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事變後,為何于謙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而不是兒子朱見深?

史學達人


“土木堡之變”恐怕要算是明王朝歷史上除了李自成打進北京城、崇禎帝朱由檢煤山自盡之外最為丟人的一幕了!堂堂大明王朝的皇帝,帶著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北出塞外,欲與蒙古人一決雌雄。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幾十萬大軍竟讓瓦剌人追著屁股打,最後三軍的統帥、帝國的皇帝居然成了瓦剌人的俘虜……

在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之後,瓦剌人瞬間像打了雞血一般,準備嚮明王朝“獅子大張口”!其實也不難理解,“皇帝都落咱手裡了,還不是咱要什麼,老朱家就得給什麼?”被俘明英宗成了瓦剌手中對明王朝進行“政治訛詐”的最大籌碼。就在這個時候,以“軍中大佬”于謙為首的主戰派朝臣們玩了一手陰的,擁立明英宗同父異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鈺即皇帝位。

可問題又來了,彼時的明英宗雖然年輕,但已經有兒子了,而且庶長子朱見深還被正式冊立為了皇太子。如果按照明太祖留下的《皇明祖訓》,繼承皇位的只能是皇太子朱見深,怎麼著也輪不上時為郕王的朱祁鈺!最終,于謙等人使出了渾身解數、最終說通了明英宗的生母孫太后(孝恭章皇后,電視劇《大明風華》裡的那位“孫若微”),由孫太后出面、以“國賴長君”為由,將時為郕王的朱祁鈺推上了皇位,史稱景泰帝,南明政權追上廟號代宗。既然明英宗有兒子、而且已經冊立了皇太子,于謙等人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放棄皇太子朱見深而擁立郕王朱祁鈺即位呢?

公的方面

公的方面,前面已經說到了原因——國賴長君。彼時雖然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已經被冊立為了皇太子,但是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被俘時他只有兩歲!還只是一個“人事不懂”的孩子。很顯然,這麼大點兒的娃娃是不可能挑起帝國大梁的。如果由皇太子朱見深即位,只能有兩種權力格局:一、皇太后代行皇權。二、輔政秉政。

先說第一種情況,明憲宗是庶出,她的生母孝肅皇后周氏的身份只是妾,上面還有一位孝莊皇后錢氏。更重要的是,彼時明英宗的生母孫太后也健在!那問題就來了,如果皇太子朱見深即位,明王朝將會出現一位太皇太后、兩位皇太后,到底由誰來做主、代行皇權?誰又會願意主動放棄權力?如此一來,且不說其他問題,這婆媳三人首先就得鬥得不可開交!彼時的明王朝皇帝被俘、瓦剌大兵壓境,最需要的就是穩定,而皇太后代行皇權完全是在製造內亂,根本沒有可行性。從明憲宗即位之後周氏處處擠兌錢氏也能看得出,這個女人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更何況,明王朝從來就沒有皇太后掌權的先例,即便是明英宗的祖母張太后(誠孝昭皇后)以及後來的李太后(孝定皇后),也無法徹底繞開內閣、輔臣……

既然皇太后代行皇權無法實施,那麼輔臣秉政呢?恐怕會更亂!不僅可能會出現輔臣之間、輔臣與朝臣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可能會出現太皇太后、皇太后與輔臣之間的矛盾……看似可行,實際上不確定因素並不比皇太后代行皇權少多少,同樣不利於穩定政局。要想保持政局穩定,就必須選擇一位即位便可親政的皇帝,如此才能避免因內鬥引發的內耗,才能真正做到一致對外。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明英宗在瓦剌人手裡,瓦剌人正想著“奇貨可居”、想著如何利用明英宗對明王朝進行“政治訛詐”。這個時候,如果明英宗的兒子繼承皇位,出於“以孝治天下”的政治需要,不可能對明英宗不聞不問,瓦剌的“政治訛詐”依然是可以繼續實施的。一旦郕王朱祁鈺即位就完全不同了,整個明王朝最不想明英宗回來的恐怕就是他了!他巴不得借瓦剌人之手殺了自己這位哥哥呢,又怎麼會接受瓦剌人以明英宗為籌碼的“政治訛詐”?如此一來,被俘的明英宗瞬間變從“奇貨可居”變成了“燙手的山芋”,明王朝的一場“國際”政治危機被成功化解。

