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間八阿哥造反,十三阿哥為何臥病在床也能掌控兵權?

張慧


這劇情是出自於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正史上的“八爺黨”在雍正繼位之初就已經被逐步瓦解。從雍正元年發配老十四胤禵去景陵給康熙守墓開始,到雍正四年將老八胤禩、老九胤禟改名結束,前後不過四年的時間,這期間也沒發生過什麼“八王議政”的情況。

既然是劇情,那就得從電視劇裡來看,劇中在“八王議政”前夜,八爺胤禩帶著四大旗主去了豐臺大營,在熊孩子弘時的協助下,以旗主的將領取代十三爺胤祥的將領,控制住了豐臺大營,到了“八王議政”當天,十三爺胤祥僅僅是去了豐臺大營一趟,就將旗主安排的將領全部活捉,反過來又控制了大營兵力,然後入宮救駕,事情順利得讓人難解。


為什麼已經病得快死的老十三胤祥,還能擊敗八爺黨的佈局,反過來控制住豐臺大營呢?

其實這事說難解也難解,說不難解也不難解,在奪取大營兵權的當晚,當事人老八已經給出瞭解釋,也埋下了兵權被反奪、議政失敗的伏筆。

當晚老八胤禩和旗主一起去了豐臺大營,藉口說雍正有旨意要整頓旗務和政務,要以旗主王爺的八旗將領取代原豐臺大營的將領,這一說法當場就遭到了老十三安排的幾位副將的質疑。首先是皇帝並沒聖旨明下,其次豐臺大營是十三爺管的,現在兩位有資格對大營進行調度的人都不在,僅憑老八空口一句,怎麼可能就貿然交出兵權呢?


為了儘快奪取兵權,老八說了一句利令智昏的話:“整頓軍營是皇帝的意思,聖旨明天就可以給到你們”。這句話正好就說明了:老八當時是沒有聖旨在手的,他所謂的將領調度其實並沒有得到皇帝或者十三爺的首肯。同時,老八也不可能會去偽造聖旨調兵,一來時間不夠(第二天就要做事了,來不及);

二來這聖旨一寫,到時候一查就是滅族的罪名,沒有書面證據,空口白話,到時就算查起來也能糊弄一下,像弘時就這樣糊弄了雍正,把罪名全部推給弘晝,說他聽錯了。老八也算精明,不會留下“偽造聖旨、私自調兵”的把柄給雍正捉住,讓他來個秋後算賬的。


此外老八此時的武備力量是九門提督隆科多的兩萬軍隊和四位旗主入關帶來的部隊,可隆科多的軍隊需要把守九門,用來控制京城,所以老八要控制豐臺大營,所能依仗的只有四位旗主入關帶來的部隊。可是四大旗主入關所帶的軍隊不會太多,他們是來開會,不是來造反的。

當年老十四胤禵手握大軍,都只能在圖理琛的控制下隻身入城,所以旗主王爺帶來的軍隊就算很多,可一大部分在入城前就會被安排在城外看管,能帶入城的軍隊不會太多,可豐臺大營少說也有五萬軍隊。何況旗主中間還有一個虛以委蛇的睿親王都羅,他的部隊肯定不會阻礙老十三入營奪權,甚至還會反過來協助他奪權。

後面老十三押來的旗人將領只有三個,四大旗主自然也要有四位將領了,所以那位沒露面的將領應該就是睿親王都羅的手下,負責暗中協助老十三的。旗主們除了換幾個將領和士兵之外,對豐臺大營的整體其實並沒有什麼影響,大營原先的將領和部隊依舊還是聽聖旨和十三爺的,沒有這兩個首要條件,其他一切都是浮雲。




那為什麼老八胤禩最後還是能換防成功呢?很簡單,從老十三安排的幾位管理豐臺大營的將領:張雨、殷富貴的名字來看,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漢人,雍正和胤祥雖然重用漢人,可他們的根畢竟也是滿人。現在提出換防的,胤禩是軍機大臣、朝廷親王、皇帝的兄弟,弘時、弘晝更是皇帝的親兒子,四位旗主又都是滿州貴族。

