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哪些讚美梅花精神的詩詞?作者是誰?

笠翁話農村


答,

讚美梅花的詩詞,為《一七令.梅》,

詩畫,

《一七令.梅》



晨哨


梅花傲雪風骨,她不與百花在春天爭奇鬥豔,卻獨自怒放在冰天雪地之中。自古以來,梅花就是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讀梅花詩詞,讓人感到幽幽冷香,沁人心脾,詩意讓人美的心醉。

最熟知的幾首,與大家分享: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支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自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

散作乾坤萬里春。


雜詩三首.其二

唐.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曰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冬天寒冷,春節將近。此時梅花開。看到梅花格外思念親人。這一支支梅花寄託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

卜算子.詠梅

近代.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花不畏冰襲雪侵,昂首怒放,獨具風采的精神,常被文人墨客用作詠梅寓志,預示春天的到來。


健康快樂


我很喜歡梅花,每年梅花盛開的季節都要拍攝一組梅花的照片,留著自己欣賞。當然,也讀過許多有關詠梅的詩詞。首推毛澤東《詠梅》;還有陸游《詠梅》;王安石《梅花》;王 冕 《 墨梅》;盧梅坡《雪梅》;林逋《山園小梅》;王維《雜詩三首》;王 冕《 白 梅》;張謂《早梅》;陸游《梅花絕句》等。



梅花有兩個特點: 一是傲雪, 二是幽香。在百花凋謝, 飛雪飄零的季節, 梅花能夠獨自盛開, 有一股傲視冰雪的氣質! “ 寶劍鋒從磨瀝出, 梅花香自 苦寒來。 ”“ 不經一番寒徹骨 , 怎得挴花撲鼻香? ” ” 已 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這些詩詞, 無不讚嘆梅花傲視冰雪品質。

梅花的香氣清幽淡遠,與濃烈的花香比較,顯得與眾不同,卓爾不群,而這正是古今人們喜愛的地方,所以梅香備受推崇。


其中陸游詠梅詞中“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印象最是深刻難忘。每年賞梅的時候,一邊欣賞滿枝盛開的梅花,一邊踏著散落在地上的花瓣,就會忍不住默默的朗誦!

踏雪賞梅,暗香浮動。梅的姿態,梅的品格,梅的幽香給寒冬的人們帶來幾絲暖意和溫馨!


春暉流雲


國花評比中,梅花輸給了牡丹,但我還是對梅花情有獨鍾。讚美梅花的詩詞很多,摘其一二就足以說明梅花的高貴品質。

牡丹雍容華貴,梅花堅貞高潔。晉陶淵明獨愛菊,而我自愛梅。小學時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就讓我喜歡上了梅花。中學時代讀了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凌作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敬佩梅花與世無爭,縱然粉身碎骨也要把清香留與人間的高貴品質。工作後又讀了毛澤東主席的《卜算子·詠梅》:“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讀懂了梅花的高潔與無私。

最喜歡的還是宋代盧梅坡的《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梅花確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但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這是不爭的事實。“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梅花的香也是經歷磨鍊才具有的,人生亦然,世間哪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啊!

“……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這是對梅花的讚歌更是對英雄對祖國的讚歌!