私的方面

私的方面,如果皇太子朱見深繼承皇位,那就是理所當然、按部就班,誰也撈不著什麼功勞,因為皇位本就是人家的!可擁立郕王朱祁鈺就不同了,他本沒有皇位繼承權,卻成了皇帝,作為投桃報李,誰有“擁立”之功,將會得到什麼,不言而喻。于謙或許沒有這樣的想法和私心,但擁立皇帝,憑于謙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完成這樣重大的事情。即便是擁立皇太子朱見深即位也並不那麼“合法”,畢竟明英宗還活著!那麼,于謙憑什麼讓其他朝臣附議?這可是近似“謀逆”的事情,一旦明英宗回來、追究起責任來,皇帝還活著你們就擁立皇太子即位,很可能就是禍及滿門!沒有巨大的利好,誰會拿自家滿門九族的性命陪著于謙趟這趟渾水?更何況,擁立皇太子朱見深即位還有這樣那樣的弊端,根本行不通!

只有擁立郕王朱祁鈺才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首先附議者有了“擁立”之功,這是巨大的利好。其次,景泰帝比他們還不希望明英宗回來!就算回來了,也只能像後來那樣被幽禁,這些人的富貴都能夠得以保全。畢竟“奪門之變”屬於意外,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麼一天、也不可能想到。于謙或許是一心為公,可他不能左右他人謀私!為了自己的主張能夠順利實施,作出一定的妥協和變通是必須的。如果沒有人附議,僅憑于謙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完成!要別人附議,就只能給別人好處,要不誰幹?這可是拿滿門九族的腦袋在賭博。

綜上所述,“土木堡之變”後於謙等人擁立景泰帝即位而不是時為皇太子的明憲宗朱見深,並不是單純于謙自己的想法,而是事實所迫。只有由成年宗室繼承皇位,才能確保政局穩定,如果有年僅兩歲的皇太子即位,很可能明王朝就會陷入內鬥,給瓦剌以可乘之機。同時,如果由明英宗的兒子即位,瓦剌的“政治訛詐”依然有效,明王朝將會變得非常被動。作為彼時最近支的小宗,郕王朱祁鈺是最佳選擇!


農民工歪說歷史


我的盜帥夜留香,點關注,不迷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明確一個問題。

那就是于謙為何要擁立一個新皇。

我們都知道,土木堡一戰,英宗朱祁鎮北狩瓦剌。瓦剌部首領也先趁機興兵南下,圍攻大明的都城北京,企圖重演北宋靖康之事。

在這種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關鍵時期,大明朝廷繼續一位皇帝來坐鎮朝堂,穩定軍心。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朝廷上連個做主的人都沒有,你讓下面的士兵怎麼玩命打仗?

再加上,如果遲遲不立新帝,那麼瓦剌部勢必會利用朱祁鎮,對大明朝廷吃拿卡要,處處威逼要挾,使得朝廷無論作什麼都束手束腳。

因此在這種種原因之下,為了保全江山社稷,另立新君勢在必行。

那麼想要達到坐鎮朝堂,穩定軍心的的作用,那勢必就要推舉一位成年君主,就算經驗不怎麼豐富,但至少也能獨立處理政事,這樣才能起統率百官、穩定軍心的作用。

如此一來,擁立郕王朱祁鈺就在情理之中了。

土木堡之變發生在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

這一年,朱祁鈺身為宣宗之子,正統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剛剛年滿二十一歲;而朱見深作為英宗之子,還不到三週歲,尚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孩童