在這些人的壓力下,身為漢族將領的大營守將是沒有什麼資格去質疑他們的,何況當年十三爺胤祥劍斬提督成文運奪權的情形還歷歷在目,現在又是一個親王,誰知道會不會再來一次啊。

所以他們也只能明哲保身,像睿親王都羅一樣先隱藏起來,反正鬧來鬧去都是滿人的事,就算到時候怪罪起來,有一位親王、兩位皇子、四位旗主頂著,最多也是罷官降職而已,不會有性命之憂。

所以與其說八爺黨敗給了病入膏肓的老十三胤祥,倒不如說他們的奪權基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極易破碎的泡沫,一沒聖旨,二沒信物(康熙去世當晚,老十三奪權至少還拿著“如朕親臨”的金牌令箭),光憑几句話就妄想控制整個豐臺大營,還放著去向不明的大營主子老十三到處溜達,被重新奪走兵權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想要讓人信服,必須要有實力,順便樹立威信。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個奪嫡故事,雍正王朝發生過一件大事,八阿哥進行逼宮,十三阿哥控制了軍權趕來救駕,可是十三阿哥躺在擔架上為什麼還能控制兵權?曾經播出一部名為“雍正王朝”的電視劇,裡面主要講述了九子奪嫡的故事,主角分別為幾個阿哥,他們或是自己想站在哪一邊,或是自己想成為皇帝,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野心。

在一場又一場明爭暗鬥中,許多皇子都敗下陣,就連太子也輸的一敗塗地,他被自己的父皇廢除太子身份,變得一無所有,僅僅剩下兩個龐大的陣營,一個是四王爺陣營,另一個是八王爺陣營。兩個王爺陣營的實力相當,沒有特別強大,也沒有特別弱小,兩邊一直在僵持,分不出勝負,而當時的皇帝並不急於設置新的太子,於是兩邊一直在朝堂上鬥來鬥去。

從小嚐盡人生苦難的八阿哥,他出身並沒有其他阿哥尊貴,所以一心向往權利,在身後兄弟與朋友的支持下,不斷籌謀奪下皇位,成為最尊貴的人。八阿哥自身勤奮好學,行事穩重,作風良好,得到了許多大臣的擁護,很有可能成為新太子的人選,但是皇帝一直沒有發話,更沒有定下新的太子。這使得八阿哥內心萬分焦慮,他一直想要成為王者,可是皇帝卻遲遲不下決定,為此他鋌而走險,決定進行逼宮,逼著讓皇帝冊立他為太子。

只是想象與現實的差距太大,他的實力與四阿哥差不多,兩人一直在等對方先走棋,四阿哥明顯更能藏得住心思,他面對皇帝遲遲不定下太子一事,沒有過多的上心。可是八阿哥不一樣,他一聽說皇帝身體不佳,卻還沒有定下太子,就立刻想逼皇帝定太子。八阿哥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鋌而走險的對皇帝進行逼宮,只是這件事情最後以失敗告終,而八阿哥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生註定達不到自己想要到達的高度,只能成為階下囚。

其實八阿哥逼宮沒有成功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沒有掌握兵權,逼宮需要絕對的兵權,如果沒有這個,最後就很難成功,所以在八阿哥進行逼宮時,掌握兵權的十三阿哥才可以輕鬆的平定這次逼宮。可是這個時候的十三阿哥身體非常虛弱,甚至連走路都無法進行,他躺在擔架上為什麼還能控制住兵權?

原來十三阿哥的出身也不好,不過他在軍事上卻有異於常人的天分,從小就十分喜歡軍事,對於帶兵打仗一事相當精通,所以他的父皇很喜歡他,讓其成為軍中的重要一員。入了軍營的十三阿哥如魚得水,他迅速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將才,可惜後來因替四阿哥擋災進入牢中。即使進入獄中多年,身體也沒有以前健康,但當有需要的時候,十三阿哥在軍中的威信仍在,他的一句話依然有用,完全可以控制兵權。







成武暢通


首先,我們得明確一點,這個橋段是《雍正王朝》裡面的戲碼,歷史上八阿哥在雍正四年的時候就死了。

八阿哥和四阿哥在康熙晚期就為了皇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在《雍正王朝》中雖然最後雍正找到了最後,但是在雍正時期,八阿哥一直以一個爭權奪利的形象出現!