文一多


天將清白賦姿神。自有生來只任真。茅舍淒涼閒故步。玉堂富貴一陳人。淡煙斜月籠寒玉。流水行雲恨遠塵。兀兀窮山慣憔悴。醉眠石枕暗酬春。

  年來領嶠獨遊神。琪樹林中骨相真。曉起白迷煙外䇿。夜深寒醒酒邊人。玉環飛燕誰驚幻。西施王嬙總泣塵。爭似枯荄亙今古。陽和動處自然春。

  水村雲郭慣馳神。閒淡生涯自得真。李氏香中半孤影。林家鶴外一全人。橫溪笑我吟心苦。墮砌羞渠醉眼塵。千種芳菲總凋喪。還因底事獨行春。

  愁啼竹錦謾勞神。幾樹參差意自真。雲外遠疑持漢節。山深近似避秦人。半梢破萼猶凝佇。一膝趐空不礙塵。多謝化工憐寂寞。夜䦨留月伴嬌春。

  瓊林瀟灑一半神。誰道瑤英敢奪真。老眼驚看江上路。孤身愁憶隴頭人。冷浮岑嶽回新棹。清入沈箐逐暗塵。瘦不勝衣雲態懶。䦨幹月午奈何春。

  夜半霓裳悅羽神。寒蟾皓皓露天真。山中便覺有詩思。江外自來無俗人。百斛量珠丸絢色。幾枝鬥彩傲芳塵。伊誰錯作梨花夢。喚起閒愁斷送春。

  花裡相從問鶴神。何當蛻骨似西真。八千勇士衝冠氣。百萬顛崖辟穀人。老去但知雲水癖。生來未識綺羅塵。幾時心緒渾無事。閒卻江頭醉挽春。

  橫影伶斤似有神。半清淺處獨呈真。數枝沖淡晚唐句。一種孤高東晉人。上苑青房誰耐雪。廬山玉峽肯蒙塵。是中天趣那能識。惜被東風漏洩春。


尹先生生生


梅花一直以來都呈現給我們高潔不屈的形象。古代文人也常常用優美的詩詞歌頌梅花,用以抒情,用以寄託。

對梅花的歌頌也千奇百態,韻味不同。讓我們借古人之眼,詩人之情來一同品味這別有一番韻味的梅花世界吧。


王冕 元 《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個梅花有著不向世俗獻媚的孤傲。

宋 盧梅坡 《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個梅花教會我們人貴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道。

宋 王十朋 《紅梅》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這個梅花讓我們學會謙虛,也要有傲霜鬥雪的勇敢。

元 王冕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出,散作乾坤萬里春。

這個梅花有著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素雅高潔。



梅花不比牡丹富貴,不和桃李爭春,不畏嚴寒霜雪,不怕孤獨人非。

獨自花開,孑然獨立。花如此,人亦應如此。


李棲吾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註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簡析】:

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讚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

【賞析】: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的具有特別的精神象徵的意象。

  古人借用這些意象往往有這樣一種模式:竹,多以畫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許文字,以竹之斑駁融文之參差,所謂景中寫意。松,以畫,畫姿則聯想盡在松姿中;以詩寫神,則松姿盡在想象中,以畫以詩,展姿現神,皆謂借物言志。蘭,以植,植之盆庭院,飛香於書齋,蘭香清,書香雅,謂之淡泊,謂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詩可畫,不同的是松以畫傳神,梅以詩傳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徵: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蘭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尤為豐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幾句詩句略出了幾枝梅,恰把這幾個特徵都寫出來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獨角戲,環境只是作為一種陪襯,主要還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與環境結合,當然在墨畫中環境可以是空白,然而這就是一種環境,只不過比較朦朧。

  《梅花》中以“牆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牆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牆角為中心,展開了無限的空間,正是空闊處在角落外,見角落便想到空闊。“數枝”與“牆角”搭配極為自然,顯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數枝梅”的姿態。“凌寒”兩字更是渲染了一種特別的氣氛,寒風沒模糊掉想象中的視線,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趕跑了,帶來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還是直梅,讀者總會覺得腦海中有一幅有數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畫。“獨自開”三字就如一劍劈出分水嶺般巧妙地將梅的小天地與外界隔開了,梅的卓然獨“橫”(梅枝不“立”),梅的清純雅潔的形象便飄然而至。“遙知不是雪”,雪花與梅花——自然界的一對“黃金搭檔”,兩者相映成輝,相似相融,似乎是一體的。而作者明確“看出”“不是”,並且是“遙知”。為什麼?“為有暗香來”。“暗香”無色,卻為畫面上了一片朦朧的色彩。清晰與朦朧交錯,就像雪中閃爍著一個空洞,造成忽隱忽現的動感。也像飄來一縷輕煙,波浪式的前進,橫攔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筆墨層層展開意境,幾筆實寫提起無限虛景,梅之精神也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讀者神往。