那麼請問一下,在皇帝被俘,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若是推舉一個三歲的孩子登基,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只怕直接就會造成朝堂大亂,瓦剌軍還沒殺到,明朝就要自己從內部崩潰了。

所以朱祁鈺作為大明唯一一位成年的親王,除了他,根本就沒有第二個人選。


盜帥夜留香YE


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朱見深)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獲之後,也先帶著他到處敲大明邊境的門,索要錢糧,這期間有些開了門,有些不開,可見在邊關守將的心中,大位還在朱祁鎮手裡,朝廷沒了主心骨,人心浮動,不知道朝廷到底有什麼打算。



此時的紫禁城乾清宮裡,兵部侍郎于謙靠著在流血事件中舉措得當,成功安穩了郕王和百官,避免了流血事件的擴張,暫時頂替起了朱祁鎮的位置,成為了朝廷的主心骨,使得政令有出,才不至於手忙腳亂。而在這個時候,儘快找到能完全替代朱祁鎮的朱家人,讓他們來主持朝局就是當務之急了。

在當時的朝廷中,有資格繼承朱祁鎮皇位的只有兩個:年僅兩歲的朱祁鎮兒子朱見深,和已經二十二歲的朱祁鎮弟弟、郕王朱祁鈺。

在權衡利弊之後,于謙決定擁立朱祁鈺為皇帝,全面替代朱祁鎮,做好武備和瓦剌開戰。

于謙為什麼選擇朱祁鈺:

  1. 在朱祁鎮離開之前,已經任命了弟弟朱祁鈺為監國,這種自春秋時期就已有的制度,是在皇帝御駕親征時,朝中必須安排重要人物監守,以免在皇帝離開整個朝廷就停止運轉了。雖然能擔任監國者多為儲位已定的皇太子,可當時太子年幼,所以朱祁鎮以弟弟朱祁鈺監國,已經是實際上的國家副主席了,由他頂替朱祁鎮的位置,阻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 朱見深年幼,後宮大權掌握在其祖母孫太后手裡,而百官則以于謙、王直等為首,孫太后自然是想要自己的孫子繼承兒子的帝位,可百官不同意。皇帝年幼,大事做不了主,那這主得誰來做呢?皇太后做主,還是大臣做主?最怕的是再來一個王振做主。立朱見深很容易出現內閣和後宮意見不一的情況,最直接的就是:雙方關於朱祁鎮如何處置就有著很大的衝突。
  3. 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子為父綱,古代以孝治天下,如果朱見深繼位,他背後的孫太后為了保護朱祁鎮,保護朱見深的孝道,自然會力主求和了事,這對內耗過大的大明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尤其是也先貪婪成性,議和的條件肯定是開了又開,得一想二,朝廷就只能收刮民脂來滿足其要求,這樣的話就會激起民變,內部人心盡失,外部強敵壓境的大明還能撐多久,這才是于謙最先要考慮的,南宋之事不可不鑑。
  4. 此外邊將之所以在朱祁鎮來時敢不開門,不給也先乘機奪城,無外乎就是因為繼位的是朱祁鈺,而不是朱見深。朱見深作為朱祁鎮的親生兒子,邊將們肯定要考慮到這一層利害,如果朱見深繼位,而邊將們又把其父拒之門外的話,即使能夠保護城池,但難免被後宮和皇帝秋後算賬,要是朱祁鎮還能活著回來的話,那他們的小命還能保得住嗎?可要是邊將開門,則大明自朱元璋時期起就建立的邊境長城就形同虛設,給點錢還不要緊,最怕的是也先錢也要、城也要,而有朱祁鎮在手的也先,也讓邊將們投鼠忌器,那兩宋燕雲十六州之事則又再次重現了。

考慮到以上幾點,于謙才執意立朱祁鈺為主,而對於朱見深,于謙也和孫太后做了妥協,將其立為皇太子,以保證大明帝脈在之後可以回到朱祁鎮身上。

有了朱祁鈺做主的大明朝廷,重新展現了生機,邊將們以“國已有新主”為由拒絕了為朱祁鎮開門,保護了各處邊疆重鎮,于謙所主持的北京保衛戰,也敢於對朱祁鎮所在的德勝門採取炮火猛攻(于謙在這之前,已經通過細作得知朱祁鎮不在德勝門,才敢採取炮轟)。