在一次八阿哥逼宮謀反的時候,為何十三阿哥在床上就掌握了兵權?

1.十三阿哥並不是真的病了!

故事發生之前,八阿哥費勁了心思,因為他明白,伴隨著雍正的統治,他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為了滿足自己內心中湧動的慾望,他做出了最後的努力。就是首先欺騙弘晝,掌握了雍正部署在京城的兩個大營的兵力,並把九門提督隆科多拉到了自己的身邊。

八阿哥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最主要的兵力,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然而,十三阿哥及時掌握了八阿哥的陰謀,所以,他就假裝病了,躺在了病床上!

2.雍正早就對軍隊下了命令!

雍正早就對兩個大營下了命令,只聽命於自己偷偷、聖旨和十三阿哥,所以貌似生病在床的十三阿哥就偷偷的去見了兩個大營的首領,把兵權重新奪了回來。

所以就算老八通過弘晝騙取了兩大營的控制權,只要十三阿哥過去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3.老八處心積慮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老八認為自己掌握了兵權,其實那些兵營的指揮者都是雍正和十三的人,當年和他們出生入死,他們自然懂得應該效忠於誰!

這也就是為什麼八阿哥造反,十三阿哥在床上就可以掌握兵權,化解危機!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所謂“八阿哥造反”是電視機《雍正王朝》裡的劇情,真實歷史上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雍正四年,清世宗拿下允禩之時,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抵抗,用“束手就擒、引頸待戮”來形容彼時的允禩恐怕並不為過。早在雍正元年,清世宗便以加封廉親王爵位和升任總理事務大臣的方式架空了允禩!四個總理事務大臣之中,允禩分管的是最沒有政治、軍事實權的工部事務。說白了,自雍正元年起,允禩名為廉親王、總理事務大臣,可實際上就是清王朝最大的“包工頭”而已!哪裡會有武力反叛的機會?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第一次被廢,自以為看到機會的允禩私下串聯朝臣、保舉自己出任新太子,結果犯了父親清聖祖的大忌,不僅被公開否決了皇位繼承資格,而且還被革去了貝勒爵位。雖然康熙四十八年,清聖祖又恢復了允禩的貝勒爵位,但是此後他再也沒有機會染指任何軍隊事務了!康熙六十一年,大將軍王允禵被清世宗以“為君盡忠、為父盡孝”的理由強行召回北京奔喪,廣義的“八爺黨”失去了最後一個可以染指兵權的機會。自此,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憑清世宗宰割了……別說是發動武裝政變,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再就是時間節點的問題了。允禩於雍正四年被清世宗拿下,同年底被秘密處決於幽禁之地。而胤祥直到雍正八年才因病辭世,這裡面相隔著近四年時間呢!因此,我們根本無法從真實歷史上找尋提問者需要的答案,只能就電視劇《雍正王朝》本身而論。



為何“十三爺”臥病在床也能掌握兵權

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呢?所謂兵權,指的不是帶兵權,而是調兵權!作為怡親王、中樞重臣,胤祥根本不需要去一線帶兵,他要做的只有兩點:一、完善調兵制度。二、控制好直接統兵的高層將領。其實,這並不是胤祥可以完成的,他也只是一個直接經辦人而已,真正掌握兵權的是雍正帝!而這,正是胤祥臥病在床也能掌握兵權的原因所在。



清朝的調兵制度非常嚴格,統兵將領沒有私自調動的權力,各省督撫雖然有節制駐軍的權限,卻只有監督權、沒有指揮調動權。京畿駐軍更是由皇帝親自管轄,沒有皇帝的首肯,任何人都無法調動!皇帝或者說胤祥要做的就是用聽自己話的將領直接統帥京畿駐軍即可!沒有雍正帝和胤祥的命令,這些人根本不可能聽從允禩調遣!



