兵權?

就算慕容復做了駙馬能夠掌握兵權,他也難以復國。

慕容復娶了西夏公主後,若想實現自己的皇帝夢,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想辦法挑起西夏和宋的戰爭,在混亂中自己乘機立國;第二個辦法是,在發動政變,取代現在的西夏皇帝。但是,這兩個辦法都行不通。

首先看看第一個辦法。當時西夏皇帝李諒祚本就有進攻中原,為此他招聘天下高手,創立了一品堂,就是為了對付中原武林人士,特別是丐幫。所以在杏子林中,一品堂趁丐幫內訌之際,放出悲酥清風,差點將丐幫高層一窩端了。

但是,在書中西夏卻一直沒有進攻大宋,只敢搞一些小動作,這說明了西夏還沒有與大宋開戰的實力!就算慕容復帶著四大家將幫助西夏,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局勢。慕容復和四大家將加一起的實力,還比不上段延慶一個人。而慕容復口口聲聲要收買人心,但是他手下的包不同盡幹得罪人的事,慕容氏根本沒有什麼部屬。

第二個辦法同樣行不通,慕容復想要篡位簡直如痴人說夢一般。因為慕容覆在西夏完全沒有自己的勢力,他是因為娶了公主,才平步青雲、手握大權的。在這種情況下,誰會對他心服口服,誰會跟著他謀權篡位呢?如果慕容復這麼做,只怕銀川公主第一個就要滅了他。

有一個春秋時期的小故事。當時鄭國的大臣祭仲手握大權,隻手遮天。鄭國國君鄭厲公頗為忌憚,所以便和祭仲的女婿雍糾商議,要除掉祭仲。沒想到這雍糾腦子不好,居然跑去跟老婆雍姬,也就是祭仲的女兒商量。雍姬一聽,左右為難,就問了母親一個問題:“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近?”雍姬的母親回答道:“每個男人都可以做你丈夫(人盡可夫),可父親是獨一無二的,顯然父親更親近。”所以雍姬就背叛了丈夫,將鄭厲公的圖謀告訴了父親,祭仲一聽:“我靠,國君想謀反?”於是他殺掉了雍糾,鄭厲公則狼狽逃到了蔡國。

假若銀川公主聽說了慕容復有謀權篡位的野心,也一定會堅定地支持皇帝,反對慕容復。而慕容復所有權力,都源自他娶了公主,會立刻陷入眾叛親離的困局之中。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就算慕容復做了駙馬,也絕無機會復國,反而可能天天看公主的臉色,不得自由。慕容復還不如直接娶如花似玉的王語嫣為妻,反而逍遙自在。

其實,慕容復自己本來也不太想去爭西夏駙馬,這件事完全是四大家將一力主張的。小說裡寫五個人商議此事時:

慕容復心中雪亮,四人是要自己上西夏去,應駙馬之選。

而且慕容複本來對王語嫣甚是愧疚,也是四大家將勸說他以復國為重,不要沉溺於兒女情長:

慕容復自然深知表妹自幼便對自己鍾情,雖然舅母與自己父母不睦,多方阻她與自己相見,但她一個身無武功的嬌弱少女,竟毅然出走,流浪江湖,前來尋找自己,這番情意,實是世上少有。慕容復四方奔走,一心以中興復國為念,連武功的修為也不能專心,於兒女之情更是看得極淡。但表妹對自己如此深情款款,豈能無動於衷?這時突然間要舍她而去,另行去向一個從未見過面的公主求婚,他雖覺理所當然,卻是於心不忍。

公冶乾輕輕咳嗽一聲,說道:“公子,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大英雄大豪傑須當勘破這‘情’字一關。”

包不同道:“大燕若得復國,公子成了中興之主,三宮六院,何足道哉?西夏公主是正宮娘娘,這位王家姑娘,封她個西宮娘娘便是。公子心中要偏向她些,寵愛她些,又有誰管得著了?”

最後,不僅復國沒能成功,連本來可以輕鬆得手的表妹王語嫣都跟段譽跑了。

慕容復的四大家將完全就是豬隊友,就來坑慕容復的。他們一直用“光復大燕”的名義來綁架慕容復,讓他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簡直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尤其是那個包不同,就是一個槓精,不論何時都能與別人槓起來,而且尤其擅長得罪人。慕容復想要復國,必須拉攏武林人士,而包不同一張破嘴卻把人都得罪光了,簡直是不把慕容復坑死不罷休。

最後包不同死在慕容復的掌下,實在是活該。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