1、角聲吹落梅花月

[宋] 蘇軾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

2、病繞梅花酒不空

[宋] 辛棄疾 《鷓鴣天·病繞梅花酒不空》

3、梅花影裡送君行

[宋] 無名氏 《鷓鴣天·喜氣乘龍步步春》

4、梅花落盡千千片

[宋] 歐陽修 《漁家傲·十一月新陽排壽宴》

5、江南未雪梅花白

[宋] 晏幾道 《菩薩蠻·江南未雪梅花白》

6、梅花鬢上殘

[宋] 李清照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7、玉人和月摘梅花

[宋] 賀鑄 《浣溪沙》

8、動已梅花弄

[宋] 曹勳 《菩薩蠻·等閒將度三春景》

9、梅花破萼便回春

[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

10、紙帳梅花醉夢間

[宋] 朱敦儒 《鷓鴣天·檢盡曆頭冬又殘》

11、驛寄梅花

[宋] 秦觀 《踏莎行·霧失樓臺》

12、一枝春雪凍梅花

[唐] 韋莊 《浣溪沙》

13、為梅花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鵲報千林喜》

14、只有梅花似玉容

[宋] 向子諲 《鷓鴣天·只有梅花似玉容》

15、先問梅花借小春

[宋] 范成大 《減字木蘭花·折殘金菊》

16、梅花閒伴老來身

[宋] 姜夔 《鷓鴣天·柏綠椒紅事事新》

17、梅花枯淡水仙寒

[宋] 張孝祥 《浣溪沙》

18、梅花長共佔年芳

[宋] 毛滂 《浣溪沙》

19、索共梅花笑

[宋] 張元幹 《點絳唇·水驛凝霜》

20、數點梅花天地春

[宋] 邵雍 《梅花詩》

21、笛奏梅花曲

[唐] 李白 《從軍行》

22、梅花春壽酒行遲

[宋] 韓淲 《浣溪沙》

23、梅花不怕餘寒

[宋] 葉夢得 《臨江仙·聞道今年春信早》

24、畫角梅花曲未終

[宋] 史浩 《鷓鴣天·畫角梅花曲未終》

25、野樹梅花香似撲

[宋] 吳潛 《蝶戀花·野樹梅花香似撲》

26、為愛梅花如粉面

[宋] 李之儀 《蝶戀花·為愛梅花如粉面》

27、聞道梅花坼曉風

[宋] 陸游 《梅花》

28、人對梅花雪後新

[宋] 趙彥端 《鷓鴣天·拂拂深幃起暗塵》

29、隴上梅花落盡

[宋] 張先 《清平樂·屏山斜展》

30、倩梅花

[宋] 方岳 《水調歌頭·老子興不淺》

31、竹外梅花

[宋] 王之道 《點絳唇·竹外梅花》

32、醉盡梅花不要

[元] 元好問 《鷓鴣天·八月蘆溝風路清》

33、梅花滿眼

[宋] 王質 《水調歌頭·淮海一星出》

34、抬頭疑是梅花領

[宋] 黃裳 《蝶戀花·萬籟無聲天地靜》

35、梅花吹入誰家笛

[唐] 馮延巳 《菩薩蠻·金波遠逐行雲去》

36、留公一共梅花笑

[宋] 韓元吉 《菩薩蠻·詔書昨夜先春到》

37、梅花雪片萬里

[宋] 李曾伯 《水調歌頭·君莫厭行役》

38、那更梅花開後

[宋] 李彌遜 《虞美人·年年江上清秋節》

39、手種梅花三四株

[宋] 趙長卿 《鷓鴣天·手種梅花三四株》

40、曉溼梅花重

[宋] 釋紹曇 《偈頌一百零二首》





愛詩詞


  1. 謝謝老師邀請,讀到這個問題,馬上就想到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偉大的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2. 這是一首非常大氣的作品,遙想他當時的經歷,在理解這首詩詞,又有非常的氣魄,俯瞰江山,無限的希望和理想都流露在這首詩詞裡,雖然很寒冷,懸崖百丈冰,但梅花依然傲雪怒放,當年雖然各種的艱苦困難、流血犧牲,可是終將我們會勝利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3. 這首詩毛澤東的手書更加氣勢磅礴,真真的一代偉人!

搖曳盛開


古來文人好竹色,今朝騷客愛梅花。梅蘭竹菊四君子歷來是文人墨客吟誦載體,在此,借幾首詩詞贊一下梅雪神韻。



《梅》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詩人借梅花孤僻高冷的神韻,喻意王安石自己所領導的北宋政治改革,在得不道皇帝及大部分官吏的支持的情況下,其心中的苦悶與不甘。從歷史角度看,勢在必行的改革,卻人為地半途而廢,實在是可惜。現代的文人則多用暗香表達暗送秋波之妙。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首是北宋盧梅坡寫的《雪梅》,是人們比喻旗鼓相當時常用的詩句,很有哲理性。



第三首是本人新填寫的《如夢令》.梅上雪,謹供師友雅正。

梅花枝雪上下,

暗香俊凝霽霞。

誰道苦爭春,

卻見琅琊冰掛。

風度,風度,

捲過一陣清雅。



琴簧汗舞


梅花是孤傲,梅花是骨氣,梅花亦是家鄉的象徵。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外面漂泊的遊子,對於故鄉的懷念,首先是與那些和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繫在一起的。

“鄉思,鄉愁”是把情緒給形象化了。往往瀠繞在遊子腦海裡的,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是依稀畫面。

故鄉的山山水水,親朋好友,哪怕是很平常、很瑣碎的事物,都足以引起他鄉異客的深深懷念。這窗前的寒梅就是如此。

唐朝大家王維用平淡質樸得如同白開水的寥寥幾筆,道出了遊子對家鄉,那份深入骨髓的魂牽夢縈,真正是大工無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