劇中胤祥是帶過兵的阿哥,軍中不少將領都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在雍正帝即位以後,京畿駐軍直接統兵的將領無出其右,應該都是胤祥帶出來的這幫人。沒有雍正帝和胤祥的命令,他們是不可能聽允禩調動的。換言之,胤祥根本無須親自前往軍營,只要派人帶著正規手續前去調兵即可,這些京畿駐軍隨時可以開赴京師勤王。



說到底,劇中允禩發動政變的本錢只有幾個王爺從關外帶來的少量親兵和隆科多的九門步軍及三個巡捕營而已……加在一起,充其量也就小几萬人馬而已,這其中或許還有不願附逆的和雍正帝的嫡系。其實,允禩能夠調動的兵力非常有限。他唯一的優勢就是拉攏了隆科多,近水樓臺先得月搶先控制了內城、皇城和紫禁城。



“十三爺”為何能夠成功平叛

劇中胤祥之所以能夠成功平叛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允禩認為他已經病入膏肓,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參與。二、允禩自以為幹得秘密,沒想到向來任性胡鬧、明哲保身的弘晝會“正經”起來向胤祥預警、給胤祥贏得準備時間。



因為胤祥病入膏肓,允禩認為他在養病,等於是被“隔離”了。因此,並沒有刻意派人將他控制起來。因為弘晝向來任性胡鬧、明哲保身,加之奪權之時被弘時拉下了水,允禩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反水”!就這樣,胤祥提前得到了消息,有時間作出相應安排。



除了被奪權的駐軍,在胤祥的知會之下,自然會赴京勤王。被奪權的那支駐軍只是因為弘時和弘晝兩位皇子的緣故才選擇了隱忍,並不是真心附逆。胤祥一出面,允禩派去臨時帶兵的幾個人根本控制不住局面,這一支生力軍等於也沒有派上什麼用場!如此一來,胤祥帶著京畿幾倍於九門駐軍的軍隊殺入內城,隆科多那點兒看家護院的保安部隊根本就不是對手,只能束手就擒!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東西,真實歷史上胤祥並沒有參與到清世宗拿下允禩的過程之中,起碼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胤祥參與了。而且,允禩被殺之後四年胤祥才去世,就算雍正四年允禩真的發動政變了,胤祥也還沒有病入膏肓,有大把精力可以平叛。實際上,允禩什麼也沒做,他一個“包工頭”恐怕也做不了什麼……


農民工歪說歷史


原文在這裡雍正年間面對八阿哥逼宮,躺在擔架的十三阿哥如何還能控制兵權?由標題我們可以意會到本節小編講的是兵權,今天主要來說說雍正王朝中的八爺,他有著極大的謀逆之心,就像有人說老八想要江山想瘋了。他籠絡群臣利用大臣不支持新政的埋怨心理,搞“八王議政”。雍正一國之君怎會受他威脅,因此,他想手握京城的重兵,利用武力來逼雍正退位。在這個時候老八主要就開始騙取兵權,故意傳錯雍正旨意,導致四位鐵帽子王帶來的參將和兵馬都歸為己用,達到自己的目的。雍正曾對隆科多說:“豐臺大營的兵力比你多上好幾倍!”再加上還有西山銳健營的兵權。這就是四位參將和四千兵馬的重要性,因此,老八誤傳聖旨就是為了掌控重兵。弘晝很快發現了此事有蹊蹺,第二天趕緊就找到他的十三叔也就是十三阿哥,告訴他兩軍營被老八的人控制了。於是,老十三想出妙計,老十三假裝重病纏身臥床不能起,連夜悄悄趕往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分別奪回兩個大營的兵權。那麼,老十三平日也不是高調的人,會有如此大的本事呢?首先,先來論一論十三爺的人品,老十三雖不常參與朝政卻是一個在軍中威信極高,受很多將士擁護的阿哥。一直在軍中帶兵,為人又正直、豪爽、重義氣,將士們都發自內心愛戴他。很多將士也是老十三提拔重用,給了他們大好前程。這些將士也都是跟老十三過命的兄弟,對於兵力掌控這些事還是隻認老十三的,絕不會被別人利用和收買。再者說,在雍正登基時,就明確下詔兩營也就是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只能聽命於聖旨和老十三的手令,而且還說過兩營的兵馬可直接任十三爺調遣直接聽命於十三爺。因此老八誤傳聖旨只是忽悠住了兩營的提督,即使老八說明天會有皇上的聖旨傳給兩位提督,但是在關鍵時刻兩營是可以直接遵從十三爺的手諭的。最後,老八這猖狂的謀逆,本就是犯上作亂,而在京城中稍微手中能掌握兵馬的人好歹也都是中上層的將士,也就是上三旗的人馬。上三旗就是在雍正年間屬於雍正直接管轄的三旗,關係都是比較強大的,都是皇帝的至親嫡系,怎會以自己的新政策不合理為藉口跟著老八去謀反,敵對雍正就是跟他們自己過不去,且不說自己打臉的事,為了各自的身家性命和家族榮耀他們也不會做這種事。因此啊,老十三在擔架上也能控制兵權,既取決於皇上的信任,更取於他在軍中的威望和人品,有句話說的好:“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啊!