這一切都讓也先感覺到,朱祁鎮這個皇帝已經沒用了,靠他來搶錢、搶糧、搶地盤的策略不管用了,在議和使臣楊善強大的氣場下,也先只能好好招待朱祁鎮,並將其放回。如果於謙立了朱見深為帝,那朱祁鎮依舊還是也先手裡的王牌,不把國家掏空來滿足也先,朱祁鎮是絕不可能被放回來的。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土木堡事變指的是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被太監王振忽悠,御駕親征,率領五十萬大軍攻打蒙古也先,在無水五糧的土木堡被也先打敗,英宗被也先俘虜北去的事情。事件發生後,舉國上下一篇驚慌,蒙古也先以英宗皇帝為要挾,軍隊一字排開,獅子大開口。皇太后以江山社稷為重,把皇宮內的金銀財寶搜刮一空,用馬車送到也先軍營。然而,也先言而無信,收了財寶卻不放英宗回來,也是,奇貨可居嘛。而更重要的是,國家一時無主,人心思亂。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兵部尚書于謙為代表的有識之士,建議皇太后,讓英宗的弟弟朱祁鈺做皇帝,應對即將到來的北京保衛戰。一開始朱祁鈺膽小怕事,只肯做監國,不肯做皇帝。可這樣一來,很多政令就失去了正統性,軍令人心都不可靠了。為此,新皇帝繼位當是重中之重。可是,當時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只有三毛歲,太小了,國難之際,別說三歲,就是十三歲又能有什麼主見。在這種特殊的情勢下,于謙等眾大臣集體商議,上書皇太后,擁立時年二十二歲,風華正茂的英宗弟弟朱祁鈺做了新皇帝。但是朱祁鈺仍然有顧慮。他怕一旦有一天哥哥回來不好交代。還是于謙挺身而出,安慰朱祁鈺“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就這樣,幾次推遲的朱祁鈺就成了景泰皇帝,遙尊他的哥哥為太上皇,英宗長子朱見深仍然是太子。這就是土木堡之後發生的事情,不期八年之後的奪門之變真的讓朱祁鈺當時的憂慮變成了現實,當然這是後話了!





無法迴避的歷史


明英宗在土木堡事變發生之後,他就被瓦剌給俘虜了。堂堂大明的皇帝成為了瓦剌的俘虜,這對一個國家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在這種情況下,于謙等臣子不得不考慮重新立一個皇帝了。這樣之前被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他就成為了太上皇了。

太上皇帝位置就不重要了,這樣瓦剌就不能以他們抓了皇帝的名義,來要挾明朝了。

可是,把明英宗朱祁鎮給俘虜了,必須要重新在大明立一個皇帝呀,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呀。

那麼,這個時候要立誰為皇帝呢?

按照明朝的祖制,朱元璋規定的明朝的皇位是父子相傳,兄終弟及。也就是說皇位的傳承,有兒子的傳給自己的兒子,沒有兒子的就傳給自己的兄弟。

這種祖制,一般來說是不可能更改的,也米有人改到了。

很顯然明英宗朱祁鎮是有兒子的,他的兒子就是朱見深。按道理說,朱見深來繼承老爹的皇位,才是正統才符合明朝的祖制。

可是,于謙偏偏沒有立朱見深,而是立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這是為何呢?

