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滴滴司機一邊罵滴滴,一邊繼續開滴滴,這是什麼心態?你怎麼看?

洛山風


滴滴把司機騙上賊船,司機不罵他罵誰,不幹,咱辦,投入的車錢,要轉出來。你說司機不罵他罵誰?


珍惜家人遠離傳銷


滴滴能把司機逼死,我大學畢業後創業失敗,後面得知滴滴便想一邊工作一邊跑滴滴,我媳婦懷著孕我以租代購的車輛14萬的車18萬多在小桔有車買的,後面我媳婦生孩子我有很長時間不能每天跑很長時間,期間他們由服務分變成口碑值,口碑值越來越低導致接不到單子,單子越少口碑值越低,根本跑不出一個月4550的月供,後面聽說買外掛能多賺點,我就花了300元買了一個搶單軟件,用了兩週被檢查出來被封了一週,我就再沒用,後面給我封停賬號說我手機有作弊類軟件,在我買外掛之前就有那個軟件,我根本不知道這個軟件違禁,因為那個任何一個手機都能在手機自帶的軟件商城裡下載,而且第一次被封之後沒有搶過一單。之前我的服務分很高投訴率千分之一,並不是一個壞司機,現在車退不了(車管公司說還要再補交近10萬才能退),西安平均工資都不到4500.現在我的家庭馬上離婚.已經快讓滴滴逼入絕徑。


1779143355


我有個哥們跑滴滴跑的精神壓抑了。在北京租著7200一個月的日產天籟跑專車,掙不到錢,每天吃不好睡不好,車刮蹭了兩次,退車的時候還一萬五押金租賃公司沒退算下來還倒欠租賃公司4000塊錢,現在回來刮大白了,每天干活都是罵滴滴。。。。


一隻可口可樂


確實在當下這個社會很多司機一邊在痛罵滴滴公司,一邊卻又在繼續跑著滴滴。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其實主要有兩種原因。


第1種情況是那些被滴滴公司忽悠上船的專職司機,當時滴滴司機號稱可以月入過萬,自己當老闆,所以很多人不明就裡的相信了,辭職回家貸款買了一輛車來跑滴滴或者是簽約了滴滴公司,稱為了一名全職司機。

無論自己貸款買了車還是找滴滴公司租了車的司機,現在都是出於騎虎難下的狀態,明明知道現在滴滴公司的抽成比例比較高、賺錢越來越少,但是卻還是不得不跑,畢竟每個月的車貸或者是租金是不能少的,到期就要交,所以咬著牙也得繼續跑,但是在這種每天高負荷工作卻賺不到錢的情況下,自然需要發洩心中的怨氣,所以就會出現這種痛罵滴滴公司無良的言論。

還一種人是之前兼職跑過滴滴的,那時候正趕上滴滴的紅利期,每個月兼職跑跑也能月入幾千甚至上萬,但是隨著紅利期過去,現在滴滴開始了抽成,而且對於評分比較差的司機派單量越來越少,所以這些司機開始憤憤不平,覺得滴滴很無良,讓他們賺不到那麼多錢了,所以開始痛罵滴滴公司。


但是不管怎麼說,滴滴公司確實給一些人提供了一個工作的機會,也給大多數人提供了一個兼職的門路,或許這個職業並不是很賺錢,但是隻要踏實跑,養家餬口應該還是不難的,對於兼職的人而言,一個月賺點油費和煙錢也是不難的,所以就出現了很多人一邊罵滴滴,一邊繼續跑滴滴的現象。


車圈小師哥


一句話:窮!沒有辦法!我在開滴滴之前,是河南一個水泥廠的銷售部經理。平均每個月收入在一萬五到兩萬,在河南的一個小縣城已經是不錯了!但隨著國家對於環保的大力控制,水泥廠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已經養不活人了!所以自己想做點其它的!有一句話說:人到40以後儘量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結果自己開公司賠了個底朝天。所以就到杭州碰碰運氣,看看什麼可以做的!來杭州以後才發現自己以前的那些經驗在這裡幾乎沒有什麼用處,而且還沒有學歷。所以才選擇了跑滴滴,因為它門檻低,只要你勤勞吃苦,每個月還是可以賺個萬兒八千的!如果是前幾年來的話會賺的更多。現在為什麼罵滴滴呢?因為滴滴抽成太高了,以前是百分之二十,現在快到百分之三十了!而且自去年發生兩起命案以後對司機更刻薄,大多政策都是對客人方便,對司機幾乎沒有好處。現在滴滴也沒有以前的單子多了,杭州網約車平臺現在好幾個。在滴滴出事情的這段時間被其它平臺搶走了不少客戶。杭州開滴滴的大多都是租的車或者是以租代購,這就等於和滴滴簽了合同一樣,總要把租車期跑完的,因為不跑的話,租車公司比滴滴還黑啊!所以現在的司機是一邊跑滴滴一邊罵滴滴!


雲之巔53


我是一名滴滴司機(兼職的),首先跑滴滴會被部分乘客當孫子看待,再者就是滴滴的各種約束和低廉的酬勞導致了大部分私家車滴滴師傅恨不得滴滴公司完蛋,當然(北上廣深)這些地方滴滴酬勞費用還是蠻高的。再說說為啥不想滴滴公司完蛋,中國是個汽車保有量很高的國家,大部分都是貧民車型和開車的師傅都是務工人群,若汽車長時間閒置等於車沒有啥利用價值,而滴滴卻恰好滿足了私家車載客的需求,雖說掙錢不多但是卻還是有些微薄收入的。中國大部分基層民眾是缺錢的,這就導致低廉的滴滴酬勞,讓大部分人又恨又捨不得這個外餐!!