小貝愛唱歌


歷史上八阿哥胤禩於雍正四年九月薨,所以題主所問應該並非歷史史實,而是指的《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聯合隆科多及關外旗主以恢復“八王議政”祖制的名義妄圖逼宮雍正的情節。下面漲知史根據有關情節分析十三阿哥能夠掌握兵權的主要原因:

嫡系將領,招呼即來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通過關外旗主以整頓軍務的名義接管豐臺大營,可是豐臺大營主將只有見皇上或者十三爺的手諭才肯相信。關鍵時刻,雍正子弘晝假傳聖旨,愣是說接管豐臺大營是雍正的意思,這才讓關外旗主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因此八爺黨掌握兵權是建立在皇上或者十三爺允許的基礎上的,所以親臨豐臺大營的十三阿哥才能迅速的重新掌權。

出師無名,根基不穩

雍正年間八阿哥造反是建立在“八王議政”的基礎之上的,然而根據雍正王朝重臣張廷玉所言,“八王議政”祖制並非八阿哥所理解的字面意思,因此導致八阿哥黨的陰謀暴露,出師無名。張廷玉的“反將一記”,讓八阿哥黨的聯盟基礎遭到了破裂,原本想要分一杯羹的關外旗主自然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明哲保身,低頭認錯。

聯盟鬆散,不足為懼

且看八阿哥胤禩造反時擁有的盟友,九阿哥、十阿哥老盟友,隆科多,關外旗主等。九阿哥、十阿哥是八阿哥的鐵桿盟友,從奪嫡之初就是鐵三角。隆科多本為雍正即位的擁戴之臣,可是由於昏招連連,導致雍正極其厭惡他,因此此次造反說白了就是想妄圖二次擁戴之功,重回權力中心。關外旗主的存在僅僅是人數上的優勢,雖然貴為八旗旗主,但是雍正是八旗共主,真真正正的三軍總司令。

九阿哥、十阿哥就是八阿哥的追隨者,但是並無實權。隆科多雖有實權,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投機主義者,從八阿哥能夠臥病前往豐臺大營掌握兵權處可以看出,隆科多並沒有真正起到阻擋作用,頂多算是個中間派。關外旗主,名為旗主,但還得借皇上之名整頓軍務掌握兵權,因此在京城之內並無威懾作用。

八阿哥最為有利的幾個盟友並沒有可以阻擋一方的能力,因此八阿哥造反頂多算是場“鬧劇”。

反之,雍正作為康熙遺詔即位的君王,有著法理上的正統地位。作為雍正最為信任的臣弟,十三阿哥擁有著無可辯駁的權威,因此十三阿哥親臨豐臺大營如皇帝親臨,振臂高呼,必群起擁之。