可以說這和當時的複雜的國際形勢是有關係的,最為主要的原因如下:

第一、瓦剌不斷的進攻大明,現在的大明還尚未獲得安穩,必須要時時的警惕瓦刺給大明帶來的威脅。

這是當時大明的外部威脅。

第二、朱見深只有三歲,當了皇帝也沒有什麼用。關鍵的時候,很多事情是需要讓皇帝拿意見的,很顯然三歲的朱見深是做不了這樣的事情的。

這是當時大明內部的現狀。

第三、朱祁鈺正好成年,他能夠擔此大任。朱祁鈺正好和朱祁鎮是兄弟兩人,即使他暫時當了皇帝,也是他們老朱家的人。

第四、孫太后同意這件事。孫太后是朱祁鎮的母親,他都同意這種事情了,可以說當時是非常時期,所以,必須要打破常規,用非常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大明江山的安穩,于謙就選擇了立朱祁鈺為皇帝。不得不說于謙的這個選擇,在當時是十分英明的一個選擇。

因為正是朱祁鈺的上位,他和于謙兩個人君臣相互配合,打退了瓦剌對明軍的幾次進攻,最後挽救了風雨飄搖的大明。

也是在朱祁鈺當皇帝的時候,把大明給穩定了下來的。

這就是為何于謙當時不選朱見深,非要選朱祁鈺的主要原因。


史學達人


于謙的這個決定,為後來的奪門之變和于謙的冤死埋下隱患。但能因此而去怪罪于謙嗎?肯定不能。

雖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我們發現,朱祁鈺並不是大明得以穩定的主要原因,可在那樣的情形下,像于謙這種忠於國家的人,不敢抱半分僥倖心理,大明經不起半點動盪。

哪怕沒有土木堡之變,幼主登基都是大忌,這叫“主少國疑”;國賴長君,一位成年的君主,顯然更能處理這樣複雜的局勢。

還有一層未能說出口的顧慮。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按照孝道,他應該聽從朱祁鎮的命令。那要是朱祁鎮在瓦剌的威逼下命令朱見深開城門呢?他開還是不開?

開了,頓時成為大明的罪人;不開,大明皇帝就是個不孝之子,瓦剌大可用這一點來做文章。

朱祁鎮也許能夠熬過瓦剌的折磨,不下這樣的亂命。可於謙不敢賭,所有忠於大明的官員都不敢賭。萬一皇帝熬不過呢?

朱祁鈺上位,至少不會把明朝政府陷於這麼被動的境地,他和朱祁鎮是一個輩分的。

當然了,其實還有一種更好的辦法。那就是朱見深登基,朱祁鈺繼續監國,孫太后站出來主理朝政。她是朱祁鎮的母親,可以從孝道上壓朱祁鎮一頭,哪怕他有亂命,明朝也大可在太后的主持下抗命。

可惜啊,真實的孫太后並不是《大明風華》裡的孫若微,她只是個普通的後宮女子,接受的是賢良淑德的教育,沒有半點政治才能,此前也沒有接觸過政務。誰敢讓她主政?那是添亂。

假設一下,如果此時朱祁鎮的母親張皇后還活著,于謙等人想起來的定然是讓她出來掌控大局,而不是找個成年藩王頂上。因為大臣們知道她有這種能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張皇后要是活著,土木堡之變壓根不會發生。

那麼孫太后是否一無是處呢?倒也不是。雖然《明史》中記載,朱祁鎮不是她的親兒子,“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但朱祁鎮始終是她撫養長大的,朱瞻基大約也默認此事。

所以朱祁鎮一脈在位,才是對她最有利的。但在於謙的勸說下,她還是以國事為重,做出了支持朱祁鈺登基的決定。當時朱祁鈺的母親吳賢妃還活著,於是宮中有了兩位皇太后。這無疑分薄了孫太后的權柄。

總之,于謙擁立朱祁鈺,為的是大明江山。七年後他有那樣的結局,天下冤之。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提示:此方案是立朱祁鈺為皇帝,朱見深為皇太子,保證了皇位依舊是朱祁鎮一脈。