君的百科生活


歸根結底還是制度不合理。平臺的制度對司機要求嚴格,對乘客要求就比較寬鬆。具體表現在:

一.個別女乘客,自己不會開車,缺敢瞎指路,特別是在她心情不好時。什麼交通信號,交通規則在她看來你不聽她的就不合規矩,完事就投訴你,平臺應該怎麼懲罰這樣的乘客。

二.乘客遲到。常有的事,平臺只是超過五分鐘,給司機權力取消。司機出來就是為乘客服務的,好不容易排一單,跑了二點幾公里,再等上五分鐘。你讓司機取消,又什麼獎勵也沒有,對司機不公平。

三.提他人叫車或是叫車帶物。相信跑過滴滴的司機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司機到達起點了找不到人、帶個物件到達終點了又沒人接,費事費勁,費錢費工,弄不好還得冒著違停的危險。這樣的單子平臺應該讓下單者適當給予司機補助。

四.空調費補助。出租車有,公交車有,火車有飛機有,就滴滴沒有。明顯的不合理。

綜上所述,只是個人意見。只希望平臺越來越好,司乘關係和諧,讓司機乘客對平臺都滿意。


曲濤24


【2020年出行增量必須電動,跑出行怎麼選車?】北汽EU5/7,榮威Ei5,吉利帝豪EV,長安逸動EV,比亞迪秦EV……車租4500/月,充電1500/月,其他費用1500/月,月綜合成本近8000元。還要扣30%佣金,成本太高了,每天流水只有300_400元,無法維持運營了。我們今年全換英致新能源737.EV,廠家還提供三年免費充電,月綜合成本只有2800[加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cc0015c3c88492f8d28e8ef30974359\

CARID駕客網


如果單純按照提問者的表面邏輯來看,又要幹又要罵,那這些滴滴司機好像是挺矯情的。

但是這裡咱卻忽略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初這些滴滴司機選擇做這份職業時,難道也是這麼有怨言嗎?

如果是,那麼當初為什麼要去做?

如果不是,那麼為什麼現在又會有這麼大怨言?

這裡面原因很複雜,有主觀上的,也有客觀上的,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心理落差”


既然是落差,必然是要拿當初和現在現狀來對比,而且滴滴司機這個群體比較特殊,有全職的,也有兼職的,兩種司機放在題主這個問題上,在我看來是截然不同的,為什麼這麼說,後面會提到,這裡咱就先分開來看看:

兼職司機

如果真有那種又罵又要跑的兼職司機,那麼對於這些司機,我覺得提問者所提到的問題,確實需要他們自己去反思下,反思下自己是否有必要為此耽誤主業,或者錯過更多更好的兼職或副業機會。

因為這種司機,在我看來,應該是很少會出現在提問者的問題裡的,因為他們本就是兼職業餘跑跑,如果其覺得各個方面不如自己預期,其確實也會放棄這份兼職,因為畢竟其放棄和轉行的成本會比較低。


全職司機

這種司機,通俗點說可以說是無奈的選擇;客觀點來說,就是在其個人的判斷裡,選擇當滴滴司機相比其它自己目前能力所能從事的工作,綜合起來是有優勢的,至少在當時是有優勢的

正如這些司機是基於當時的判斷和對比,才選擇了當滴滴司機。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這些司機發現決定自己當時從業的這些優勢,比如平臺派單量,跑單政策等等,正在逐漸減少甚至消失,這時產生心理上的落差,開始有了怨言。

且不說合不合理,但至少一定是合情的。

要知道這些司機已經從業了這麼久,這時候這些即使選擇轉行,也是有很大的轉行成本的。

想象下,你自己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如果因為某些政策變動,導致和當初你剛入行時差距甚大,你是不是也會有怨言?你自己又能不能做到說走就走呢?

畢竟任何人在一個行業做的越久,你自然也就意味著對於其它行業的瞭解更少,轉行風險也就越大。

所以,咱作為外人,單純的評價這些司機又幹又罵是矯情,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何不食肉糜。

面對已經讓你失望的職業,提前準備比單純抱怨強

即使抱怨是合理的,咱也沒必要僅僅為抱怨而抱怨,如果感覺自己實在接受不了,不妨開始提前準備退路。

作者我曾經有個朋友就是個多年的網約車司機,他很早就感覺到他所在城市的政策對其這種私家車司機已經越來越不友好,提前就開始積累自己跳槽所需的人脈,經常與一些機場乘客聊天開玩笑問其單位要不要司機,還加了幾個乘客的微信。後來,果然當地政策調整,其如果不換車就無派單了。好在其很早就做了這方面的準備,其停止跑網約車後,現在已經通過一個曾經乘客的關係進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當行政司機,雖然時間沒有當初當網約車司機自由,但收入福利什麼的還略有提升,也算是成功再就業。

其跑網約車經歷我還專門採訪他寫過一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我頭像去看看。



拒絕雞湯,只談實用,關注我,不定期分享最接地氣的職業與銷售心得。


當年銷冠


落山風又不說人話了。9月26曰又一位滴滴司個因為看不到希望投河自盡,您應該去問問他,你也可以在頭條上搜索一下這是今年第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