綜上所述,十三阿哥臥病在床也能掌控兵權既是由於八阿哥黨聯盟的鬆散無力,也是由於雍正即位的合法性及其多年來在軍隊積累的威望所致。


漲知史


從題主所提的問題涉及事情“八阿哥造反”,“十三阿哥臥病在床”,時間發生在“雍正年間”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問題並不是歷史史實,而是根據一部很有深度的歷史劇《雍正王朝》提出來的。這裡的八阿哥和十三三阿哥指的都是雍正的兄弟允祀和允祥,雍正年間更合適的稱謂,應該是廉親王允祀和怡親王允祥。歷史上雍正八弟廉親王允祀在雍正四年去世,當時怡親王允祥身兼數職,雖然身體有疾不至於臥病在床,怡親王允祥則因為積勞成疾在雍正八年病逝。

題主所說“八阿哥造反,十三阿哥臥病在床”應該是說《雍正王朝》高潮劇集“八阿哥允祀逼宮事件”,要說造反也算不上,畢竟他們最後扶植的皇帝是雍正的三兒子弘時。筆者這裡友善提醒電視劇不是歷史事實,小說演繹也同樣不是歷史,我們可以從中獲得閱讀和觀覽的經驗和愉悅但是不能把它當做歷史事實來看待。

電視劇更多的是塑造矛盾給觀眾更好的觀感體驗同時也和創作者個人的人生經驗和閱讀感受息息相關。歷史事實則需要史官秉筆直書,後人仔細考證才能得出正確合理的結果。


我們回到題目《雍正王朝》中,雍正因為推行新政得罪了旗人,得罪了文人所以廉親王允祀想借這樣一個機會扳倒雍正皇帝,贏回當初和雍正爭奪皇位輸掉的人生。於是他假傳聖旨聯合關外的鐵帽子王共管了京城防務,奪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其實這裡也有歷史小錯誤,西山銳健營其實在乾隆年間才有的)。不僅如此,他還策反了雍正的心腹之一九門提督隆科多,要他一起保弘時。廉親王允祀在上朝前說:

這次逼宮有九成勝算,一成天算

最後卻是一成天算幫助雍正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雍正五子弘晝在怡親王允祥上朝的路上攔下了他的坐轎,告訴他共管的事情,允祥一下就意識到情況不對,所以他叮囑弘晝不要告訴任何人他的行蹤,他到了豐臺大營奪下了兵權,並在最後時刻幫助雍正逆轉。允祥能帶著病重之身奪下兵權的原因有四:

一,廉親王允祀忽視了參與到整個事情中的雍正五子弘晝。弘晝一直以不務正業的荒唐形象出現,所以他覺得弘晝不會把共管豐臺大營的事情和任何人說。這一點忽視造就了那一層天算。

二,雍正五子弘晝雖然表面上荒唐但是在大事上不糊塗。他意識到豐臺大營的事情不對後沒有到處聲張反而悄悄的把事情告訴了雍正最信任的老十三允祥。在朝堂上弘晝即使捱了雍正的巴掌也堅決的遵守老十三的囑託,不告訴任何人他的去處,這幫助允祥爭取了大把的時間。

三,老十三當時沒有出現在朝堂上,因為局勢緊張,幾乎沒有人注意到老十三沒有來上朝,即使意識到了不管老八還是雍正這時候都分心乏術沒時間去處理“老十三去哪裡了”這件事。

四,老八在假傳聖旨的時候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的提督就說過“整頓兵務的事情要有聖旨或者十三爺的手令”。可見十三爺在兩個營的威望和雍正賦予他的極大權利,老八派了四個關外的將領協同共管,十三爺一到,原來兩營的官兵和將領自然唯十三爺命令是從。

(允祥在豐臺大營的威望在阿哥時期就已經無可撼動,粘杆處御前侍衛的頭頭圖理琛都要給關起來的他送酒。奪皇位的時候允祥一個眼神,豐臺大營的將領就敢把允祀安排的人給殺了,可見允祥的高大形象在軍隊在是根深蒂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