至於為什麼立朱祁鈺為皇帝,說下我的見解。

1.朱祁鈺當時監國,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代皇上。朱祁鈺出身正,又是監國,邏輯上沒有毛病;朱見深年僅兩歲,能否長大都是問題,有著隨時夭折的風險(可以從朱祁鈺的兒子年少夭折看到憂慮),中央朝廷經不起再次動盪;朝廷此時因外敵惹的上下人人自危,急需要一個穩定年長的國君安定人心,此方案且符合當時的三綱五常。

2.此方案得到了以張太后為中心的皇權派的默許準可(極為重要)。 符合朱祁鎮的支持者的核心利益,同時也給朱見深最好的保護。

3.此方案使得於謙等大臣也獲得了兩張船票,確保自身的利益不變,又於國於民於己都有利。深合官場的陽謀之道。

于謙在此方案上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並非他提出來了。 應是朱祁鈺追隨者起草的,于謙等大臣聯合上奏的,兩張門票的由來就是出自此處。即使發生帝位爭奪,朱見深依舊毫無勝算。


大智平平


土木堡之變正統皇帝朱祁鎮瓦剌俘獲。瓦剌認為朱祁鎮作為大明皇帝“奇貨可居”,想用朱祁鎮要挾明廷,于謙等大臣為江山社稷著想,決心另立皇帝,以此擺脫瓦剌的要挾,按常理應該立太子朱見深,因為朱見深當時已經是太子了。皇帝變成太上皇了,太子繼位名正言順,有的人可能會說,這還不簡單,因為朱見深年紀太小,當時局勢嚴峻,國賴長君呀!這話表面聽起來很在理,其實是站不住腳的,朱見深當時確實還很小,他確實不可能主持朝政。但是可以立朱見深為皇帝,並由于謙來攝政啊,這完全可以的。但是這樣做一是朝廷上下不會認為,于謙這樣做,是為了更有利於打仗。而是會想,于謙這樣做,是為了奪權。畢竟權力是每個人都渴望的東西,誰都想要啊。就會有人不服,會出現不團結不和諧不利於集中對付瓦剌。二是朱祁鎮在御駕親征之前,是把朱見深立為太子,接著又讓朱祁鈺攝政的。如果於謙把朱見深立為皇帝,那麼,又怎麼安置朱祁鈺呢?讓他當攝政王嗎?如果讓他當攝政王,必然要聽他的。如果聽他的,很多麻煩就出現。第一個麻煩,朱祁鈺會不會甘心當攝政王呢?他會不會想著直接當皇帝呢?他要是想當皇帝,必然要籠絡一幫人,而於謙肯定不會受他籠絡。這樣一來,朝廷就陷入了勾心鬥角之中,不會集中力量打瓦剌了。第二個麻煩,朱祁鈺會不會和于謙爭奪權力呢?北京保衛戰肯定要于謙來指揮才能打贏,別人沒有那個能力。如果由於謙來指揮,朱祁鈺肯定不滿。因為他會想,我才是攝政王啊,怎麼你于謙指揮起來了?因此他必然要干涉于謙。一旦他干涉于謙,這仗肯定就難打了。第三個麻煩,朱見深會不會對朱祁鈺有意見?當時朱見深還小,但是他在慢慢長大。和瓦剌的決戰會打多久,誰也說不清。在朱見深長大的過程中,他會意識到自己才是皇帝,大家都應該聽自己的。而實際上當時大家肯定只可能聽攝政王和于謙的。因此,朱見深肯定很不滿。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動亂就有可能發生。也就打不贏瓦剌了。總之,當時如果立朱見深為皇帝,確實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于謙從保衛國家的角度出發,大公無私地立朱祁鈺為皇帝,不但解決了諸多矛盾,他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彰顯,得到了當時朝廷及後世的讚揚。同時也因此擊敗了強大的瓦剌。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豫章舍人


感謝提問。

導語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挑唆下率領大明精銳北征瓦剌,但是由於準備倉促,途中軍糧不繼,軍心不穩。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軍隊包圍,兩軍會戰,明軍全軍覆沒。

明英宗朱祁鎮也成了瓦剌的俘虜,而跟隨朱祁鎮出征的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大多都在土木堡陣亡。瓦剌趁機進攻北京,由此爆發了北京保衛戰。


抉擇

對於太后以及後宮嬪妃這一大票朱祁鎮的親人而言,他們希望朱祁鎮還活著;但是對於在京的文武百官而言,朱祁鎮死了要比活著好。

朱祁鎮被俘的消息傳到京城,大明朝廷以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朱祁鈺監國,代行皇帝職權。

即便如此,朱祁鎮依然是瓦剌手中的王牌,因為朱祁鎮的身份是皇帝。對於明朝而言,解決這個王牌很簡單,那就是重新立一個皇帝。


擺在于謙以及大明朝廷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二是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

朱見深是第一人選,因為他是朱祁鎮的兒子,按照從古至今的繼承製度,父死子繼,朱見深是最適合的,但是情況不允許。

  1. 朱見深年紀太小了,當時的朱見深雖然是太子,但是隻有三歲,屁大孩子一個。讓一個小孩子管理朝政,很容易形成後宮干政的局面,這是文官們不樂意見到的。
  2. 此時的大明王朝危機重重,一個三歲的孩子登基稱帝顯然是鎮不住場的,更何況三歲的孩子也不識字,當皇帝完全是抓瞎。

除了朱見深之外,最好的選擇就是朱祁鈺了,而朱祁鈺也是此時唯一的可能了。

  1. 朱祁鈺是朱祁鎮的親弟弟,也是朱瞻基的兒子,兄終弟及也是一種繼承方式,而且這樣完全可以保證帝位的傳承還是在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一脈上。
  2. 朱祁鈺是成年人,可以鎮得住場,對此時的大明王朝來說,立朱祁鈺為帝,可以斷絕瓦剌俘虜朱祁鎮之後生出的非分之想。

綜上,朱祁鈺是唯一選擇

在京的親王中,朱祁鈺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是血緣關係的親疏,還是地理位置的遠近,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朱祁鈺了。

其他的親王因為分封都在封地,即便是要外地的親王去京城接任,但是本身路途遙遠,而且中間還有公文的時間,等到親王來到京城的時候,瓦剌早就打到京城了。

只有在北京城裡的朱祁鈺是不受影響的,瓦剌入侵打到城下,但是明朝的皇帝該立的還是要立,關起城門自己玩,瓦剌壓根影響不到。


盛夏一抹清涼


這的確是于謙一生最大的失策,也應該是導致他最終被殺的直接原因。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其實朱祁鈺和朱見深為帝都是一樣的。因為當時的主要守成抗敵工作都是由文臣武將來負責,具體的決策有孫太后,皇帝實際上就發揮象徵作用,以安定軍心民心。當然,立朱祁鈺可以讓這種作用發揮到最大程度,皇帝親臨戰場上陣殺敵可以激發出士兵最大的鬥志。這一點自然是當時年僅兩歲的朱見深所不具備的。不過,這種作用是精神論,並非實際論,事實上能起到的作用是半看人為,半看天意。因而,筆者認為立朱見深和朱祁鈺實際上都是一樣的。

于謙的一生實際上浪漫主義色彩十分濃厚,這就致使他不會從很圓滿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國賴長君是他當時所能想到的最優秀的意見。他固然是著眼於江山社稷,沒有半點私利。可是,朱祁鈺的母親吳氏的出身,綁縛在兩軍陣前的太上皇朱祁鎮,以及朱見深與錢皇后的境遇畢竟都是實際存在的問題。

而且,如果立朱見深的話,皇后錢氏就會成為太后,孫後會成為太皇太后。一旦錢氏成為皇太后,掌握了話語決定權,那麼按照她和朱祁鎮的感情而言,恐怕會不顧一切地營救朱祁鎮。那麼,國家就會陷入很危險的分裂狀態,大明王朝就會同時面臨內憂外患,亡國的危機就會上升很多。所以,于謙等人兩害相權取其輕,擁立了朱祁鈺為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